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红河州奶牛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对该州四个奶牛养殖场进行现场调研,随机采集新鲜粪样64份,通过漂浮法和沉淀法检查寄生虫,结果表明,A奶牛合作社的线虫卵感染率为28.6%,B奶牛合作社为40%,C、D奶牛场均没有检查到线虫虫卵,平均感染率为15.6%;A奶牛合作社的吸虫虫卵感染率高达71.4%,B奶牛合作社为60.0%,C奶牛场为46.7%,D奶牛场为30.0%,平均感染率为50.0%。结果说明,红河州四个养殖场吸虫卵阳性率较高,线虫卵阳性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大理州规模化牛场和散养奶牛寄生虫感染情况,提供防治参考和依据,对一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和散养户随机采集新鲜粪样50份,通过漂浮法和沉淀法检查寄生虫。结果显示,规模化奶牛场30份粪样中,吸虫卵检出15份,检出率50.0%,线虫卵检出2份,检出率6.7%,为混合感染;散养户20份粪样中,吸虫卵检出18份,检出率90.0%,线虫卵未检出。结果表明,大理州奶牛吸虫感染普遍,检出率66.0%,线虫感染较轻,散养户寄生虫感染率比规模化牛场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长顺县散养绿壳蛋鸡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本文采用蠕虫学解剖法,对长顺县7个乡镇办事处共11个散养户的65羽鸡进行了剖检,并对肠道各段的寄生虫进行收集。初步得出:散养绿壳蛋鸡寄生虫感染有鸡异刺线虫、鸡蛔虫、鸡棘口吸虫、赖利属绦虫四类,其感染率分别为75%、42%、42%、50%。调查表明,长顺县散养绿壳蛋鸡寄生虫感染较为普遍,其中鸡异刺线虫感染率最高。该调查为制定长顺县散养绿壳蛋鸡寄生虫的防治措施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雷山县羊绦虫、肺丝虫、肝片吸虫、捻转血矛线虫4种主要蠕虫的感染情况,为相关寄生虫病防治提供参考,2019年对万城屠宰场中来自雷山县境内的羊采用解剖观察、粪便检查及粪便恒温培养后再检查、血清学ELISA检测方法进行调查。结果:(1)4种寄生虫在全县羊群中常年均有感染,绦虫、肺丝虫、肝片吸虫、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率分别为:45.11%、31.47%、27.27%、18.18%。绦虫感染率最高,与其他3种虫体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2)乡镇间和乡镇内4种寄生虫总体感染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3)规模场和散养户感染率比较,散养户感染率较高,差异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其中:散养户的单一感染率和混合感染率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散养户混合感染较严重。规模场和散养户的单一感染率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规模场单一感染较严重。结论:绦虫、肺丝虫、肝片吸虫、捻转血矛线虫在雷山县养殖羊群中感染率均较高,其中散养户的感染率显著高于规模场;4种寄生虫呈混合感染的现象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4个奶牛场寄生虫病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湖南省4个奶牛场随机抽取177头奶牛粪便作了虫卵检查,有137头奶牛检查到虫卵,感染率77.40%.4个奶牛场的感染率分别为97.06%、82.46%、53.33%和73.21%.查出体内有肝片吸虫等6种寄生虫,结果表明该省4个奶牛场寄生虫病感染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6.
以放牧方式饲养的或采食水生饲料较多的鸡、鹅、鸭群常易感染肠道寄生虫。例如广东伸恺农校养于静水塘中的鸭群,寄生虫感染率达99.02%。其中,绦虫感染率为98.8%,吸虫感染率为88.07%,一只鸭同时有绦虫和吸虫感染的达80%,既没有绦虫也没有吸虫寄生的只占0.98%,一只鸭中绦虫最多时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长沙生态动物园动物感染的寄生虫种类及感染情况,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沉淀法检查了57种动物的粪样。结果表明:长沙生态动物园动物寄生虫感染率为52.63%,其中食草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阳性率为50%,食肉类动物感染率最高,感染率达76.9%。动物园动物常见感染的寄生虫有球虫、吸虫、线虫、绦虫等,其中线虫感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河北及天津近渤海地区奶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本试验采用离心沉淀法、饱和蔗糖漂浮法及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对河北和天津地区12个奶牛场1 040份奶牛粪便样品进行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1.63%,其中河北及天津地区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59.78%和66.12%。共检测出8种寄生虫,即球虫、贾第虫、隐孢子虫、阿米巴、圆线虫、鞭虫、绦虫及吸虫,感染率分别为40.96%、1.63%、8.46%、33.27%、2.02%、3.56%、0.96%和0.96%,其中球虫与阿米巴为优势虫种。本试验结果表明,河北及天津地区奶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比较普遍,养殖场需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新疆褐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试验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采自新疆9个地区的524份褐牛新鲜粪便样品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年龄、饲养模式下褐牛肠道寄生虫感染率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11份样品肠道寄生虫阳性,总感染率为40. 3%;检出7种寄生虫,以球虫为优势感染虫种,感染率为32. 8%;隐孢子虫、圆线虫、细颈线虫、鞭虫、莫尼茨绦虫和双腔吸虫感染率分别为2. 5%、9. 5%、0. 8%、1. 0%、1. 5%和1. 0%,混合感染率为7. 3%。不同饲养模式下(圈养、散养)及不同季节(夏季和冬季)间褐牛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显著(P0. 05),不同年龄段间差异不显著(P0. 05)。说明新疆地区褐牛肠道寄生虫感染较普遍,应加强其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0.
