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为了筛选防治黄瓜黑星病的适宜药剂,以黄瓜品种为试材,对黄瓜黑星病用12.5%烯唑醇WP、12.5%腈菌唑EC、50%福美双WP以及20%腈菌唑.福美双WP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35 g·667m-2的剂量下,施药3次,间隔7d,可有效地控制黄瓜黑星病的危害,防治效果明显,最高可达84.48%。且通过试验过程中对黄瓜生长的监测,供试药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黄瓜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2.
黄瓜黑星病是山西省重要的检疫对象。1997年,我县水秀乡郭家堡村郭奋新种植的0.13hm2大棚黄瓜受黑星病为害严重,植株发病率达90%,病瓜率达85%,85%的植株出现龙头症状。此病在我县尚属首次发生,没有现成的防治经验,我们在查阅有关资料后,结合以往防治梨黑星病的经验,通过采取人工摘除病叶、病瓜,药剂防治以及加强健身栽培等措施,有效地控……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6种药剂对黄瓜黑星病防治药剂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40%信生可湿性粉剂8000倍液60kg对叶片防效达78.90%,效果最好;10%世高水分散粒剂600倍液对叶片防效达75.45%,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黄瓜黑星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黄瓜黑星病近年来已成为吉林省黄瓜生产上的严重病害。1984~1986年在吉林省的9个主要城市的调查中发现此病已普遍发生。发病严重的温室、大棚或露地黄瓜损失达70%以上。病情在3~4级的病瓜,其重量可降低50%以上。1987~1988年又在海南岛发现此病为害。经过3年的药剂试验表明多菌灵防效最好,1985、1986、1987年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7.38%、83.09%、89.64%;其次是甲基托布津,1985、1986年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2.69%和72.2%。1986年各地小区试验中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分别平均增产53.1%和35.27%。多菌灵加其他防治霜霉病的药剂混用并不影响其防治黑星病的效果,且均有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5.
黄瓜黑星病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现在市场销售的杀菌剂,防治黄瓜黑星病有效的有抗菌素(科生霉素BO-10等)、取代苯类(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有机硫类(福美双、代森锰锌等)。其中防果突出的为自行研制的复配剂灭星宁可湿粉。此外,本课题组还研制出防治黄瓜黑星病种子带菌的种子处理剂93-1、94-1以及土壤消毒剂灭菌星2号水剂。并提出了系列药剂防治黄瓜黑星病的新方法。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这几种药剂对作物无药害、药效稳定  相似文献   

6.
兰武 《吉林农业》2010,(5):42-43
通过对5种不同供试药剂防治梨黑星病的比较试验,筛选出防治梨黑星病更为有效的药剂。2009年以苍溪雪梨为对象,对梨黑星病进行田间防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种供试药剂对梨黑星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平均防效都达到80%以上。其中以40%福星乳油5000倍液与25%施保克乳油1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其防效均为90%以上。5种供试药剂在使用过程中与对照相比,不产生药害,是防治梨黑星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7.
不同药剂防治梨黑星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种不同供试药剂防治梨黑星病的比较试验,筛选出防治梨黑星病更为有效的药剂.2009年以苍溪雪梨为对象,对梨黑星病进行田间防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种供试药剂对梨黑星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平均防效都达到80%以上.其中以40%福星乳油5000倍液与25%施保克乳油1 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其防效均为90%以上.5种供试药剂在使用过程中与对照相比,不产生药害,是防治梨黑星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8.
与黄瓜抗黑星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筛选与黄瓜抗黑星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探讨黄瓜抗病材料鉴定和选择的分子方法。【方法】以黄瓜抗黑星病和感黑星病亲本组合(Q6×Q12)的F2分离群体为试材,采用BSA法和AFLP技术筛选与黄瓜抗黑星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结果】AFLP引物组合E20M64在抗病池和感病池间约130 bp处表现多态性。经F2单株分析,在抗病个体中扩增出了约为130 bp的特异片段,而感病个体无此条带。该特异标记与黑星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遗传距离为4.83 cM。测序结果显示,目标片段的大小为125 bp,并将该标记转换为了SCAR标记。【结论】提供了黄瓜黑星病抗性鉴定的分子手段,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9.
黄瓜种质资源对黑星病的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280份黄瓜材料进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黄瓜对黑星病的抗性在症状上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抗病和感病;根据抗性表现将黄瓜材料分为高抗、高感、中抗和中感4种类型。基本明确了我国种质资源材料对黑星病的抗病性的总体情况;鉴定筛选出部分高抗黑星病的抗病材料,为资源的利用和抗病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分离自沈阳自然发病株的黄瓜黑星病菌为供试菌源,采用苗期人工喷雾接种抗病性鉴定方法及SSR分子标记检测方法对451份黄瓜育种材料进行了黑星病抗性评价。苗期人工接种筛选出高抗材料4份,占0.89%,感病材料447份,占99.11%。SSR分子检测的结果与苗期人工接种基本一致,有2份材料与人工接种鉴定结果不符,符合率达99.56%。说明该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黄瓜抗黑星病辅助育种。同时还说明我国黄瓜种质资源中蕴藏着改良黑星病抗性的有价值基因资源,但抗源较少,而华北型黄瓜中无抗黑星病资源,该研究为华北型黄瓜种质抗黑星病遗传改良提供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1.
使用60%氟吗.锰锌防冶黄瓜霜霉病,每667m2用80~120g进行喷雾,防效达77.19~92.67%,优于代森锰锌。大田上使用建议在黄瓜发病初期施药,每隔7~10d施一次,连续使用2~3次,每次施药量100~120g/667m2。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5种植物免疫诱导剂对黄瓜光合生理变化和抗病性的影响,为植物免疫诱导剂在黄瓜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测定5种植物免疫诱导剂对黄瓜光合生理变化、抗病性和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那氏齐齐发诱导剂可提高叶绿素含量、促进黄瓜植株花期提前,产量相比对照提高3.5倍;植物免疫诱抗蛋白提高黄瓜植株光合性...  相似文献   

