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根癌病是一种在生产上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世界性病害。无致病性的葡萄土壤杆菌E26菌株(Agrobacterium vitis E26)可以有效防治葡萄根癌病,是很有应用前景的生防菌株。借助含有Mini-Tn5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自杀性载体pAG408将gfp基因导入葡萄土壤杆菌E26菌株,获得了在紫外光下发出强烈绿色荧光的E26突变株,命名为E26 (gfp)。遗传传代法检测表明E26(gfp)中gfp稳定表达。E26(gfp)在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葡萄茎外植体的生长与野生型E26相比均没有显著差异。E26(gfp)对葡萄根癌病菌的平板抑制作用和温室防病效果与野生型E2相比也均没有显著差异。gfp的插入对E26生防性状的表达没有影响。GFP标记是研究E26菌株在自然环境生存动态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2.
 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标记示踪,研究了葡萄根癌病生防菌葡萄土壤杆菌E26菌株应用到田间后在玫瑰香葡萄(Vitis vinifera cv. Muscat Humbug)根表面和根际土壤中的群体数量变化,比较了E26菌株与葡萄根癌病原菌K308菌株室内人工接种后在玫瑰香葡萄苗茎和根外植体伤口部位的附着情况.在田间自然状况下,E26菌株可以在葡萄根表面和根际土壤中存活定殖.接种5个月后,E26在根表面的平均数量为104cfu/g根(鲜重),在根际土壤中的平均数量为104cfu/g土壤(干重).在室内,E26菌株和K308菌株分别单独接种时均能以相似水平附着在葡萄茎和根的伤口;E26和K308以相同数量同时接种时,附着在葡萄伤口细胞的K308的数量显著低于K308单独接种时所附着在葡萄伤口细胞的数量.扫描电镜显微观察证实E26菌株能够和病菌K308菌株一样附着于葡萄根部伤口处.  相似文献   

3.
 生物3型葡萄根癌农杆菌MI3-2有很窄的宿主范围,除了葡萄外,只对少数植物能致瘤。我们先前的研究曾观察到,MI3-2菌株的DNA与广宿主根癌农杆菌A348的PTiA6质粒毒力区virA基因座和T-DNA的tms基因不同源(1)。本实验把含有PTiA6质粒TL-DNA片段及毒力区各基因座(virA,B,G,c,D和E)片段的粘粒(cosmid),通过三菌接合引入MI3-2菌株,组成局部二倍体,使之与MI3-2Ti质粒中相对应的基因互补。用这种转移接合子感染植物表明,引入有TL-DNA片段或virA基因座的MI3-2,均能使宿主范围有所扩大,并能在落地生根致瘤。本文提出了广宿主virA基因对根癌农杆菌宿主范围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最小抑制浓度法对嗜线虫致病杆菌北京变种野生型菌株的抗生素抗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氯霉素、新霉素和卡那霉素敏感,而对链霉素、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性。利用滤膜三亲交配的接合转移方法,以嗜线虫致病杆菌北京变种作为受体细菌,在卡那霉素、四环素和氨苄青霉素的选择压力下,筛选得到接合转移子。经过菌落PCR鉴定,证明质粒pLA2917已经成功转移到嗜线虫致病杆菌北京变种细胞内。对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的质粒转移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生物3型葡萄根癌农杆菌MI3—2有很窄的宿主范围,除了葡萄外,只对少数植物能致瘤。我们先前的研究曾观察到,MI3—2菌株的DNA与广宿主根癌农杆菌A348的PTiA6质粒毒力区virA基因座和T—DNA的tms基因不同源。本实验把含有PTiA6质粒T_L—DNA片段及毒力区各基因座(virA,B,G,c,D和E)片段的粘粒(cosmid),通过三菌接合引入MI3—2菌株,组成局部二倍体,使之与MI3—2Ti质粒中相对应的基因互补。用这种转移接合子感染植物表明,引入有T_L—DNA片段或virA基因座的MI3—2,均能使宿主范围有所扩大,并能在落地生根致瘤。本文提出了广宿主virA基因对根癌农杆菌宿主范围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聚磷酸激酶基因(Polyphosphate kinase gene,ppk)是放线霉菌中的一种影响抗生素合成的全局性负调控因子,阻断该基因能显著提高其次级代谢产物产量。本文利用PCR扩增了刺糖多孢菌中的ppk基因中间片段,经酶切连接技术将其克隆到大肠杆菌-链霉菌穿梭载体pOJ260上,构建阻断型载体pOJ260-ppk;通过接合转移将该功能质粒导入刺糖多孢菌中,获得了遗传性能稳定的重组菌株S.sp-△ppk。对工程菌株的PCR检测结果显示,ppk基因片段已整合到刺糖多孢菌染色体上并成功阻断了该基因的表达。摇瓶发酵结果显示,工程菌株多杀菌素产量较原始菌株提高了122%。阻断聚磷酸激酶基因的表达对刺糖多孢菌的菌丝形态及生长发育产生了影响,并有效地促进该菌多杀菌素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7.
