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葫芦沼液对青菜生长及AsA-GSH循环影响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青菜为材料,研究了在青菜整个生长周期内,不同比例水葫芦沼液对青菜生长的影响及其体内AsA-GSH循环影响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使用不同比例沼液代替化肥对青菜的株高及生物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以25%沼液替代化肥的处理效果最好,在不同的采样时期,其株高和生物量均显著大于对照,当沼液使用比例大于50%时,株高和生物量均随着沼液使用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处理后总量Vc、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和脱氢抗坏血酸(DHA)的变化趋势不同,25%沼液替代化肥处理45和60 d时,总量Vc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AsA虽然有所增加(除了30 d时),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DHA含量均显著大于对照。当沼液使用比例大于50%时,总量Vc、AsA和DHA与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在AsA循环中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抗坏血酸氧化酶(AAO)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均随着处理时间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以25%沼液替代化肥处理30 d酶活性最高,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活性则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以25%沼液替代化肥的处理效果最好;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循环中的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和GSH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以25%沼液替代化肥的处理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随着处理时间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以25%沼液替代化肥处理45 d酶活性最高。说明用适量的水葫芦沼液替代化肥对青菜进行处理,有助于植株的生长,同时增加了体内AsA-GSH代谢循环,提高了青菜的抗氧化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2.
水葫芦沼液浸种对苗期青菜品质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菜(Brassica rapa)为材料,研究不同剂量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沼液对青菜生物量、根系活力、蛋白质含量、亚硝酸盐、可溶性糖及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浸种可以显著提高青菜根系活力(P <0.05),进而促进生物量增加,鲜质量、干质量和根系活力的变化趋势相似.随着沼液处理剂量...  相似文献   

3.
沼液施用量对大麦农艺性状及饲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大麦施用沼液的肥效及所生产大麦的饲用价值,设计N1-N10 10个处理水平以及空白和常规处理12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分析大麦的生物量指标、产量指标以及全株饲用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沼液肥施用量的增加,大麦生物量呈上升趋势,N8-N10与常规(CF)差异显著(P0.05);千粒重呈下降趋势,但N4-N10与常规处理(CF)差异不显著(P0.05);籽实中蛋白质含量平均值成上升趋势,N8-N10处理蛋白质含量与常规处理(CF)差异显著(P0.05);总淀粉含量呈递减趋势,N8-N10处理与其他处理(除N6、N7)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大麦整株饲用品质方面,粗蛋白含量呈现递增趋势,N8-N10处理水平则明显高于常规处理(CF),且差异显著(P0.05);植株中粗灰分平均含量上升,N10与其他处理(除N6)比较差异显著(P0.05);沼液施用达到N4水平(沼液含N量相当于常规80%)后,N4-N9处理内粗纤维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植株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N1-N8的RFV值高于100,整株饲用营养价值较高。研究表明,沼液的施用利于提升大麦生物量、籽实和植株蛋白质含量,提示沼液肥在饲用大麦生产中替代化肥潜力巨大,利于大麦饲用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对集约化猪场粪污采用减量化用水、固液分离、厌氧发酵、二级(A/O)生物降解和净化剂添加的深度处理技术路线,研究和分析污水中氮磷及悬浮物的处理效果,采集猪场厌氧发酵沼液、处理厂出水进行检测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经厌氧发酵处理后沼液的氨氮、总磷、悬浮物的平均值分别达到:612.8,68.5,1 767.5。沼液再经过二级A/O和化学混凝工艺等深度处理后,最终出水的氨氮、总磷、悬浮物的平均值分别达到:50.7,19.6,48.4,平均降解率分别达到91.7%,71.4%,97.3%。出水污染物浓度大大降低,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5.
