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黄秋葵为主要原料研究黄秋葵软罐头,采用传统感官评价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方法分别对黄秋葵软罐头加工工艺及配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黄秋葵软罐头工艺条件为护绿剂中乙酸锌添加量0.06%,硫酸铜添加量0.02%和烫漂时间15 s时,护绿效果最好;氯化钙添加量0.3%,浸泡时间45 min时保脆效果最好。黄秋葵软罐头最佳工艺配方为香油添加量3%,柠檬酸添加量1%,食盐添加量4%,辣椒粉添加量1%。  相似文献   

2.
以黄秋葵、全脂奶粉、鸡蛋为原料,白砂糖、人造奶油、植脂末、复配稳定剂等为辅料,研制一款风味清新、口感细腻,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黄秋葵软冰激凌产品。以黄秋葵软冰激凌的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最终得到产品最优配方为黄秋葵汁添加量18%,全脂奶粉添加量12%,白砂糖添加量14%,奶油添加量6%,复配稳定剂添加量0.3%,采用该配方制得的软冰激凌呈浅绿色,秋葵独特香气,奶香味浓郁,无冰晶,口感细腻润滑,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3.
以黄秋葵嫩果为主要原料,研究酸辣爽脆黄秋葵泡菜。以感官评价为标准,研究白砂糖添加量、泡菜盐添加量、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对黄秋葵泡菜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建立黄秋葵泡菜制作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黄秋葵泡菜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白砂糖添加量3%,泡菜盐添加量6%,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4 d。  相似文献   

4.
李欣  王玉英 《科学种养》2012,(10):50-51
黄秋葵学名咖啡黄葵,又称羊角豆、补肾果、补肾草,属于锦葵科、秋葵属,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非洲,我国从印度引进,已有70多年的栽培历史。现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以美国发展最多,是海内外广受欢迎的保健蔬菜。通过长期多方面的试验研究证明,黄秋葵具有很高的营养价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50日龄体重和脚胫颜色相近的大麻花鸡288只,随机分为6个试验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试验组为占日粮2%、3%、4%、5%的黄秋葵,对照组为不添加黄秋葵组、添加加丽红和加丽黄的混合组,试验共进行42d。研究结果表明:日粮添加3%、4%、5%黄秋葵试验组显著提高了试验鸡皮肤和脂肪的着色效果(p<0.05),而添加2%黄秋葵试验组和2个对照组的着色效果较差;试验组鸡从开始摄取含黄秋葵的饲料到皮肤显现较黄颜色,需要3周左右,4周后达到比较理想的程度,各个部位着色程度大小是:脚胫>胸部>臀部>脂肪>背部;日粮添加黄秋葵茎叶粉对试验鸡的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6.
黄秋葵茎叶粉对文昌鸡蛋黄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300日龄产蛋率相近的文昌鸡360只,随机分为6个试验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组为占日粮2%、3%、4%、5%的黄秋葵,对照组为不添加黄秋葵组、添加加丽红和加丽黄的混合组,试验共进行30d。研究结果表明:日粮添加2%、3%、4%、5%黄秋葵试验组和加丽红、加丽黄的混合组均显著提高了试验鸡蛋黄的着色效果(p<0.05),5个处理彼此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未添加黄秋葵的对照组的着色效果较差,与其它各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鸡摄取含黄秋葵的饲料1 ̄2周后,蛋黄颜色明显加深,3周后,蛋黄达到较为理想的黄色,比色值达到10级以上。日粮添加黄秋葵茎叶粉对试验鸡的产蛋率和料蛋比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7.
正黄秋葵别名羊角豆、秋葵、咖啡黄葵等,为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以采收嫩荚供食用。黄秋葵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誉为高蛋白蔬菜。嫩荚炒易熟、煮易酥,烹调方便,食用率高,废弃物少。花和芽含有较多的维生素,也可作菜肴。一、整地施肥黄秋葵不能连作,棉花地栽培要间隔3年以上。由于黄秋葵生育期长、根系发达,栽植地块要求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排水良好。  相似文献   

8.
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加入咖啡果茶粉制作咖啡果茶面包。以面包感官评分为考查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优化咖啡果茶面包的制作工艺,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咖啡果茶粉添加量3%,白砂糖添加量16%,酵母添加量1.5%。按此配方制作的面包体积膨松、松软细腻,具有咖啡果茶的独特风味。  相似文献   

