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以集安地产特色水果白桃为主要原料,选取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并结合感官评价的方法确定白桃米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白桃汁添加量为30%,酒曲添加量为1.0%,发酵时间为3 d时,白桃米酒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糯米为原料,添加微波干燥的蒲公英粉,在酒曲的作用下进行发酵制成特殊饮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蒲公英粉与糯米配比、酒曲添加量、料液比、发酵时间这4个因素对蒲公英米酒中黄酮质量浓度的影响。以感官评价和黄酮含量为指标,确定各因素的最佳选择。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蒲公英粉与糯米配比为1∶15,酒曲添加量3%,料液比1∶2,发酵时间11 d。此条件下蒲公英米酒中的黄酮质量浓度达391.78μg/m L,糖度为9"BX,酒精度为10%Vol,感官评分为92.3分。米酒酒体呈微红色、清香淡雅、醇甜可口、营养保健,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生产条件对酵子基本指标的影响,以酵子的淀粉酶活力、还原糖含量、酵母菌菌落总数、乳酸菌菌落总数为考察指标,通过改变米粉粒度、米酒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来确定制作酵子的单因素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制作酵子的单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米粉粒度80~100目,发酵温度25~35℃,米酒添加量为第一次米粉添加量的30%~40%,发酵时间10~12 h。  相似文献   

4.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薏米糯米酒发酵工艺,同时经发酵制得一种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的保健型米酒。以米酒的糖度、酸度、酒精度及感官指标为评价标准,通过响应面中Box-Behnken试验确定最佳配方为薏米添加量20%,甜酒酒曲添加量1.2%,发酵时间60 h。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为酒酿制造业创造出更科学有效的酿造工艺,使该工艺在节约成本的同时酿造出最佳的成品。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以糯米500 g为例,探索糯米泡发时间、酒曲添加量和酒酿发酵温度对酒酿品质的影响。通过实验最终得出最佳的酿造工艺为糯米浸泡时间为10~14 h,酒曲添加量为4 g(8%),发酵温度为29℃,于此条件下可得到最佳品质的酒酿。此工艺流程简单规范,制作出的酒酿口感极佳,同样适用于居家制作,操作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6.
以大米为原料,在酒药制作过程中添加辣蓼草,以糖化力和发酵力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辣蓼草添加量、种曲添加量、培曲时间对新化水酒酒药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新化水酒辣蓼草酒药的最佳制作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新化水酒辣蓼草酒药的最佳制作工艺条件为:辣蓼草添加量6%,种曲添加量5%,培曲时间60 h,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酒药糖化力和发酵力分别为1 443 U/g和53.4 g/100 g。  相似文献   

7.
以黄秋葵嫩果为主要原料,研究酸辣爽脆黄秋葵泡菜。以感官评价为标准,研究白砂糖添加量、泡菜盐添加量、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对黄秋葵泡菜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建立黄秋葵泡菜制作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黄秋葵泡菜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白砂糖添加量3%,泡菜盐添加量6%,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4 d。  相似文献   

8.
黑米又名紫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黑米酒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酒曲量1.5%,发酵时间120 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黑米酒色泽鲜亮,呈玫瑰红色,口味甜而醇厚,酒体协调,是具有黑米香气的低度酒。研究结果为黑米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优化糯米粉发糕的制作工艺为目的,从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及植物乳杆菌的添加量这3个影响因素着手,分别对这3个影响因素设立单因素试验,找出较优的水平,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三因素和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以确定糯米粉发糕生产过程的最佳水平。以糯米粉发糕的感官评价、持水力、硬度、黏附性、感官弹性为评价指标,通过对正交试验的结果分析,最终确定最佳的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60 min,发酵温度45℃,植物乳杆菌添加量3%的水平下,在此工艺条件下制作出的糯米粉发糕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0.
探讨紫薯米酒的发酵工艺中各单因素(大米与紫薯的配比、麸曲添加量、发酵温度)对低度紫薯米酒品质的影响,得出最佳发酵条件为大米与紫薯的配比1∶2,麸曲添加量15%,发酵温度20℃;经发酵制得的紫薯大米酒色泽鲜艳、酒香突出,酒精度为13.9%。  相似文献   

11.
以樱桃番茄果实为原料,酿造樱桃番茄果酒为目的,对影响樱桃番茄果酒品质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按照0.025 %的比例向压榨后的果汁中添加果胶酶,并在50℃下保温1h。取100ml的果汁,其内加入20g白砂糖,添加柠檬酸至pH3.6,偏重亚硫酸钾至SO2质量浓度为110mg/L;主发酵温度22℃,发酵7d;后发酵温度16℃,发酵10d;10℃下陈酿,最后在75℃下,杀菌15min,得到果香浓郁、色泽金黄、澄清透明的优质樱桃番茄果酒。  相似文献   

12.
蔬香糟汁是在糟汁的基础上加入黄酒、蔬菜汁等原料经过调配而成的,其成品色泽深褐,香味浓郁,口味独特,适宜于大众口味。从蔬香糟汁的配方设计、各原料的比例、加工工艺流程和操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等诸多因素进行详细分析;重点研究了香糟卤的用量、黄酒的用量和蔬菜汁的用量对成品口味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搭配比例。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西瓜果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含糖量和菌种添加量为试验因子,以发酵液中酒精度为响应值,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西瓜汁果酒发酵的影响排序为:发酵温度>含糖量>接种量>发酵时间,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西瓜汁果酒发酵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西瓜汁果酒发酵的最佳工艺为:发酵温度32.1℃,发酵时间6.4 d,含糖量21.4%,接种量为3.5%,发酵液中酒精的理论值为7.24%,验证值为7.15%,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4.
在原有糟汁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从香辣糟汁的配方设计、工艺流程、操作中注意的诸多因素等方面都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以香糟卤、野山椒、小米椒为原料,重点研究了黄酒用量、泡椒汁及红尖椒的用量对成品质量结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及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配方:糟卤300 g,小米椒10 g,野山椒10 g,黄酒150 g,泡椒汁30 g,红尖椒30 g,成品色泽棕红、香味浓郁、回味悠长。  相似文献   

15.
以国光苹果为原料,以活性干酵母为发酵剂,经过苹果预处理、果汁澄清、过滤、发酵等工序,通过正交试验和感官质量评价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初始酸度为3.5,酵母添加量0.06%,初始糖度20°Bx,发酵温度17℃。在此条件下,进行3个鲜食型苹果品种间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红富士苹果为最佳酿酒原料。  相似文献   

16.
以黑糯米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黑糯米低醇发酵酒的最佳工艺条件:甜酒曲质量分数为1%,酒母质量分数为2%,发酵温度为15℃,发酵时间为48h,可得营养丰富、口味鲜美的黑糯米酒。  相似文献   

17.
番荔枝果酒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成熟番荔枝果实为原料,研究在不同发酵温度、SO2添加量、酵母接种量、植酸量等条件下对其果酒发酵品质影响,最终得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SO2添加量为80~120 mg/L,发酵温度为23~26℃,酵母接种量为0.6 g/L,植酸添加量为0.06%~0.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