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寻出大麦蛋白中最具抗氧化活性的片段,对大麦醇溶蛋白粗提物及其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从大麦面粉中提取大麦醇溶蛋白,对其粗提物进行凝胶层析法分离纯化,并模拟人体消化道系统酶解得到不同组分的酶解产物,采用FTC法及FARP法对酶解前后及不同组分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大麦醇溶蛋白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其未经酶解的粗提物,酶解产物中C-大麦醇溶蛋白的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分。可见,大麦醇溶蛋白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并且经消化酶解会大大提高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是决定植物淀粉生物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以马铃薯AGP酶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RT-PCR和测序技术检测22个不同类型马铃薯中该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该基因存在多态性,22个品种马铃薯中存在5种类型的酶蛋白,酶蛋白基因型为ISQV时,马铃薯淀粉含量较高,AGP酶蛋白为VSKM和VLKM时,马铃薯淀粉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大豆浓缩蛋白(SPC)的功能性,使其更好地应用于各项领域,利用Alcalase和Flavourzyme 2种蛋白酶对SPC进行酶解。结果发现,在温度60℃,Alcalase酶活力1000 U/g,pH值8.0的条件下,持续酶解50 min,得到水解度3.02%的一次酶解产物,并在此酶解产物的基础上用Flavourzyme控制酶活力100 U/g,温度50℃和pH值6.0的条件下,酶解1 h,得到氨基氮含量为0.036%的二次酶解产物。通过SDS-PAGE分析发现,Alcalase酶解之后, SPC的α亚基和β亚基都基本被酶解,α'亚基未全部酶解; Flavourzyme酶解后,α'亚基全部被酶解,并且2种酶修饰产物集中在31.0 kDa以下。比较2种酶解产物与未被酶解产品的功能性(溶解性、保水性、吸油性和乳化性)变化,结果发现经双酶酶解后SPC的溶解性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保水率、吸油率和乳化活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大豆浓缩蛋白(SPC)的功能性,使其更好地应用于各项领域,利用Alcalase和Flavourzyme 2种蛋白酶对SPC进行酶解。结果发现,在温度60℃,Alcalase酶活力1 000 U/g,p H值8.0的条件下,持续酶解50 min,得到水解度3.02%的一次酶解产物,并在此酶解产物的基础上用Flavourzyme控制酶活力100 U/g,温度50℃和p H值6.0的条件下,酶解1 h,得到氨基氮含量为0.036%的二次酶解产物。通过SDS-PAGE分析发现,Alcalase酶解之后,SPC的α亚基和β亚基都基本被酶解,α'亚基未全部酶解;Flavourzyme酶解后,α'亚基全部被酶解,并且2种酶修饰产物集中在31.0 k Da以下。比较2种酶解产物与未被酶解产品的功能性(溶解性、保水性、吸油性和乳化性)变化,结果发现经双酶酶解后SPC的溶解性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保水率、吸油率和乳化活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芝麻蛋白酶水解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芝麻蛋白的酶水解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为:①通过比较,选用木瓜蛋白酶为酶解芝麻蛋白制备功能性短肽的专用酶,其工艺参数为:底物质量浓度9.0 g/L,酶添加量20.0%,pH值6.5,温度50℃,时间6 h,在此工艺下得到的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对邻苯三酚自氧化的抑制率为35.6%;②酶解前的热处理可以提高酶水解的效果,最佳的热处理条件是将蛋白溶液在90℃下加热10 min。  相似文献   

6.
为了将马铃薯提取淀粉的废弃物——马铃薯渣变废为宝,利用联合酶解法提取薯渣中的膳食纤维。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来确定α-淀粉酶和糖化酶联合酶解法提取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首先,在保证糖化酶酶解工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以膳食纤维百分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提取马铃薯渣膳食纤维α-淀粉酶的工艺条件;然后,利用确定的条件进行α-淀粉酶酶解,再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糖化酶酶解的最优工艺条件。确定的酶联法提取膳食纤维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先添加300 U/g的α-淀粉酶(酶解时间60 min,酶解温度55℃,p H值6.5);灭活酶后,再利用糖化酶进行酶解,添加250 U/g的糖化酶酶解(酶解时间30 min,酶解温度65℃,p H值4.0)。在最佳组合条件下,试验取平均值得到膳食纤维百分含量为76.92%,同时提取后的膳食纤维其持水性和持油性显著高于马铃薯渣。  相似文献   