几种有机肥料在高丹草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几种有机肥料处理和单施化肥处理对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se农艺性状、产量和植株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研究,得出施用几种有机肥料处理均能比单施化肥(习惯施肥)处理更好地促进高丹草株高、着叶数和茎叶比的增加,并且提高鲜草的产量(处理5除外);几种有机肥料处理对高丹草植株的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的影响表现各异;但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全量沼液 (处理3) 处理、绿优牌有机肥 (处理4) 处理和1/2化肥 1/2沼液 (处理2) 处理对高丹草植株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的产量均表现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猪场污水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场污水处理与综合利用可分为沼气(厌氧)-还田利用、沼气(厌氧)-自然处理、沼气(厌氧)-好氧处理3个模式。本文对各个模式的功能定位、关键技术环节及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3个模式的核心是沼气发酵,主要问题是升温困难,冬季处理和产气效率低。其中,沼气(厌氧)-还田利用模式的关键是土地承载能力、沼渣沼液的储存、运行距离和适用标准;沼气(厌氧)-自然处理的关键是所需的面积和越冬;沼气(厌氧)-好氧处理模式的关键问题是沼液好氧处理效果差,针对这个问题,目前开发了"厌氧-加原水、间歇曝气工艺"和"基于浓稀分流的猪场粪污处理工艺",前者解决了沼液好氧处理效果差的问题,后者不仅解决了沼液好氧处理效果差的问题,而且可以提高猪场污水沼气发酵冬季产气效率。猪场污水处理利用首先应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模式,其次应准确把握不同模式的关键技术、管理环节,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研究沼液对桂花树、红豆杉的生长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量的沼液施用对桂花树、红豆杉生长有促进作用。红豆杉的50cm胸径、树冠直径、株高方面增幅总体表现为:处理3处理1处理2,但无显著差异(p0.05)。桂花树的80cm的胸径、树冠直径以处理2增幅最大,高于其它组(p0.05);而株高以处理3增幅较大,显著高于处理1(p0.05)。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发酵温度对沼气产量以及沼液理化性质的影响,判断粪水厌氧发酵最短滞留期,以减少沼气工程投资成本,试验以猪粪水(TS=5%)为发酵原料,采用厌氧发酵方法,共设置3个处理组(发酵温度分别为15℃、25℃、35℃),检测了沼液的TS、有机质含量、pH值、甲烷含量以及甲烷累计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厌氧发酵分别进行到第4,8,10天后,处理组3、处理组2、处理组1沼液的TS浓度维持相对稳定状态。与处理组1相比,处理组2和处理组3沼液中有机质显著下降期缩短2天;与处理组3相比,处理组1和处理组2沼液的pH值下降幅度明显降低。处理组1和处理组2沼气中甲烷含量高峰期均出现在厌氧反应的第3天,而处理组3则出现在第6天。处理组1、处理组2、处理组3中的甲烷产量分别在粪水滞留的第6天、第3天、第2天达到了每个处理组甲烷总产量的70.9%、75.3%、61.4%。说明发酵温度为15,25,35℃时,粪水快速厌氧发酵最佳滞留期为6,3,2 d。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稀土尾矿种植王草的最佳施肥处理,设置CK(化肥)、Z(沼液)、N(腐熟牛粪)、N+Z(腐熟牛粪+沼液)、Q(蚯蚓粪)、Q+Z(蚯蚓粪+沼液)6种施肥处理进行田间等氮量施肥试验,分析连续三年各处理对王草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进行饲用价值综合评价。结果表明:Q+Z处理组株高、分蘖数、茎粗、叶片数、单株重、产量、粗蛋白、粗脂肪均最高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第三年分别较CK组提升了97.52%,545.81%,43.79%,654.95%,421.13%,741.00%,226.28%,39.51%,粗纤维、粗灰分含量最低,第三年较CK组降低了23.32%,54.81%,同时Q+Z组王草中重金属镉、砷、铅、铬含量均最低,第三年较CK组分别降低了82.93%,88.10%,59.44%,59.27%,饲用价值综合评价表现为蚯蚓粪组优于腐熟牛粪组,沼液配施组优于单一施肥组,排序依次为Q+Z>Q>N+Z>N>CK>Z。综上所述,稀土尾矿区种植王草较优施肥处理为蚯蚓粪+沼液。  相似文献   

10.
