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于结实期对水稻不同层次根量、根的呼吸强度及氮素吸收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水稻品种间根量差异很大,但主要由上层根量不同所造成。(2) 根量与根的平均呼吸强度、上层根量与下层根呼吸强度均呈线性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87、-0.9171。(3) 上层根呼吸强度与下层根呼吸强度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品种间表现一致。(4) 结实期氮素吸收量与上层根量、下层根呼吸强度关系密切(R_(y.12)=+0.9899)。前者的影响力比后者大。由此认为,增加上层根量是提高水稻结实期氮素吸收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水稻颖花根活量对籽粒灌浆结实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于1988~1990年在江苏农学院水稻网室内进行。供试品种(组合)为汕优63和献改优63。在群体水培及盆栽条件下,生育前、中、后期设计不同氮素处理,调节根量、根系活力和颖花量,研究结实期根系活力对籽粒灌浆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1)结实期颖花根活量越大,籽粒主要灌浆期灌浆强度越大。随着颖花根活量的增加。灌浆强度增加幅度,一次枝梗籽粒:中部>下部>上部,二次枝梗籽粒:上部>中部>下部;当颖花根活量大于0.876μgα-NA/颖花·h时,中部一次枝梗籽粒的灌浆强度将大于上部;(2)颖花根活量与全穗、穗上,中、下部一、二次枝梗籽粒的饱粒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正相关。随着颖花根活量的提高,一、二次枝梗籽粒的饱粒率的增加幅度均是下部>中部>上部;(3)颖花根活量较小时,开花越早的强势花的粒重越高,随着颖花根活量的增加,强、弱势花粒重的差异变小,当颖花根活量大于0.841μgα-NA/颖花·h时。中部一次枝梗籽粒的粒重将大于上部;(4)提高颖花根活量能明显地提高结实期叶片的净同化率。延缓叶面积指数的下降速度,并能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转,这是提高颖花根活量能显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的重要生理原因。认为水稻高产栽培在增加颖花量的同吋,必须使根量和根系活力得到同步增长,以保持较高的颖花根活量,这是提高结实率和粒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4个品种水稻根系活力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差异,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下叶片胞间CO2浓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以及水稻根系活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水稻根系活力差异较大,其中徽两优898根系活力最高,徽两优985根系活力最低;不同品种水稻叶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生育期水稻根表铁膜的形成及其对水稻吸收和转运Cd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根表铁膜的形成受到不同品种和不同生育期影响.随着生育期的延长,两种水稻(YD6和NK57)根表铁膜形成量均呈下降趋势.与分蘖期相比,YD6和NK57根表铁膜量孕穗期分别减少82.9%和44.4%,成熟期分别减少85.2%和82.52%.两种水稻根系和茎叶Cd含量随着水稻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YD6籽粒Cd含量显著高于NK57.Cd在水稻植株的富集系数和分配比率随着不同品种和生育期产生较大变化.YD6品种从根表铁膜和根系向籽粒转运Cd的能力显著大于NK57.水稻成熟期,根表铁膜量与茎叶和籽粒Cd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说明根表铁膜形成可抑制Cd向水稻地上部转运.研究结果暗示可通过不同生育期的管理调节水稻根表铁膜的形成,减少Cd向稻谷中转运,从而降低Cd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水稻伤流强度与根系形态、根系活力等指标的相关关系,采用土壤盆栽试验,对4个供试水稻品种不同生育时期的根体积、根长、根条数、根系活力、单株伤流强度和根系活力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基部节间伤流强度、根长、根体积、根条数均随生育进程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且水稻基部节间伤流强度与根粗、根长、根条数和根系活力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根表铁膜对水稻镉吸收的影响,首先从8个水稻品种中筛选出镉低累积品种(丙0203)和高累积品种(绍糯16-72),之后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根系活力(根系分泌物)变化与根表铁膜形成的关系,以及外源铁、镉对根表铁膜形成和水稻各部位镉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0.05 mg·L-1 Cd处理24 h,绍糯16-72总的Cd吸收量是丙0203的1.73倍,并且绍糯16-72根、茎、叶各部位的镉累积量均显著(P<0.05)高于丙0203。在此基础上,外源添加铁后,绍糯16-72的镉累积量显著(P<0.05)降低,仅为丙0203的59%,且根、茎、叶中镉含量均显著(P<0.05)低于丙0203。