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市通州区2009年将加大观赏鱼产业建设力度,进行产业化提升。主要内容包括:①建设观赏鱼良种繁育基地。以鑫淼水产总公司为龙头,繁育优良锦鲤、金鱼品种,开展良种繁育技术研究与试验,整体改良现有低质观赏鱼养殖品种。②建立养殖示范推广区。做到金鱼、锦鲤的三级养殖示范,推广良种养殖。③建立科技服务站。  相似文献   

2.
通州观赏鱼产业化实施“一二三”工程。即成立一个通州观赏鱼中心;建两支服务队伍,一支是技术信息服务队伍,另一支是销售服务队伍;建立三大基地,观赏鱼良种繁育基地,观赏鱼生产示范基地,高标准的观赏、休闲、垂钓基地。以区水产养殖场为龙头,三年内(97—99年)全区观赏鱼水面由现在的2540亩发展到7000亩,观赏鱼的年产量达到1亿尾以上。 根据观赏鱼产业化工程总体方案的要求,97年上半年我们已经完成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据悉,通州区将科学发展观赏鱼产业,实施观赏鱼苗种扩繁基地改造升级重点项目建设,总面积达万余平方米,提高优质苗种供应能力,打造全区观赏鱼品牌。目前通州区观赏鱼养殖水面近7000亩,上半年,全区共孵化观赏鱼苗6亿尾,推广新品种、新技术8个,服务养殖户300余人次,养殖户纯收  相似文献   

4.
<正>据悉,水产种业作为科技应用集中的产业,良种繁育的每一次突破,都为北京市渔业产业带来一次巨大飞跃。观赏鱼方面,朝阳、通州、大兴等区县已形成集苗种繁育、科技服务、养殖生产、市场贸易、出口创汇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观赏鱼产业带。据统计,全市观赏鱼养殖面积已达1.5万余亩,约占全市池塘养殖面积的20%,年生产观赏鱼1.8亿尾、产值1亿余元。同时,北京市观赏鱼还出口到东南亚、欧洲等地的1 O余个国家,年出口创汇1 000余万美元。  相似文献   

5.
行业资讯     
江苏:金坛市实施水产良种工程2011年,江苏省金坛市着力推进水产良种四大工程,让全市水产养殖赢在起跑线上。一是常规鱼良种工程。以金坛市水产良种繁育场为载体,搞好四大家鱼和异育银鲫品种更新,使四大家鱼良种繁育数量达5亿尾、异育银鲫良种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4月,从天津市水产办获悉:由该市多家观赏鱼基地培育出来的观赏鱼良种,已经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2015年,该市观赏鱼养殖面积达到300hm~2,年产观赏鱼3.4亿尾,成为全国观赏鱼繁育中心。据了解,该市繁育的观赏鱼苗种销售地区覆盖了北京、河北、辽宁、山东、内蒙古、上海等地。由市科委批准组建的我国北方首家观赏鱼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观赏鱼工程技术中心,积极组织专家  相似文献   

7.
张先玉  尹静  喻梅 《水产养殖》2009,30(8):34-34
近年来观赏鱼养殖已逐渐成为新时期家庭消费新时尚,观赏鱼养殖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徐州市观赏鱼从1998年开始起步,至2000年三项工程项目的实施,科研所建设基地,示范带动,科技推动,观赏鱼养殖已成为目前徐州市最具特色的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主要途径.养殖规模列江苏省第一位,全国第三位.到目前为止,水泥池养殖观赏鱼面积达232.9万平方米,年产各类观赏鱼2.09亿尾,产值1.13亿元,利润8 850.2万元,折合每667 m2利润达25 346元.2008年徐州市在水产开发中心成功地进行了草金鱼、锦鲤的人工繁殖.现就对繁殖过程中一些心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通州区观赏鱼产业协会成立于2003年4月,有团体会员32个,个人会员106人,4年来,以北京鑫淼观赏鱼养殖中心为龙头,组织全区广大水产养殖户大力发展观赏鱼养殖,初步形成了以观赏鱼为主导产业的渔业产业化格局,至2006年,全区观赏鱼池塘养殖面积8000亩,庭园小池养殖高档观赏鱼发展到4.5万平方米,年生产观赏鱼1.6亿尾,年产值6400万元,有近70个村210户从事观赏鱼养殖,利润均在2000元/亩以上,成品鱼除销往华北、东北、华东、西北等地区外还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区。2005年~2006年,通州区以区观赏鱼产业协会为依托,积极开展科技入户工作,促进了全区观赏鱼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水产科学》2006,25(8):404-404
东陵区苏家岗子村的热带观赏鱼养殖已有5年历史,2001年开始养殖金龙鱼、银龙鱼两个中档品种热带观赏鱼,通过不断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热带鱼养殖经验。目前全村有20多农户养殖热带观赏鱼,平均每户有0.9 m3的鱼缸30个,每户年均纯收入9万元。养殖品种有红龙鱼、金龙鱼、银龙鱼、红尾  相似文献   

