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圣女果色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圣女果果肉中提取色素,研究分析了温度、光照、p H值、氧化剂和还原剂、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等对圣女果果肉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圣女果果肉色素在45℃以下,p H值为3~8时稳定性较好,对氧化剂H_2O_2,常见食品添加剂和金属离子K~+,Ca~(2+),Na~+,Mg~(2+)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紫外光和室外日光及Cu~(2+),Zn~(2+)和还原剂Na2SO3不稳定。  相似文献   

2.
以A440 nm吸光度为指标,研究p H值、温度、光照、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及常用食品添加剂等对山茱萸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茱萸红色素在酸性条件下较为稳定,但随着酸性减弱,其颜色变浅;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0~90℃)对热比较稳定;不同光照条件对其具有一定程度的降解作用;Na~+,Ca~(2+),Mg~(2+),Al~(3+),Zn~(~(2+)),K+,Cu~(2+)等金属离子对色素影响不大,但Fe~(3+)的存在会使色素变色而不稳定,而Ba~(2+)会使色素溶液产生部分沉淀而浑浊;氧化剂H_2O_2和还原剂Na_2SO_3可使色素褪色;蔗糖、葡萄糖、抗坏血酸、苯甲酸钠等食品添加剂对色素稳定性影响不大,柠檬酸和食盐对色素具有一定的增色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苦水玫瑰花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苦水玫瑰花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剂选用80%的乙醇,pH为2,料液比1∶60(g/mL),浸提时间60 min;苦水玫瑰花红色素在pH<6的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在碱性介质中极不稳定,在70 ℃以下较稳定,但对光较敏感,食品添加剂蔗糖和VC对其稳定性影响不大(色素吸光值变化幅度在10%以内)。该色素对还原剂Na2S2O3有一定的耐受能力,而对氧化剂H2O2的耐受性较弱,金属离子Na+、Al3+、K+、Ca2+对色素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而Fe2+和Fe3+对该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核桃青果皮色素成分分析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开发利用天然色素,提取核桃青果皮色素:在合适的条件下利用超声萃取的方法提取色素,并用酸沉法使色素析出,干燥得到固体。对色素中的主要染色成分进行分析,并对色素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中单宁和黄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8.07%和4.86%;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光性;在酸性条件下产生沉淀,碱性条件下溶液颜色加深;H2O2对其有一定影响而,Na2SO3对其没有影响;金属离子Na+、K+对色素色泽无明显影响,而Ca2+、Al3+、Cu2+、Fe3+与色素分子形成络合物。  相似文献   

5.
以谷子秸秆为原料,研究色素成分和不同外界因素对谷子秸秆中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经紫外光谱扫描和颜色反应,该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44 nm,初步证明该色素为类胡萝卜素类物质,可能含有α-胡萝卜素-5,6-环氧化物。稳定性试验表明,该色素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和耐氧化性,耐光性较差;还原剂Na SO3对其有增色作用;该色素适合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使用;可与蔗糖、氯化钠等食品添加剂共同使用,但不能与柠檬酸和苯甲酸钠共同使用;Cu2+对该色素有破坏作用,Fe3+有增色作用,K+,Ca2+和Mg2+对该色素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料液比、超声时间、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考查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水提皂荚刺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常用食品添加剂及金属离子对皂荚刺黄酮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皂荚刺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60 (g∶m 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80 min,超声时间15 min,此条件下提取的皂荚刺黄酮含量为4.57%。试验表明,葡萄糖、糖精钠、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谷氨酸钠、琥珀酸二钠、山梨酸钾、苯甲酸钠、丙酸钠、双乙酸钠、食盐、Zn2+有利于黄酮的稳定,其他食品添加剂对黄酮稳定不利。  相似文献   

