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阻塞是因肠管运动、分泌机能紊乱 ,粪便积滞不能后移 ,致使某段或某几段肠腔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的一种急性腹痛 ,此病是马属动物常发病 ,笔者试用 1 0 %氯化钾后海穴注射治疗 ,取得了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取穴和使用方法 将病畜四柱栏保定 ,后海穴消毒 ,按病畜大小注射剂量为 5~ 1 0 ml,用兽用 1 6号针头沿后海穴垂直刺入 ,注射深入为 4~ 5 cm,将全部药量的 70 %注入穴位深处 ,30 %边退针边注入。2 药理分析 穴位注射氯化钾通过钾离子的渗透作用 ,兴奋副交感神经 ,增强胃肠蠕动 ,促进腺体分泌 ,使粪便软化而排出。3 疗效观察 注射…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医理论对生殖系统起作用的四个穴位进行注射,超数排卵后观察排卵效果,研究用穴位注射进行超排,寻找一条药量小而效果显著的新途径。通过两年在80只绵羊中进行试验,其中九○年超排有效率为:后海穴60%、肾棚穴50%、肾角30%、百会30%,对照组70%。91年对后海穴和肾棚穴进行试验,超排有效率为后海穴90%、肾棚穴50%,对照组90%。经过两年的试验,认为后海穴可以作为穴位注射超排使用。  相似文献   

3.
正病初应及时治疗便秘、下痢、阴道脱等、应采用手术整复和固定,并结合全身疗法改善机体衰竭状况。可用整复肛门缝合进行固定;对后海、阴肛脱穴进行电针或水针处理,水针注入95%酒精,每穴2 ml;也可在肛门周围分点注射70%酒精3~5 ml或10%明矾溶液5~10 ml,另加2%盐酸普鲁卡因3~5 ml。整复、固定后可用补中益气汤作中药治疗:党参30 g、黄芪30 g、白术30 g、柴  相似文献   

4.
用10%水杨酸钠穴位注射治疗。前肢发病取抢风,每穴注射5毫升;后肢发病取巴山,路股或大胯、小胯每穴注入2.5毫升,腰胯及两后肢同列发病取百会,注入5毫升,隔日注射一次。4~6天可愈。  相似文献   

5.
后海穴注射10%Nacl对小白鼠腹腔Mψ吞噬功能影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白鼠后海穴,足三里穴注射10%Nacl后,分别在注射后6h,48h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Mψ)的吞噬功能开如上并高达峰,以后又趋于下降水平;对Mψ吞噬功能的能影响,尤其是消论率,“后海”优于“足三里”。并对后海穴在消化疾病,提高疫苗对畜体的保护率,地畜是前产生免疫力以及穴位微量免疫中的作用,从机理上进行了初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后海穴是针刺治疗胃肠炎的特效穴位。笔者运用水针注射后海穴治疗猪胃肠炎92例,效果令人满意。症状:患猪食欲减退,逐渐消瘦,被毛粗乱,粪便稀薄,肛门松弛,腰弓尾曳。治疗:穴位注射庆大霉素,剂量同肌注量相同。注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们对食欲消失、腹部膨大、排粪完全停止的原发性猪便秘,采用10%氯化钾注射液后海穴(又称交巢穴)注射,收到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药物及剂量:采用市售人用的10%氯化钾注射液,每瓶10毫升,按猪体重大小,每次注射剂量为5—10毫升,每天1次,可连续注射2天。 操作方法:将患猪保定,用5%碘酒或75%酒精穴位消毒后,左手持吸了药液的注射器,使针头与荐椎平行垂直刺入,进针为3—5厘米,将药液慢慢注入,防止药液注入肛门内。 判定标准:投药1—2次后,粪便排出,症状完全  相似文献   

8.
仔猪下痢是哺乳仔猪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疾病。笔者根据针灸学的原理 ,将肠线埋藏于病猪的后海穴 ,治疗仔猪下痢 ,共治疗 444头 ,治愈 416头 ,治愈率为 93 7% ,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病例概况共治疗 444病例 ,其中白痢 30 7头 ,黄痢 133头 ,青痢 4头 ;轻症 195头 (粪便稍稀 ) ;重症 173头 (粪便呈稀粥状 ) ,特重症 75头 (粪便极为稀薄 ,且污染后肢及尾巴 )。2 症状治疗前粪便稀薄呈乳白色或淡黄色、青灰色 ,吃奶正常、精神不振 ,被毛松乱 ,体温正常或稍高。3 治疗方法3 1 穴位 后海穴位于肛门上方尾根下方凹陷处。3 2 埋藏方法 将病…  相似文献   