10.
马冬梅 《内陆水产》2005,30(8):25-25
“蝶尾”类金鱼是我市具有地方特色的观赏鱼养殖品种.在业内享有盛名。2004年我市培育选送的蝶尾金鱼在首届全国观赏鱼大赛上获得12个奖项(其中一等奖2项),占大赛总奖项的1/5。现将蝶尾金鱼繁育、选育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渔业纵览     
<正>安徽省阜阳市着力发展观赏鱼见成效安徽省阜阳市观赏鱼养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近几年发展尤为迅速。目前,全市现有规模化养殖企业20家,养殖面积达到500亩,年生产观赏鱼1.5亿尾,有较为集中的水族市场1个,观赏鱼、水族器材经营企业26家,2014年全市水族观赏鱼产值5000万元。阜阳打造全省观赏鱼发展高地初见成效,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亮点。阜阳推进观赏鱼产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广东阳春市最大的桂花鱼苗孵化基地——万祥水库良种鱼苗繁育基地,自今年上半年投产以来,已生产桂花鱼苗3000万尾、白鲳苗2亿尾、四大家鱼苗10亿尾,实现产值约300万元。  相似文献   

13.
《水产养殖》2014,(9):3-3
<正>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2014年8月8日,从顺昌县兆兴鱼种养殖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从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引进,进行人工繁育试验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中的一个新品"长丰鲢",经过驯养、选育和亲鱼人工催产孵化,2014年已成功培育出新品"长丰鲢"水花鱼苗500多万尾,夏花鱼苗300多万尾,全部鱼苗已转入培育池培育,且长势良好。目前,家鱼新品良种"长丰鲢"的人工繁育工作已进入批量  相似文献   

14.
正国家级广西SPF南美白对虾良种场,位于防城港市企沙镇,占地面积130亩。拥有现代化的设施渔业装备,育种车间6600m~2、亲虾车间3600m~2、育苗车间4800m~2、孵化池1000m~2、养殖池塘50亩,科研综合楼1200m~2,配套有科研、生产和生活设施。主要开展南美白对虾良种选育、扩繁及苗种规模化繁育,年产良种亲虾25万尾、幼体50亿尾,虾苗5亿尾。  相似文献   

15.
日本锦鲤为鲤科鱼类,它具有鲜艳似锦的色彩,是一种大型的观赏鱼类,享有“水中活宝石”的美誉。养殖观赏鱼能美化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品味,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观赏鱼养殖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为探索日本锦鲤引种养殖经验,2012年4月山东省沂水县跋山水库管理处从青岛即墨市兰村镇养殖场引进日本锦鲤乌仔40万尾,其中:红白10万尾、大正5万尾、昭和10万尾、秋翠5万尾、黄金10万尾,放入跋山水库鱼种场3口塘(4800m2/口)中分养,经210天的精心喂养管理,于2013年3月9日经水产养殖专家现场验收和鉴定,其综合技术达省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大洋观赏鱼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4月,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河横生态园区内,是姜堰市观赏鱼专业化养殖的私营企业。该公司租用土地20 hm2,建设观赏鱼种苗繁育硬质化水泥池总面积10万m2,观赏鱼研发中心1 000 m2、观赏鱼展览中心1 200 m2、办公宿舍区2 000 m2  相似文献   

17.
正安徽小老海实业集团位于芜湖市,2015年与中国科学院桂建芳院士合作建立了"安徽省水产院士工作站";2019年获农业农村部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水产良种项目立项,通过种质资源场建设,培育异育银鲫"中科5号"。公司拥有养殖水面1500亩,工厂化室内循环水繁育车间22600米~2,孵化设备120套,一个批次可繁育异育银鲫"中科5号"水花鱼苗3.6亿尾,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重要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扩繁基地。到目前已生产异育银鲫"中科5号"水花鱼苗3个批次约10亿尾。  相似文献   

18.
一.主导品种 1.品种名称:大黄鱼 2.品种来源:野生亲本和养殖优选亲本 3.审定情况: 1990年人工育苗与养殖技术取得突破后,大黄鱼从野生鱼类驯化成为一个新的养殖品种,目前已形成年育苗量10亿尾、年产量7万吨、产值30亿元的大黄鱼产业,并初步构建了包括原良种繁育在内的大黄鱼产业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据了解,精武镇观赏鱼产业化示范基地总占地面积3600亩。核心区包括观赏鱼交易区、观赏鱼良种繁育区、渔文化活动展示区等。生产区计划建设观赏鱼养殖温室200栋,标准养殖池塘2200亩。该项目建成后将年产观赏  相似文献   

20.
涪陵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具有优越的地域条件和丰富的渔业资源,1999年全区水产品总量8013t渔业总产值343万元。随着水产品总量的增加,渔业生产结构与市场不相适应的矛盾日渐突出。传统养殖养殖种类产品相对过剩,名优种类养殖未成规模,渔业效益增长缓慢,渔业科技含量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渔业发展后劲不足,涪陵渔业应抓住西部大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和三峡水库渔业三大机遇,采取强化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稳步调整养殖模式,大力开发和推广适应技术等措施,实现2005年水产品生产量1.2万吨,渔业产值上亿元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