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将点带石斑鱼幼鱼(15±0.5) g,随机分为3组,每组投喂不同饵料,分别为鱼肉组、配合饲料组和混合饵料组(小杂鱼和配合饲料交替投喂),每组3个重复,养殖6周后测定各组幼鱼生长指标、全鱼营养成分、肠胃消化酶活性及肝脏磷酸酶活性以研究这3种饵料对点带石斑鱼幼鱼生长、消化功能及全鱼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肉组和混合饵料组的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肠、胃蛋白酶活性呈现鱼肉组>混合饵料组>配合饲料组的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肠淀粉酶活性趋势相反且差异显著(P<0.05);各组肠、胃脂肪酶活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鱼肉组肝脏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鱼肉肝脏组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混合饵料组和配合饲料组(P<0.05)。各组全鱼水分和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粗蛋白含量为鱼肉组>混合饵料组>配合饲料组且差异显著(P<0.05);粗脂肪含量趋势相反,为鱼肉组<混合饵料组<配合饲料组且差异显著(P<0.05)。因此,小杂鱼在各方面都要优于配合饲料,交替投喂小杂鱼和配合饲料是一种较好的投喂方式。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吉富罗非鱼幼鱼的成活率、肌肉成分及消化酶活性与饲料中不同脂肪水平的关系。设置饲料中鱼油添加量为0%、2%、4%、6%、8%和15%共6个梯度组,其脂肪水平分别为1.73%、3.71%、5.69%、7.67%、9.64%和16.55%共3个重复,饲养90d。吉富罗非鱼饲养中成活率的范围在84.76%~99.05%之间,但是投喂16.55%饲料的吉富罗非鱼成活率显著低于3.71%脂肪组(P<0.05)。吉富罗非鱼摄食量变化范围为(0.94±0.04)~(1.34±0.02) g/d,当饲料中脂肪水平大于7.67%时其摄食量显著下降(P<0.05)。7.67%组的试验末鱼平均体重和体长显著大于1.73%及16.55%组(P<0.05)。随着饲料脂肪水平提高,吉富罗非鱼的肌肉脂肪含量上升,变化范围为2.29%~4.27%,水分、粗蛋白、粗灰分及磷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吉富罗非鱼胃和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没有显著变化(P>0.05),前肠和中肠的脂肪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前肠中的淀粉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试验证明,高脂肪水平的饲料导致吉富罗非鱼成活率下降,摄食量减少;饲料脂肪水平提高,吉富罗非鱼肌肉脂肪含量随之增加,胃和肠道中的蛋白酶活性变化较小,但是肠道中脂肪酶的活性受到了抑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对鲤幼鱼、稚鱼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10.06±0.14)g/尾的鲤稚鱼和(110.23±0.23)g/尾的鲤幼鱼为研究对象,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面粉、糊精为糖源,混合油脂(m(鱼油)∶m(玉米油)=1∶1)为脂肪源,分别配制5种等氮(鲤幼鱼和稚鱼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36%和40%)、等能(鲤幼鱼和稚鱼总能分别是15.2和16.9 MJ/kg)的半精制饲料,其β-Conglycinin的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CK),2.0%,4.0%,6.0%和8.0%,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在控温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后,取鲤幼鱼、稚鱼的前、中、后肠道和肝胰脏,分别用福林-酚试剂法和淀粉酶试剂盒法,测定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及淀粉酶的活力。