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对福州地区所辖福州市区、福清市和闽侯县的犬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收集来自福州市区、福清市和闽侯县的动物医院、农村散养户和流浪的不同品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526只犬的粪便,用水洗沉淀法、饱和盐水漂浮法和硫酸锌离心浮聚法进行肠道寄生虫检查,福州地区犬肠道寄生虫种类调查结果如下:(1)调查发现福州地区犬感染的肠道寄生虫共6种,包括犬钩虫(Ancylostoma coninum)、犬弓首蛔虫(Toxocara canis)、犬泡状带绦虫(Taenia hydatigena)、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onium)、犬等孢球虫(Isospora canis)和犬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2)福州地区犬消化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59.32%。(3)各种犬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不同,犬弓首蛔虫感染率为53.80%,犬钩虫感染率为22.62%,犬复孔绦虫感染率为25.86%,犬泡状带绦虫感染率为47.91%,犬等孢球虫感染率为7.98%,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为2.09%。(4)调查发现有121例同时感染两种肠道寄生虫,占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的23.00%,同时感染三种肠道寄生虫的有98例,占总感染率的18.63%。(5)调查发现不同年龄段其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明显,幼犬感染率要明显高于成年犬,不同样品采集地点由于饲养环境不同,犬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有明显差异。(6)本次调查未发现犬肠道寄生虫感染在品种、性别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乌鲁木齐县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季节动态变化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乌鲁木齐县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进行季节动态变化调查,采集乌鲁木齐县板房沟乡和永丰乡的5个羊场新鲜羊粪1251份,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麦克马斯特计数法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参考寄生虫图谱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该县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4.73%,春季感染率最高,夏季感染率最低。球虫感染率为71.38%,线虫感染率为36.53%,吸虫感染率为3.36%,绦虫感染率为2.00%。球虫春季感染率最高,线虫冬季感染率最高,吸虫春季感染率最高,绦虫秋季感染率最高。羔羊感染率高于成年羊。经形态学初步鉴定羊消化道寄生虫25种,其中球虫7种、线虫15种,绦虫2种,吸虫1种。本调查结果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羊消化道寄生虫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5,(10):123-126
为了解安阳地区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显微镜检测技术对滑县、内黄县、汤阴县、林州市和安阳县共计880份羊粪便样品进行了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检测到球虫、贾第虫、隐孢子虫、圆线虫、毛尾线虫、绦虫和吸虫7种肠道寄生虫,共发现589份寄生虫阳性粪便样品,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6.93%(589/880)。其中,球虫感染率为55.00%,贾第虫感染率为1.82%,隐孢子虫感染率为0.34%,圆线虫感染率为18.86%,毛尾线虫感染率为2.16%,绦虫感染率为2.39%,吸虫感染率为2.73%,以球虫和圆线虫为本地区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上海市市售青蛙蠕虫的感染情况,对52只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进行剖检,按脏器检查、收集寄生虫虫体,统计寄生虫的感染率与感染强度。结果显示,青蛙蠕虫感染率为90.38%,平均感染强度为20.21条。不同种类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明显不同,线虫、吸虫、绦虫和棘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50.00%、86.54%、17.31%和51.92%,感染强度分别为3.38、15.00、5.11和5.22条。不同脏器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不同,肠道的寄生虫感染率最高,为90.38%;肠道、肌肉与皮下寄生虫的感染强度分别为15.34和11.38条,明显高于其他器官。不同种类寄生虫的寄生虫部位明显不同,线虫、吸虫和棘头虫主要来源于肠道,绦虫主要来源于肌肉与皮下。通过对检出虫体的形态进行初步观察,吸虫、线虫、绦虫和棘头虫种类分别约有6、3、1和2种,但具体种类尚需进一步鉴定。本调查结果为掌握上海市市售青蛙寄生虫感染状况和做好寄生虫病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与兽医》2014,(12):84-87
为了解开封地区奶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4个奶牛养殖场和5个奶牛养殖小区共622份新鲜粪便样本进行检查。共检出7种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41.6%,以球虫为主要感染虫种,感染率33.4%,贾第虫、隐孢子虫、环孢子虫、食道口线虫、鞭虫和莫尼茨绦虫感染率分别为3.4%、8.4%、0.3%、0.8%、0.6%和0.3%。结果分析显示,不同调查点奶牛肠道寄生虫感染率统计学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年龄段奶牛肠道寄生虫感染率统计学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饲养条件下奶牛肠道寄生虫感染率统计学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5.
