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将栽培料大量堆制,并控制适宜堆湿、堆温、翻堆和时间,诱使料中杂菌由休眠的孢子体转变为营养生长体,降低杂菌细胞对高温的忍耐力,再行一次短时常压灭菌,把料内杂菌一次杀灭.这样将灭菌过程分为诱发与杀灭二个阶段,这就构成了一种新的栽培料灭菌法——堆制诱发灭菌法.用之于生产,是解决目前平菇发菌阶段杂菌污染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楼房仓不同保管模式对降低储粮损耗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介绍了在广州地区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在生产实际中,分别以三种不同保管模式储存稻谷,通过加强粮食在储藏期间的管理,采用薄膜密闭等多种储粮技术,通过跟踪检测粮堆的粮温、杂质和品质变化情况,掌握储粮水分及重量损耗。结果表明:包打围散装长期密闭储存稻谷有利于保持粮堆水分散失,减少储粮损耗。  相似文献   

3.
《保鲜与加工》2002,2(2):38-38
英国的研究人员发现,某些种类蔬菜中所含的叶黄素(lutein)能帮助人体抵抗动脉硬化,防止血管堵塞。研究人员为数百名受试者进行检查发现,血液中叶黄素含量高的人较少出现动脉硬化现象。在18个月内,血液中缺乏叶黄素的人比富含叶黄素的人动脉硬化加速几率高5倍。在另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测量从手术中切下的动脉,发现预先接受叶黄素治疗的动脉壁较少有导致硬化的化学反应。叶黄素含量越高,血管壁硬化的化学反应就越少。研究人员认为,叶黄素可能是解释每天吃大量水果和蔬菜的人较少患心脏病的一个主要原因。含叶黄素的蔬菜有绿菜心…  相似文献   

4.
<正>在香菇生产的过程中,常会受到病虫的危害,如果防治不利,轻则造成减产,重则栽培失败,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木霉木霉又称绿霉菌,靠孢子传播,常借助气流、水滴、昆虫、原料、工具及操作人员的手、衣服等为媒介侵入培养基内,一旦条件适宜就萌发繁殖危害。当生产环境不清洁、培养料灭菌不彻底、接种操作不严格,且处于高温高湿条件时,就给木霉侵染造成良机,尤其老菇  相似文献   

5.
《种业导刊》2011,(3):40-40
叶黄素是由植物叶绿体生产的黄色色素。叶绿体吸收光线并通过光合作用分解多余的光线。有色体,另一种生产色素的原生粒,也在生产色素中发挥作用以吸引授粉。番茄有色体在花瓣中比其他水果花瓣产生更多的叶黄素。  相似文献   

