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了解发酵床养猪垫料微生物菌群区系结构,探索菌种及垫料对发酵床垫料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将商业菌、土著菌分别接种于含稻壳与锯末成分比为1∶1和2∶1垫料中,制作成四个处理组的发酵床,经154d猪饲养试验后,收集发酵床垫料,采用16S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发酵床中微生物区系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丰富度方面,土著菌(Chao指数:10175~10754)丰富度高于商业菌(Chao指数:6720~7554);(2)相似性方面,商业菌种处理的菌群结构受垫料因素的影响较小,土著菌处理的菌群结构受垫料因素的影响较大;(3)多样性方面,垫料对菌群多样性的影响较菌种对其的影响大,且稻壳与锯末比值为2∶1的垫料微生物多样性(shannon指数:6.64~6.91)高于稻壳与锯末比值1∶1的垫料微生物多样性(shannon指数:5.90~5.94);(4)菌群组成方面,发酵床垫料菌群主要由4个门组成:拟杆菌门(27.66%~60.93%)、厚壁菌门(13.41%~34.21%)、变形菌门(10.28%~14.71%)和放线菌门(4.63%~26.24%),并从属水平上确定了Galbibacter为发酵床垫料微生物的优势菌属。试验发现菌种和垫料对发酵床垫料微生物区系的丰富度、相似性、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选择健康无病、体重和日龄相近的三元杂交断奶仔猪90头,随机分成5组,比较不同菌种、不同垫料比例制作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与传统水泥地面养猪模式的饲喂效果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商品菌制作发酵床养猪模式保育猪的日增重与土著菌种接种的生物发酵床、传统水泥地面养猪模式差异不显著;相比传统的水泥地面养殖模式,发酵床养殖模式极显著地降低猪舍中有害气体的排放,同时,能做到养猪生产过程中粪污不外排,减轻了养猪生产对外界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正>采用土著菌培养技术,在麦秸做主要垫料制作的发酵床与商品发酵菌剂和稻壳做主要垫料制作的发酵床作对比试验,结果土著菌发酵床活性较强,能够有效分解猪粪、尿,猪舍几乎没有臭味,达到了清洁养猪的效果;土著菌发酵床垫料成本是商品促发酵菌剂发酵床垫料成本的1/3左右,节本增效明显,可在河西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现将试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养猪土著微生物发酵床稳定期时核心发酵层的判断以及对该发酵床土著微生物的分布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不同深度垫料对养猪土著微生物发酵床稳定期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分别从发酵床的表层和深30、40、50、70cm处取垫料样品后测其温度、pH值、自由水、硝态氮和粗纤维,并从中分离纯化出22株菌,采用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微生物种类。结果表明,表层垫料温度显著小于其他4层(P〈0.05),并且随着深度加深垫料温度依次降低;表层垫料pH值显著高于其他4层(P〈0.05),其中30、40cm处垫料pH值相等,50、70cm处垫料pH值相等,40、50cm处垫料差异显著,整体呈下降趋势;表层垫料自由水、硝态氮和粗纤维含量与30cm处垫料含量差异不显著,从整体上看,30、40、50、70cm深垫料的自由水和硝态氮含量呈下降趋势,而粗纤维含量呈上升趋势;表层活菌数显著(P〈0.05)小于30cm深处垫料活菌数,30、40、50、70cm深垫料的活菌数依次降低。结果表明,30cm深处为该发酵床的核心发酵层,地衣芽孢杆菌为该发酵床的主要土著菌种。表层垫料的各项指标受环境影响较大,其所存在的菌种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属。40cm深处所分离的菌种主要为乙酰微小杆菌。50、70cm深处除分离出地衣芽孢杆菌外还分离出其他多种微生物。稳定期土著微生物发酵床各层的菌种分布主要与外界环境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发酵垫料床零排放养猪模式采用由谷壳、锯末、米糠等原料按比例混合组成的基质作为培养基,接种垫料发酵菌,经过堆积充分发酵后,形成以环境益生菌为强势菌的发酵垫料。发酵垫料能有效降解猪粪尿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保证生猪的健康生长。全文针对垫料床零排放养猪模式的技术原理、垫料发酵菌种的选择、发酵垫料的制作、发酵舍的建...  相似文献   

6.