畜禽粪污厌氧消化后产生的沼液处理困难,利用沼液对农作物秸秆类原料进行预处理,可为沼液资源化再利用提供新途径。为了筛选出适合秸秆厌氧消化的鸡粪沼液预处理参数,试验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中温(35℃)条件下,采用不同添加量鸡粪沼液对玉米秸秆进行不同时间的预处理,分析鸡粪沼液预处理对玉米秸秆纤维素含量、甲烷产量、消化时间及消化液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添加量为70%、预处理时间为7 d时,甲烷累积产量为6 141 mL,较未处理组提高32.41%;甲烷累积产量达到80%时的时间(T_(80))缩短了37.5%;单位挥发性固体(VS)产甲烷量达到228.73 mL/g,比未处理组提高26.14%;沼液pH值、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氨氮浓度和碱度适中,厌氧消化系统稳定性良好。说明鸡粪沼液作为秸秆预处理剂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秸秆的厌氧消化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筛选可高效降解猪场沼液污染物并具有产蛋白和油脂潜力的微藻藻种,探讨其对不同稀释浓度沼液的处理效果。通过对沼液原位富集筛选,分离获得4株微藻,分别命名为CS-1、CS-2、CS-3和CS-4,分析不同微藻的生长及油脂、蛋白质产率。结果表明:藻株CS-3的生物量产率、蛋白产率、油脂产率和细胞内油脂含量均高于其余藻株(P<0.05),因而选取藻株CS-3为目标藻株,经过18S rDNA鉴定属于小球藻属(Chlorella sp.);比较不同微藻对沼液的处理效果,藻株CS-3对硝酸盐氮、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等水质指标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达到94.5%、90.0%、94.8%和46.1%;在光照强度3000lux、温度25℃、曝气强度2.0L/min的条件下,CS-3对6倍和4倍稀释的猪场沼液处理效果较好,经过10 d处理,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6.4%和94.4%,氨氮的去除率为98.4%和98.2%,总磷的去除率为100%和96.2%。以上表明,小球藻CS-3在沼液处理中具有应用前景,且其对沼液的净化效果受沼液稀释倍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PCR-RFLP法分析了灌溉猪沼液、牛沼液和施用化肥的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季节性变化.通过直接提取土壤DNA,扩增细菌16S rDNA基因片段,建立克隆文库,用限制性内切酶4faⅠ和HindⅢ进行酶切,得到了96~123种酶切类型.采用多样性测度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细菌多样性指数H’、D,、Dg、dMa、R2和E变化规律为:施用猪沼液处理组>施用牛沼液处理组>对照组(P<0 05),Simpson指数λ则表现为对照组>牛沼液组>猪沼液组(P<0 05),细菌群落的均匀度指数Jg和种间相遇机率的PIE指数均为猪沼液组>牛沼液组>对照组(P<0.05);细菌多样性指数H’、dMa、R和λ的变异系数在2.65%~18.87%之间,尤以Simpson指教λ变化最为敏感,处理间差异最大.最终得到如下结论:处理以及季节对细菌多样性的影响极显著,不同处理土壤细菌多样性为猪沼液组>牛沼液组>对照组,春季细菌多样性高于秋季;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3年后,土壤细菌多样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畜禽场沼液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畜牧生产产生的大量粪污给我国的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沼气工程利用厌氧发酵处理畜禽粪污,同时产生大量集中的沼液。沼液成分复杂,如果得不到合理利用和有效处理,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沼液深度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成为目前解决沼液二次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不仅可以减轻沼液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其中富含的多种有机质和营养元素还可以作为肥料资源进行回收利用。文章总结自然生态处理、生化处理和膜浓缩处理三类沼液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和特点,并对今后沼液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总固体浓度对猪粪水快速厌氧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中温(30℃)条件下不同总固体(TS)浓度对猪粪水快速厌氧发酵的影响,以期获得猪粪水快速厌氧处理的最佳TS浓度和发酵时间,试验采用厌氧发酵方法共设3个TS浓度(4%,处理1;5%,处理2;6%,处理3)处理,发酵8 d,测定沼液TS浓度、pH值、产气量和全氮、全磷、全钾、甲烷含量。结果表明:在发酵的前4 d,处理1,2,3的产气量分别达到总产气量的87.5%、87.9%和83.3%,处理3的甲烷含量最高,但与处理2无显著差异(P0.05);在发酵的前4 d,各处理沼液pH值下降幅度随粪水TS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在整个厌氧发酵期间,各处理粪水TS浓度的变化与有机质变化趋势相似,发酵对各处理沼液中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说明物料的TS浓度为5%时,发酵4 d适合猪粪水的快速厌氧发酵处理。  相似文献   

15.
