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连续观察了7批白斑狗鱼胚胎及卵黄囊期仔鱼的发育状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白斑狗鱼在水温7~13℃时,胚胎期需248h,有效积温100~120℃·d;水温11~13℃时,卵黄囊期需10d,有效积温110~130℃·d。(2)白斑狗鱼出膜前期可见眼球色素、出膜期可见体色素。白斑狗鱼胚胎卵黄囊表面有许多小油滴分布。白斑狗鱼出膜前期胚体头尾绕卵黄囊超过一周。(3)白斑狗鱼胚胎颜色随着发育进程由起始的淡黄色转为绿黄色,最终出膜前转变为棕褐色。胚胎发育不同步,仔鱼出膜数百分比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分别是20%、50%、20%、10%,为避免互相残食,对分批出膜的仔鱼即使是同批受精卵也应分开饲养。  相似文献   

2.
研究温度对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a)胚胎发育的影响和初孵仔鱼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提高,云斑尖塘鳢的孵化时间缩短.其胚胎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6.5~29.0℃,此时孵化率达到86%,破膜3d内仔鱼的死亡率不到15%.在平均水温29℃时,云斑尖塘鳢胚胎发育的有效积温为1 185.7℃·h,阈温度为13.8℃.云斑尖塘鳢胚后发育过程(主要是仔鱼阶段)可划分为2个阶段8个时期,包括初孵仔鱼期、胸鳍原基期、眼黄期、眼黑色素期、鳔出现期、卵黄吸尽期、尾椎上翘期、鳍分化形成期.初孵仔鱼全长平均2.8~3.2 mm,身体较透明,主要靠卵黄提供营养;待口能张合,消化道贯通,仔鱼则可以通过摄食进入混合营养期;待卵黄囊耗尽,仔鱼完全依赖于外源性营养;接着尾椎开始上翘,尾鳍、背鳍、臀鳍、腹鳍相继分化形成,初步呈现成鱼体征.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塔里木裂腹鱼(Schizothorax biddulphi)的人工养殖和资源增殖,于2020年进行塔里木裂腹鱼人工繁殖试验,探索塔里木裂腹鱼繁殖时期、雌雄鉴别、人工催产和人工孵化等关键技术,结果显示,催产塔里木裂腹鱼亲鱼44组,获受精卵25.08万粒,获水花鱼苗14.9万尾,其中塔里木裂腹鱼人工催产药物最适浓度为鲤鱼脑垂体(PG) 13.47 mg/kg、马来酸地欧酮(DOM) 15.27 mg/kg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RH-A2) 19.28 μg/kg;塔里木裂腹鱼的繁殖期在新疆南疆地区主要集中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塔里木裂腹鱼产微粘沉性卵,成熟卵卵径为(1.7±0.15) mm,吸水膨胀后达(2.8±0.16) mm;其胚胎发育过程经历胚盘、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出膜7个阶段;在水温19~19.2 ℃的条件下,受精卵发育经过93 h 36 min孵化,总积温为1 785.24 ℃·h;初孵仔鱼全长(7.19±0.15) mm,具心跳和血液循环;早期仔鱼发育分为卵黄囊期、弯曲前期、弯曲期和弯曲后期4个时期,出膜后7 d,卵黄囊完全吸收。通过对塔里木裂腹鱼进行人工繁殖试验,掌握催产塔里木裂腹鱼最适药物浓度,描述塔里木裂腹鱼的胚胎和早期仔鱼发育特征,以期进一步丰富塔里木裂腹鱼早期生活史资料,为其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用虹鳟Oncorhynehus mykiss和山女鳟Oncorhynchus masou masou两种冷水性鱼类进行杂交试验,成功地获得杂交种。其中,杂交组虹鳟(♀)×山女鳟(♂)的受精率、发眼率和孵化率与山女鳟、虹鳟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其卵黄囊吸收较差,上浮率较低,平均成活率为30.68%,明显低于山女鳟、虹鳟(P〈0.01);杂交组山女鳟(♀)×虹鳟(♂)在胚胎发育后期,眼点形成之前发育受阻,其发眼率仅为0.54%,明显低于山女鳟、虹鳟(P〈0.01),最终成活率仅为0.44%。对杂交子代和亲本后代进行了80d的室内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杂交鳟在不同的发育阶段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杂种优势,体重的杂种优势率为2.22%-18.16%,又长的杂种优势率为1.27%~8.98%;杂交鳟在日增长量上与山女鳟比较接近,略高于虹鳟。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盐度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大黄鱼(())自交F1和大黄鱼(♀)×鮸鱼Miichthys miiuy(())杂交F1初孵仔鱼存活的影响。将大黄鱼和杂交F1初孵仔鱼从盐度27的海水中分别转移至盐度12、17、22、27、32、37和42的海水中。结果表明,大黄鱼和杂交F1初孵仔鱼的存活率、平均存活时间(MST)、不投饵存活系数(SAI)随着盐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在盐度12~32范围内,杂交F1初孵仔鱼的SAI值高达62.42~86.56,明显比大黄鱼初孵仔鱼高(46.18~53.89)。在盐度12条件下,大黄鱼和杂交F1初孵仔鱼的MST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69±0.16) d和(13.47±0.35) d;盐度42时,MST降至最低(4.91±0.27) d和(6.30±0.27) d。相同盐度下,对大黄鱼和杂交F1初孵仔鱼的存活率下降趋势、半数死亡时间(DT50)、平均存活时间(MST)和不投饵存活系数(SAI)的分析显示,杂交F1初孵仔鱼具有更好的存活能力,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6.