6.
本项研究以生产中用于杂交制种的8个色素万寿菊品种资源的花蕾期(Ⅰ)、鲜花半开期(Ⅱ)、鲜花盛开期(Ⅲ)的花瓣以及盛开期时的叶子(Ⅳ)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叶黄素合成过程中3个相关基因lcyb(lycopene b-cyclase)、lcye(lycopene e-cyclase)和zds(ζ-carotene desaturase)在8个供试品种的不同发育时期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3个基因的表达量在叶片中依次为lcyb>zds>lcye,花瓣中依次为lcye>zds>lcyb。lcye在花瓣中的表达量随花瓣的开放程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Ⅱ期达到最大值,且均高于叶片中lcye的表达量。Zds的表达趋势为Ⅱ>Ⅳ>Ⅰ>Ⅲ。Lcyb在叶中的表达高于花瓣中的任何时期。父本花瓣Ⅲ期的lcye表达量高于其他品种,且它的叶片中的lcyb的表达也高于其它品种。本项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lcyb、lcye和zds基因与色素万寿菊叶黄素合成积累之间的关系,为进行色素万寿菊的基因工程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嗜酸耐热菌,即环脂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 spp).,能够经受果汁加工中的高温瞬时灭菌过程,并能在酸性果汁中生长,从而导致果汁风味的劣变和腐败。嗜酸耐热菌是果汁加工中的主要目标控制微生物,为果汁的主要安全性指标之一。系统阐述了果汁中嗜酸耐热菌的生长与耐热特性,危害与污染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全面介绍和分析了嗜酸耐热菌的各种控制与检测方法。其中,非热灭菌技术对嗜酸耐热菌的控制,以及嗜酸耐热菌的特异性快速检测技术,是当前工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苜蓿叶黄素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苜蓿富含天然色素,主要有叶绿素、叶黄素、胡罗卜素和类胡萝卜素等。以"肇东"紫花苜蓿为实验材料,采取有机溶剂蒸馏萃取法从苜蓿草粉中提取苜蓿取叶黄素。通过选择合适的萃取剂,以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萃取剂及其配比、萃取温度、料液比等因素对苜蓿叶黄素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设计试验,确定了苜蓿叶黄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最佳工艺参数为:采用乙醇和丙酮联合萃取,其体积比为2∶1,料液比为1.4∶50、萃取温度为60℃;在该条件下苜蓿叶黄素的A值为1.687。通过制作叶黄素标准曲线,计算出苜蓿叶黄素的质量浓度为1.339 mg/L。为开发利用苜蓿叶黄素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考察环氧乙烷灭菌中灭菌温度、环氧乙烷质量浓度、灭菌时间、相对湿度对菌落总数测试片的灭菌效果,得出最佳灭菌参数。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环氧乙烷灭菌工艺条件,采用生物检测法和化学检测法进行灭菌效果评价,以比色分析法检测菌落总数测试片中的环氧乙烷残留。结果表明,环氧乙烷对菌落总数测试片的最佳灭菌条件为灭菌温度55℃,环氧乙烷质量浓度600 mg/L,相对湿度40%,灭菌时间3 h,解析时间12 h,环氧乙烷残留量0.7 mg/kg;生物检测和化学检测合格;经过细菌增殖培养,与国标法培养结果符合率达到97%。由此可见,环氧乙烷能较好用于菌落总数测试片的灭菌,残留量符合规定,对灭菌物品性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草菇生产一般都采取生料栽培,即使是经过发酵,也只能对部分培养料灭菌杀虫,而且生产的整个过程都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稍有疏忽,就容易招致各种杂菌和害虫的侵袭,使草菇质量和产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做好草菇的病虫害防治是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求山楂真空干燥过程中失重率的变化情况和失重动力学,提高干燥速率,实现山楂规模化干燥,对不同真空干燥条件(山楂切片厚度、温度、真空度)下山楂干燥特性进行了研究。对厚度分别为0.15、0.30、0.50 cm的山楂切片的失重率进行计算机拟合,建立了山楂干燥数学模型,并进行拟合验证对比检验。结果表明:干燥温度越高、真空度越低、山楂切片厚度越小,山楂的干燥速率越快;山楂干燥失重的动力学模型为Page模型,模型的拟合验证表明该拟合在误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淀粉类果蔬多孔介质在微波干燥过程中的热质传递特性,以土豆为研究对象,测量其不同功率下微波干燥过程中土豆组织的温度和质量以及水分状态变化。结果表明,微波干燥过程中土豆组织的温度可以分为快速升温、恒温及降温段3个阶段,土豆质量减少主要发生在恒温段,且该阶段物料的失重率占总失重率的90%以上。微波干燥过程中自由水短暂升高至93.21%后逐渐降低至15.61%,而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均先降低后升高。淀粉对于微波干燥中的水分迁移有重要影响,淀粉失去薄膜水后固化,使得土豆片的骨架硬度增加,从而增大水分迁移阻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高粱茎秆蜡粉含量变化规律,根据物理学的色差原理,首次采用色差法,对高粱蜡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高粱之间茎秆的蜡粉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同一类型不同基因型间也不同;饲草高粱茎秆自上而下各节段的蜡粉含量呈现出高-低-高的变化趋势,中间茎节的蜡粉含量与全株混合蜡粉含量总平均值最接近,可代表全株的蜡粉含量;不同类型高粱进入各生育期的时间和持续天数不同,同一生育期内蜡粉累积量也不同,饲草高粱为抽穗期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甜高粱为乳熟期抽穗期开花期蜡熟期完熟期,开花期与整个生育期平均蜡粉含量最接近,可代表整个生育期的蜡粉含量;不同类型高粱在同一个生育期内蜡粉日变化呈单峰曲线,蜡粉含量的峰值出现在13:00时;高粱蜡粉与茎秆糖锤度部分呈极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导致不同类型高粱茎秆蜡粉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含量变化具有规律性,为选育高蜡粉含量品种从而提升高粱抗逆性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邢愿  贺中华 《作物杂志》2021,37(2):191-94
为探究贵州省水稻生长期的干旱特征,以作物水分亏缺指数作为干旱研究指标,结合协同克里金插值法及趋势分析等方法,利用贵州省31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数据,分析贵州省水稻种植区水稻各生育时期的降水-需水变化特征及不同等级干旱的频率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水稻生长期的降水量呈“东增西减”特征分布,各生长期累积降水量为移栽-分蘖期>抽穗-成熟期>播种-秧苗期>拔节-孕穗期,播种-秧苗期降水呈减少趋势,可能会加剧干旱灾害的发生;各生长期累积需水量为抽穗-成熟期>移栽-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播种-秧苗期,播种-秧苗期水稻需水量小于同时期降水量,在播种-秧苗期各等级干旱发生的频率较低,铜仁地区及黔东南地区的东部在拔节-孕穗期和抽穗-成熟期是重旱及特旱的高频发生区。  相似文献   

