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桃果实采后不同包装处理的贮藏效果及其生化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在2℃~4℃贮藏温度下,与对照(不包装)、聚乙烯塑料薄膜(PE)包装相比,聚氯乙烯塑料薄膜(PVC)包装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的硬度及其风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褐变度、丙二醛(MDA)含量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较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高.在贮藏前期,不同包装的果实中,酚类物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低于对照,而贮藏后期却高于对照.总体看来,PVC包装处理有利于桃果实的低温贮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贮藏包装方式对采后蓝莓果实品质级生理代谢的影响,采用打孔PE包装、封口PE包装及不包装的处理为对照,均置于(4±1)℃的贮藏库内,以5 d为1个测定周期,对采后蓝莓品质的相关生理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抗氧化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CK相比,PE包装贮藏能显著抑制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的下降,减缓失重率和腐烂率的升高,能有效抑制PPO活性、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升高,增强SOD、CAT和PAL活性,说明PE贮藏包装对"夏普蓝"蓝莓的采后贮藏品质有较好的保持作用,且以封口PE贮藏包装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涂膜对常温贮藏兔眼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圆蓝”兔眼蓝莓为试材,研究了0.5%壳聚糖(0.4%高分子壳聚糖+0.1%低分子壳聚糖)涂膜对常温贮藏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常温条件下贮藏20d的过程中,壳聚糖涂膜可以有效减缓蓝莓果实感官品质及果实硬度的下降速度,降低腐烂率和失重率,保持较稳定的TSS和有机酸含量;抑制PPO活性的快速升高和MDA的大量积累:有效延长常温条件下的贮藏期,有利于保持采后蓝莓的品质。但对采后蓝莓果实中的花色苷含量无明显影响.对类黄酮的增加有一定的抑0作用。  相似文献   

4.
红富士苹果冰温、0℃下贮藏5个月、7个月后分别移入不同温度货架,对果实感官及营养品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0℃贮藏相比,5个月、7个月冷藏及货架期,冰温贮藏保持了红富士苹果较好的贮藏期及货架期品质。5℃货架温度较15℃下果实失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下降缓慢,果面h值增加及果肉L*值下降减缓,花色苷、类黄酮、总酚含量损失率低。果实的营养品质较感官品质在较高的货架温度下损失率更高。因此,适宜的低温贮藏及货架温度可有效保持果实的感官及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5.
不同采收成熟度黑宝石李冷藏期间品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种不同采收成熟度黑宝石李果实在冷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果实硬度逐渐降低,花青素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增加,果肉褐变度和腐烂指数增加;中等成熟度的果实在贮藏期间能保持较高的硬度和TSS含量,贮藏后期腐烂指数较低,风味品质最佳,是适宜贮藏的最佳采收成熟度。  相似文献   

6.
不同贮藏温度对蓝莓果实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温度下不同品种蓝莓果实的贮藏特性,以天津蓟州区主栽的8个蓝莓品种为试材,分别在10、4、0、-1℃贮藏条件下比较了果实的5个贮藏特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4种贮藏温度下,温度越低,蓝莓果实好果率越高,失重率越低,硬度及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率越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保持越好。在10℃贮藏过程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好果率逐渐降低,失重率逐渐增加,贮藏至14 d时,蓝莓的好果率在23.33%~85.33%,失重率在13.37%~27.40%;4℃贮藏过程中,好果率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而失重率逐渐增加,贮藏至至21 d时,好果率在19.67%~69.50%,失重率在21.74%~35.66%;0℃和-1℃条件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贮藏至70 d时,好果率在57.60%~95.67%,失重率在4.98%~17.72%,硬度较初值下降了20.69%~57.6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初值下降了1.82%~61.71%,可溶性糖含量较初值下降了14.12%~42.17%。隶属函数综合分析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耐贮藏品种为布里吉塔、蓝金、莱克西。综合比较各指标发现,不同品种蓝莓在-1~0℃下贮藏均可维持较好的果实商品性(好果率和失重率)和果实品质(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7.
不同贮藏温度对玉露香梨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露香梨为试材,分别研究了三种贮藏温度(-1.5℃、0℃和7~-2℃)对果实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5℃近冰温贮藏比O℃贮藏能更好地降低果实腐烂率,减少果心褐变的发生,推迟呼吸高峰的到来时间,延缓硬度、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减缓果肉相对电导率升高.减少丙二醛生成和果心中酚类物质含量.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但对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不明显。-1.5o(=和O℃冷藏与土窑洞贮藏(7~-2℃)相比.除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外.其他采后生理与品质指标均显著优于后者。说明适宜的低温可以提高玉露香梨贮藏品质,延缓衰老。九成熟的玉露香梨在7-.2℃土窑洞条件下贮期为120d左右,O℃及近冰温-1.5℃下贮期可达240d左右.但近冰温贮藏的果实品质明显优于0℃冷藏。  相似文献   

