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广现代节水新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所在。乌苏市棉花膜下自压软管灌技术,2002年首先在四棵树镇试验成功。2003年推广示范,2004年在各乡(场)大面积推广应用。应用该技术棉花单产达130.71公斤,比对照棉田增产18.3%。棉花膜下自压软管灌技术成本低,适应性广,节水增产效果明显。现通过作物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创新,总结经验,形成了棉花膜下自压软管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农二师塔里木灌区是典型的干旱型灌区,灌区先后使用过沟畦灌、微喷灌、滴灌和自压软管灌等多种技术,尤其2004年试行的低压软管灌,取得显著的节水成效。  相似文献   

3.
黄河水含沙量大,淤积问题难以解决,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低压管灌、喷灌、滴灌)困难。本文通过在宁夏盐环定扬水灌区应用低压管灌技术,在工程设计上用设计管道不淤流速克服泥沙淤积问题,并且利用泵站压力主管道中的压力水头为管灌系统供水,节省了修建泵站的工程投资,减少运行费用,且运行安全可靠。本文对该管灌系统的设计做一介绍,为黄河高含沙水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4.
从上表看出常规滴灌、地埋式滴灌、软管灌同淹灌相比每667米^2分别节水196方、258方、100方,节水率分别44.50h、58.6%、22.7%;其中:地埋式滴灌比常规滴灌、软管灌节水分别为62方、158方节水率为25.4%、46%。由此可见,这三种节水灌溉方式都起到了较为显著的节水效果,地埋式滴灌节水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选取安徽省江淮丘陵区绿梅种植园为实例,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特征、水源条件、地形特征以及种植结构,合理确定了以管灌作为高效节水灌溉的方式,并选择了适合的取水栓。通过灌溉制度的制定,计算各级管道管径、水头损失,确定水泵型号,完成了管灌系统的整体设计。该管灌设计案例分析过程详细,结果合理,为该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模式的选择提供了一种思路,并可作为相关管灌工程设计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黄河水含沙量大,淤积问题难以解决,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低压管灌、喷灌、滴灌)困难.本文通过在宁夏盐环定扬水灌区应用低压管灌技术,在工程设计上用设计管道不淤流速克服泥沙淤积问题,并且利用泵站压力主管道中的压力水头为管灌系统供水,节省了修建泵站的工程投资,减少运行费用,且运行安全可靠.本文对该管灌系统的设计做一介绍,为黄河高含沙水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7.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1+X,是把管灌这一广大农村使用最为普遍的节水灌溉技术,与其他节水灌溉技术相结合的技术。就是利用管灌输水速度快、能耗低、水利用率高(95%以上)等长处,避开其田面灌水水利用率较低的短处,改用其他田面节水灌溉的技术。可在不增加投入或投入较少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实现高效节水灌溉。  相似文献   

8.
正一、节水灌溉方式1.田间地面灌水改土渠为防渗渠输水灌溉,可节水20%。推广宽畦改窄畦,长畦改短畦,长沟改短沟,控制田间灌水量,提高灌水的有效利用率,是节水灌溉的有效措施。2.管灌利用低压管道将灌溉水直接输送到田间,常用的输水管多为硬塑管或软塑管。该技术具有投资少、节水、省工、节地和节省能耗等优点。与土渠输水灌溉相比管灌可省水30%~50%。3.微灌有微喷灌、滴灌、渗灌等微管灌。将灌水加压、过  相似文献   