温度试验(培养液温度分别为100 ℃、4 ℃和25 ℃)结果表明,水稻根表铁膜的形成与水稻根系活性密切相关,25 ℃下绍糯16-72的根系分泌物含量和铁膜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丙0203。外源添加铁和镉后,绍糯16-72的根系活性、根表铁膜含量和铁膜中镉的吸附量增加,且上述指标的增幅均大于丙0203。以上结果表明,根表铁膜的形成可抑制镉向水稻体内迁移。研究结果为通过外源添加铁阻控水稻镉吸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水稻中优169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Cd污染对水稻分蘖期植株生长、根系活力、Cd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5 mg·kg~(-1)的Cd污染使分蘖期水稻植株根系活力和生物量明显降低,茎蘖数减少。随着Cd污染程度的增加,水稻根和茎叶Cd含量和积累量明显增加;根和茎叶的Cd富集系数、转移系数均呈降低趋势。1 mg·kg~(-1)和5 mg·kg~(-1)Cd使水稻根系Cd分配比例增加,茎叶Cd分配比例下降,且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汞胁迫对7个水稻品种花粉活力与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苏香粳2号、苏粳8、楚粳香1号、中籼2503、粳籼89、广协1号和Dular 7个水稻品种作为实验材料,设置4个汞浓度梯度处理,分别为0、0.1、0.3、0.8 mmol/L,采用盆栽水培的方法培育至成熟期,研究汞胁迫对7个水稻品种花粉活力与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穗分化期间水稻花粉活力和花粉育性受低汞胁迫伤害较小,而高汞毒害造成水稻花粉母细胞结构完整性遭受破坏,导致花粉活力受到抑制。不同品种的花粉活力和育性对汞毒胁迫的响应受花药结构和生理共同调节作用。汞胁迫下花粉活力、花粉育性和结实率存在品种上的差异。在理论研究上中,籼2503、苏粳8可作为水稻花粉发育研究的参试材料;生产实践中,花粉活力、花粉育性和结实率可作为水稻品种选育和汞胁迫程度预测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9.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大气湿度与土壤水分对水稻结实期根系活力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大气湿度下,土壤水势为0 k Pa(W1)时水稻结实后期根系活力最强,而且水分胁迫越严重,结实后期根系活力越弱;土壤水势影响了水稻实粒率,对两优培九的作用大于豫粳6号。提高大气湿度,水稻结实后期3种水分处理下的根系活力都显著提高,水分胁迫越严重,其效果越明显;这种影响在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对粳稻的作用大于籼稻。提高大气湿度,降低了水稻实粒率,改变了两优培九随土壤水势变化的趋势,而且还提高了土壤水势为-35 k Pa(W3)下的实粒率,对豫粳6号的影响大于两优培九。在水分胁迫严重的情况下,提高大气湿度可以同时提高两优培九上、下3枝的千粒质量;增加豫粳6号在土壤水势为-15 k Pa(W2)下的上、下3枝的千粒质量,增加W1处理下的下3枝千粒质量,但对于W3处理情况下的上、下3枝千粒质量没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0.
以优质食味水稻品种南粳9108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与种植密度下水稻穗上不同部位结实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对水稻的结实特性有一定的互作效应,低种植密度下,适当增加氮肥可降低水稻籽粒的空粒率和秕粒率。从水稻穗位上看,稻穗一次枝梗的结实特性优于二次枝梗,稻穗不同部位和一、二次枝梗不同部位的结实特性均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在相同的一次或二次枝梗上不同粒位的空秕粒率一般以第2粒最高,二次枝梗不同粒位的空秕粒率以第1粒为最低,第2,3粒最高。  相似文献   

1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发根规则与活力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群体水培条件下,选用于茎伸长节间数分别为4(早稻),5(中稻),6(晚稻)个的代表品种9个及对原只6个伸长节间的品种进行播期和短日照处理,改变其伸长节间数,培育成4,5.6个3种类型,研究不同品种(处理)根系的发生和活力。结果表明:(1)主茎伸长节间数相同的品种具有类似的发根规则和根系构成(上层根率),伸长节间数不同的品种发根规则和根系构成差异很大;(2)结实期平均根系活力随伸长节间数的增加而下降;(3)改变品种的伸长节间数,其发根规则、根系构成及根系活力亦随之发生变化,其趋势与伸长节间数不同的品种间趋势一致。出上认为,根系的发根规则、根系构成、根系活力与品种的伸长节间数有关。依据上述结论,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培育优质根系的侧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施肥水平对不同氮效率水稻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不同氮效率杂交水稻产量差异与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关系,以期为水稻品种改良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氮高效品种(德香4103)和氮低效品种(宜香3724)为材料,通过设置低肥(75 kg N·hm~(-2),37.5 kg P_2O_5·hm~(-2),75 kg K_2O·hm~(-2),记为N_1P_1K_1)、中肥(150 kg N·hm~(-2),75 kg P_2O_5·hm~(-2),150 kg K_2O·hm~(-2),记为N_2P_2K_2)、高肥(225 kg N·hm~(-2),112.5 kg P_2O_5·hm~(-2),225 kg K_2O·hm~(-2),记为N_3P_3K_3)3种施肥水平,并在各施肥水平下均增设一不施氮处理,研究其对不同氮效率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结实期氮素吸收、转运和分配特性。