在室内恒温条件下,通过观察和记录受精卵在6个温度梯度下的孵化情况,并运用公式计算和直线回归的方法,研究了长蛸(Octopus variabilis)受精卵发育的生物学零度、有效积温及胚胎发育的温度系数(Q10)。结果表明,长蛸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9.17℃和1239.94℃·d;长蛸胚胎发育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0~26℃。  相似文献   

7.
实验室饲养的重口裂腹鱼仔鱼的形态发育与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在实验室内(15.0±0.2)℃水温条件下培育的重口裂腹鱼仔鱼的形态发育过程。结果显示,初孵仔鱼全长(10.81±0.37)mm,肌节52~58对,多数55对,身体透明,眼褐色,口凹形成,2对鳃弓雏形出现,胸鳍原基突出于居维氏管外的体侧;出膜后第3d仔鱼在头背部出现黑色素,第6d时在躯体上部以及肠道和卵黄囊之间分布浓密的黑色素;出膜后第13d开口摄食,第17d仔鱼全长达到(15.86±0.43)mm,卵黄吸收完全并彻底依赖于外源性营养;鳔一室和鳔二室出现在出膜后第11d和24d;仔鱼全长为(15.79±0.37)mm时尾椎开始上翘;背鳍、臀鳍和腹鳍分别于出膜后第28d、37d和70d形成。卵黄囊体积VY(mm3)与出膜后天数D(days)的最佳关系式为:VY=-0.0061D3+0.1935D2-2.3856D+14.489(R2=0.9825);体高、眼径、头长和肛后长与孵出后天数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而全长呈显著的二项式生长关系。  相似文献   

8.
对东方高原鳅Triplophysa orientalis(Herzenstein)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的全过程进行观察、拍照并测量,结果显示:东方高原鳅成熟卵呈淡黄色、圆形,卵径为0.97~1.11 mm,遇水具微黏性,为沉性卵。在水温(16±0.5)℃下,受精卵历时132h9min孵化出膜,所需积温为2 113.6℃·h,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分为7个时期:胚盘形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出膜前期;初孵仔鱼全长(4.86±0.09)mm,在水温(16±0.5)℃下,胚后发育历时34d,分为卵黄囊和后期仔鱼阶段,其中卵黄囊阶段历时9d,后期仔鱼历时25d。  相似文献   

9.