7.
针对豆渣蛋白含量高、产量大而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特点,研究采用木瓜蛋白酶酶解豆渣以制备锌螯合盐,从而实现提高大豆加工副产物豆渣资源的附加值。以豆渣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木瓜蛋白酶的酶解工艺条件,并研究豆渣酶解物与锌螯合制备多肽螯合盐的工艺。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6 h,酶添加量0.04 g,豆渣添加量5 g,并以硫酸锌为锌源,得到的螯合率和螯合物中的锌含量分别为53.78%和40.00%。  相似文献   

8.
脱钙处理对鱼鳞蛋白酶解效果及其持钙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盐酸脱钙对鱼鳞蛋白酶解效果及其酶解产物持钙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0.4 mol/L的HCl溶液,鱼鳞粉与盐酸的料液比为1∶30,脱钙时间30 min可显著提高鱼鳞蛋白溶出率与胶原蛋白溶出率,脱钙率达87.90%;采用胰蛋白酶、胃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分步酶解,酶解产物的持钙能力达13.93 mg(钙)/g(蛋白),是胰蛋白酶酶解产物持钙能力的5.32倍(p<0.01)。当酶解产物蛋白质量浓度为2 mg/mL时,酶解产物与钙离子螯合的最佳条件为:螯合反应温度50℃,pH值6.0,蛋白与CaCl2质量比为6∶1,螯合反应时间40 min。  相似文献   

9.
以膨化米糠为原料,采用蛋白酶进行酶解,研究单因素下加酶量、时间、温度和pH值对米糠蛋白的酶解效果,并对其条件进行优化,以可溶性蛋白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加酶量500IU/g,酶解时间为5h,酶解温度40℃,pH值为5.0,可溶性蛋白含量可达35.9%。  相似文献   

10.
制备乳清抗氧化肽的水解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3种酶对乳清蛋白进行酶水解试验,研究了不同酶解产物、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和pH值下的乳清抗氧化肽的水解度和TBARS值,确定了制备乳清抗氧化肽的最佳水解参数。结果表明,乳清蛋白水解物具有抗氧化活性,最佳复配条件是碱性蛋白酶的水解时间5 h,最佳水解温度为65℃,pH值8.5;胰蛋白酶的水解时间1 h,最佳水解温度为45℃,pH值8.0。当水解度达到32.28%时,乳清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花生蛋白酶解规律及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生蛋白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酶解,研究了花生蛋白的酶解规律,同时研究了酶解产物在抗氧化能力、羟自由基(HO.)的清除能力和亚油酸自氧化法测定3种体系的抗氧化特性。结果表明,花生蛋白酶解过程中水解度随时间的变化表现为快速增加和平稳阶段,酶解产物在3种体系中都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苜蓿叶为原料,采用直接加热法提取苜蓿叶蛋白,分别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等6种酶进行酶解,获得酶解产物。通过对酶解温度、酶解pH值、底物质量分数来分析酶解液的ACE抑制率。研究发现,木瓜蛋白酶酶解苜蓿叶蛋白的ACE抑制能力最高,酶解温度在55℃时抑制率为83.26%±0.61%,酶解pH值为7.5时ACE抑制率为64.87%±0.49%,底物质量分数为4%时ACE抑制率为81.18%±0.04%。因此,确定木瓜蛋白酶为制备苜蓿ACE抑制肽的最佳用酶。  相似文献   

13.
牡蛎蛋白酶解物螯合锌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酶解方式、不同螫合反应条件对牡蛎蛋白酶解物螯合锌盐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酶酶解方式中,胃蛋白酶酶解物螫合锌离子活性最强;胃蛋白酶与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复合酶解后,其产物螯合锌离子活性与胃蛋白酶单独酶解产物相比显著降低(p<0.05)。胃蛋白酶酶解物与硫酸锌螫合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6.5,酶解物蛋白质量分数小于7%,蛋白与锌盐质量比3:1,温度40℃,螫合反应时间30 min。  相似文献   

