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镇经济的发展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而目前我国乡镇经济的发展却存在着很多问题。结合实际,归纳了两大类乡镇经济发展模式,并创建了乡镇经济发展模型。乡镇经济发展首先需要结合当地实际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在发展过程注重竞争机制和乡镇品牌建设,从而实现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将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做好乡镇换届选举工作是建设好乡镇班子的重要环节,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乡镇换届选举工作,已经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更是加强党的领导的关键所在。因此,做好乡镇换届选举工作就要怀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立足实际,把乡镇换届选举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抓紧抓好,通过切实加强班子建设、队伍建设,为乡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随着乡镇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证。因此,今后相关工作人员要结合乡镇实际发展情况,加强财务管理,完善乡镇经济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乡镇经济管理效率,从而进一步促进乡镇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181-182
乡镇经济是农村经济的基本主体,偏远地区乡镇经济如何发展,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偏远地区乡镇所面临的弱势基础上,以四川省冕宁县大桥镇为例,积极探索偏远地区乡镇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最后得出几点启示,以供相关地区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5.
8月中旬,中共江西省委书记舒惠国深入赣州市 7个县 (区 )的部份乡镇和企业,就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乡镇组织建设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提出加强乡镇组织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紧紧抓住四个着力点。   第一,找准增加农民收入与扩大乡镇财源的结合点,大力发展乡镇经济,着力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要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积极拓宽和开辟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领域。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市场需要和本地优势结合起来,注…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9):173-176
乡镇经济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国家鼓励县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乡镇经济成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中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对徐州乡镇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徐州乡镇的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实地考察,分析出乡镇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及产业集聚在促进徐州乡镇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立足徐州实际的基础上,提出徐州乡镇创新发展路径和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引擎。乡镇需要通过知识、技术、人力资本等要素的引入,整合开发本土的传统知识资源、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等,探索出乡镇经济发展新思路、新机制、新模式,通过科技资源的引进与转换,转变乡镇发展方式,实现乡镇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br〉 近来发端于科技管理部门的科技特派员制度,通过选派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推广部门的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和创业,把科技资源导入了农村乡镇,激活了农村科技要素,促进了科技进步和体制改革。可以说科技特派员制度使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技创新与乡镇经济紧密结合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敬采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649-5651
结合广东沿海省市的经验和四川省省情,提出四川和谐村镇建设要实现"六突破六创新";基本经验是必须依靠乡镇经济的发展;基本选择是将区域经济发展从市县域下沉到乡镇域。  相似文献   

9.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在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需要,乡镇机构进行了多次重大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乡镇财务管理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乡镇在农村建设乃至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加强乡镇财务管理,可以充分发挥乡镇作用,促进农村建设,推动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本文就提高乡镇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农村空巢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加,如何在发展乡镇经济的同时兼顾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卸甲坪地区的实地调研分析,从乡镇经济发展对空巢老人的影响出发,探讨了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使该地青壮年返乡就业,同时陪伴在老人身边的可能性,为解决空巢老人问题提供乡镇经济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焦敏  王红梅 《农技服务》2012,29(2):236-237
提出了加快新形势下经济发展和加强乡镇财源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乡镇经济近年来得到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加强乡镇财务审计,对进一步强化乡镇经济的自我监督,促进乡镇经济的健康发展尤显重要。 1.乡镇审计是扩展审计工作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国乡镇的经济总量占整个国民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的成分由单一的集体经济向乡镇、集体、国集联营、中外合资、个体、私营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发展。  相似文献   

13.
西吉县水利历史悠久,农村水利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目标和发展。新时期农村水利建设更是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农村水利工程要重视可持续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希望通过对西吉县当前农村水利基础浅析,为农村水利建设方向指出一条明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智慧乡镇"平台的建设能为农村服务提供高效服务的互联网络平台,这将有效改善乡镇的服务功能量,促进城乡化建设的现代化。本文从实现可持续的乡镇经济发展模式、满足乡镇居民生活的便捷性需求以及推动乡镇管理的科技智能化发展三个方面入手,对基于采用智能无线网络的智慧乡镇平台建设目标展开分析。同时,对智慧乡镇平台的运用策略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城市中心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乡镇作为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区域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中心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越来越得到加强。乡镇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乡镇图书馆的兴旺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农村与城市联系的加强,又使乡镇对情报的需求量增加。然而,从这几年的实际情况看,乡镇图书馆仍然同以前一样,一个高潮过后,又出现萧条。某县1983年有乡镇图书馆26个,(占全县乡镇图书馆总数的67%,)总藏书约6万册,近两年,除两个乡镇图书馆正常开放外,其它图  相似文献   

16.
对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失现象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6,(9):101-103
现阶段是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势在必行,但是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城市,服务于商业活动,导致农业生产和乡镇企业的劳动力不足,影响了农村、乡镇经济的整体发展。要发展现代农业、壮大乡镇企业就必须针对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失的问题,从实际出发,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乡镇经济的形成发展,是同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农业的兴衰直接影响着乡镇的繁荣与发展。我国乡镇中的绝大多数部门和设施主要都是为周围地区的农村服务的,乡镇政府及经济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也离不开农业。从人口的就业情况看,各乡镇中还有50%左右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乡镇工业中,无论是劳力、资金或是其它生产要素离不开周围农村。这些都说明乡镇经济与城市经济不同,它对于周围的农村有较大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正>新时期,新农村建设逐渐向城乡一体化推进,此时基层农村经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农经管理的领导层次,乡镇农经工作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由此可见,乡镇农经工作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提高乡镇农经工作效率,才能够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水平提升。本文将探究当下乡镇农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针对性解决策略。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管理一种是国家发展大计,也是国之根本。农村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经济发展,对农村建设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当下,新农村建设逐渐向一体化靠近,对农经管理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不但任务量加重,管理范围也不断扩大,随之管理问题也浮出水面。其中最  相似文献   

19.
<正>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财政部门在支持农业发展上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认为,要做好财政支农工作,应当围绕支农资金的筹集、投入和管理三个方面做好文章。 1 在支农资金的筹集上要注重五个方面 一是加强农村财源建设。财源是财政收入的源泉,是财政之本,没有财源,财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财源越来越充裕,财政收入才会越来越多;财政收入增多,可用资金也会相应地增多。同理,农村财源建设抓得好,农村财政这块“蛋糕”就会越做越大,相应地财政支农资金也会增多。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我国正在不断推动新农村的建设,乡镇的管理工作也得到了重视且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果。但是,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乡镇的经济管理工作仍然存在各种较难突破的弱点,经济管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乡镇政府部门及相关工作部门需要针对经济管理存在的弱点进行科学的分析,正确面对这一现象,并且在此基础上积极提出乡镇经济管理工作的针对性解决方案,进而推动农村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乡镇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