7.
核桃外果皮棕色素的提取纯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纯化核桃外果皮棕色素,并研究其稳定性。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得到棕色素粗品,利用盐酸沉淀法和乙醇沉淀法纯化棕色素粗品,并且研究了pH、氧化剂、还原剂、温度、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对纯化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外果皮棕色素的最佳提取溶剂为水,不溶于非极性溶剂,通过盐酸沉淀法和乙醇沉淀法纯化后分别制得色素Ⅰ和色素Ⅱ,色素Ⅰ提取率为6.2%;色素Ⅱ提取率为5.3%。色素Ⅰ和色素Ⅱ性质相近,最大吸收波长均为570 nm和670 nm,两种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均有沉淀产生,碱性条件下颜色加深。双氧水使其褪色,而亚硫酸钠不影响其稳定性;色素Ⅰ耐高温,色素Ⅱ在80℃下较稳定;金属离子Na^+、Ca^2+、Cu^2+、Zn^2+、Mg^2+对色素色泽无明显影响,而Fe^3+、Al^3+、Pb^2+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食品添加剂柠檬酸、维生素C、山梨酸钾、氯化钠、苯甲酸钠对色素无不良影响,而蔗糖会影响两种色素的稳定性。首次提取纯化制得核桃外果皮棕色素,并确定其最大吸收波长,因原料易得,生产工艺简单,并可用于工业化生产,所以核桃外果皮棕色素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8.
以南方红豆杉的红色和黄色假种皮为材料,初步分析了其理化性质和呈色不同的原因。结果显示,南方红豆杉假种皮色素主要由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物质组成,抗氧化剂和金属离子(K+,Na+,Ca2+,Al3+,Cu2+和Fe3+)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根据HPLC-MS结果推测紫杉烷类物质是南方红豆杉假种皮呈现红色,而黄酮类物质可能是假种皮呈现黄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对向日葵籽壳红色素的提取条件,以及温度、pH值、光照、常用食品添加剂、金属离子对向日葵籽壳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料液比1:20(g/mL)、50℃恒温、30%乙醇(pH值为2.0)、浸提60min、采用3次浸提,提取得率可达96.76%。色素在pH值为2-6、温度65℃以内比较稳定,光照能加快色素降解,K^+和Ca^2+对该色素无不良影响,而Cu^2+、Al^3+、Fe^3+、Sn^2+和Ph^2+对该色素有较大影响,常用食品添加剂对色素稳定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贮藏条件对采后龙眼果皮褐变底物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谱特征和酶学反应,分析采后贮藏环境条件对龙眼果皮酶促褐变底物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龙眼褐变底物在光照、高温和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容易变褐;O2处理提高了褐变底物与龙眼多酚氧化酶(PPO)的反应能力,而CO2处理明显减缓其与龙眼PPO的酶促褐变反应;氧化剂H2O2加速了该酶促反应,但还原剂VC及Na2S2O5阻止底物酶促褐变;K+,Na+,Ca2+和Zn2+对底物溶液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而该底物溶液在Fe3+,Fe2+,Cu2+,Pb2+存在下不稳定。  相似文献   

11.
天然花色苷的资源收集及稳定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天然花色苷材料野外采集,共得到50种植物的花色苷样品,采用pH 1.0/pH 4.5溶液吸光值(△OD)差值法,对这些花色苷提取液进行了1年的测定和筛选,筛选出了花色苷颜色稳定性较好的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a A.)、蜀葵(Althaea. Rosea L.)、翠雀(Delphinium grandiflorum L.)和日本红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等4种植物资源。对这4种花色苷进行酸碱性、光照、金属离子、热处理等条件下的稳定性测定,表明在pH4.0以下稳定,高于pH4.0稳定性则明显下降。日光、pH 1.0条件下上述4种花色苷溶液的半衰期分别为339d、255d、226d和234d。钙、镁离子对花色苷的稳定性无影响,铝、铜、锡和铁的存在降低花色苷的稳定性,其中铝影响较小,铜锡影响较大,铁影响最大。在100℃ 20min pH1.0热处理下色素损失率分别为2.7%、29.2%、20.0%和7.1%。桔梗花色苷稳定性明显优于其余3种花色苷。结果表明上述4种花色苷有希望开发成为食品色素添加剂。  相似文献   

