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宋昊  阙斐 《保鲜与加工》2022,22(5):78-85
以燕麦和鹰嘴豆为原料,参考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规定的氨基酸组成标准模式,确定了燕麦和鹰嘴豆最佳氨基酸互补质量比为138∶18。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燕麦鹰嘴豆复合饮料配方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并在最佳复合饮料配方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对其稳定性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燕麦鹰嘴豆复合饮料最佳配方为:料液比(燕麦鹰嘴豆复合粉∶水)1∶16(g/mL),白砂糖添加量20 g/L,柠檬酸添加量2 g/L,在此条件下配制的复合饮料口感最佳,感官评分为88.63±0.97分;燕麦鹰嘴豆复合饮料最佳稳定剂配方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添加量0.8 g/L,黄原胶添加量0.5 g/L,海藻酸钠添加量0.3 g/L,在此条件下复合饮料稳定性最高,离心沉淀率为12.40%±0.07%。该试验结果为谷豆类复合饮料加工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黑枸杞梨汁复合饮料进行工艺优化,并对复合饮料稳定剂进行筛选,同时测定了复合饮料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及各项指标。结果表明,黑枸杞梨汁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的各组分用量为黑枸杞5 g/L,白砂糖21 g/L,柠檬汁6 g/L,梨汁45 g/L,感官评分为87.22分。此外,0.3%的果胶添加量为稳定剂,复合饮料稳定性良好。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饮料具有较好的ABTS自由基清除效果,清除率达70.06%。黑枸杞梨汁复合饮料的总糖含量为86.73 mg/m 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0.7%。此工艺条件下的黑枸杞梨汁复合饮料风味独特,具有酥梨和柠檬清香,口感酸甜适宜,呈紫红色,组织状态均匀,为黑枸杞和砀山酥梨精深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海棠果、灵芝、桂花为主要原料,蔗糖、柠檬酸、β-环状糊精、黄原胶、CMC-Na为辅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海棠灵芝桂花复合饮料配方,并提高其稳定性。结果表明,海棠灵芝桂花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海棠果汁添加量50%,灵芝汁添加量6%,桂花汁添加量12%,蔗糖添加量100 g/L,柠檬酸添加量0.2 g/L;复合稳定剂配方为:黄原胶添加量0.3 g/L,CMC-Na添加量0.4 g/L,β-环糊精添加量0.6 g/L。按此配方制备的复合饮料产品外观呈橙黄色,口感酸甜柔和,具有海棠果、灵芝、桂花的香气。  相似文献   

4.
以黑木耳、决明子为原料,研制具有降血压、降血糖、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功效的复合保健饮料。先用β-环糊精掩盖法对黑木耳浸提液进行脱臭处理,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黑木耳决明子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最后采用理化方法分析其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在黑木耳浸提液(1∶20水提物,g∶mL)中添加0.15%(m/V)的β-环糊精处理30 min,脱臭效果较好;黑木耳决明子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黑木耳浸提液和决明子浸提液(1∶20水提物,g∶mL)的配比8∶1(V/V),复合浸提液液添加量30%(V/V),柠檬酸质量浓度0.025 g/mL,甜菊糖苷质量浓度0.02 g/mL。经检测,该饮料稳定系数R≥9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致病菌未检出,大肠杆菌≤3个/100 mL,菌落总数≤100个/mL,达到果蔬汁饮料卫生标准GB 19297—2003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李琦  张江宁  叶峥 《保鲜与加工》2022,22(12):53-60
研究一款以红枣和灵芝多糖为主要原料的新型饮料。以超临界CO2萃取灵芝孢子油后所剩的灵芝孢子粉为原料,经水提醇沉技术获得灵芝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等方法对红枣灵芝多糖复合饮料的制备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枣汁最佳制备工艺为:红枣清洗去核,以液料比30∶1(mL/mg)的比例加入水,煮沸30 min后,用超声水提处理2次,超声提取70 min,温度70 ℃;灵芝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35∶1(mL/mg),提取温度40 ℃,超声波功率600 W下提取90 min;红枣灵芝多糖复合饮料最佳配方为:红枣汁添加量250 g/L,灵芝多糖添加量50 g/L,柠檬酸添加量15 g/L,木糖醇添加量40 g/L,壳聚糖添加量0.2 g/L。所得产品口感饱满、风味鲜美且稳定性好,是一种新型的集营养与保健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饮品。红枣灵芝多糖复合饮料的开发满足了目前功能性产品开发趋势的需求,同时,也可为优质功能性红枣产品、灵芝多糖产品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运动饮料含有电解质、维生素等物质,能够为运动人群提供营养能量。选择颗粒化乳清蛋白等物质,开发一种富含乳清蛋白的运动蛋白饮料,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配方主要成分进行优化。优化的配方用量分别为颗粒化乳清蛋白4.7 g/100 m L,全脂奶粉10.7 g/100 m L,白砂糖2.5 g/100 m L,氨糖0.11 g/100 m L;同时,添加卡拉胶0.05 g/100 m L,单甘酯0.21 g/100 m L,黄原胶0.04 g/100 m L,蔗糖酯0.09 g/100 m L作为复合稳定剂。由此配方制作的运动乳饮料呈乳白色,具有浓厚的奶香味,质地细腻顺滑、甜味适中。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苹果醋中添加山楂汁、决明子汁、木糖醇、柠檬酸,开发一种复合型饮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筛选最优配方。结果表明,复合饮料最佳配方为:以苹果醋为基液,山楂汁添加量20%,决明子汁添加量15%,木糖醇添加量10 g/L,柠檬酸添加量0.15 g/L;按该配方制备的山楂决明子苹果醋复合饮料,色泽透亮、口感纯正、酸甜可口、具有山楂和苹果特有的果香味;蛋白质含量为8.6 mg/100 mL,总酸含量为5.9 g/100 mL,总糖含量为3.6 mg/100 mL,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铁皮石斛苹果复合饮料加工工艺,并研究了复合饮料对·OH和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铁皮石斛苹果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铁皮石斛汁料液比1∶15(g/mL),铁皮石斛汁与苹果汁体积比6∶4,黄原胶添加量0.04 g/100 mL,白砂糖添加量4.0 g/100 mL,柠檬酸添加量0.1 g/100 mL;按最佳配方制得的复合饮料对·OH和O^-2·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在1.0 mL/mL时,清除率分别为70.6%和22.4%。制备的复合饮料具有明显铁皮石斛和苹果清香,酸甜适中,口感细腻。  相似文献   