8.
以"日升"品种番木瓜果实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梯度的减压预处理(0 MPa(常压),0.025、0.050、0.075 MPa)对15℃贮藏条件下番木瓜果实品质变化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压处理能显著延缓番木瓜果实硬度下降,延缓可溶性固形物(TSS)、抗坏血酸(VC)、类黄酮及总酚含量的变化,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抑制丙二醛的积累,有利于番木瓜果实贮藏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保持,而且以0.050 MPa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象牙芒果在贮藏过程中果胶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冷藏处理对象牙芒果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以及果胶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保鲜剂A处理在13℃条件下贮藏效果显著优于保鲜剂B和对照,而且13℃ A MA处理的效果最佳.原果胶含量随贮藏期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可溶性果胶含量则呈上升趋势,随着果实的后熟,果胶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逐渐增强,低温(13℃) 气调(MA)可明显抑制酶的活性,延长芒果的贮藏保鲜期.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适合西梅的贮藏保鲜方法,以新疆巴州地区所产“来客”西梅为试材,以(0±1)℃冷藏处理为对照,分别采用1-甲基环丙烯(1-MCP)、1-MCP+臭氧、1-MCP+臭氧+加湿三种方式处理西梅果实,通过测定贮藏过程中的好果率、pH值、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及VC含量,比较分析不同处理方式对西梅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MCP、1-MCP+臭氧、1-MCP+臭氧+加湿处理均可抑制西梅果实的腐烂及pH值的上升,保持较高的好果率、果实硬度和TSS含量,但对VC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中以1-MCP+臭氧+加湿处理西梅的好果率和果实硬度保持较好,1-MCP单独处理对西梅果实TSS含量的保持效果较好。说明适宜浓度的1-MCP熏蒸可较好地保持西梅果实的采后品质,保鲜效果较好,增加臭氧、加湿处理,对1-MCP熏蒸后的西梅保鲜具有正效果。  相似文献   

11.
酶法提高蓝莓果花色苷与总酚溶出率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纤维素酶、果胶酶以及复合果汁酶对蓝莓果浆的酶解效果,确定果汁酶具有最佳的提高花色苷及总酚溶出率的能力。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酶添加量0.2 g/L,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60 min。经酶解后的蓝莓果清汁中花色苷质量浓度达到410 mg/L,花色苷的提取率达到14.1%,较未经酶处理蓝莓果清汁中花色苷的提取率提高了2.17倍;总酚质量分数达到175.1 mg/100 g,提取率达到21.8%,较未经酶处理蓝莓果清汁中总酚的提取率提高了1.95倍。  相似文献   

12.
以翠冠梨为试材,对其贮藏过程中酶促褐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翠冠梨在贮藏期间先进行酚类物质合成,后发生降解,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酚类物质的减少和褐变同时发生,PPO促进酚类物质氧化,结果导致褐变。低温贮藏(0℃)能延缓果实衰老软化褐变。  相似文献   