12.
一株有机磷农药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从有机磷农药严重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有机磷农药高效降解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及其酶学性质研究。通过有机磷农药驯化培养、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及其16S rDNA序列分析等试验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并初步研究了pH值、温度、底物及金属离子等外界因素对其粗酶液酶学性质的影响。分离筛选出一株有机磷农药高效降解菌J7-4,经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及其16S rDNA序列分析等试验,初步将其鉴定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其降解酶为胞内酶,该酶最适pH为9.0,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底物为甲基对硫磷,并且该酶具有广谱降解特性;Mg2+、Ca2+等金属离子对其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Co2+、Cr3+对该酶有轻微的抑制作用,而Mn2+、Fe3+、Zn2+、Al3+、Hg+、Cd2+、Ba2+、Ag+对该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成功地从有机磷农药严重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了一株有机磷农药高效降解菌J7-4,并对其降解酶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胁迫对白三叶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博  田杰  龙林  李莉  王元素 《种子》2019,(2):20-24
为了探讨重金属胁迫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模拟4种不同浓度重金属离子(Zn2+、Pb2+、Cu2+、Cd2+)条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相对胚根(芽)长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白三叶种子对Cd2+的耐受能力最强,Zn2+和Cu2+次之,对Pb2+的耐受能力最弱。总体上,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相对胚根(芽)长随着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高浓度重金属离子对白三叶种子萌发及生长发育会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然而,低浓度的Zn2+、Cu2+、Pb2+对胚的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表明白三叶对低浓度重金属环境有一定适应性。在本试验中,白三叶对Cd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5种不同浓度的Cd2+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均高于50%,且Cd2+浓度为1mg/L时可促进种子的萌发。此外,进行过重金属处理的种子会表现出相对胚根长小于相对胚芽长,表明重金属胁迫首先影响种子根部的生长发育,从而抑制白三叶的生长。综上所述,白三叶对低浓度的Zn2+、Pb2+、Cu2+、Cd2+和高浓度Cd2+具有较好的耐受能力,可作为上述环境的绿化植被,并且在重金属Cd土壤污染中有良好修复前景。  相似文献   

14.
洛神花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优化超声波提取洛神花总黄酮工艺条件,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洛神花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液固比50∶1(mL/g),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温度60℃,超声波功率350 W,此条件下,洛神花总黄酮得率为3.69%。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洛神花总黄酮在30~60℃下较稳定;在暗室和室内自然光照下较稳定,室外强光照下其含量明显下降;pH过高或过低均会降低洛神花总黄酮稳定性,在pH 3.0~6.0下稳定性最好;常见金属离子K+、Na+、Zn2+、Ca2+、Ni2+、Mg2+对洛神花总黄酮稳定性没有影响,但Cu2+、Fe2+、Al3+会降低洛神花总黄酮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研究鹅掌柴叶片中绿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鹅掌柴叶片中绿色素对热、光稳定性较好;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对常用的防腐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柠檬酸等稳定;对糖有一定的稳定性;氧化剂和还原剂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金属离子Cu2?、Mg2?、Ca 2?、K?、Na?、Zn2?对色素的影响也很小。  相似文献   

16.
黑粒小麦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黑粒小麦是中国近几年育成的一类新品种,其富含丰富的天然黑色素和营养价值。为了从黑粒小麦中提取天然色素并研究其理化性质,以黑粒小麦为材料,对它进行天然色素的提取及色素稳定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天然黑色素易溶于水、乙醇等极性溶剂,为水溶性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呈现红色,碱性条件下为绿色;黑粒小麦色素较耐热(<80℃);Ca2+、Ba2+、K+、Fe3+、Al3+、Cu2+、Mg2+这些金属离子对该色素都有一定的增色作用,但Ba2+、Al3+、Fe3+使其有沉淀出现;Vc、H2O2使色素色泽变浅,Na2HSO4对色素有较强的褪色作用;食盐、蔗糖、柠檬酸对黑粒小麦色素有增色的作用。由此得出,黑粒小麦色素的理化性质比较稳定,是较理想的天然色素添加剂。  相似文献   