9.
<正> 这些年,本人通过对奶牛疾病的临床治疗发现,配合中兽医的针灸穴位注射某些药物对于治疗某些奶牛疾病具有很好的效果。现将我的治疗经验及体会介绍如下。1 案例一某农户饲养的一头黑白花奶牛,由于突然增加了饲料胃量致使此牛发病,前去就诊。1.1 临床症状病畜食欲废绝已达两天,鼻镜干燥,磨牙,腹部增大,触诊瘤胃似捏粉状,多而坚实,粪便干少而硬,已出现脱水及酸中毒症状。1.2 治疗硫酸钠500克,碳酸氢钠100克,一次灌服。同时补充体液,纠正酸中毒,可用5%碳酸氢钠液500毫升、5%糖盐水2000毫升、25%葡萄糖500毫升、10%氯化钠500毫升、10%安钠咖2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利用穴位注射药物刺激神经促使瘤胃蠕动,方法是抽取复合维生素 B 注射液40毫升于脾俞穴注射,注射深度为3~5厘米。治疗结束后第二天病畜粪便稀软量大,排粪次数增多并且开始反刍。2 案例二某农户饲养的一头4~5胎的黑白花奶牛分娩后第二天不能站立,经补钙治疗后仍不能站立,特来就诊。  相似文献   

10.
<正>在治疗畜病用药时,生产中人们最多用的是肌肉注射,多年来,笔者在临床上适于肌肉注射用药的大都改为后海穴注射,这样大大改变了治疗效果,是同样的药物,不同的用法取得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1穴位注射方法后海穴也叫交巢穴,位于动物尾根下方,肛门口上方的凹窝中。该处注射法既可使药物快速吸收,发挥药物本身的作用,同时又可通过针头  相似文献   

11.
供您参考     
治幼畜泻痢 取纯品大蒜素,用生理盐水稀释成 5%,行后海穴注射, 15~ 25kg仔猪穴注射 5~ 10ml;1~ 2月龄犊牛后海穴注射 10~ 20ml。顽固性泻痢也可配合内服药物作辅助疗法。 治家畜破伤风 大蒜液 (大蒜捣烂,用 1%氯化钠液或冷开水浸泡, 4层纱布过滤,配成 5%~ 20%溶液 )分点深部肌注,每天 2次,连用 7~ 10天。马骡第 1次可用 100~ 200ml,以后用 100ml以上;猪羊第 1次用 30~ 50ml,以后可渐减至 20~ 30ml。也可根据情况配合其它药物治疗。 治禽畜气胀 治雏鸡嗉囊气胀:龙虎仁丹 1~ 2粒,黄豆至蚕豆大的大蒜 1块共填服,…  相似文献   

12.
仔猪黄白痢是危害养猪生产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仔猪常见病。主要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无明显季节性。以下痢排出乳白色或淡黄色粘稠或粥样并带有特异腥臭味粪便为特征。如不及时治疗,会阻碍其生长发育而形成僵猪,重者甚至会死亡。笔者在近6年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交巢穴(即后海穴)结合肌肉注射药物的方法,共治疗该病1380余例,其疗效显著,并且疗程也明显缩短。1 方法:由畜主将仔猪两后肢提起,让其倒置。注射者一手提起猪的尾尖,在肛门上与尾根之间有一凹陷,用酒精消毒,然后另一手拿起装有9号5cm长的注射针头的注射器,把针头刺…  相似文献   

13.
<正>一直以来,人们接种猪瘟疫苗都是采用颈部或臀部肌肉注射法,而近年来笔者采用后海穴接种法,且用量超过常规剂量,用3~5头份,临床证实,这种接种法远优于常规的肌肉注射法,可使猪体的抵抗力增强。本接种法可使猪的免疫力增强,因为后海穴具有丰富的神经经络分布,该穴位注射疫苗后,  相似文献   