农业废弃物菌糠作为发酵床养猪垫料使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利用生产金针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菌糠为发酵床垫料,探讨此种垫料的发酵效果,以及与水泥地面饲养方式相比较下的发酵床养猪的生产性能差异,旨在探索区域性农业废弃物资源在发酵床垫料使用的可行性,为降低发酵床垫料使用成本提供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在不接种任何菌剂的条件下,菌糠作为发酵床垫料使用时表现出较高的发酵温度,并且发酵温度持续时间长;在常规水泥地面饲养与发酵床饲养模式下比较,发酵床饲养的猪平均增重和日增重分别提高14.41%、12.59%,差异显著(P0.05),料肉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生物垫料发酵效果的好坏,是生物环保养猪技术的关键环节,生物垫料又是微生物菌群有效发酵的基础。因此,保证生物垫料充分发酵和日常维护是生物环保养猪的成功的重要环节。现将生产中生物垫料的发酵和维护介绍如下:1生物垫料发酵的必要条件1.1高效的发酵菌种生物环保养猪法生物垫料分解猪粪尿的过程其实是微生物菌作用的结果。垫料中微生物发酵菌的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地分解、消化猪的排泄物,产生一些对猪体生长发育有益的营养物质,而且还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是一种新型环保养猪技术。本文介绍了该养殖模式的关键技术:猪舍的设计和建设、土著微生物菌种的制备、活性剂营养液配置、有机垫料的制作、发酵床的日常维护及管理,为养殖户掌握发酵床养猪的关键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发酵床养猪技术内容 发酵床养猪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环保生态养殖技术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以发酵床为基础的粪尿免清理的新兴环保养猪技术。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核心是猪在发酵床垫料上生长,排泄的粪尿被发酵床中的微生物分解,无臭味,粪尿免于清理,对环境无污染。发酵床垫料主要由外源微生物、猪粪便、秸秆、锯末、稻壳等组成,厚度为40-90厘米。垫料中的外源微生物主要为纳豆菌,有的地方称为土著菌。将垫料各组分按比例混匀,堆积发酵至60-70℃,然后将垫料摊开,猪在铺有锯末或稻壳的垫料上生长。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比较了夏季高温条件下南方地区发酵床与普通薄垫料养殖肉鸡的生产性能及其舍内环境差异,同时对比了添加不同菌种的发酵床平养肉鸡的效果。试验分3组,分别为添加菌种1、菌种2的发酵床及普通薄垫料组。每组一栏,每栏面积为64.5 m2,每栏矮脚黄公鸡雏680只,试验周期为63 d。结果表明:发酵床因其内在微生物分解鸡粪产热,会增加垫料温度,比普通薄垫料温度高2.23~2.45℃,但该发酵热对舍内温度影响不大;夏季南方发酵床平养肉鸡平均体重比普通垫料低50~80 g/只,成活率低4.26%~4.50%,鸡群均匀度低3.94%~7.68%,但发酵床中的芽孢杆菌可抑制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繁殖,改善鸡群肠道健康,降低料肉比(2%),即夏季南方地区普通薄垫料平养肉鸡效果比发酵床好,但添加不同菌种的发酵床平养肉鸡的生产性能及舍内环境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在发酵床养猪实践中,三种不同垫料配合饲养效果,以50%稻壳+50%锯末+麸皮+菌种饲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土著菌菌床养猪技术的原理、土著菌的制备和土著菌与商品菌种的比较分析3个方面论述了土著菌在菌床生态养猪中的应用,以期推动土著菌菌床养猪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发酵垫料对发酵床养猪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酵床养猪是利用微生物处理猪排泄物的环保养猪技术,高效粪污降解菌以发酵垫料和猪粪尿作为基质,实现对猪粪尿的降解转化,达到“零排放”的目的,然而这一环保养殖技术在我国仍难以大范围推广使用,其主要原因与垫料来源紧张、价格偏高有关。传统垫料以谷壳和锯末为基材,发酵效果最好,大规模发酵床养猪造成锯木屑供应短缺,特别是锯末资源来源困难、价格不断上涨,一些南方省份在推广使用2~3年后放弃使用现象比较普遍,迫切需要寻找来源可靠、价格合适、不影响发酵效果的新垫料资源。因此,国内学者和业界在锯末替代资源选择、垫料配比和垫料对发酵床养猪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微生物学理论 垫料机理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法是根据微生态理论和生物发酵理论,采用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枯草菌(纳豆菌、标准菌种登记号ATCC6633)和酵母菌,将菌种、锯木屑、谷壳、米糠、生猪粪按一定比例掺拌均匀并调整水分堆积发酵使有益微生物菌群繁殖,经充分发酵后,铺垫猪舍(40~100公分),在垫料中形成以有益菌为强势菌的生物发酵垫料,使猪舍中病原菌得以抑制,保证了生猪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5.