17.
5种典型重金属对一株优势菌的阿莫西林抗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金属和抗生素是普遍存在的两类污染物,其对微生物的交互影响值得关注。前期从养殖废水中筛选出来7株具有重金属和抗生素协同抗性的细菌,本研究针对其中一株G-杆菌(命名:菌株MA1),采用最小二分法和药敏纸片法,通过抑菌环的测定,研究了Pb2+、Cr6+、Hg2+、Cu2+、Zn2+对菌株阿莫西林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MA1对Pb2+、Cu2+、Zn2+、Cr6+及Hg2+的耐受浓度分别为100、100、100、50、10 mg/L,且对阿莫西林具有特定耐药性。尽管Hg2+的抑菌效果最好,但当与阿莫西林共存时,超过5 mg/L的Hg2+能使菌种MA1的耐药性大大提高,而对于其他4种重金属离子,随着浓度升高,菌株MA1的阿莫西林敏感性增强,其中抑菌作用明显的Cr6+反而表现出最弱的协同杀菌能力,Cu和Zn一般被认为最容易使菌体产生重金属抗性,但与阿莫西林共存时,杀菌作用明显增强。因此,典型重金属的共存确实改变了菌体MA1对阿莫西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几种重金属离子对小白菜种子萌发及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李德明  贺立红  朱祝军 《种子》2005,24(6):27-29
本试验研究了镍(Ni^2 )、镉(Cd^2 )、铜(Cu^2 )、锌(Zn^2 )、铬(Cr^3 )、银(Ag^ )、铅(Pb^2 )7种重金属离子对小白菜种子萌发和萌动种子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5、5mg/L浓度下Zn^2 、Ag^ 、Pb^2 略促进萌发,Cu^2 在50mg/L浓度下极显著地抑制萌发,500mg/L浓度下各离子均显著抑制萌发。0.5mg/L低浓度处理时,Zn^23 和Ni^2 促进小白菜幼芽伸长。随浓度增加,重金属离子均引起小白菜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加,但幼芽长度降低。发芽率与细胞膜透性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综合考虑,Zn^2 对小白菜种子萌发毒性相对较小,Cr^3 毒害最大,Cu^2 毒害仅次于Cr^3 ,500mg/L处理浓度下以Ag^ 毒害最大。  相似文献   

19.
黄秋葵叶粉中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温度、光、氧气、矿质元素和抗氧化剂对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对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影响极显著,两者在阳光下降解速度很快;温度对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影响极显著,β-胡萝卜素在室温降解速度很快;氧气对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K、Ca、Mg和Co不利于叶黄素的稳定,矿质元素均不利于β-胡萝卜素的稳定,其中Ca的影响最大;0.24%的VcNa和Vc有利于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盐害下不同黄秋葵品种苗期生长的差异,以2个黄秋葵品种皇星五角(HXWJ,耐盐型)和绿新五角(LXWJ,盐敏感型)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浓度Na Cl(0,80,160 mmol/L)、不同胁迫时间(25,50 d)对黄秋葵植株苗期生长及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 Cl浓度的提高、胁迫天数的增加,黄秋葵幼苗的株高、根长、植株鲜干质量、细胞膜稳定指数(CMSI)、K+含量,K+/Na+比呈下降的趋势;而叶片丙二醛(MDA)含量,Na+含量逐步升高;盐胁迫下黄秋葵幼苗鲜质量下降的幅度大于干质量,茎叶下降的幅度大于根系;胁迫至25 d,黄秋葵叶片和根中SOD、POD活性随Na Cl浓度增加逐步升高,胁迫至50 d,2个酶活性随Na Cl浓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整个胁迫过程中,幼苗的株高、根长、植株鲜干质量、CMSI、K+含量,K+/Na+比含量的降幅及MDA含量的增幅均为HXWJLXWJ,表明苗期较高的干物质积累、细胞膜稳定性及K+含量是耐盐性黄秋葵品种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