【结果】鲤幼鱼肝胰脏蛋白酶活力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β-Conglycinin添加量为6.0%和8.0%组的前肠、中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β-Conglycinin添加量为8.0%组后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鲤稚鱼肝胰脏和后肠,β-Conglycinin添加量为8.0%组的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前肠蛋白酶活力则以2.0%,4.0%,6.0%和8.0%添加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肠蛋白酶活力为4.0%,6.0%和8.0%添加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β-Conglycinin对鲤幼鱼和稚鱼肝胰脏、前肠、中肠及后肠淀粉酶活力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鲤幼鱼配合饲料中β-Conglycinin的添加量不应超过6.0%;鲤稚鱼配合饲料中β-Conglycinin的添加量不应超过2.0%。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枯草芽孢杆菌替代抗菌素应用于鲤幼鱼饲料的可行性,在对照组(G0)基础上分别添加黄霉素4 mg/kg(G1)、喹烯酮125 mg/kg(G2)和枯草芽孢杆菌300 mg/kg(G3),饲喂平均体质量为24.39 g的鲤幼鱼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枯草芽孢杆菌对鲤幼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提高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并可显著提高血清中溶菌酶(LSZ)以及降低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P0.05),而两种抗菌素的促生长效果不显著(P0.05),但黄霉素可显著提高后肠蛋白酶、脂肪酶以及肝胰脏淀粉酶的活性(P0.05),而喹烯酮的促消化作用不显著(P0.05),两种抗菌素均可显著提高LSZ的活性(P0.05),黄霉素还可显著降低GOT和GPT的活性(P0.05),喹烯酮可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P0.05)。与抗菌素组相比,枯草芽孢杆菌在提高后肠淀粉酶和脂肪酶以及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方面显著高于黄霉素(P0.05),其整体促进消化酶活性作用优于喹烯酮。此外,其碱性磷酸酶(AKP)及SOD活性显著高于黄霉素组(P0.05),GOT和GPT活性显著低于喹烯酮组(P0.05),得出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显著提高鲤幼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并可显著影响其免疫相关酶的活性,可以替代这两种抗菌素应用于鲤配合饲料中。  相似文献   

5.
草鱼、鲤、鲢、鱅和尼罗非鲫淀粉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鱼、鲤、鲢、鳙的肝胰脏和肠淀粒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6.4和6.4,6.4和6.4,7.2和6.8,7.2和6.8。草鱼、鲤和尼罗非鲫的肝胰脏淀粉酶活性明显高于肠淀粉酶(P<0.025),而鲢和鳙的肝胰脏淀粉酶活性明显比肠的低(P<0.05)。尼罗非鲫胃淀粉酶活性明显比肝胰脏和肠的低(P<0.005)。5种鱼的肝胰脏淀粉酶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草鱼、鲤>尼罗非鲫>鲢>鳙。草鱼和鲤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分别是尼罗非鲫、鲢、鳙的2.6和7倍。肠淀粉酶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尼罗非鲫>草鱼>鲤>鲢>鳙。尼罗非鲫肠淀粉酶活性分别为草鱼、鲤、鲢、鳙的1.11、1.72、1.93、2.41倍。草鱼和鲤肠淀粉酶活性由前肠向后肠逐渐升高,鲢、鳙和尼罗非鲫中肠淀粉酶活性略高于前肠和后肠。  相似文献   

6.
【目的】实验旨在研究豆粕替代部分鱼粉的饲料中添加核苷酸和有机硒对幼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生长及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初始体重(10.30±0.02)g的幼建鲤45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投喂以豆粕等氮替代饲料中鱼粉含量的0%(对照组,D1)、2%(D2)、4%(D3)的饲料,其中D2和D3添加300mg/kg的核苷酸和0.3mg/kg的有机硒,进行8周的生长试验。【结果】结果表明,D2增重、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相对于D1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D3(P<0.05);采食量D2显著高于D1,D3最低(P<0.05)。D2的肝胰脏重显著高于D1(P<0.05),全肠重相对于D1有提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肝体指数、肠体指数、肠长、肠长指数与D1差异不显著(P>0.05)。