白斑狗鱼胚胎和卵黄囊期仔鱼的发育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连续观察了7批白斑狗鱼胚胎及卵黄囊期仔鱼的发育状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白斑狗鱼在水温7~13℃时,胚胎期需248h,有效积温100~120℃·d;水温11~13℃时,卵黄囊期需10d,有效积温110~130℃·d。(2)白斑狗鱼出膜前期可见眼球色素、出膜期可见体色素。白斑狗鱼胚胎卵黄囊表面有许多小油滴分布。白斑狗鱼出膜前期胚体头尾绕卵黄囊超过一周。(3)白斑狗鱼胚胎颜色随着发育进程由起始的淡黄色转为绿黄色,最终出膜前转变为棕褐色。胚胎发育不同步,仔鱼出膜数百分比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分别是20%、50%、20%、10%,为避免互相残食,对分批出膜的仔鱼即使是同批受精卵也应分开饲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掌握褐点石斑鱼胚胎及仔稚幼鱼各期发育特征,以便高效的进行褐点石斑鱼的苗种培育。[方法]通过对海南养殖的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人工催产后自然产卵受精所得的受精卵的群体试验,研究了其胚胎及胚后发育各期的形态特征、发育时间以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的发生等。[结果]褐点石斑鱼受精卵圆球形,无色透明,单油球,卵径0.83~0.94 mm;依据发育进程其胚胎发育划分为受精卵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阶段、胚体形成阶段、孵化阶段共6个阶段;在水温28.4~31.9℃,盐度31~32‰,p H 8.4的海水中,褐点石斑鱼胚胎历时20 h47 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孵化出膜,孵化的生态学总积温为455.361℃·h;胚后发育依据卵黄囊、背鳍第二鳍棘、腹鳍棘及鳞片、体色的变化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及幼鱼期。仔鱼期根据卵黄囊的有无又分为前期仔鱼和后期仔鱼。褐点石斑鱼胚后发育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是第一腹鳍棘与第二背鳍棘以及鳍棘上小刺的长出与收回。[结论]该研究为褐点石斑鱼的大规模育苗生产提供基础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观察了在实验室内(15.0±0.2) ℃水温条件下培育的重口裂腹鱼仔鱼的形态发育过程.结果显示,初孵仔鱼全长(10.81±0.37) mm,肌节52~58对,多数55对,身体透明,眼褐色,口凹形成,2对鳃弓雏形出现,胸鳍原基突出于居维氏管外的体侧;出膜后第3 d仔鱼在头背部出现黑色素,第6 d时在躯体上部以及肠道和卵黄囊之间分布浓密的黑色素;出膜后第13 d开口摄食,第17 d仔鱼全长达到(15.86±0.43) mm,卵黄吸收完全并彻底依赖于外源性营养;鳔一室和鳔二室出现在出膜后第11 d和24 d;仔鱼全长为(15.79±0.37) mm时尾椎开始上翘;背鳍、臀鳍和腹鳍分别于出膜后第28 d、37 d和70 d形成.卵黄囊体积VY(mm3)与出膜后天数D(days)的最佳关系式为VY=-0.0061D3 0.1935D2-2.3856D 14.489(R2=0.9825);体高、眼径、头长和肛后长与孵出后天数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而全长呈显著的二项式生长关系.  相似文献   

12.
采用形态学观察与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对放流前的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胚胎期(水温为8~10℃)和胚后期(水温为9~11℃)消化系统的发生发育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大麻哈鱼受精后第16天形成原始的消化管及致密的小肝细胞团;受精后第18天V型胃及口裂雏型形成,胰细胞出现;受精后第25天,肛门形成,消化道贯通;受精后第38天V型胃及胆囊发育形成;受精后第50天幽门盲囊出现;受精后第60天鱼体破膜,口能自由闭合,上、下颌及舌部出现早期齿,原始的胃腺细胞出现。破膜后第10天,消化道初步形成口咽腔、食道、V型胃、肠、肛门和幽门盲囊,仔鱼消化系统初步具备了摄食和消化外源性食物的能力;破膜后第70天,卵黄完全被吸收,各消化器官和结构逐步发育。