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黄艳  韦康  王丽鸳  成浩  贺巍  周健 《茶叶科学》2012,32(2):173-178
使用质构仪测定了龙井43和中茶108新梢各节茎的剪切力,取最大剪切力表示新梢的嫩度,剪切力越小嫩度越高,建立了最大剪切力测定新梢嫩度的方法。结果表明,质构仪测新梢嫩度是可行的;在连续时间内采摘鲜叶新梢老化主要表现在第3~5节茎,第1~2节茎的嫩度变化相对较小;新梢嫩度与成熟度、空间位置、采摘时间、品种有一定的相关性;修剪处理显著提高第3~4节茎的嫩度。本研究初步证明了新梢不同茎位剪切力的变化存在规律性,为鉴定茶树品种的持嫩性提供了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苎麻成活嫩梢苗的越冬观察发现:①嫩梢扦插时间越早、越冬前嫩梢苗的素质越好,同样防寒条件下成活率越高;②越冬前去除嫩梢生长点和对嫩梢苗进行假植都不利于嫩梢苗越冬;③九月以后扦插的嫩梢苗不宜移栽大田。  相似文献   

3.
影响苎麻嫩梢扦插成活率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讨论了苎麻嫩梢素质,剪取嫩梢的质量,嫩梢存放,嫩梢扦插质量,气候及天气状况,土壤条件及苗床管理等因素对苎麻嫩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讨论了苎麻嫩梢素质、剪取嫩梢的质量、嫩梢存放、嫩梢扦插质量、气候及天气状况、土壤条件及苗床管理等因素对苎麻嫩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自然环境下茶树嫩梢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嫩梢识别是实现名优茶智能采摘的前提。本文以茶树嫩梢为研究对象,基于色彩因子开展了自然环境下嫩梢识别研究,提出了采用RGB空间的R-B、YIQ空间的I、Lab空间的b、HSI空间的S,以及YCrCb空间的Cb 5种色彩因子进行图像灰度化,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图像阈值分割,最后采用中值滤波的方法消除噪声。试验结果表明,这些方法都能够在自然环境下有效地区分嫩梢和背景,为后续名优茶智能化采茶机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影响苎麻嫩梢扦插成活率的因素分析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苎麻嫩梢素质、剪取嫩梢质量、嫩梢扦插质量、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因素对苎麻梢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并提出了防治扦插死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1983年苎麻嫩梢水培法问世后,全国各地对苎麻嫩梢扦插繁殖方法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改进。目前,嫩梢扦插已由水培发展为沙培、土培,扦插时间由春夏延至冬初,出圃时间由25—30天缩短至10—15天,成活率最高可达99.8%。近年来,湖南省用该法推广良种,建立优质苎麻基地取  相似文献   

8.
茶树的特点是能合成大量的酚类化合物,特别是合成黄烷醇类化合物。在茶树嫩梢中主要是简单儿茶素和没食子酸酯儿茶素(黄烷—3—醇)占优势。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利用茶树嫩梢作为制茶之用。此外,茶树的酚类化合物(儿茶素和原花青素)还具有增强毛细血管弹性(维生素 P)的作用,因此在医学中应用,受到人们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9.
缘纹广翅蜡蝉越冬卵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缘纹广翅蜡蝉最近几年在江苏茶区严重危害茶树,并且为害其它植物如香樟、柑橘等。缘纹广翅蜡蝉一年发生1~2代,多以卵在嫩梢内越冬,少数以成虫在茶丛中越冬。春季越冬卵孵出若虫刺吸为害芽梢,并分泌蜡丝。6、7月间成虫盛发,在茶丛间飞动活跃,刺吸为害夏秋季嫩梢,并刺裂枝梢皮层产卵导致芽梢枯竭。本文对缘纹广翅蜡蝉越冬卵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方法作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0131 东北印度不同无性系和嫩梢的传统红茶中挥发性香气成分研究 Mridul H.等不同地区和栽培条件的传统红茶中挥发性香气成分(VFC),用气相色谱和质谱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VFC有明显的不同,这种差异是由于生长期间的气候条件和制茶技术的差别所致。一般而言。二轮嫩梢(5—6月)有较高数量的单萜类(如:沉香  相似文献   

11.
秋末谈茶蚜     
在茶园中,目前已知的有两种蚜虫,即茶蚜和桃蚜。茶蚜属二叉蚜属,前翅中脉端部分成两支(图Ⅰ—1),所以又称茶二叉蚜,果树上称桔二叉蚜。桃蚜发生于秋末,数量甚少,可能是以茶树作为中间寄主而存在于茶园。由于桃蚜腹部绿色,前翅中脉端部有三个分支(图Ⅰ—2),因此两者很容易区分。这里主要介绍一下茶蚜。茶蚜分布于全国各产茶省。其趋嫩习性强,主要为害嫩茎嫩叶,不为害老叶,因此,嫩梢多、生长旺盛的幼龄茶园、留养茶园及台刈修剪茶园发生严重。被害茶树,嫩梢叶片卷曲,茶芽不发,同时导致煤病,严重影响茶树生长。秋末嫩梢  相似文献   