D2的肠道淀粉酶、Na+,K+-ATP酶、γ-谷氨酰转移酶活性显著高于D1(P<0.05),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脂肪酶活性相对于D1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综上,在豆粕替代部分鱼粉的饲料中添加核苷酸和有机硒能够促进幼建鲤的生长,提高消化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将牛磺酸以0.05%、0.10%、0.15%、0.20%的剂量添加到基础饲料中,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鲤(体重40.73±3.92 g)30 d后,测定血清和肝胰脏的溶菌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和丙二醛的含量.结果表明:牛磺酸可以提高鲤血清和肝胰脏的溶菌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降低鲤血清和肝胰脏中的丙二醛含量,其中0.10%添加组效果最好,极显著地提高鲤血清和肝胰脏的溶菌酶活力(P<0.01),比对照组分别提高9.74%、8.04%;极显著地提高鲤血清和肝胰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8.00%、14.40%;极显著地提高鲤血清的过氧化氢酶活力,显著地提高鲤肝胰脏的过氧化氢酶活力(P<0.05),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6.87%、9.98%;极显著地降低鲤血清和肝胰脏的丙二醛含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25.28%、15.21%.饲料中适宜剂量牛磺酸的添加,能显著增强鲤的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减轻鱼体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不同体色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var.color)的繁殖性能差异,对5种体色类型(全红、大花、麻花、粉玉和粉花)瓯江彩鲤在2、3龄阶段的繁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龄雌鱼的绝对繁殖力平均为34.55万粒,比2龄雌鱼的20.09万粒高71.98%;3龄雌鱼的体重相对繁殖力为216.76粒/g,比2龄雌鱼的187.26粒/g高15.75%,3龄雌鱼的繁殖性能极显著地高于2龄雌鱼(P<0.01);而5种不同体色瓯江彩鲤的性腺指数、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瓯江彩鲤的绝对繁殖力与体重呈直线关系:Y=0.0225X-2.5591(R=0.835 5,P<0.01);绝对繁殖力与体长呈幂函数关系:Y=0.0068X2.8002(R=0.728 5,P<0.01)。3龄雄鱼的性腺重极显著地高于2龄雄鱼(P<0.01),但2龄与3龄雄鱼间的性腺指数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体色雄鱼间的平均性腺指数也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合分析认为:瓯江彩鲤的最佳繁殖年龄,雌性以3~4龄为宜,雄性以2~3龄为宜。  相似文献   

9.
草鱼、鲤、鲢、鳙和尼罗非鲫脂肪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草鱼和鲤肝胰脏脂肪酶活性明显比肠道的高(P<0.025);鲢和鳙肝胰脏脂肪酶活性明显低于肠道的(P<0.025);尼罗非鲫肝胰脏和肠的脂肪酶活性几乎相等(P>0.05),而胃脂肪酶活性明显比肝胰脏和肠道的低(P<0.005)。五种鱼的肝胰脏脂肪酶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草鱼>尼罗非鲫>鲤>鳙>鲢;肠脂肪酶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鲢>鳙>尼罗非鲫>草鱼>鲤。结果表明:鱼类的食性与脂肪酶活性无明显相关。草鱼、鲢和鳙的肠脂肪酶活性,中肠略高于前肠和后肠;尼罗非鲫和鲤的肠脂肪酶活性由前往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0.
牛磺酸对鲤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将牛磺酸以0.05%、0.10%、0.15%、0.20%的剂量添加到基础饲料中,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鲤(体重40.73±3.92 g)30 d后,测定血清和肝胰脏的溶菌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和丙二醛的含量.