9.
以脱去50%原脂肪含量的新鲜牛乳为主要原料,使用黄秋葵果胶与低甲氧基果胶以质量比1∶2的比例复配后作为脂肪替代物加入主原料中并添加少量抹茶粉,制备黄秋葵果胶低脂抹茶干酪.在考察抹茶添加量、果胶添加量、凝乳酶添加量和凝乳时间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以干酪凝乳得率与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优化黄秋葵果胶低脂抹茶干酪工艺,确定加入果胶和抹茶的低脂干酪生产的最佳配方和生产工艺.结果表明,最优工艺配方为:抹茶粉添加量(相对生牛乳,其他同)0.8%,果胶添加量0.01%,凝乳酶添加量0.4%,凝乳时间25 min.在此工艺下生产的产品感官接近全脂干酪,且有抹茶特有风味,质地均匀,软硬适中有光泽.  相似文献   

10.
黄秋葵(Hibiscus.esculentuscL)别名秋葵,羊角豆,原产非洲,世界上以美国,埃及,印度等国家栽培黄秋葵较普遍。我国引人栽培的历史较短,仅有小面积栽培。贵阳市是首次栽培。黄秋葵以肉质嫩荚供食,叶、芽、花也可食用。适用多种烹饪,嫩美中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盐,此外还含有一种特有的粘状物质(为果胶,半乳聚糖,阿拉伯树胶等的混合物),其中的无机盐、维生素BI、维生素C的含量均高于菜豆。黄秋葵的种子含油量和蛋白质量丰富.也可以做咖啡的代用品或添加剂。黄秋葵在贵阳地区引种成功。为市民的“菜篮子”又添…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初加工方法对小粒咖啡产品品质的影响,开展水洗、日晒、厌氧日晒和厌氧水洗4种咖啡鲜果加工方法对咖啡生豆内含物含量、生豆烘焙曲线及感官评价等相关参数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初加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咖啡生豆理化指标和咖啡感官评价指标,其中厌氧日晒处理的咖啡生豆理化指标优异,日晒处理的咖啡烘焙豆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2.
以可可液块、咖啡、黑豆、黑芝麻等为主要原料,研究了咖啡风味巧克力的主要配方,确定咖啡风味巧克力的最佳配方为:可可液块∶蔗糖∶咖啡∶黑豆∶黑芝麻∶可可脂∶乳粉=50∶25∶4∶2∶4∶20∶20,香兰素和大豆磷脂的添加量保持恒定比例为0.01%和0.4%,制备出色、香、味俱佳,并且有丰富保健功能的的风味巧克力,此种巧克力在常温下保存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3.
重茬对甜菜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甜菜重茬的危害,利用多粒、单粒两种类型供试材料,在田间同时进行重茬和生茬比较试验。研究重茬对甜菜产量、品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供试的几个多粒种平均减产22429 kg/hm2,单粒种平均减产18354 kg/hm2。(2)多粒种平均含糖下降2.58度,单粒种下降1.36度。(3)K、Na、α-N,多粒种平均分别增加了0.37 mmol/100g、3.31 mmol/100g、1.04 mmol/100g,单粒种分别为0.15 mmol/100g、2.21 mmol/100g、0.39 mmol/100g。(4)重茬地甜菜有害物质含量增加导致甜菜的品质下降,糖份损失率增加,多粒种平均增加0.69,单粒种平均增加0.47;可提取糖率减少,多粒种平均下降3.27,单粒种平均下降2.17;产糖量减少,多粒种减少4996 kg/hm2,单粒种减少3814 kg/hm2。(5)重茬地褐斑病发病早,比生茬地高1~2级。  相似文献   

14.
洞庭湖区冬季亚麻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亚麻品种在南方的生态适应性,在不同试验点间,通过亚麻的品种比较,筛选出适合洞庭湖区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结果表明,不同试验点间,安全试验点的原茎产量和种子产量均高于梅加州试验点。在梅加州试点中,综合产量排名最高的是‘内亚9号’,原茎产量高达533.33 kg/hm2,种子产量高达484.85 kg/hm2。在安全试验点中,综合产量排名最高的是‘内亚9号’,原茎产量高达7244.44 kg/hm2,种子产量高达658.59 kg/hm2。通过对不同试验点间,不同品种亚麻的农艺性状及其产量性状的比较,筛选出高优高产的亚麻品种:‘内亚9号’。  相似文献   