15.
旧膜再利用对土壤温度及向日葵生育进程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针对普通地膜覆盖导致的农田土壤污染,可降解地膜成本高和效果差,在农业生产中仍得不到广泛应用的现实问题,在河套流域临河区以覆膜玉米后茬种植模式,进行了旧膜、新膜及露地栽培向日葵对比试验,研究旧膜再利用对土壤温度和向日葵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向日葵的生长前后期,旧膜对土壤增温作用的影响显著,新旧膜对向日葵各个生育阶段的增温作用均表现为:出苗期>现蕾期>收获期>始花期>终花期。整个生育期5cm土层总积温,旧膜比露地高229.5℃,低于新膜101℃。旧膜比露地生育期缩短5~6d,差异显著,较新膜延长2d,差异不显著,其中对出苗期、现蕾期、收获期影响显著,对始花期、终花期影响不显著,新旧膜之间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旧膜和新膜与露地的各生育阶段经历的时间差与该阶段的土壤积温差呈显著负相关。旧膜再利用栽培向日葵的产量较露地增产极显著,与新膜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根据萌芽米的特性,研究了工厂化加工工艺,研制开发出适合萌芽米工厂化生产的关键设备。浸种催芽采用一体化智能仪表控制的冷热水循环系统,保证了催芽的恒温效果;芽体钝化采用高温高压的蒸汽,既保证了酶体的快速灭活,又起到灭菌的效果;干燥采用温室型太阳能干燥,既节能又保证萌芽米的商品性。经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设备的性能符合萌芽米的工业化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7.
高温干燥对白菜种子生命物质破坏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恒温恒湿干燥箱和生理生化实验台进行干燥和分离,测试了白菜种子内部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分析了高温干燥对种子生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生命活性指标呈现钟罩型的变化趋势。随着胁迫时间延长,种子内部酶促保卫系统受到破坏,丙二醛(MDA)等有毒代谢物质含量迅速增加,最终使种子失去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Combined microwave-convection drying characteristics are investigat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Combined microwave-convection drying has advantage of swift drying and sterilization. Based on qualitative analyses on the mechanism of combined microwave-convection drying,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re established 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is described. The humidity, vapor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along the radius in a spherical pill, are calculated by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during drying process.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idity, vapor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drying time, and that drying process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input microwave power.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are good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um.  相似文献   

19.
以山药为原料,研究了喷雾干燥法、热风干燥法生产山药粉的加工工艺,对影响喷雾干燥、热风干燥效果和山药粉产品品质的因素进行了考察。通过对山药粉喷雾干燥、热风干燥出粉率和产品品质影响最大的几个主要指标的单因素试验,选取了几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表明,喷雾干燥加工制取的山药粉品质比热风干燥制取的较好,喷雾干燥条件为进口温度170℃,出口温度75℃。  相似文献   

20.
灌溉方式对减轻水稻高温危害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明灌溉方式对减缓水稻高温危害的影响,以中籼水稻品种黄华占和双桂1号为材料,在抽穗灌浆期进行高温(白天/夜间平均温度为35.1℃/20.8℃)和正常温度(白天/夜间平均温度为29.0℃/20.8℃)处理并设置轻干湿交替灌溉(土壤落干至土水势为-15 kPa时复水)、重干湿交替灌溉(土壤落干至土水势为-30 kPa时复水)和水层灌溉(对照) 3种灌溉方式,观测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特点。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尤其是在高温胁迫下,与水层灌溉相比,轻干湿交替灌溉显著增加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增加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米率和垩白度,增大崩解值,减小消减值,重干湿交替灌溉的结果则相反。两品种结果趋势基本一致。说明抽穗结实期遭受高温胁迫,采用轻干湿交替灌溉方式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稻米品质。冠层相对湿度降低、叶片活性氧(O2?)生成速率减小、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增加、内源细胞分裂素浓度及籽粒亚精胺和精胺浓度的提高是轻干湿交替灌溉方式减轻水稻高温危害的重要生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