结果表明:牛磺酸可以提高鲤血清和肝胰脏的溶菌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降低鲤血清和肝胰脏中的丙二醛含量,其中0.10%添加组效果最好,极显著地提高鲤血清和肝胰脏的溶菌酶活力(P<0.01),比对照组分别提高9.74%、8.04%;极显著地提高鲤血清和肝胰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8.00%、14.40%;极显著地提高鲤血清的过氧化氢酶活力,显著地提高鲤肝胰脏的过氧化氢酶活力(P<0.05),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6.87%、9.98%;极显著地降低鲤血清和肝胰脏的丙二醛含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25.28%、15.21%.饲料中适宜剂量牛磺酸的添加,能显著增强鲤的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减轻鱼体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将400只290日龄的尤溪麻油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100只,每组设5个重复,每重复20只,在每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0.5%、1.0%和2.0%武夷岩茶茶末,试验期60 d,研究在日粮中添加武夷岩茶茶末对鸡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武夷岩茶茶末对蛋形指数的影响不显著(P0.05);0.5%和1.0%的添加量提高蛋壳厚度(P0.05);1.0%的添加量提高蛋壳强度和蛋黄比率(P0.01);1.0%和2.0%的添加量提高哈夫单位(P0.05);2.0%的添加量组与对照组相比,蛋黄色级提高(P0.05);0.5%、1.0%和2.0%的添加量降低4~8周的胆固醇含量,降幅分别达3.68%、15.95%和4.90%;0.5%、1.0%和2.0%的添加量均提高VA含量(P0.01),增幅分别达33.15%、21.55%和24.86%;0.5%、1.0%和2.0%的添加量均提高蛋黄粘聚性(P0.01)、咀嚼性(P0.01)、恢复性(P0.01)和弹性(P0.01).结论:在尤溪麻油鸡的日粮中添加武夷岩茶茶末可有效提高蛋品质和蛋黄口感,最佳添加量为1.0%.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水平饲料镉对罗非鱼肝胰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300尾罗非鱼随机分为饲料镉添加水平为0、50、100、200、400 mg/kg的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养殖8周后,测定肝胰脏有关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表明:随镉水平升高,罗非鱼肝胰脏MDA水平升高,200 mg/kg添加水平组开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AOC水平逐渐降低,50 mg/kg时即可显著降低(P<0.05);CAT和SOD活性均先升高后下降,其活性分别在镉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最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镉对罗非鱼肝胰脏抗氧化指标造成不同影响,饲料中添加50 mg/kg镉即可显著降低罗非鱼肝胰脏总抗氧化能力,CAT活性最高;添加200 mg/kg镉可显著提高罗非鱼肝胰脏MDA含量,SOD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基础饲料中加入0.1%、0.5%、1.0%、1.5%、2.0%、2.5%六个不同添加梯度的小肽制品,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初始体重0.084g。37d后,测定凡纳滨对虾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水平的小肽制品对凡纳滨对虾的肝胰腺类胰蛋白酶活力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添加1.0%和1.5%小肽可极显著地提高凡纳对虾的胃和肝胰腺的胃蛋白酶活力及胃和肠的类胰蛋白酶活力(P>0.01),同时添加1.0%小肽可极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胃和肠的淀粉酶活力(P>0.01),添加1.5%小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淀粉酶活力(P>0.05)。  相似文献   

14.
 选择健康、体重(30kg)和胎次相近、品种为长白×撒坝杂交断奶仔猪42头。试验设7个处理组,其中1个对照组。用二丁酰环腺苷酸(dbcAMP)对Ⅰ,Ⅱ,Ⅲ组猪做不同剂量皮下注射(0.5,1.0,1.5mg/kg)和Ⅳ,Ⅴ,Ⅵ组猪做不同剂量饲料添加(10,20,30mg/kg)处理,Ⅶ为对照组,研究其对猪免疫机能调控的效果。结果表明:在30~60kg阶段,试验组Ⅱ,Ⅴ与对照组Ⅶ相比C3水平分别提高38.89%和44.44%(P<0.05),IgM水平分别提高18.49%和28.88%(P<0.05),IgG水平分别提高32.76%和48.75%(P<0.05);在60~90kg阶段,试验组Ⅱ,Ⅴ与对照组Ⅶ相比IgG水平分别提高50.15%和41.86%(P<0.05)。  相似文献   

15.