此后随着鱼体的生长,消化器官逐步发育成熟,结构和功能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丁鱥鱼胚胎及仔鱼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丁鱥鱼在南方较高水温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解决丁鱥鱼在南方推广养殖中苗种欠缺的瓶颈问题。【方法】对丁鱥亲鱼进行人工繁殖,然后对其胚胎及仔鱼发育过程进行观察记录。【结果】丁鱥鱼催产效应时间11 h,受精率为75.3%,孵化率为82.7%,仔鱼成活率59.3%,育成规格为1.5~2.0 cm鱼苗20.0万尾。丁鱥鱼受精卵呈卵圆形,大部分呈青灰色,直径0.50~0.77 mm,具粘性;在27.0~31.0℃的温度下,受精卵历时1936 min发育后孵出,有效积温为908.89℃·h;胚胎发育可划分为6个阶段30个发育时期。刚孵出仔鱼全长3.84~3.87 mm,出膜后第3 d卵黄囊吸收60%~80%,约有30%仔鱼开口摄食;第4 d卵黄囊吸收90%,约有90%仔鱼开口;出膜第5 d卵黄囊基本吸收完,但出现少许死鱼苗。【结论】丁鱥鱼适宜在南方进行繁殖及鱼苗培育,水温应稳定在20.0~27.0℃,不宜超过30.0℃,在孵化及鱼苗培育过程中注意清除敌害生物及保持清新水质,并根据水温情况及时投喂开口饵料,提高仔鱼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丁鱥鱼在南方较高水温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解决丁鱥鱼在南方推广养殖中苗种欠缺的瓶颈问题。【方法】对丁鱥亲鱼进行人工繁殖,然后对其胚胎及仔鱼发育过程进行观察记录。【结果】丁鱥鱼催产效应时间11h,受精率为75.3%,孵化率为82.7%,仔鱼成活率59.3%,育成规格为1.5~2.0cm鱼苗20.0万尾。丁鱥鱼受精卵呈卵圆形,大部分呈青灰色,直径0.50~0.77mm,具粘性;在27.0~31.0℃的温度下,受精卵历时1936min发育后孵出,有效积温为908.89℃·h;胚胎发育可划分为6个阶段30个发育时期。刚孵出仔鱼全长3.84~3.87mm,出膜后第3d卵黄囊吸收60%~80%,约有30%仔鱼开口摄食;第4d卵黄囊吸收90%,约有90%仔鱼开口;出膜第5d卵黄囊基本吸收完,但出现少许死鱼苗。【结论】丁鱥鱼适宜在南方进行繁殖及鱼苗培育,水温应稳定在20.0~27.0℃,不宜超过30.0℃,在孵化及鱼苗培育过程中注意清除敌害生物及保持清新水质,并根据水温情况及时投喂开口饵料,提高仔鱼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尖吻细鳞鲑胚胎及仔、稚、幼鱼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活体观察和Bouin's液固定对乌苏里江尖吻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的胚胎及仔、稚、幼鱼的发育进行观察,确定尖吻细鳞鲑的发育过程,详细描述了胚胎各发育时期的时序、形态特征以及仔、稚、幼鱼的发育特点,并将尖吻细鳞鲑与其它几种鱼类进行比较,探讨破膜所需时间与卵子性质和孵化水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尖吻细鳞鲑成熟卵呈淡黄色,圆球形,卵径为(4.32±0.21)mm,含有大量卵黄,卵的比重大于水,属端黄卵,卵膜厚,无黏性,有弹性;受精卵在水温6.0~10.7℃条件下,历时597 h孵出,有效积温为190.79℃.d;尖吻细鳞鲑胚胎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等6个阶段、26个发育时期。初孵仔鱼全长为(10.67±0.02)mm,破膜第13天仔鱼出现鳔并开始上浮,第14天仔鱼卵黄囊吸收完全,仔鱼期结束,进入稚鱼期;破膜后第25天稚鱼体侧出现幼鲑斑,第35天各鳍发育完全,进入幼鱼期,此时鱼体外观与成鱼无异。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黑莓鲈仔鱼的饥饿耐受能力及死亡不可逆点(PNR),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饥饿对黑莓鲈仔鱼摄食、生长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5~22.8℃水温条件下:①黑莓鲈仔鱼在6日龄开口摄食,8日龄卵黄囊消失,其混合营养期仅维持2 d 左右,属于易遭受饥饿胁迫鱼类;②仔鱼最高初次摄食率出现在9日龄,初次摄食期仔鱼的 PNR 发生在孵化后第11~12 d,仔鱼具有摄食能力的时间仅4~5 d,且在到达 PNR 后仅1 d 多即全部死亡,其耐受饥饿的能力较差;③在饥饿胁迫条件下的仔鱼对卵黄囊和油球的吸收进程明显慢于正常投喂组仔鱼,且随着饥饿程度的不断加深,仔鱼的生长发育趋于停滞甚至出现负增长;仔鱼在 PNR 期出现胸角,并且表现出一系列明显的由饥饿所导致的形态和行为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鲽形目鱼类仔鱼经过变态后形成眼睛和偶鳍等器官左右不对称的稚鱼。