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纤维板生产是木材综合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它的应用很广泛,各个用材部门都可以大量的利用纤维板来代替木材,例如在建筑用材方面有30%可用纤维板代替;包装、家具用材方面有60%,车船、农具及机器用材方面有20%。纤维板比板材重量减轻70%,体积缩小18.5%,成本降低50%,很受包装、家具和建筑行业的欢迎。1立方米的纤维板可以相当于5.7立方米的原木制成的板材,而且纤维板是利用木材采伐、加工剩余物,枝丫材及灌  相似文献   

2.
使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采自广东省湛江市的蓝花楹(Jacaranda mimosifolia)木材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蓝花楹主要木材结构特征为散孔材,单管孔和短径列复管孔,单穿孔;木射线为同型单列,轴向薄壁组织主要为环管束状、翼状、聚翼状;蓝花楹木材导管分子窄而短,纤维短、纤维壁有薄有厚,木射线短.通过对引种蓝花楹木材纤维形态分析可知,该木材适宜做造纸用材.  相似文献   

3.
红椿天然林木材解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四川红椿的材性选育提供依据,采用生长锥钻取木芯的方法,对红椿天然林木材解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攀西地区红椿天然林木材平均纤维长度、宽度、双壁厚、腔径分别为1 118.1、17.2、7.0、14.4μm,平均导管长度、宽度、壁厚、腔径分别为297.4、205.7、9.8、175.4μm。随着树龄的增加,不同单株木材纤维及导管各指标均呈上下不规则波动且整体略微增加的趋势;不同地区间木材解剖性质各指标除导管腔径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余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德昌县木材导管腔径和纤维腔径大,可作为装饰用材和改性用材的重点育种材料;盐边县木材纤维长度及双壁厚大、力学强度好,可作为家具用材的重点育种材料;米易县红椿木材导管腔径较大,也可作为改性用材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4.
人工经济林木材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重要人工经济林树种核桃、枣木、银杏、板栗、樟树和橡胶等木材解剖、物理力学、化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核桃、银杏、樟树生长速度较快、材质好 ,是培育经济和用材两用林的优良树种 ,枣木和板栗材质好、生长慢 ,可以选择经济林果用为主、材用为辅的培育方式 ;核桃、橡胶、樟树和银杏的密度和力学强度较大 ,板栗和枣树木材的密度和力学强度很大 ;樟树、银杏和橡胶木材的纤维素含量与杨木接近 ,木质素含量界于杨木和马尾松之间 ,且纤维形态特征符合造纸用材的要求 ,树干和加工剩余物可以用于造纸 ;人工经济林枣木基本密度、核桃木材纤维长度可以通过生长轮年龄来预测 ,且预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木材材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材材色是木材基本属性,关乎木质品视觉美感及其装饰性能,其色彩变化是评价木材品质及其市场价值的重要指标。木材材色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是用材树种良种选育、人工林定向培育及木材加工利用的研究热点。文中综述木材材色分析技术,介绍现行的材色分级标准,阐释材色形成机理和变异来源,并面向未来木材市场需求及高价值人工林定向培育目标做出展望,以期为今后木材材色形成机理和实木用材树种良种选育、优质木材定向培育及加工利用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是我国松属树种中地理分布最广的一种,也是南方的造林先锋树种和主要用材树种。文中从物理力学性能、纤维特性以及渗透性等方面论述了马尾松木材材性特点,介绍了马尾松木材干燥及脱脂处理技术、木材蓝变及其防治方法,总结了马尾松木材在实木利用、人造板生产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展望了马尾松木材加工利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在森林资源消耗量调查中,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他们是:农民自用材的调查;城镇建筑和加工用材的调查;乱砍滥伐木材的调查;培植业用材的调查;生活烧材的调查。  相似文献   

8.
臭椿生长迅速,繁殖容易,病虫害少,耐寒、耐旱、耐瘠薄,较耐盐碱,广泛分布于黄河、长江流域的平原、黄土高原和石质山地。木材硬度适中、有光泽、耐干燥、纤维长,可作农具、家具、造纸等材;叶可饲蚕;种子能榨油。臭椿是良好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但目前有些臭椿幼林,由于立地条件差,或不加修枝抚育等原因,常形成干形不直的小  相似文献   

9.
乌鲁木齐地区年用材量在15—20万立方米,占全疆用材总量的40—45%。从1980年下半年开始,在自治区经、计委的主持下,打破行业、部门、所有界限,根据木材加工任务,将该地区31家木材加工企业调为七家。采取隶属关系不变、所有制不变,业务上归区木材公司领导的办法,创立了自治区木材加工行业专业化产、供、销一条龙的联营。  相似文献   