小肽制品对凡纳滨对虾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基础饲料中加入0.1%、0.5%、1.0%、1.5%、2.0%、2.5%六个不同添加梯度的小肽制品,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初始体重0.084g。37d后,测定凡纳滨对虾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水平的小肽制品对凡纳滨对虾的肝胰腺类胰蛋白酶活力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添加1.0%和1.5%小肽可极显著地提高凡纳对虾的胃和肝胰腺的胃蛋白酶活力及胃和肠的类胰蛋白酶活力(P>0.01),同时添加1.0%小肽可极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胃和肠的淀粉酶活力(P>0.01),添加1.5%小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淀粉酶活力(P>0.05)。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对虾幼虾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维生素C(0、0.015%、0.030%、0.045%、0.060%)、β-葡聚糖(0、0.050%、0.075%、0.100%)和藻粉(0、2%、5%、7%),未添加组为对照组,探讨维生素C(Vc)、β-葡聚糖和藻粉对中国对虾幼虾成活率、相对增长(重)率及肌肉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活性的影响。室内网箱饲养40 d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Vc后,0.030%组幼虾相对增重率和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45%组ACP、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Vc对SOD活性没有显著性影响,0.015%组LSZ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75%β-葡聚糖组的相对增重率、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7%藻粉能极显著提高相对增长(重)率(P<0.01),但ACP和LSZ活性呈极显著下降(P<0.01),添加5%藻粉能显著提高CAT活性(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黄芪粉对快大型优质鸡血脂和体脂的影响,为将其应用于家禽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80只1日龄良凤花鸡随机均分为6组,试验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 试验2组、3组和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75%、1.0%、1.25%的黄芪粉 试验5、6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和1.25%黄芪粉,投喂10天后停喂10天,全程循环。分别于35日龄和63日龄时测定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63日龄时测定腹脂率(PAF),肌间脂肪宽度(IMF)、皮下脂肪厚度(SF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35日龄时,第3组、4组和6组TCHO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第3组和6组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第5组HDL-C含量显著增加(P〈0.05) 与对照组相比,在63日龄时,黄芪添加组的TG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第3组、4组和5组血清TCHO和LDL-C的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HDL-C水平显著增加(P〈0.05),第3组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黄芪粉可降低血清TG、TCHO和LDL-C的含量,提高HDL-C水平,对腹部脂肪沉积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对虾幼虾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维生素C(0、0.015%、0.030%、0.045%、0.060%)、β-葡聚糖(0、0.050%、0.075%、0.100%)和藻粉(0、2%、5%、7%),未添加组为对照组,探讨维生素C(Vc)、β-葡聚糖和藻粉对中国对虾幼虾成活率、相对增长(重)率及肌肉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活性的影响。室内网箱饲养40 d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Vc后,0.030%组幼虾相对增重率和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45%组ACP、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Vc对SOD活性没有显著性影响,0.015%组LSZ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75%β-葡聚糖组的相对增重率、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7%藻粉能极显著提高相对增长(重)率(P<0.01),但ACP和LSZ活性呈极显著下降(P<0.01),添加5%藻粉能显著提高CAT活性(P<0.05)。  相似文献   

19.
选用经基础日粮暂养1周后尾均初始体重为(1.01±0.05)g的健康南美白对虾为试验动物,以基 础日粮为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4,6和8 g/kg氧化三甲胺(TMAO)为试验组,每组均设3个重复,饲喂 8周,研究TMAO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养分消化率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4,6和8 g/kgTMAO添加 组南美白对虾的终末平均体重和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和4 g/kgTMAO添加组南美白对虾的饵料 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添加4和6 g/kgTMAO均可显著 提高南美白对虾对干物质、粗蛋白和灰分的表观消化率(P<0.05)。(3)2,4和6 g/kgTMAO添加组南美白对虾的 肝胰脏蛋白酶、肝胰脏淀粉酶和肠道淀粉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4和6 g/kgTMAO添加组南 美白对虾的肠道蛋白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提高(P<0.05);8 g/kg添加组仅肝胰脏蛋白酶活性与对照组相 比显著提高(P<0.05);添加TMAO对胃蛋白酶和肝胰脏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中草药女贞子原粉作为饲料添加剂对AA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360只AA肉鸡公雏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为空白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mg·kg-1黄霉素,0.5%女贞子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女贞子原粉,1%女贞子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1%女贞子原粉,试验期为42d。结果表明,添加女贞子原粉可以显著提高后期肉鸡的日增重;日粮中添加0.5%、1%女贞子原粉能加快胸腺和脾脏的发育,并延缓法氏囊的退化;添加女贞子原粉可以提高血清中的溶菌酶活力,其中以42d添加1%女贞子组最为显著(P<0.05);女贞子原粉可提高血清中激素水平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含量,1%女贞子组效果最好。直接添加女贞子原粉能够提高后期肉鸡的日增重,增强AA肉仔鸡的免疫功能,其中以1%女贞子组的添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