9.
一、低压管道灌水技术特点及适用条件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以下简称管灌)是利用管道输水、配水,而田间则利用软管或田间闸管系统或传统的地面灌水技术实施的灌溉。“低压”,是指田间未级水管出水口工作压力与喷灌、滴灌系统相比较,远低于其灌水器的工作压力,一般控制在3KPa(0.3m水头)以下;在平原提水灌区,管灌系统设计工作压力常小于0.1MPa(10m);在丘陵地区,一般不超过0.2MPa(20m)。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具有节水、节能、节地、节时、省工、适应性强等特点。 但该技术需要较多管件和设备,用多泥沙水灌溉时还存在泥沙淤积等问题。当不考虑水源建设……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业节水灌溉的逐步发展,低压管灌技术也在宁南山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总结并分析了低压管灌工程在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把管道灌溉这一农村使用最广泛的节水灌溉技术,与其它节水灌溉技术相结合,称为“1+x”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即利用管灌输水速度快、能耗低、水利用率高(95%以上)的长处,避其田面灌水的利用率较低的短处,改用其它田面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2.
几种农作物节水灌溉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农 《今日农村》2006,(4):23-23
⒈田间地面灌水田间地面灌水改土渠为防渗渠输水灌溉,可节水20%。推广宽畦改窄畦,长畦改短畦,长沟改短沟,控制田间灌水量,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是节水灌溉的有效措施。⒉管灌管灌是利用低压管道(埋设地下或铺设地面)将灌溉水直接输送到田间,常用的输水管多为硬塑管或软塑管。该技术具有投资少、节水、省工、节地和节省能耗等优点。与土渠输水灌溉相比管灌可省水30%~50%。⒊微灌微灌有微喷灌、滴灌、渗灌、微管灌等,是将灌溉水加压、过滤,经各级管道和灌水器具灌水于作物根系附近,微灌属于局部灌溉,只湿润部分土壤。对部分密播作物不适宜…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研究N肥运移规律并为制定不同节水灌溉方式的施肥制度提供理论依据,采用Surfer软件对节水灌溉条件下N素在土壤中的分布动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条件下N素的运移深度为40cm,侧渗为20cm;膜下软管灌施条件下N素运移深度为60 cm以下,侧渗范围为50cm。从养分浓度方面看,膜下滴灌N素浓度最高,其次为膜下软管灌施,它们的模型为二次方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在石家庄地区的18个农业县(市)105个试点开展小麦微喷灌技术试验,对使用微喷灌技术的小麦进行了田间用水量研究,同时进行了产量测定。试验结果显示:小麦微喷技术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农业节水技术,具有显著的节水效果,壤质土壤节水较常规灌溉节水在30%以上,沙质土壤较常规灌溉节水在60%以上,并具有明显的增产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研究N肥运移规律并为制定不同节水灌溉方式的施肥制度提供理论依据,采用Surfer软件对节水灌溉条件下N素在土壤中的分布动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条件下N素的运移深度为40cm,侧渗为20cm;膜下软管灌施条件下N素运移深度为60 cm以下,侧渗范围为50cm。从养分浓度方面看,膜下滴灌N素浓度最高,其次为膜下软管灌施,它们的模型为二次方程。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通辽地区管灌、覆膜滴灌、无膜滴灌三种节水玉米灌溉模式,以郑单958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滴灌量对玉米个体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极显著影响。无膜管灌节水模式种植玉米,与无膜管灌节水模式相比,产量增加6.1%以上,需水量减少14.4%,需水量效益提高23.8%以上。  相似文献   

17.
<正>甘肃地域狭长,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干旱少雨且时空分布不均,是一个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农业欠发达省份。为了缓解甘肃省干旱缺水局面,加快灌区农田节水步伐,推动灌区高效节水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全省各地依托项目、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示范推广,积极探索出了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技术和措施,先后总结出了膜下滴灌、垄膜沟灌、垄作沟灌等农田节水主导技术和喷灌、管灌等主推工程节水措施。为提升技术,在推广过程中,提出了水肥一体化、全膜微垄、农业物联网等新型节水技术,形成了一套适合甘肃农业发展的高效农业节水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几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的实施,分配到凉州区永昌灌区的水量逐年减少,推广高效节水农业势在必行,永昌灌区为了缓解辖区内取用水量的供需矛盾,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通过温室滴灌、管灌、大田滴灌技术在灌区的运用发现,温室滴灌、管灌、大田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不但能节水、省肥、省药、省工,还能从根本上提高产品品质,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西吉县规模化发展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吉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灌溉节水工作,大力推广并改进良好的农田喷灌、渠灌、管灌等技术,在所在区域,严格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并且成立了一系列的节水项目,比如成立优秀节水灌溉区,广泛配套节水项目,综合治理流域,推进了农田作物的良好生长。  相似文献   

20.
农八师148团发明的低压软管灌系统,以其成本低、节水、节肥、增产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等优点,迅速在北疆棉区推广.棉花高密度膜下低压软管灌溉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