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割面宝是一种新型橡胶树割面保护剂。通过在橡胶品系RRIM600,2~3年生离体和活体材料上的试验,对橡胶割面条溃疡病(病原Phytophthora citrophthota)病斑扩展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能力和生产上使用的有效农药治疡灵相近,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东平场4年来累计在197万多株中幼龄割株上应用橡胶死皮病综合防治技术的生产型试验,其结果表明,对不同割制、割龄、品系的橡胶树施用“保01”结合科学割胶,科学栽培管理综合措施,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橡胶死皮病的发生和发展,对3级以下病株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干胶含量比对照高1~3个百分点,对减少和控制胶乳长流有明显效果,4年挽回干胶损失和增产干胶共353.441吨,新增产值达320多万元。  相似文献   

3.
PR107初产树对强割加刺激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采用s/2 d/1+3%乙稀利割胶诱导初产期(3割龄)的PR107胶树,割面发生干涸。经3次乙烯利刺激,在单株共净施2-氯乙基膦酸180mg,割胶第36割次时,其割面干涸达73%,且死皮发生部位均开始于割线的两端。与对照比较,处理树的排胶初速度,胶乳的干胶含量和总酸性磷酸酶活性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胶乳无机磷含量则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没有观察到割面干涸发生后胶乳的胞液清除剂抗坏血酸含量减少;硫醇含量降  相似文献   

4.
江世华  熊洪 《再生稻》1996,(1):17-20
本文研究了施用促芽肥,发苗肥的配比,喷施激素和二镒割桩与再生稻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再生稻增施促芽肥,发苗肥有利于有效穗数,实粒数的增加,显著提高单产。2.明确了“九二0”核酸制剂,细胞分裂素喷施的适宜时期,对增加有效穗数,结实率有明显的功效,再生稻具有一定的作用。3.二次割桩较生产上所采用的一次割桩技术,可以起到减轻干旱对再生芽伸长与发苗的影响,再生稻发苗多,有效穗数增加,产量高。  相似文献   

5.
5种割制经10年试验表明:产量比常规割制高16.06-36.25%;原生皮的利用年限比S/2割线多5-25年;干含含量与常规割制相当或略高一些,一般在99.68-110.70%,树围增长是常规的100.53-138.62%。几种割制中以S/3d/3+2%ET复方阳刀年轮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微割对橡胶无性系PR107产量及生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微割制度「Mc5↑、Mc4↑、Mc3↑、Mc3↑.Mc3↑(M/2,M/2)」2a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烯气体刺激,在大幅度减刀的情况下,2a平均产量为对照(s/2d/3+ET2.5%)的101.2%-113.0%。微割主要是通过延长排胶时间而获得产量的。  相似文献   

7.
云南垦区橡胶树割制改革概况及今后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传辉 《云南热作科技》2001,24(3):22-24,30
回顾了云南农垦橡胶树割制改革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新割制技术大规模推广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并结合云南垦区的实际,提出了今后割制改革工作的意见和设想。  相似文献   

8.
结合海南橡胶龙江分公司割胶生产实践,从常规割胶、新制度割胶、阴阳刀割胶和气刺割胶等几方面来阐述不同割胶制度的割面规划及其要点与注意事项,以期对目前天然橡胶生产,尤其是民营胶园割胶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通过1998-1999年对高产优质苎麻品种桐梓空杆麻的刈割试验,结果表明;刈割头麻;刈割头、二麻;全年刈割对当年与次年原麻产量的影响较大,减少幅度在62-282kg/hm^2,但纤维支数有所提高,增加幅度为39-119支,其产值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0.
RRIM600橡胶开割幼树安全,高效生产综合栽培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橡胶无性系RRIM600开割幼树应用培肥改土、配方平衡施肥和高效低频刺激周期割胶等综合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试验区在减刀31% ̄47%的情况下,干胶增产0.2% ̄12.0%,死皮率降低2/3,对其它性状无不良影响,割胶劳动生产率提高47%,胶工收入增加61%。  相似文献   

11.
在橡胶树割面涂施不同浓度硫酸铜,分析其对胶乳产量及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割面涂施硫酸铜对干胶含量、无机磷含量无明显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胶乳的蔗糖含量、硫醇含量和蔗糖转化酶活性,降低镁离子含量和黄色体破裂指数,提高橡胶树的干胶产量。  相似文献   