【结果】品种与施肥水平对杂交稻主要生育时期及各生育阶段氮素的累积、转运、分配,以及氮素利用特征和产量均存在显著影响;品种对氮肥回收利用率、千粒重,以及总颖花数的影响均不同程度的高于施肥水平的调控效应;施肥水平对主要生育时期及各生育阶段氮素的累积,结实期叶片和茎鞘氮的运转,以及产量调控作用显著。N_2P_2K_2相对于N_1P_1K_1处理能促进不同氮效率水稻主要生育时期及各生育阶段氮素的累积,提高氮收获指数,促进结实期叶片和茎鞘中氮素的运转,进而显著提高稻谷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且N_2P_2K_2均显著高于同品种下其他的肥料施用处理,为本试验最佳的氮磷钾肥施用模式;N_3P_3K_3处理易造成结实期叶片及茎鞘中氮滞留量增加,氮转运贡献率显著降低,导致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显著降低。氮高效品种具有总颖花数、结实率高的特征,其主要生育时期氮素累积量,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及氮素收获指数等均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但千粒重并不是氮高效品种所独有的特征;此外,氮高效品种结实期更有利于叶片与茎鞘氮素的运转及穗部氮素的累积,尤其氮高效品种具有较高的茎鞘氮素转运率,其与氮肥生理利用率、回收利用率及农艺利用率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699*—0.743*),是导致不同氮效率品种氮肥利用效率、产量差异的重要因子,可作为氮效率及品种鉴选的评价指标,也可以以进一步提高抽穗至成熟期氮高效水稻品种茎鞘氮素运转率,作为实现水稻高产与氮高效利用协调统一的另一重要途径。【结论】本试验条件下,氮高效品种具备的结实期茎鞘高氮素转运、高总颖花数及结实率是优于氮低效品种而形成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N_2P_2K2_为氮高效品种配套的最优氮磷钾肥施用模式。提高抽穗期至成熟期氮累积量,促进叶片与茎鞘氮运转量,尤其应提高茎鞘氮素运转率,可实现高产与氮高效利用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节水抗旱稻旱优113号的根系生长对土壤水分亏缺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揭示土壤水分亏缺条件下节水抗旱稻根系的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阐明其节水抗旱的特异性生理基础。【方法】2015和2016年利用盆栽试验,以节水抗旱稻旱优113号(HY113)和高产水稻扬两优6号(YLY6)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淹灌(对照)和干旱(土壤水势-38 k Pa左右)处理,研究干旱对节水抗旱稻与高产水稻根系形态结构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及其与地上部生物量积累的关系。【结果】与淹灌相比,干旱处理显著降低了两个水稻品种的地上、地下干物质积累量,同时显著降低了节水抗旱稻HY113的根冠比(由0.18降为0.12),高产水稻YLY6的根冠比无显著变化。干旱处理下,两个品种的水稻根系活力均显著增加,但HY113的增加幅度显著高于YLY6,乳熟期HY113在2015和2016两年的平均增幅为38.7%,而YLY6为22.8%,其中2015年乳熟期HY113的根系活力从86μg·g~(-1)·h~(-1)增加至174μg·g~(-1)·h~(-1)。干旱处理下,HY113和YLY6的根系吸收面积均显著减小,但HY113的减小幅度显著低于YLY6。与高产水稻YLY6相比,节水抗旱稻HY113的根数、根体积和根干重均较少,总干物质积累量较少,但其根系活力和根系有效吸收面积较大。【结论】节水抗旱稻HY113具有根量少,但根系吸收效率高的特点,其在缺水条件下能维持较高的根系活力和根系吸收面积;在遭遇水分亏缺时HY113可通过减小根冠比,使得更多的干物质留在地上部分以保证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水稻根系生理参数与产量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齐穗期上位根的根表面积密度和活性表面积密度与叶片含氮量、每蔸有效穗数及水稻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水稻产量与成熟期的根系活力也有较好的相关,与土壤生物量的关系品种间表现不一,并对水稻根系参数与产量形成的定量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无机砷对不同水稻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通过砷胁迫下水稻种子发芽和水培试验,测定了不同水稻品种发芽率、根长及芽长等萌发指标及光合生理指标,分析了不同水稻品种耐砷性差异。结果表明,砷浓度0.6 mg·L-1时,促进了大部分水稻品种的发芽率及芽和根的生长,当砷浓度达到0.8mg·L-1以上时则显著抑制了发芽率及芽和根的生长(P0.05),但出现抑制作用的起始砷浓度因水稻品种不同而具有差异。武运粳24、镇稻16和两优6326发芽率抑制作用的砷起始浓度明显高于其他水稻品种。