13.
包装材料对黑珍珠樱桃贮藏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贵阳市乌当区下坝乡黑珍珠樱桃为试材,采用聚乙稀保鲜膜(PE)、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普通纸盒对樱桃进行包装处理,在0~1℃的条件下贮藏,研究樱桃果实的商品品质及酶活性。结果表明,聚乙烯保鲜膜对樱桃的贮藏有较为显著的保鲜效果,降低了樱桃的呼吸强度和PPO、POD的活性,减少了樱桃VC和还原糖损失,增加了可滴定酸的含量,减缓丙二醛含量的增高,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不显著,既使樱桃的货架期和贮藏期明显延长,又保证了樱桃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Blueberry (Northern Highbush, cv ‘Brigitta’) and raspberry (cv ‘Maravilla’) fruit were subject to low dose gamma irradiation (0, 150, 400 and 1000 Gy) and stored at 0 °C for three or ten days (blueberry) and two or seven days (raspberry)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irradiation on fruit quality and nutritional and proximate contents. In general, none of the irradiation doses (≤1000 Gy)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lueberry or raspberry fruit quality (overall fruit quality, colour, firmness, weight loss, TSS, TA levels or TSS/TA ratio), or the nutritional or proximate content (ash, carbohydrate, dietary fibre, energy, moisture, protein, sodium, potassium, total sugars, fructose, ascorbic acid, monomeric anthocyanin, citric and malic acids). The length of time in storage affected some fruit quality and nutritional and proximate content parameters (such as overall fruit quality, firmness, weight loss, TA levels, dietary fibre, potassium, ascorbic acid, citric and malic acids), with longer storage periods resulting in lower quality fruit, irrespective of irradiation treatment. No interaction was detected between the effects of irradiation treatment and storage time, indicating that the storage effect was consistent for all irradiation doses on both blueberry and raspberry fruit quality.  相似文献   

15.
以"湖景蜜露"水蜜桃为材料,采用0.03 mm微孔膜、0.03 mm微孔膜结合1-MCP等保鲜包装处理,测定在0℃条件下贮藏30 d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微孔膜结合1-MCP在低温条件下可以显著降低水蜜桃果实贮藏期的腐烂率,延缓失重失水,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更有效地保持果实的硬度、细胞膜稳定性和维C含量。微孔膜结合1-MCP能够延长水蜜桃贮藏期和货架期,在水蜜桃保鲜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曲酸对鲜切马铃薯的抗褐变机制,以鲜切马铃薯为试材,采用0.3 g/L曲酸溶液进行真空浸渍(VI)处理,用聚乙烯保鲜膜包装后于(4±1)℃下冷藏12 d,分析鲜切马铃薯冷藏期间的褐变指数(BI)、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总酚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曲酸VI处理组和对照组鲜切马铃薯PPO活性均呈上升趋势,但曲酸VI处理组的上升幅度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冷藏第12天时,曲酸VI处理组的PPO活性较同期对照组下降了27.6%,这与BI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曲酸VI处理组的PAL活性也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然而,冷藏期间曲酸VI处理组的POD活性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在冷藏0~8 d,曲酸VI处理组总酚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抗氧化能力在冷藏初期(0~2 d)差异不大,但贮藏4~12 d,曲酸VI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曲酸VI处理可以抑制PPO活性,延缓鲜切马铃薯冷藏期间的褐变。  相似文献   

17.
以小白杏为试材,在分别对其进行-3℃冷激处理1 h和3 h、-5℃冷激处理1 h后,将果实置于常温(25~30℃)下7 d,研究冷激处理对小白杏货架期品质的影响,探索对小白杏贮藏最有利的冷激处理条件。结果表明,冷激处理可以延长小白杏的货架期,延缓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有机酸含量的下降。其中以-3℃冷激处理3 h的杏果货架7 d时的硬度最高,腐烂率最低,货架期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8.
预贮对大久宝桃果实冷害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种不同贮藏模式下对大久宝桃的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大久宝桃在0℃恒温贮藏条件下,30天以后开始出现冷害症状,20℃货架期条件下3天出现果实软化能力下降,出汁率下降;而8℃预贮15天的果实没有出现冷害症状,但显著地促进了果实的后熟软化,导致果实的商品性能下降,而失去应用价值;8℃预贮5天的果实在贮藏期间能够保持一定的硬度和TSS含量,出汁率较稳定,出库后能够正常后熟软化,在预防冷害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了大久宝桃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以黑宝石李为试材、0℃的冰水混合物为冷却介质,研究了不同冷冲击处理时间(1、2、3、4 h)对贮藏期间黑宝石李果实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在0~1℃条件下贮藏96d和19~21℃条件下7d货架期的试验结果表明,冷冲击处理有利于保持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细胞膜透性的增大和丙二醛含量的升高,显著抑制酚类物质含量的下降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上升,对提高黑宝石李果实的抗冷性和延缓衰老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冷冲击处理2h和3h的果实褐变和冷害程度轻微,硬度和好果率较高,李子酸甜可口,香味较浓,综合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