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甘蔗病虫害种类繁多,文章主要列举了凤梨病、赤腐病、黑穗病、甘蔗螟虫、棉蚜虫、蔗龟等病虫害的基本特征,分析了这些病虫害的成因。并针对性地列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特别强调了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的重要性,以及各地采取的行之有效的典型做法,确保甘蔗病虫害防治能够标本兼治,为甘蔗大丰收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姜虹 《中国农业信息》2015,27(1):102-103
江城县地处云南省南部地区,气候湿润,平均气温较高,适宜甘蔗种植,目前甘蔗生产已成为该县重要的支柱产业,然而在种植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病害高发、虫害难以控制等。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总结分析了江城县甘蔗病虫害的一些发生原理,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望谟县蔗区甘蔗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芳  彭仕蓉  黎青  李松峰 《农技服务》2009,26(9):47-47,69
阐述了望谟县甘蔗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并从栽培防治、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该县甘蔗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江城县地处云南省南部地区,气候湿润,平均气温较高,适宜甘蔗种植,目前甘蔗生产已成为该县重要的支柱产业,然而在种植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病害高发、虫害难以控制等。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总结分析了江城县甘蔗病虫害的一些发生原理,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火炬农场种植甘蔗特点、病虫害发生危害方式,于2018年9—11月对全场甘蔗病虫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火炬农场甘蔗地主要病害有甘蔗轮斑病以及甘蔗赤腐病,其平均发生率分别为45.95%、23.81%,平均危害指数分别为14.27、5.32,其次为甘蔗褐条病、甘蔗锈病、甘蔗紫斑病、甘蔗梢腐病,平均发生率在1.19%~5.24%;主要虫害是螟虫,其平均发生率为59.24%,平均虫节率为16.52%,其次有粉蚧、蚜虫、白蚁、地下害虫,平均发生率在1.67%~3.76%。根据病虫害发生现状,提出推广甘蔗抗性品种与使用脱毒健康种苗,加强农业防治措施,适时进行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6月4日,四川省华蓥市产粮大镇阳和镇祝家坝村的村民,在稻田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据悉,受持续低温多雨天气影响,四川省华蓥市的水稻发生偏重病虫害。为确保今年水稻丰收,该市农业部门及时组织农技人员分赴各乡镇指导村民进行病虫害防治,打响虫口夺粮保卫战。截至目前,华蓥山区已防治水稻病虫害面积近10万亩,有效控制了病虫害蔓延。  相似文献   

7.
甘蔗螟虫是金光蔗区为害甘蔗的主要害虫,甘蔗苗期受害造成枯心,甘蔗后期受害造成螟害节或枯梢死尾,使甘蔗的产量和质量受到严重的损失,因此有效控制甘蔗螟虫的发生为害是甘蔗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准确的预测预报是有效防治害虫的重要前提.金光农场自2009年始至今,适时开展螟虫性诱剂预测预报工作,根据测报数据动态变化,联合多项甘蔗螟虫防治措施进行全场螟虫综合防治,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8.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作为五谷中的一种重要粮食作物。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是确保水稻丰收增产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对水稻的病虫害发生原因、水稻的主要病虫害介绍,并且总结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方法 ,希望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我国蔗区主要甘蔗螟虫种类及甘蔗螟虫在甘蔗生长周期内的田间危害情况。根据国内外对甘蔗螟虫防治的研究成果,重点综述了甘蔗螟虫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绿色防治技术集成及利用研究进展,指出甘蔗螟虫各单项防治措施效果的优缺点。提出各单项防治措施的研究方向:加大抗螟虫甘蔗品种的选育工作;加大田间试验以验证生物防治的实际防治效果,并挑选出适合大规模田间防治甘蔗螟虫的生物防治方法和生物防治剂;筛选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杀虫剂;研究基于雌虫的诱杀技术和引诱剂;加强甘蔗螟虫行为及化学生态学的研究,并将各单项防治技术有机结合,建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甘蔗螟虫防控技术体系等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
甘蔗螟虫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商显坤  黄诚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64-20066,20069
