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9):226-228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所面临有监护、受教育、人身安全保护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制度不完善、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利的保障力度弱、留守儿童人身安全保护不完善等。对于这些问题,应从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的完善、受教育权利的保障、法律援助与司法保护等方面入手,以加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脚步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其子女却留在家乡生活,被称为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些孩子在人身安全、成长成才教育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在查阅、分析国内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对留守儿童及其教师的访谈,介绍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分析了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务工成为普遍现象,导致了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这些孩子由于常年监管缺位,可能会导致性格和行为上的异常。而学校教学资源稀缺、家庭教育缺失、生活环境复杂、社会福利不完善、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等,都是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落实留守儿监管责任、优化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措施、政府履行对留守儿童教育保障职责、净化留守儿童的社会成长环境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试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向城市转移、城镇化水平不高、相关政策滞后是产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影响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监护者、父母亲和生活环境。为此,必须通过建立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改革户籍制度等措施,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近日发布消息显示,自2016年11月在全国部署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以来至今年8月底,已有68万多名无人监护和父母一方无监护能力的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有效监护。同时,专项行动还推动各级教育部门帮助11821名失学辍学农村留守儿童返校复学;各级公安部门为125377名无户籍农村留守儿童办理户口登记,批评教育失职父母90822人,治安管理处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农村问题在社会转型期中的特殊表现。由于保护机制的缺失,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人身权、受教育权难以保障,发展权受到一定的影响,参与权被忽视。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不力既有社会因素、政府因素,也有家庭监护方面的原因。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需要健全相关法律,完善国家监护制度和委托监护制度,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加速,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从2004年的约2000万增加到目前的6100多万。亲情关怀缺失、教育缺位等问题使得农村留守儿童悲剧事件频发,留守儿童如何健康成长已经不仅是某个家庭、某个地区的问题,而成为全国性的社会问题。孩子有诉不尽的思念,父母也有说不完的无奈。留守  相似文献   

8.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一)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氛围,委托监护人难以尽到对孩子的全面教育责任。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大多数将孩子留给家中的老人或亲戚照看,大部分监护人将其临时监护职责理解为吃饱穿暖不出事,而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中,以隔代监护居多,他们大多数年龄在60岁以上,大部分是文盲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针对绥化市农村留守儿童在价值定位、人文氛围、教育监护以及心理情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由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携手通力,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亲情关爱、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为心理焦虑水平突出,存在孤独委屈、敏感自卑等消极情绪体验,存在内心封闭、行为孤僻等人格缺陷,存在比较严重的交往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是亲子关系的缺失,监护教养的局限性,亲子沟通的有效性,学校心理教育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主要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入手,学校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专业的人才引进,家庭和社会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特殊弱势群体,在长期缺乏父母的监护与关爱的环境下,对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现阶段,国家需要提高对农村留守儿童监护问题的重视程度,提出科学可行的措施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健全与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机制,运用法律和教育手段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从而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一直受到国家相关部门和社会的普遍关注。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留守子女”的成长、教育、心理和监护等产生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给少年儿童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解决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3.
胡莹莹 《新农业》2014,(12):6-7
<正>相关调查显示,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监护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一个突出的农村社会问题。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的离开往往是为了给他们创造更好的生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5):218-21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人口涌入城市,其子女大多被留在原来的乡村继续生活求学,被留在乡村的孩子形成"留守儿童"群体。据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2亿人左右,留守儿童有6100万,占农村儿童总数40%左右。随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不断增多,留守儿童的成长与教育成为城市化建设引发的一个问题,关于如何引导农村留守儿童更好的成长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许红缨  雷鹰  李辉 《农业考古》2008,(6):118-121
从农村"留守"儿童所存在的问题出发,笔者对我国现行监护制度的特点和缺陷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监护制度的几点构想,这对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保护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儿童目前数量相当庞大,成长关爱教育的缺失,造成一定社会问题,笔者重点关注除知识教育以外,其它影响其成长因素的关爱教育,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全方位探讨并提出关爱教育方案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1):203-204
近年来,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报道触目惊心,无论他们的人身安全还是心理健康所面临的问题,都让人深思。父母进城务工,是为了给家庭更好的生活,但是留守儿童却在生活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比如性格、人生观、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存在不健康的行为,为此家庭和学校都应该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快乐健康的成长。结合当今形势,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心理健康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数量正在迅速的增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我国的社会转型而产生.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亲子长期分离.而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无力转变教育职能,监管力度不够,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观念不够重视,致使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令人担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9.
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孩子的数量已超过了6000万人,其中79.7%的留守孩子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这6000多万留守孩子牵涉成千上万个家庭。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后,与孩子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大多数留守孩子"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容易出现偏差,学习生活均受到严重影响。那么,如何为留守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如何让他们得到正确、健康的家庭教育?这是留守孩子的父母必须重视的问题。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20.
在民政主导视域下,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判断是无法获得监护的儿童和困境儿童,从而根据这样的判断来搭建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并建立了相关的制度,在其中引入了很多的社会力量,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