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城市生态绿化及其实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发正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3974-3975,4007
探讨了城市生态绿化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城市生态绿化的基本原则,指出应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基底—廊道—斑块”理论构建城市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应结合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构建贯通城市的绿廊结构。  相似文献   

2.
绿廊是具有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带,是都市绿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廊道建设中,在其景观性与功能性的表达上存在植物多样性缺失、群落层次结构简单化、单纯的植物堆积而没有全方位考虑其生态、社会、经济多目标功能等一系列问题。以福清市绿廊建设为例,在分析当地现状条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对都市绿道中绿廊的景观性与功能性的表达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防止城市污染。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底—廊道—斑块"理论,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生态设计工艺,是指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的设计和工艺流程。阐述了城市绿化的规划设计,必需以生态原理为基础,运用生态设计工艺来建设城市绿地,美化城市景观的同时,又促进城市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4.
文章概述了合肥滨湖新区城市景观系统向周边绿地板块的融合与延展,形成公园板块、广场空间、道路绿化、滨湖绿廊等有机结合的新型城市绿色网络系统。"网状"的生态景观系统,通过渗透与连接的方式对整个城市生态环境进行有效提升,突出生态持续的滨湖新区崭新的规划理念。  相似文献   

5.
海绵城市建造技术的工程化应用对于减少城市雨水地表径流、提高雨水资源利用及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以深圳万科云城二期北绿廊景观工程和万科云城南绿廊景观工程为例,介绍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分析海绵生态系统在景观工程中的构建方法及应用效果,提出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技术落地应与低维护可持续景观相结合的理念,以真正实现人与生态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江芳  郑燕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31-14333
在绿道建设日益推广的大背景下,阐释了绿道的概念和类型,概括了绿道规划研究的进展与展望,在此基础上以顺德区绿道规划设计为例,对绿道的性质、种类、来源及任务进行概述,阐述了顺德区绿道的项目背景,分析了其生态化、人性化、特色化的设计原则,并重点解析了缓冲区、廊道系统、慢行道宽度、节点系统、标识系统以及服务区的设计。强调顺德区绿道建设的目标是构筑区域、城市、社区3个层面多类型、多功能的绿道网络系统;建设以区域绿地为背景、绿网及绿道网为骨架的佛山市"3G"绿化休闲体系,倡导"生态、绿色、低碳"的新生活方式,打造"阳光、水乡、宜居"的顺德新形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城市景观建设越来越精致化,城市绿雕越来越受到热捧。作为城市的重要公共艺术类型之一,城市绿雕的主题设计十分重要,这也是绿雕的灵魂所在。但是目前许多绿雕作品缺乏特色或过于"炫技",从而忽视了主题内涵的表达。本文从多个方面来研究绿雕的主题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挖掘绿雕作为城市公共艺术"载体"背后更深层次的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8.
铁路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其两侧的生态景观决定着沿线的风景。文中以昆山铁路河沿线景观改造为例,从设计源头来分析,对现状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集中调研和全方位分析,从总体上是采用一带三园五区的规划布局,运用海绵城市理念,打造多样生境的生态绿廊,进而激活铁路廊道、打造生态绿脉、提供多样体验,塑造生态绿廊和骑行绿道,打造多样性的骑行体验;并赋予其文化内涵,塑造铁路记忆;打造风景如画地迎宾绿廊。为更好地改造铁路景观廊道两侧景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山地城镇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敏感而独特,在现代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其绿化模式的探究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就主要根据我国山地城镇绿化的特点提出了"绿核+绿廊+绿网"绿化模式,并主要针对这种模式的适应性、渗透性、系统性以及文化性的特点进行了主要探究,力图促进城镇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为我国城镇绿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山地地区面积较大,因此城镇的绿化建设意义重大,在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下,其绿化模式也有所创新。本文以我县为例,提出了绿核、绿廊、绿网相结合的绿化模式,以期为我国城镇绿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绿地在城镇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防止城镇污染。建设城镇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根据城镇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镇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镇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镇内部,改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2.
绿地在城镇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防止城镇污染。建设城镇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根据城镇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镇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镇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镇内部,改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理论上对城市绿心的源流、发展和演变脉络进行了梳理,阐述了城市绿心的特性,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以为优化城市环境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徐苏萍 《新农村》2012,(8):15-16
浙江省富阳市委、市政府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杭州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以新型城市化为总引擎、总动力,以现代农业综合体建设为主抓手、主平台,通过建设新沙岛城市"绿心"综合体,为发展新型现代农业、打造"运动休闲之城"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强劲动力。在具体工作中,尤其在新沙岛城市"绿心"综合体建设上,东洲街道坚持规划先行、谋定后动,  相似文献   

15.
浅谈城市中的垂直绿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亚芬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8):1430-1431
垂直绿化可有效利用建筑物巨大的表面积,缓解城市增绿与用地紧张的矛盾,是一项费省效宏的城市增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曾庆宜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935+3956-3935,3956
结合潮州市的自然条件,分析了潮州市城市森林建设现状,提出项目规划目标,提出了“一带含链,二轴纵横,八园均布,绿环围城、旧廊增金,新区溢彩”的建设构思,以及具体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飞 《乡村科技》2022,(3):103-105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及"海绵城市"等生态理念的深入落实,亲水空间对生态性的诉求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下,突破传统亲水空间的范畴,引入生态亲水空间概念,从类型划分、营造原则为切入点,着重分析生态亲水空间的营造途径,并结合白城市新开河绿水长廊项目实践案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8.
常江 《陕西农业科学》2011,57(5):166-167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中高层建筑不断增加,有限的绿化面积与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矛盾日益加剧,进行垂直绿化,增加绿量势在必行。而垂直绿化是一种立体绿化形式,占地少,绿化效果好,是增加城市绿量和形成城市美好景观的好方法。笔者列举了垂直绿化的形式和垂直绿化的植物品种,为广泛开展垂直绿化、提升城市绿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众所周知,一个居民小区的绿化和城市的建设、交通、教育、物业管理以及一些商业服务构成了整个城市居民居住的主要形象。而居民小区的绿化更是当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更是我们城市现代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更能够与热门的生活相贴近,也就更好的展现了"以人为本"这一理念。近几年,随着我们国家城市的现代化在逐渐的加快,而城市绿地能够自净和调节城市环境的功能,已经被人们称作其城市之肺。由此可知,绿  相似文献   

20.
现如今,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的城市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也对城市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绵城市中的生态景观是一种新型的景观设计,将其应用到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可以有效的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发展理念。本文主要结合镇江协信太古山项目对"海绵城市"城市湿地景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湿地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