砷浓度逐渐升高时,宁粳1、南粳44、镇稻16、武运粳24和两优6326的根和芽的生长明显优于其他水稻品种,但当砷浓度达到最大值(3.0 mg·L-1)时,根和芽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且根所受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芽。除宁粳1和南粳44外,短时间砷胁迫没有显著降低其他水稻品种叶片的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短时间砷胁迫使得大部分水稻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增加,但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则显著下降。不同品种水稻对砷的耐性具有显著差异,这为耐砷水稻品种的筛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水稻根系生理参数与产量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齐穗期上位根的根表面积密度和活性表面积密度与叶片含氮量、每蔸有效穗数及水稻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水稻产量与成熟期的根系活力也有较好的相关,与土壤生物量的关系品种间表现不一,并对水稻根系参数与产量形成的定量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耐旱性强的水稻品种,以苗旱163、苗旱17、旱稻74、旱稻80和旱稻2号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生育期各品种的根长、根条数、根系活力以及根际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进行测定,以研究旱直播条件下不同旱稻品种根系生长及根际微生物数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根条数、根长及根系活力和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旱稻74旱稻2号旱稻80苗旱163苗旱17,说明旱稻74是较为适合半干旱、干旱地区种植的旱稻品种。  相似文献   

18.
外源亚精胺对盐胁迫下水稻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外源亚精胺对盐胁迫下耐盐水稻品种Pokkali和盐敏感水稻品种Peta根系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亚精胺可以提高盐胁迫下不同耐盐性水稻品种根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超氧阴离子(O2- ·)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使盐胁迫下根系脯氨酸的含量升高;并且可以阻止盐胁迫下两品种水稻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的降低.这表明,外源亚精胺可缓解盐胁迫对两品种水稻根系的伤害,并且对盐敏感品种Peta的缓解作用大于耐盐品种Pokkali.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探索了不同水稻品种间的甲烷排放差异与根系特性的相关性。[方法]以早晚稻各6个品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水培试验,观测其不同时期的甲烷排放速率与根系特性,并作了相关分析。[结果]不同早晚稻品种间甲烷排放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全生育期早稻甲烷排放速率最高的是陆两优996,最低的是中早39,相差0.186 mmol·m~(-2)s~(-1);晚稻品种甲烷排放速率最高的是玉针香,最低的是Y两优1号,相差0.282 mmol·m~(-2)s~(-1)。早晚稻的甲烷排放速率与根氧化力、根孔隙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此外,早稻甲烷排放速率与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总吸收面积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而晚稻甲烷排放速率与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总吸收面积则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结论]早晚稻根系特性与甲烷排放速率之间的相关性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综合结论得出:根系活力、根孔隙度是影响水稻甲烷排放的根系关键指标。其中常规早稻品种、杂交晚稻品种呈现低排特征,为种植水稻低甲烷排放品种提供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为水稻品种改良和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选用高产氮高效水稻品种(江优9527和Q优6号)为研究对象,以高产氮低效水稻品种(丰研425和冈优527)为对照,比较研究两类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氮素吸收与利用、根系生长等指标的差异,探讨水稻高产与氮高效的协同性。结果表明:较高产氮低效型品种,高产氮高效型品种的有效穗数降低,但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高产氮高效品种拔节前的氮素积累量降低,抽穗至成熟阶段的氮素积累量显著提高,抽穗后的茎叶氮素转移量和转移率增加。高产氮高效型品种的单茎根干重、单茎根系伤流强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