14.
笔者近20年的兽医临床,运用中西兽医结合疗法,依照穴位针炙原理,对猪后海穴采用水针疗法,探索治疗危急,疑难病症取得明显效果,现介绍如下:l后海穴体位及用法猪的后海穴又称交巢穴,位于猪尾根下方,肛门上方凹陷处。可采用穴位针炙、埋线、水针疗法(即药物穴位注射法),临床上本法运用广泛。ZIN床运用与疗法2.l治疗仔猪黄、白痢等细菌性肠炎,选择黄连素、庆大、氯霉素等药物,进行后海穴注射,可取得比该药肌注快速显著的治疗效果。2.2对于热性病康复缓慢,慢性胃肠道疾病及一些病后食欲严重不良的患猪进行VitB;后海穴注射,…  相似文献   

15.
笔者自1987年以来,取后海穴注射10%氯化钾注射液治疗初生羔羊便秘,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注射穴位:后海穴(位于肛门上尾根下方的凹陷处正中一穴)。  相似文献   

16.
病初应及时治疗便秘、下痢、阴道脱等,应采用手术整复和固定,并结合全身疗法改善机体衰竭状况。可用整复肛门缝合(烟包缝合)进行固定;对后海、阴肛脱穴进行电针或水针处理,水针注入95%酒精,每穴2 mL;也可在肛门周围分点注射70%酒精3~5 mL或10%明矾溶液5~10 mL,另加2%盐酸普鲁卡因3~5 mL。整复、固定后可用补中益气汤作中药治疗:党参30 g、黄芪30 g、白术30 g,柴胡20 g、升麻30 g、当归20 g、陈皮20 g、甘草15 g,水煎或研末,开水冲调,1次灌服。每天1剂,连用2~3剂。  相似文献   

17.
应用后海穴封闭治疗母牛的子宫疾病,是近年来所采用的一种新技术。笔者通过51例病畜的疗效观察,证明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这种方法是用0.25%的盐酸普鲁卡因50毫升,配以160—240万单位的青霉素,将长封闭针头从后海穴位,沿尾椎的平行方向插入,进针10—15厘米时推入药液,后慢慢抽出针头。  相似文献   

18.
猪无名高热是兽医临床常见症,该病目前病因尚不清楚,也无特效疗法。多年来,笔者用后海穴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治疗该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具体方法用黄芪多糖注射液5~10 ml,在猪的后海穴注射,1次/d,连用2~4次。后海穴在猪的尾根下,肛门上的凹陷窝中。注射时,将猪侧卧保定,然后  相似文献   

19.
奶牛口蹄疫疫苗后海穴注射免疫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通过奶牛口蹄疫疫苗经后海穴注射与其他免疫方式比较研究其免疫效果、应激反应,结果显示:后海穴注射组的抗体合格率均显著高于肌肉注射组(P〈0.05),说明穴位注射免疫方式比常规肌肉注射方式更容易激发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更强的免疫保护力。后海穴注射的安全性高于肌肉注射,不但没有发生严重应激反应病例,而且前者未出现中度应激反应病例,而后者存在。免疫前后每头奶牛平均损失产奶量仅1.7kg,显著低于肌肉注射每头奶牛平均损失奶量5kg的水平。由此可见,奶牛口蹄疫疫苗后海穴注射的免疫效果好,应激反应低,明显优于肌肉注射方式。2次加强免疫的抗体合格率显著高于1次注射(P〈0.05),且2次加强免疫的抗体持续期在3个月以上,而1次注射仅能维持1~2个月的高抗体水平。建议奶牛口蹄疫免疫采用后海穴注射疫苗2mL,15d后加强免疫一次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仔鹿腹泻是初生仔鹿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疾病发生原因主要是母鹿乳房或饲料饮水污染 ,人工哺乳不当引起的一种炎性疾病 ,此病治愈率为80 %左右 ,死亡率高达 1 8%~ 2 0 %。笔者自 1 994年以来采用庆大霉素后海穴注射效果明显 ,共收治 42例 ,治愈 3 9例。1 病例 收治 42例病畜均为新疆塔河马鹿。分别在新疆兵团农二师 3 2团一鹿场 2 2例 ,二鹿场 8例 ,三鹿场 1 2例 ,3 6例发病后 2天内就诊 ,余 6例 2天后诊治 ,因脱水死亡 3例。2 临床症状 疾病多发于 2 0~ 6 0日龄的初生仔鹿。主要是腹泻、拉稀 ,可见粪便稀薄至水样 ,呈污褐色 ,有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