13.
化学农药对土壤脲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拟除虫草酯类、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氨基甲酸酯类、酰胺类几种农药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了不同农药用量,不同尿素用量影响下对脲酶活性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九种农茏在不同情况下对脲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也证明了本地区特有的农业环境条件下,化学农药可能会影响和破坏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省茶园对农药的施用。不按安全标准的使用,致使农药残留量超标。本文对四川省主要茶区茶叶农药残留量状况进行了分析探索。  相似文献   

15.
套袋对茄果类蔬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套袋措施对早春露地茄子和番茄农药残留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有效防止害虫对露地茄子和番茄果实的直接为害,减少农药使用次数,降低产品农药残留,并改善果实外观色泽,提高产品的商品性能和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6.
安金花  朴世领  金春姬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752-10753
[目的]筛选高效防治赤星病和野火病的化学药剂。[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田间试验,赤星病防效试验安排2种药剂,野火病防效试验安排3种药剂,清水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化学药剂对晒烟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对于烟草赤星病,菌核净500倍液的平均防效为73.22%,晒烟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均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多抗霉素500倍液的平均防效为69.15%,不如菌核净500倍液的防效好。对于野火病,春雷霉素500倍液的平均防效为69.70%,居第1位,其次是链霉素0.2 mg/kg和菌克毒克200倍液,其平均防效分别为65.74%和58.64%。春雷霉素500倍液处理在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上与其他处理均有极显著差异。[结论]菌核净500倍液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防治赤星病的杀菌剂,春雷霉素500倍液和链霉素0.2 mg/kg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防治野火病的杀菌剂,在生产上均可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防治唐山秋瓜霜霉病的最佳药剂,以清水作对照,对6种供试药剂进行了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均对唐山秋瓜生长安全,且均对唐山秋瓜霜霉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阿米西达(120 g/hm2)对唐山秋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始终在90%以上,防效最好,且药效持续时间最长;72%克露WP (540 g/hm2)和大生M-4580%WP (900 g/hm2)防效次之,对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始终维持在80%以上。建议在生产上各供试药剂轮换交替使用,以延缓唐山秋瓜霜霉病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苎麻是高效经济作物 ,移栽田杂草发生较多 ,据试验表明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苎麻田用都尔防除 ;以禾本科杂草和阔叶草混生的苎麻田用果尔防除 ,都有较好的防效和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露地黄瓜霜霉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经过两年的调查研究,明确了湖南省露地黄瓜霜霉病的发生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大力推广抗性品种,辅以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策略,能较好地控制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20.
于红妍  唐俊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246-6246,6267
[目的]探究化学和生物杀虫剂对青海省金龟子的防治效果。[方法]研究了生物杀虫剂绿僵菌(粉剂和水剂)以及化学杀虫剂50%辛硫磷对青海省金龟子的防治效果。[结果]绿僵菌粉剂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且对牧草和益虫安全;而50%辛硫磷的防治效果很差。[结论]生物杀虫剂将适宜在青海省大面积防治金龟子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