12.
1-6割龄RRIM600不同割胶制度比较试验的结果表明,1-3割龄以采用s/2d/3割制,4割龄后转化为s/2d/2割制为好,胶树茎围增长快,死皮轻,后期产量也高。  相似文献   

13.
PR107中龄开割橡胶树最佳割胶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单位面积和单株产量与劳动生产率相结合的相对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对橡胶树PR107中龄开割树5种不同的割胶制度——S/2 d/2、S/2 d/3 ET2.00%、S/2 d/4 ET2.50%、S/2 d/5 ET3.00%、S/2 d/6 ET3.50%连续3a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当割胶劳动报酬占产值的比例(Ⅰ值)在28%以下时,S/2d/3 ET是中龄PR107的最佳削制:当Ⅰ值超过29%时,其最佳割制为S/2 d/6 ET。此外,试验结果还表明,采用乙烯利刺激的4种割制涂药后,同一割次的产量无显差异:不同割制间,对茎围生长、死皮停割树的增加等副性状的影响无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调查热研7-33-97、PR107、RRIM600 3个品种橡胶树的不同割龄胶园单位面积存株数情况,并对存株类型进行归类。结果发现,存株类型可归类为正常割株、风害停割株、寒害停割株、割线干涸及产量挖潜株(阳线停割株、阴线割株、整树割线干涸停割株)、林下株、缺株等类型。其中热研7-33-97的1、5、10割龄的单位面积有效割株率分别为96%、85%、71%;PR107的1、12、14、16、20、24割龄的单位面积有效割株率分别为96%、67%、70%、75%、66%、46%;RRIM600的16、20割龄的单位面积有效割株率分别为64%和48%。文中还对对有效割株和其它存株类型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橡胶树死皮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橡胶树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本文结合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龙江基地分公司割胶生产实践,详细介绍利用割面调整与规划等技术措施,对常规割制、新制度割胶以及老龄橡胶树死皮植株进行处理与复割,有助于预防和控制橡胶树死皮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看出,剑麻割叶强度与产量成负相度,即割中强度越大,产量愈低,同时证明部颁“剑麻栽培技术规程”中割叶强度的要求是合理的,生产单位应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7.
海南西北部地区橡胶芽接树按常规割制,入冬后以黄叶量占树位总叶量10%时停割为宜;停割时间不早于12月23日,比12月1日停割极坑产,且死皮发展、干胶含量下降、树围生长等差异皆不显,对次年的产胶能力影响极微。其中,PR107品系表现最好,PB86次之,国内外混杂品系较差。  相似文献   

18.
跨世纪的割制改革构想——我国割制改革的回眸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割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和国际采胶制度的发展趋势,阐明了我国天然橡胶跨世纪割制改革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9.
水稻割晒技术是一种收割晾晒、拾禾分段进行的水稻收获方法。分析了目前黑龙江垦区水稻直接收获存在的问题,指出水稻割晒技术的重要性,介绍了水稻割晒技术的优点和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提出了技术实施要点和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刈割是一种重要的农艺措施,不同程度的刈割对于马铃薯生长产生的影响不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探索刈割时期及频次、刈割高度对马铃薯产量、块茎大小分布的影响。在幼苗末期或块茎形成期刈割一次,刈割茎叶程度分别为植株高度1/3或1/4,对马铃薯产量无影响,在幼苗末期和块茎形成期刈割2次会造成马铃薯显著减产。刈割处理会明显增加小薯(<50 g)个数,块茎形成期刈割1/3比例与CK(常规种植)相比显著增加20~50 g单株块茎个数,除幼苗末期刈割1/4比例、幼苗末期刈割1/4+块茎形成期刈割1/4比例2个处理外,其他6个刈割处理与CK相比均显著增加小于20 g单株块茎个数。在幼苗末期或块茎形成期刈割1次,与CK相比单株地上部生物量差异不显著,说明在马铃薯生育前期进行适当刈割补偿效应明显。综上所述,马铃薯幼苗末期或块茎形成期刈割1次,对马铃薯产量无影响,但能增加小薯的数量及重量,有利于马铃薯种薯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