在用木屑、米糠及谷壳等制成的相同垫料配比及堆积方式下,分别拌混益加益、农富康及EM三种不同复合菌群,进行鸭舍发酵床试验。结果表明EM复合菌在除臭、降低发酵床氨气和硫化氢的产生及扩散作用上效果较理想,为生物发酵床养鸭生产的商业化菌种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发酵垫料养猪模式的优点及猪舍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酵垫料养猪是微生物菌种通过不同途径,把按一定比例混合的锯木屑、稻壳、辅助材料、营养添加剂、水、猪的粪便所组成的垫料进行发酵。消除粪便的污染。达到环境保护和促进生猪生长的一种养殖模式。 发酵垫料养猪是目前开始流行的养殖模式。有人把它称为自然养猪、发酵床养猪、懒汉养猪、生态养猪、垫料养猪等。我国也在近几年引进该项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发酵床养鸡技术分为提前发酵和干撒式两种。提前发酵模式需通过水分将菌种和垫料原料混匀后进行一段时间的发酵,起到繁育发酵菌群和杀灭杂菌的效果,达到发酵效果后把发酵好的垫料均匀铺设到鸡舍内进行饲养。干撒式不需要水分,直接将菌种与干垫料原料进行搅拌混匀后铺进鸡舍,当天就能放鸡饲养。本次试验方案是采用干撒式发酵床养鸡技术(注:提供的菌剂也可以采用提前发酵法,添加量、方  相似文献   

18.
生物发酵床养猪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发酵床养猪,就是在养猪的圈舍内利用高效有益的微生物与垫料建造发酵床,猪的粪尿直接排泄在发酵床上,利用生猪的拱掘习性,加上人工辅助翻耙,使猪的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有益微生物菌落发酵,猪粪尿中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分解与转化.该技术的核心是发酵床的铺设和管理.具体做法:在猪舍内设置一定深度(80~100 cm)的地下、地上或半地下、半地上式垫料池,填充稻壳等农副产品以及锯末等,并接种高效的有益微生物菌种对垫料进行发酵,从而形成利于有益菌繁殖的发酵床.  相似文献   

19.
马明 《湖南饲料》2010,(5):48-48
发酵床是把目前通行的猪圈水泥地面,改成铺设具有发酵功能地面的一种新型养猪模式。发酵床地面由添加了发酵菌的垫料铺成。垫料的原料最好是锯末,也可以用稻壳和农作物秸杆等。发酵就是在锯末等垫料的帮助下,专用发酵菌群以猪的粪尿为主要食物生长繁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发酵床养猪法主要利用生物菌对垫料发酵以分解粪污排泄物,再将充分发酵分解后的垫料制作有机肥还田,达到农牧结合、生态环保、资源循环利用。近年来,丽水市有关部门推广利用废菌棒作垫料的发酵床养猪,取得了良好效果。据生产实践,发酵床养猪的最大优点是省工省本,节能环保,但从发酵床制作、管理中还需注意或改进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