14.
以鲜切马铃薯为试材,通过研究不同超声处理条件对酶促褐变底物、产物以及多酚氧化酶的影响,揭示了超声处理抑制鲜切马铃薯酶促褐变的机理。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对酶促褐变底物、产物并没有影响,且能够显著抑制多酚氧化酶的酶活力。以超声功率600 W超声处理90 min,马铃薯多酚氧化酶的酶活力仅为原酶液的54.21%,可见超声处理抑制鲜切马铃薯酶促褐变是通过抑制相关酶的活力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大米蛋白的双酶法水解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大米蛋白的酶法水解条件,提高大米蛋白的溶解、乳化和发泡性能。通过酶催化反应进程确定酶的加入方式;通过均匀设计实验和Mathematica数学软件确定酶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的共同水解效果高于单一酶制剂;酶催化反应过程中,大米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和发泡性等指标变化趋势不同,水解度与上述指标之间也没有对应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双酶法水解更适于改善大米蛋白的溶解性能;两种酶之间有一定的协同作用,适当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分别得到溶解、乳化或发泡性能显著的大米蛋白水解物。  相似文献   

16.
研究旨在应用酶解技术将燕窝中不溶性蛋白转换为水溶性多肽,使分子量降低,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以期为燕窝新产品的开发奠定基础。以水解度和肽得率为指标,筛选出碱性蛋白酶对燕窝中不溶性蛋白进行酶解。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酶解时间、酶加量、底物浓度对燕窝多肽得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曲面法对燕窝不溶性蛋白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解的最佳工艺为:底物浓度为2.5%,酶加量为4%,酶解时间为3.6h,得到的肽得率为33.59%。通过实验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得到肽得率为33.38%,相对误差为0.56%,说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出燕窝不溶性蛋白酶解情况。此外,通过凝胶电泳实验证明燕窝不溶性蛋白通过碱性蛋白酶酶解,分子量有效降低。该实验获得了燕窝多肽,为后续产品进一步深入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利用蚕蛹资源,研究双酶水解蚕蛹蛋白的最佳条件,考察影响酶解效果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新鲜蚕蛹经漂烫、提脂、酶解、调配等工序制成蛋白饮料的工艺条件,消除了蚕蛹蛋白的褐变和凝沉现象。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别对酶解蚕蛹蛋白的温度、酶解时间、酶用量进行实验与结果分析,以确定双酶水解蚕蛹蛋白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胰蛋白酶:pH 7.0,温度为45℃,酶解时间5 h,酶用量为1 g。木瓜蛋白酶:pH 6.0,温度为70℃,酶解时间4 h,酶用量为1 g。结论胰蛋白酶加入到木瓜蛋白酶酶解蚕蛹蛋白过程中,可使酶解液中氨态氮含量有明显的提高。经检验产品中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指标符合相关食品卫生标准。氨基酸饮料中总糖(以蔗糖计)含量为14%,酸度(以柠檬酸计)含量为0.68 g/L,其产品符合饮料的理化检验及卫生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前玉米醇溶蛋白主要从玉米蛋白粉中提取,是玉米蛋白粉中的主要蛋白。因玉米醇溶蛋白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引起了人们对其制备及结构特性的研究兴趣。玉米醇溶蛋白水解物中的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摩尔数比值较高,即高F值寡肽,具有功能活性。这些功能活性主要表现在玉米醇溶蛋白,以及其水解物的抗氧化、降血压、解酒等方面。以活性为重点,综述目前玉米醇溶蛋白及其酶解液制备及生物活性。对玉米醇溶蛋白特性及活性的深入了解,有助于玉米醇溶蛋白相关产品的研发,为进一步深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酪蛋白是牛奶中的主要蛋白成分,因其酶解产物中可分离出多种生物活性肽而广受关注。综述了酪蛋白的结构及其酶解特性的研究进展。酪蛋白由α_(s1)-酪蛋白、α_(s2)-酪蛋白、β-酪蛋白与κ-酪蛋白4种组分组成,在溶液中以胶团形式存在,其稳定性除与κ-酪蛋白有关外,还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然而对于酪蛋白胶团内部结构的推断仍存在争议。此外,全酪蛋白及其组分的酶解特性也得到了较深的研究,包括推断酶解反应历程、酶解产物分子量分布变化、蛋白结构功能特性的变化及生物活性肽段序列的确定等。  相似文献   

20.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马铃薯抗旱生理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建武  王蒂 《种子》2008,27(2):21-23
以抗旱性不同的6个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应用灰色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马铃薯盛花期部分生理生化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通过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叶片相对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作为马铃薯重要的抗旱鉴定指标。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也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良好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