10.
红椿     
红椿是著名的珍贵用材树种,因其材质优良,花纹美观,具香气,加工性能好,一向作为高级家具材、装修用材及各种贴面板用材而受到重视。同属木材在国外市场  相似文献   

11.
抚顺矿务局供应部制材厂,是一个具有四十多年历史的木材加工工厂,担负着抚顺矿区生产、建设的木材加工和供应任务。为了适应煤炭生产不断发展的需要,遵照毛主席关于“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教导,广泛发动群众,深入开展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活动,使木材加工的工艺及操作技术不断提高。不但使用了薄锯条,适当调整锯料,缩小锯路,而且在原木加工过程中,根据生产建设用材的规  相似文献   

12.
声发射技术是六十年代以来出现的一项新技术,被广泛用于研究材料的塑性变形机理及脆性断裂过程、检测残留应力和监视机械构件的初始损伤等方面.但在木材试验及加工中的应用研究国外刚刚起步,我国尚未开展.因之,本文仅就日本等国声发射技术在木材干燥中的试验研究成果加以综述,期望能对我国的研究有所借鉴。野口等选择了作为高级家具用材的特别易裂的蒙古栎、易裂的山毛榉、具有弹性不易裂的白桦,并都是生材弦切材.试片的尺寸为:12×90(端面)×100(纤维方向)mm.AE 传感器的共振频率为53.6及143.8KHz.由环状存储降值法测定随干燥进行的AE 计数率,得到如下结果.  相似文献   

13.
蒙古栎的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是一种耐干旱、耐贫瘠、耐干扰的落叶阔叶树种,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为次生落叶阔叶林的主要组成树种.蒙古栎全身都是宝,木材利用率高,市场开发前景好,是实现树木全株利用的优质树种.蒙古栎作为我国主要的工业用材树种,除了木材资源的广泛利用外,蒙古栎林副产品也逐渐被开发和应用.尤其是林业剩余物利用,原料充足、用途广泛、附加值高,为全方位经营林业打开了思路和市场.本文介绍蒙古栎加工利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推广蒙古栎树木全株利用技术.通过对蒙古栎木材分类加工、剩余物利用等技术进行研究,充分挖掘蒙古栎的加工利用潜质,提高经济效益和综合利用水平,为我国林业经营、木材加工和应用开发提供一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东兰县为了加强林政资源管理,巩固造林绿化成果,针对该县木材市场较混乱的现状,县委县政府于1997年11月5日至20日组织林政、公安、财政、工商、税务等5个单位共20人组成林业执法检查组,对全县境内“四无”木材,即无证采伐、无证收购、无证运输、无证加工木材及基建用材、野生动物市场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这次清理全县共查处无证加工、无证运输、无证收购、乱砍滥伐案件25起、收缴木材12.1505立方米;共清理基建用材单位49个,征收基建用材各种税费144928元,其中林业“两金”80290元,木材特产税33900元,基建营业税7168元,工商管理…  相似文献   

15.
木材扭曲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木材为主要工业原料之一,随着工业的发展,仅有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中的一般试脸项目已不能满足用材部门的要求。为进一步合理利用和节约木材,以便更系统、更全面地提供建筑、交通、航空、军工、农具、机械等用材部门的设计数据,1960年开始进行木材扭曲性质的研究。木材扭曲强度十分复杂,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迄未获得标准试验方法。木材在碾磨的回转轴、车轴、飞机上的螺旋桨,以及一切使用木材在机械力作用下转动的轴、器械、农业机械等等而使用木材的纤维呈螺旋线扭转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落羽杉种源木材微纤丝角和纤维形态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16个落羽杉种源的14年生人工林木材微纤丝角和木材纤维形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16个种源落羽杉木材微纤丝角存在显著差异,微纤丝角变化在29.9~35.8°之间.从径向变化看,落羽杉胸径处木材微纤丝角在髓心处最大,由髓心向外逐渐减小;从纵向变化看,微纤丝角在基干处最大,随树木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2)16个落羽杉种源木材的纤维长度和宽度均存在显著差异,纤维长度的变化在1 764.84~2 900.08 μm之间,纤维宽度的变化在28.48~51.21 μm之间,纤维长宽比的变化在42.79~82.12之间.落羽杉胸径处木材纤维形态的径向变化为纤维长度和纤维宽度从髓心到树皮逐渐增加,纵向变化规律为纤维长度和纤维宽度在树干基部较小,随树高的增加而逐渐增加.3)落羽杉木材微纤丝角与木材纤维长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木材的纤维宽度和纤维长宽比呈一定的负相关,木材纤维长度与木材纤维宽度呈显著的正相关.4)16个落羽杉种源依据木材微纤丝角和木材纤维长度2个木材材性指标可以分为4类:第Ⅰ类,木材的微纤丝角较大,木材纤维长度中等;第Ⅱ类,微纤丝角和木材纤维长度均处于中等水平;第Ⅲ类,微纤丝角较小,木材纤维长度较长;第Ⅳ类,木材纤维长度较短,微纤丝角中等.综合考虑微纤丝角和木材纤维长度,2号和30号种源可作为纤维工业原料用材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7.
为给苦楝(Melia azedarach)和香椿(Toona sinensis)木材的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以10年生苦楝木材和17年生香椿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其主要解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苦楝木材为环孔材或半环孔材,香椿木材为环孔材;两种木材的生长轮均明显,弦切面上均呈倒“V”字或山水状花纹。两种木材早材管孔弦径相差不大,均稍大。苦楝木材早材管孔多数4列,香椿木材早材管孔多数2列。苦楝木材早材至晚材略急变,晚材管孔向生长轮外部逐渐减小;香椿木材早材至晚材急变。苦楝木材晚材管孔弦径大于香椿木材。香椿木材结构较细。苦楝和香椿木材木射线宽度均属于中等,高度均属于极低,径切面花纹较普通。在实际加工利用中,采用弦切板制作家具板面较美观。香椿木材的导管、薄壁组织、射线组织等细胞中均含有大量红色树胶,使木材呈现红褐色;香椿木材刨面光亮,自然色泽好,具有芳香气味,是制作家具的上等材料。作为家具用材,香椿木材在纹理、色泽和气味等方面优于苦楝木材。  相似文献   