不论是粪便的全混合式发酵处理,还是低浓度粪水的快速厌氧发酵处理,都会产生大量的沼液。种植业对沼液的消纳利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沼液需要进行长期贮存,其中有机物在贮存过程中继续降解产气。考虑既要进一步的回收沼气能源和控制温室气体等向环境的排放,以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又要满足农田季节性均衡施用沼液的要求,需构筑封闭式沼液贮存稳定塘。文内对沼液贮存稳定塘的选址布局、塘体类型、容积计算以及结构要求等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沼液贮存塘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沼液浇灌对土壤肥力及微生物的影响,揭示沼液提高土壤肥力的机制,本文采用氯仿熏蒸法、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和PCR-DGGE法研究不同梯度沼液浇灌量(折纯N量200,150,100,50kg N·hm-2)对狼尾草(P.americanum×P.purpureum)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沼液浇灌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N和C,且沼液浇灌量与微生物量N和C的增量显著相关。沼液浇灌还能显著增加细菌16SrDNA基因和真菌SSU rDNA基因丰度,其中200kg N·hm-2处理含16SrDNA基因和SSU rDNA基因的微生物数量最多,沼液浇灌量与土壤中含16SrDNA基因和SSU rDNA基因的微生物数量呈显著正相关,但显著降低固氮菌nifH的基因丰度。沼液浇灌人工草地对包括细菌、真菌和固氮菌在内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无显著影响,可促进含16SrDNA基因和SSU rDNA基因的微生物繁殖,但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含nifH基因的微生物的繁殖,改变土壤含16SrDNA基因、SSU rDNA基因和nifH基因的微生物数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沼液稳定体系的特征性判别以及处理条件正交试验的筛选,实现了既提高过膜通量,又保证了较高营养物保留率的目的.得出结论:1)沼液不是典型单一的胶体或乳状液体系,仅调节pH值对于改善其过膜性能影响不大;2)经药剂处理后,沼液的过膜通量相比原液有不同程度提高,最高可达2 377.97%;3)经药剂处理后,沼液中的氨基酸有...  相似文献   

18.
通过1%复合肥、3%复合肥、5%复合肥、沼液以及水处理5个培养液处理对桂牧1号象草茎秆进行水培育苗发现:水处理组与沼液处理组的桂牧1号象草第16d整体发芽率分别达85.7%和66.9%,其它3个复合肥处理组发芽率均低于30%;平均单株发芽率情况与整体发芽率情况类似,且水处理组单株发芽率>沼液组单株发芽率>复合肥处理组单株发芽率(p<0.05);虽然桂牧1号象草上部腋芽萌动迟于中、下部,但其最终发芽率高于中、下部,3个部位发芽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混凝沉淀法对猪场污水中重金属的净化效果,采集经厌氧发酵的沼液和固液分离后的污水,按40 mg/L、60 mg/L、80 mg/L三种剂量添加混凝剂明矾及按1 mg/L、2 mg/L、3 mg/L三种剂量添加助凝剂硅酸钠,处理24 h和48 h后测定重金属Cu、Zn、Mn、Cd、Cr6+和As的含量,计算重金属的降解率,与排放标准相比,分析净化效果.结果表明:(1)Cu、Zn、Cd、Cr6+、As的降解率随净化剂含量增加而提高,且处理48 h的净化效果优于24 h.添加混凝剂后,沼液和固液分离污水中Mn的降解率随净化剂含量增加而提高,处理时长增加,降解率基本不变或略有增加;(2)与排放标准相比,混凝沉淀法处理后,沼液和固液分离污水中的Cu、Zn、Mn、As可达排放标准,Cd、Cr6+仍高于排放标准.从测定结果可以看出,经过沼气池厌氧发酵后的沼液处理效果优于固液分离的污水,沼液和污水中添加80 mg/L明矾加3 mg/L硅酸钠净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以8年生蜜柚为供试材料,通过连续3年施用猪粪沼液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等氮磷钾条件下不同比例沼液与化肥配施对蜜柚产量、品质及土壤重金属和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沼液施用年限增加,TFN25%和TFN50%处理蜜柚增产优势逐渐显现,与TF处理相比较,试验第3年TFN25%处理的蜜柚产量增加了6.91%,果实粒化率和裂果率降低,Vc、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提高。随沼液替代比例和施用年限的增加,土壤中Cu、Zn含量有显著增加,但均低于国家污染土壤的重金属限量标准,土壤电导率随沼液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综上,沼液替代25%化肥用量的处理在蜜柚果园应用效果较好,可在生产上推广,但长期沼液灌溉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的观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