12.
以黄旦、福鼎大白茶、肉桂、毛蟹、铁观音鲜叶为原料,对其驻芽一、二、三叶进行力学特性及粗纤维含量的测定,研究表明,茶树嫩梢的弹性模量在4 158.88~14 849.11 kPa,最大应力在870.00~1 842.97 kPa,断裂应力在673.33~1 639.62 kPa,叶位对弹性模量、最大应力与断裂应力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大小排序为:三叶>二叶>一叶。茶树嫩梢最大力点应变在10.61%~18.36%,断裂应变在12.19%~26.95%,叶位对最大应力与断裂应力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大小排序为:三叶>二叶>一叶,不同品种有所差异。茶树嫩梢力学参数为茶叶加工机械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麦饭石是一种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侵入岩或次火山岩的风化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已有的研究表明,麦饭石能吸附病菌及有毒重金属,可溶出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还能调节水溶液pH,放出溶解氧,具有抗衰老,抗缺氧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在植物扦插繁殖中,由于嫩梢组织幼嫩,容易感染病菌,如覆盖薄膜,也常发生缺氧死苗现象,严重影响成活率,为了探讨苎麻嫩梢扦插繁殖的新方法,我们于1991年用麦饭石浸泡苎麻嫩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茶树嫩梢力学特性与粗纤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旦、福鼎大白茶、肉桂、毛蟹、铁观音鲜叶为原料,对其驻芽一、二、三叶进行力学特性及粗纤维含量的测定,研究表明,茶树嫩梢的弹性模量在4 158.88~14 849.11 kPa,最大应力在870.00~1 842.97 kPa,断裂应力在673.33~1 639.62 kPa,叶位对弹性模量、最大应力与断裂应力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大小排序为:三叶>二叶>一叶.茶树嫩梢最大力点应变在10.61%~18.36%,断裂应变在12.19%~26.95%,叶位对最大应力与断裂应力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大小排序为:三叶>二叶>一叶,不同品种有所差异.茶树嫩梢力学参数为茶叶加工机械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茉莉炭疽病在茉莉产区普遍发生,福建、广西、安徽和湖南等省5~8月份发生较重,为害叶片引起病叶脱落,严重时导致秃枝。1症状该病主要为害茉莉中上部成熟叶片,嫩梢、枝干及花蕾有时也发生。叶片上病斑最初从叶尖或叶缘始发,形成褐色的"V"字或半圆形病斑,后期病斑上有许多小黑点,潮湿时产生粉红色的黏稠物(图1~图3)。枝干上病斑初为浅褐色,扩展后呈灰白色不规则形斑块,并包围枝干,病斑有时达4.0cm,枝上嫩梢、叶片枯萎死亡。2病原茉莉炭疽病由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引起的。茉莉炭疽菌的分生孢子盘圆形或椭圆形,刚毛黑褐色或无,分生孢子长椭圆形,大小15.1~19.8μm×4.  相似文献   

16.
茶谷蛾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谷蛾属谷蛾科,亦有主张属埋沙蛀蛾科。此虫在我国台湾省有发生记录。在国外曾是东北印度的主要害虫。此虫目前在海南地区发生普遍,是为害成叶和老叶的主要害虫;部份初孵幼虫蛀嫩梢为害,使嫩梢生长停滞甚至枯萎;大发生时亦为害嫩叶,当  相似文献   

17.
生根是苎麻水生驯化与水培工厂化育苗的第一步。针对以往研究缺乏对不同基因型及不同取材来源苎麻嫩梢水培生根特性的探讨,且嫩梢扦插繁殖系数难以提高的问题,研究以96个品种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基因型苎麻嫩梢水培生根效果,进而分析不同来源扦插材料的生根特性差异,以期为苎麻水培工厂化育苗提供依据。研究发现,不同品种苎麻嫩梢在水生环境中生根率存在显著差异,变异范围为26. 7%~100. 0%,其中生根率90%以上的品种占49. 0%,低于80%的品种占31. 2%;大田来源的苎麻侧枝与水培苎麻种苗主茎的水培生根率(93. 3%)没有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大田苎麻主茎(67. 7%)。研究认为不同基因型苎麻水培生根率变异丰富,具有较强的水培驯化和改良潜力,而水培种苗主茎做水培扦插新材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小麦种子活力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小麦种子高活力优异组合的选配效率,选用种子活力水平有显著差异的天麦535(P_1)、新麦23(P_2)、现农1号(P_3)、西农889(P_4)、小偃22(P_5)和周麦18(P_6)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按照GriffingⅡ设计配制了15个杂交组合,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电导率共5个种子活力性状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种子活力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各种子活力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较高的亲本有P_6、P_5和P_4;P_2×P_5、P_3×P_5、P_3×P_6和P_4×P_5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较高;P_3×P_5、P_3×P_6、P_4×P_5、P_4×P_6和P_5×P_6组合的总体配合力较高;总体配合力可以作为高活力杂交组合评价的理论依据。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适宜早代选择;发芽率和电导率的遗传以非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及上位性效应)为主,适宜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19.
分别测定了树仔菜嫩梢和叶片样品中钾、钙、镁、铜、锰、锌、铁、镍、铅、铬、镉等元素的含量,探讨各个元素含量变化的生理规律,以及对植物生长和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钾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表现为嫩梢>嫩叶片>老叶片,钙、镁、锰、铁、镉元素含量分布规律表现为嫩梢<嫩叶片<老叶片,铜、锌、铅、铬、镍元素含量则变化不大。在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所测试的铅、镉、铬、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未超过相关的国家标准或文献报告值。此外,研究发现,树仔菜嫩梢样品中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较为稳定,随机抽样可以体现出良好的样品代表性,因此建议将  相似文献   

20.
茶叶嫩梢采摘末端执行器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茶叶嫩梢的选择性采摘问题,以茶叶嫩梢的物理学特性为设计依据,设计了一种可夹提式采摘茶叶嫩梢的末端执行器,运用MATLAB软件的GUI模块及SolidWorks软件对采摘末端执行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优选分析,并获得最佳组合参数,通过运动学仿真分析可行且满足夹持力要求;采摘末端执行器模型在茶园进行采摘试验,结果表明,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