Tbx家族成员参与脊椎动物心脏、肢体和眼等器官的发育,而Tbx基因与鲽形目鱼类变态的关系目前尚无报道。运用扫描电镜和软硬骨染色等方法对出膜后2 d(变态早期)和26 d(变态前期)的牙鲆仔鱼的形态进行观察,牙鲆出膜后2 d胸鳍原基出现,出膜后26 d胸鳍发育成熟,而在出膜后26 d胸鳍和腹鳍仍左右对称。我们克隆了牙鲆Tbx5基因的CDS序列,该序列编码的多肽具有部分T-box保守结构域,与斑马鱼Tbx5同源性高达93%。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这段CDS序列与硬骨鱼的Tbx5基因聚为一支,但与四足动物Tbx5相分离。整体原位杂交显示出膜后26 d的牙鲆仔鱼中,Tbx5基因不仅在胸鳍、眼背侧、脊柱和尿囊表达,且在胸鳍和眼背侧的表达呈现左右不对称,左侧面(有眼侧)的表达量均高于右侧面(无眼侧)的表达量。综上结果显示,牙鲆Tbx5基因可能参与了变态过程中眼睛与胸鳍左右不对称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欧洲舌齿鲈Dicentrarchus labrax胚胎及仔鱼发育特点,采用人工催产获得受精卵,在人工孵化条件下观察了欧洲舌齿鲈胚胎发育及仔鱼的形态变化与生长特征。结果表明:欧洲舌齿鲈受精卵呈圆形,浮性,卵径为(1.287±0.025)mm;在(13.0±0.5)℃水温条件下,胚胎发育分别历经了受精卵(0 h)、2细胞期(1.5 h)、4细胞期(2.0 h)、8胚叶期(2.5 h)、多细胞期(4.0 h)、桑椹胚期(4.5 h)、囊胚期(9.0 h)、原肠胚期(22 h)、胚胎轴出现期(37 h)、肌节及视囊出现期(48 h)、脑泡形成期(56 h)、心脏形成期(62 h)、尾芽期(68 h)、心脏跳动期(70 h)和孵出期(71 h)等阶段,历时72 h完成孵化过程;初孵仔鱼全长为(3.98±0.02)mm,在(13.0±0.5)℃水温下,0~9 d处于早期仔鱼阶段,孵化0~5 d的仔鱼游泳能力差,心脏、肠道、鳍等各器官继续发育,卵黄囊占身体较大比例;孵化5 d后的仔鱼,眼囊内晶体颜色变黑,体表黑色素聚集,卵黄囊明显变小;孵化后7 d的仔鱼,口裂和胸鳍鳍条形成,少数仔鱼开始平游,但无法摄食,仍靠卵黄囊提供营养;9 d后进入后期仔鱼阶段,孵化9 d的仔鱼几乎全部进入平游状态,肠道内可见食物,卵黄囊未完全消失,属混合营养期;孵化11 d的仔鱼卵黄囊彻底消失,营外源性营养;孵化13~17 d的仔鱼游泳能力增强,肠道充满食物,进入快速生长期;孵化17~19 d的仔鱼个体开始出现明显的大小差异;孵化19 d后鱼体变黑,各鳍基本形成,继续发育将进入稚鱼期;欧洲舌齿鲈仔鱼的混合营养期短,具有异速生长特性。本研究初步阐述了欧洲舌齿鲈的早期生活史特征,为欧洲舌齿鲈在中国的人工苗种繁育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伟  杨春桥  尹清干  金廷海  杨胜君  陈影  周井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666-10668,10744
在长春地区进行了白斑狗鱼的人工繁殖,并对白斑狗鱼胚胎发育及卵黄囊期仔鱼的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斑狗鱼卵呈圆球形,金黄色,多油球,卵径为1.9~2.2 mm.白斑狗鱼受精卵在水温10~14℃下经188 h孵化出膜,有效积温为2244℃·h;在水温12~14℃下卵黄囊期需10 d,有效积温为120 ~ 140℃·h.受精率达73.3%,孵化率为48.5%.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齐氏田中鳑鲏(Tanakia chii)人工授精和培育(22℃恒温环境)阶段早期发育的观察,描述了其仔稚鱼发育形态特征。初孵仔鱼卵黄囊饱满,呈淡黄色,表皮布满微突;3日龄仔鱼卵黄囊两侧向上突起,尾部鳍褶延展变大;6日龄仔鱼眼囊发育;8日龄仔鱼眼囊有黑色素,晶状体形成;11日龄仔鱼口形成,脑开始发育,体上有黑色素出现;15日龄仔鱼鳃沟和肛门形成,背鳍和臀鳍的鳍基出现,尾鳍下叶鳍条形成;21日龄仔鱼头与躯干分界明显,鳔分化为前鳔和后鳔,背部和臀部鳍条数目分别为8和10枚,身体黑色素连接成条带状,虽然残存有卵黄囊,但已经开口并摄食。31-36日龄仔鱼胸鳍呈膜状鳍褶,腹鳍出现鳍条,尾鳍呈深叉形。61-66日龄稚鱼,鳞片出现,体中线后半部具一条黑色素带,稚鱼出现集群游动现象。仔鱼体长的生长呈阶段性:1-26日龄仔鱼生长较为平缓;26-81日龄生长较快。综合21日龄仔鱼卵黄囊残留很少并开口摄食的特征,我们推测在孵化后21日为自然条件下齐氏田中鳑鲏的出蚌时间。同时,仔鱼的感觉、摄食、呼吸和游泳器官在早期阶段快速发育。这些器官在仔鱼的早期快速发育,使出蚌后的仔鱼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与早期生存相关的各种能力,提高了出蚌后仔鱼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