甘蔗螟虫是危害甘蔗的重要害虫,对甘蔗的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影响,有效防治甘蔗螟虫一直是甘蔗植保领域中最重要的难题。简述了甘蔗螟虫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四大防治技术,并对各种防治技术的当前研究情况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甘蔗螟虫的有效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16年广西蔗区甘蔗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预测和评估2016年广西甘蔗生产情况,采用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广西6个甘蔗主产市的甘蔗苗情、品种结构、种植面积及植期、病虫害情况等。结果表明:2016年广西蔗区甘蔗苗情比上年略差,但有足够的苗数和良好的幼苗;螟害枯心率整体低于2015年,螟害综合防治初见成效,黑穗病发生率高于2015年,并有加重趋势;甘蔗种植面积连续3年下滑的局面得到控制,今年略有增加;得益于“双高”基地建设,广西蔗区的品种结构得到进一步改良。建议及时加强田间管理,做好化学除草、后期甘蔗螟虫和绵蚜虫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定安县甘蔗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种植一直是定安县的传统产业,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栽培管理等原因,甘蔗单产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该文就甘蔗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综述,旨在为定安县甘蔗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水稻病虫害为害粮食生产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确保粮食增产丰收、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宜根据水稻病虫害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大力开展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技术示范工作,强化推广力度;另外,要综合采用科学、先进的防治技术,选用安全对口的农药制剂,减少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使农产品优质安全。本文结合农技服务实践,对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甘蔗螟虫为害加深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湛江地区甘蔗螟虫为害情况 ,甘蔗螟虫为害加深的原因为 :(1 )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2 )植期的多样性 ;(3)种植行距过密 ;(4 )气候条件适于螟虫害大发生。提出应在甘蔗螟虫预测预报基础上 ,综合采用防治措施 ,如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生物防治、条螟的性诱剂迷向防治  相似文献   

15.
陇川县甘蔗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摸清了陇川县危害甘蔗的虫害主要有甘蔗金龟子、白蚁、螟虫、蓟马、绵蚜,病害主要有褐条病、黄斑病。这些病虫害具有发生面积大、危害重、难防治的特点,给蔗农、蔗糖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甘蔗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引进杀虫灯诱杀金龟子成虫、氯虫苯甲酰胺防治螟虫、噻虫嗪防治蓟马和蚜虫、吡唑醚菌酯防治褐条病和黄斑病进行试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甘蔗是一种亚热带作物,主要种植在广西、福建、广东等地。甘蔗不仅仅是我国糖类产品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我国工业生产发展中重要的工业原料,所以,要重视甘蔗种植工作,有效的进行病虫害防治,因此,本文以广西龙州县甘蔗种植存在的病虫害隐患及防治技术研究为例,展开详细说明,为甘蔗种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甘蔗害虫的防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广西地区的甘蔗害虫的特点以及分类,提出了对应的防治虫害的方法,希望能对广西地区甘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内乡县是南阳市小麦病虫害的高发县之一,常年麦播面积44万亩。为加快粮食核心区建设,确保夏粮丰收,2010年内乡县县委、政府把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作为全县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下大力气抓紧抓好,早在去年小麦播种时,就计划统防统治面积不低于10万亩,群防群治面积不低于30万亩,并做到早谋划、早动员、早准备、早宣传。截至目前,已筹集防控资金7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9.
甘蔗螟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国内外对螟虫的研究成果,对甘蔗螟虫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甘蔗螟虫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0.
甘蔗作为广西贵港地区的经济作物之一,在种植过程中,其病虫害的发生几率较高,严重影响到该地旱地甘蔗的种植,文章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在防治旱地甘蔗病虫害中的应用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贵港地区旱地甘蔗的种植情况,介绍旱地甘蔗的常见病虫害以及其防治策略,为广西贵港提高甘蔗生产量提供可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