为调查云南观赏鸵鸟园鸵鸟消化道寄生虫的感染状况,笔者对云南观赏鸵鸟园进行现场调研,并随机采集新鲜粪样60份,采用漂浮法和沉淀法调查其寄生虫的感染率。结果显示:鸵鸟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43.33%,其中球虫为优势感染虫种,感染率达21.67%;隐孢子虫和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11.67%、15.00%,混合感染为11.67%,吸虫感染率为36.67%。本研究表明,云南观赏鸵鸟园吸虫卵阳性率较高,球虫次之,隐孢子虫卵和圆线虫卵阳性率相对较低。本研究为掌握云南观赏鸵鸟园鸵鸟消化道寄生虫的感染状况和做好鸵鸟寄生虫病的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上海市市售蟾蜍寄生蠕虫的感染情况,对60只中华大蟾蜍进行剖检,按脏器检查、收集寄生虫虫体,统计寄生虫的感染率与感染强度。结果显示,蟾蜍寄生虫感染率为100%,平均感染强度为28.23条。不同种类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明显不同,线虫、吸虫、绦虫和棘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93.33%、73.33%、8.33%和15.00%,感染强度分别为17.52、14.48、10.40和2.67条。不同脏器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不同,肠道和肺脏的寄生虫感染率最高,分别为100%和88.33%;肠道、肺脏、肌肉寄生虫的感染强度分别为15.63、12.28和11.33条,明显高于其他器官。不同种类寄生虫的寄生虫部位明显不同,线虫主要来源于肺部和肠道,吸虫和棘头虫主要来源于肠道,绦虫主要来源于肌肉。通过对检出虫体的形态进行初步观察,吸虫、线虫、绦虫和棘头虫种类分别约有3、4、1和1种,但具体种类尚需进一步鉴定。本调查结果为掌握上海市市售蟾蜍寄生虫感染状况和做好寄生虫病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金华地区奶牛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感染情况,采用廖党金的方法通过对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场(户)中随机选择的215头奶牛粪便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金华地区奶牛结肠小袋纤毛虫场感染率达100%,奶牛平均感染率为63.26%,平均EPG值在96~442之间。其中青年牛的感染率为最高,达78.13%,在被调查的寄生虫阳性的青年牛中小袋纤毛虫为100%感染。结肠小袋纤毛虫已成为金华地区奶牛感染的优势虫种,应引起重视并进行针对性的驱虫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规模化奶牛场奶牛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本调查对南京地区2个规模化奶牛场的279份粪样进行了线虫卵、球虫卵囊和吸虫卵的定性与定量检测,以便为南京地区奶牛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结果显示,279份样本中,阳性157份,总感染率为56.27%,其中A牧场感染率为54.61%(77/141),B牧场感染率为57.79% (77/138);蠕虫阳性64份,总感染率为22.94%,A牧场感染率为12.06%(17/141),B牧场感染率为34.06% (47/138);原虫阳性141份,总感染率为50.54%,A牧场感染率为50.36%(71/141),B牧场感染率为50.72%(70/138).2个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寄生虫均有混合感染现象,混合感染率分别为18.18%(14/77)、55%(44/80).检测出的寄生虫主要是犊牛新蛔虫、食道口线虫、肝片吸虫、前后盘吸虫、牛艾美耳球虫、邱氏艾美耳球虫、椭圆艾美耳球虫和隐孢子虫.  相似文献   

19.
肝片吸虫、前后盘吸虫是牛、羊常见的两种寄生虫,分布广泛,危害严重。据我县1977年初在全县抽查结果,肝片吸虫感染率达41%,有些生产队高达90%左右;鹿前后盘吸虫的感染率也达30%以上。由于这两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解巴音布鲁克散养马消化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寄生虫病病原(粪便)常规检查法及EPG检查法对该地区的散马消化道寄生虫进行调查。结果:消化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1.67%(98/120);其中线虫感染率为75.83%(91/120),球虫感染率为15.83%(19/120),大部分为混合感染。经EPG调查,每克马粪便平均感染525个虫卵。结论:经本实验对随机采样的巴音布鲁克散养马体内寄生虫有了初步了解,对以后长年考察该镇马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及当地散养马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