15.
朱洪梅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7):296-301
为了优化高粱壳中抗氧化组分黄酮色素提取工艺,提高天然色素产量。以红色高粱壳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研究提取时间、液料比、提取温度对高粱壳提取液中黄酮色素质量浓度及其对Fe3+总还原力的影响,并对高粱壳粗提物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提取高粱壳中黄酮色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mL/g)84.2:1、提取温度73.5℃、提取时间104.4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液中黄酮色素质量浓度为5.7889 g/100 g,总还原力最大为1.0863;高粱黄酮色素质量浓度和总还原力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同时高粱壳黄酮色素粗提物表现出较强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Partnership discourse is making advances in development dialogue as a means to improve the livelihoods of the agrarian populace. In Papua New Guinea, productive partnerships flourished during the early growth of the coffee industry. After the demise of plantations and rural mills in the lead up to political independence, the support services that plantations used to provide to smallholders, including centralised processing, have ceased as have price incentives for quality. Consequently, smallholders began to produce coffee of inconsistent quality and their productivity has also declined. However, coffee value chain partnerships have the potential to reverse the present decline of coffee production and increase the productivity of coffee farmers and address the inconsistency and the supply of low‐grade coffee. Using two case studies of farmer cooperatives, we investigate collective action and also assess partnerships among present value chain actors. The case studies were supported with interviews of value chain actors to gain further insights into partnerships with farmer groups.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at through collective action and partnerships, coffee farmers can improve coffee production and quality, enhance governance systems in grower groups, attract community development services and diversify into other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7.
咖啡副产物作为家畜饲料的饲用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测定咖啡及其副产物的常规营养成分,评价其饲用价值的高低,以期对咖啡副产物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结果表明,咖啡壳、咖啡果、咖啡豆的粗蛋白含量在9.54-13.54%之间,差异不大(P>0.05),都显著高于咖啡渣(P<0.01);粗脂肪含量以咖啡豆最高(4.94-6.86%),咖啡果次之(3.26%),咖啡渣的粗脂肪含量很低(P<0.01);咖啡渣CF、NDF、ADF和ADL含量显著高于咖啡壳、咖啡果和咖啡豆(P<0.01),而咖啡壳的值最低,反映出其饲用价值最高。这几类原料中,粗灰分、磷含量均以咖啡渣为低(P<0.05),钙含量适中,为0.33%。对于6类原料的RFV(relative feed value,饲料相对值)和GI(grading index,分级指数),二者均以咖啡壳最高,咖啡果次之,咖啡豆居中,而咖啡渣最低。除了咖啡豆间稍有差异(P>0.05)外,6类原料的RFV和GI大小依次为:咖啡壳-1>咖啡壳-2>咖啡果>咖啡豆-1(清洗过)>咖啡豆-2(未清洗)>咖啡渣,对应的RFV分别为420.74、260.09、161.15、117.97、110.94和34.43,GI分别为182.76、105.55、34.44、17.03、18.95和0.55。各原料的DMI、NEL值也以咖啡壳最高,咖啡果次之,再者是咖啡豆,咖啡渣最低,四大类原料的饲用价值之间层次分明(P<0.01)。咖啡壳、咖啡果的饲用价值较高,而咖啡渣极低,基本无饲用价值,比稻草还低。建议通过青贮或混贮加以饲料化利用。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萃取葡萄籽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葡萄籽为原料,进行超临界CO2萃取葡萄籽油的研究。以提取率为指标,对夹带剂和夹带剂料液比进行优选,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萃取压力30MPa,CO2流量27kg/h,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3h,平均提取率15.12%。  相似文献   

19.
冰瓜子的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瓜子为原料,重点研究炒制时间、卤料的配比、卤液的添加量、薄荷油与包膜剂的配比对冰瓜子质量的影响。为冰瓜子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超声辅助水相酶解提取文冠果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文冠果种仁粉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预处理样品,采用水相酶解法提取文冠果油。研究了酶种类、酶解pH值、固液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文冠果种仁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水酶法提取文冠果游离油的较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和碱性蛋白酶均能有效促进蛋白质的水解,提高文冠果油的得率;水相酶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6(g∶mL),温度45℃,碱性蛋白酶(pH值7.0)用量3.0%,纤维素酶(pH值4.5)用量1.0%,反应时间8h(各反应4h),游离油的总提取率可达81.2%。水酶法无溶剂残留,是一种提取文冠果油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