18.
由于造纸原料不足,我国纸张供需矛盾日趋尖锐.近年国家每年用外汇七、八亿美元进口纸浆、纸板,但人均消费水平还不及世界人均量的四分之一.当前造纸木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造纸工业受到严重制约,急需探寻大力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努力调整原料结构,给台开发利用造纸纤维原料的途径.一、努力调整原料结构逐步增加木材比重 现代造纸工业的兴起,造纸原料开始转向以木材为主.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林农产品年鉴》统计,目前全世界95%以上的纸浆是以木材生产的,造纸用材已占工业用材的25%,瑞典、芬兰已达50%左右.而我国1986年木浆仅占总浆量的21%,四川省1937年造纸材约占全省商品用材的8%左右,按浆产量计算仅占12.74%.木材纤维含量高,有良好的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具有其他纤维无可比拟的优良特性,故木村造纸已成为世界现代化造纸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热处理是提高木材尺寸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热处理主要针对室外等较恶劣的用材环境,采用高温(200℃)处理。针对家具材装饰性要求高、使用环境变化较温和等特点,以家具常用材奥克榄木材为实验材料,研究真空(≤0.06 MPa)条件处理后奥克榄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以确定适用于家具用材的真空低温热处理工艺。将奥克榄木材以0.06 MPa、不同温度(120,140,160,180,200℃)处理5 h,测定不同处理温度下木材的全干密度、湿胀率、干缩率、色差、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冲击韧性及硬度变化,并比较低温(120,140,160℃)和常规温度(180,200℃)处理及未处理奥克榄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物理性质方面,随温度升高,奥克榄材色加深,处理后奥克榄与未处理材相比,色差值ΔE为6.1~25.9;全干密度随处理温度呈波动状态变化,在200℃处理时达最低值,较未处理材下降30.9%;干缩率、湿胀率均明显下降,但在120℃升高至140℃、160℃升高至180℃时变化幅度较小。力学性能方面,随炭化温度升高,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先增大后减小;冲击韧性降低,140℃之后变化幅度趋缓,200℃时降幅最大为52.42%;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端面硬度较未处理材均有所上升,径、弦变化不明显。与常规热处理和未处理处理材相比,真空低温热处理可改善木材的尺寸稳定性,降低炭化对于木材材色变化的影响,且不明显降低木材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臭椿又叫椿树,属于苦木科、臭椿属,落叶高大乔木。臭椿树干通直,树皮灰白,树冠球形,树姿美观,在我国分布广泛,我省各地都有栽植。臭椿生长速度较快,木材纹理通直,有光泽,易加工,可供家俱、建筑用材。臭椿木材的纤维含量占总干重40%,是纸浆用材的上等原料。臭椿作为我省的一个乡土树种,广泛分布在农家院落、丘陵地埂和石质山地。它具有喜光、根系深、主根明显、侧根发达、根系庞大,很耐干旱瘠薄的特点。当土壤水份不足时以落叶相适应,遇阴雨又能长出新叶,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性、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上都能适应;在沙壤土和中壤土上生长良好,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