 从不同省份收集到辣椒疮痂病菌Xanthomonas vesicatoria (XV)7个菌株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 oryzae pv. oryzicola (XOZ)14个菌株,进行了质粒微量制备。XV菌株除XV1外都检测到质粒,单个菌株拥有的质粒数为2~5个,大小在10~100kb,没有发现为所有菌株所共有的质粒,但XV2、XV3、XV4、XV5、XV6共享1个大约55 kb的质粒。14个XOZ菌株都含有1个质粒,除XOZ5外,其余的13个菌株都含1个约40 kb的质粒。所有菌株都不耐铜。XOZ菌株仅XOZ7对链霉素表现耐性,4个XV菌株即XV4、XV5、XV6和XV7耐链霉素。用XV质粒转化无质粒菌株,发现XV5的1个76 Kb质粒与耐链霉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wys R3是武夷菌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ahygroscopicus var.wuyiensis CK-15中可能的调控因子。为了验证wys R3是否参与武夷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的转录调节,构建了用于过表达wys R3的基因重组质粒p SETC-R,并通过接合转移的方法转化至武夷菌素产生菌S.wuyiensis CK-15中,构建过表达菌株。过表达菌株生长速度明显缓慢;通过摇瓶发酵和HPLC检测分析发现,武夷菌素产量与野生型菌株相比没有发生明显变化;DNS法测定发酵液中糖含量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说明该基因与武夷菌素的产量和糖含量在该种条件下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影响菌株表型生长。  相似文献   

9.
链霉菌StreptomycespratensisS10是分离自番茄叶霉病异常菌落上的一株生防菌,具有良好的生防应用价值。建立高效稳定的遗传操作系统对该生防菌进行基因定向改造、提高基因表达水平及深入研究其生防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具有安普霉素抗性基因标记的温敏型质粒pKC1139为载体,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ET12567(pUZ8002)为供体菌,链霉菌S10为受体菌,通过接合转移的方法对其遗传操作系统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选择高氏一号培养基为链霉菌S10接合转移的最适培养基,孢子50℃热激10 min,最适供受体比为1:100,安普霉素添加的最适浓度为25μg/mL,接合转移16 h后覆盖抗生素,添加MgCl2终浓度为15 mmol/L时接合转移效率最高,达到8.3×10-7。利用该遗传转化系统成功得到了一个调控基因的双交换突变株。获得链霉菌S10稳定高效的遗传操作系统,为进一步构建高产菌株和研究抑菌活性物质合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水稻白叶枯病菌毒性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DNA重组,用载体质粒pBR322和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ae Dye)毒性基因突变体XcoM3105带有转座子Tn5的毒性基因片段,构建了11.6kb的探针质粒pVIRl。用α-32P-dATP标记该探针,从构建在粘粒pSa747上的病菌野生型菌株JXO Ⅲ染色体基因文库中,通过菌落原位杂交和Southern杂交,筛选了8个毒性基因的克隆(pNAX3101~3108。将其中一个毒性基因克隆pNAX3103通过三亲交配接合法转移到XcoM3105中,接合频率为2.06×10-7。功能互补分析表明,pNAX3103可以互补突变体XcoM3105,恢复致病性,同时也能互补其淀粉酶(Amy)活性表型,由原来的淀粉酶阳性恢复为阴性反应。因此可以认为,被克隆的毒性基因片段具有完整的致病功能,毒性基因与淀粉酶基因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负调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