9.
以铁皮石斛鲜条为主料,枳椇、葛根、枸杞等为辅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铁皮石斛复合饮料的配方,并对复合饮料的多糖、氨基酸及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每400 m L铁皮石斛提取液,添加枳椇提取液20 m L、葛根提取液20 m L、枸杞提取液30 m L、白砂糖70 g·L-1、柠檬酸0.3 g·L-1、黄原胶0.02 g·L-1,在25 MPa压力条件下先后均质2次,8 min/次,蒸汽杀菌20 min。制得的复合饮料多糖含量达3 770 mg·L-1,氨基酸总含量达384.39 mg·L-1,矿质元素总含量达184.93 mg·L-1,色泽呈青绿色,具有铁皮石斛和枳椇的清香,口感顺滑细腻,是一款风味独特、成分丰富的新型复合饮料。  相似文献   

10.
以南瓜为主要原料,经切分、预煮、打浆、过滤、调配、胶磨均质和杀菌等工序,生产原味南瓜汁饮料。采用正交试验,对原味型南瓜汁饮料主要原料的配方和稳定剂进行优选。结果表明,使用复合稳定剂和最佳配方制得的原味型南瓜汁饮料,酸甜适宜、风味较佳,而且在室温下保质期可达120d。  相似文献   

11.
为延长巴哈利货架期,以菌落总数为评价指标,研究山梨酸钾、双乙酸钠、脱氢乙酸钠等化学防腐剂单一使用及复配比例对其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化学防腐剂单一使用的最佳添加量为:山梨酸钾0.8 g/kg,双乙酸钠2 g/kg,脱氢乙酸钠0.4 g/kg。复配使用的最佳配比为:0.25 g/kg山梨酸钾+1 g/kg双乙酸钠+0.25 g/kg脱氢乙酸钠。复配防腐剂的效果优于单一防腐剂,可以使巴哈利的保质期从5 d延长至18 d。  相似文献   

12.
采用红枣、薏米、蒲公英进行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探讨了制作红枣薏米蒲公英复合饮料的生产工艺。试验表明,混合液的配比为蒲公英汁料液比1∶15,红枣汁料液比1∶7,薏米汁料液比1∶4,三者体积比为6∶2∶1;每100 m L红枣薏米蒲公英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蒲公英汁20 m L,红枣汁6.7 m L,煮沸后的薏米汁3.3 m L,甜味剂添加量6 g,酸味剂添加量0.07 g,黄原胶添加量0.02 g,山梨酸钾添加量0.6 g,加水至100 m L。该复合饮料风味好、色泽浅、口味适宜,且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13.
马丽  马英 《保鲜与加工》2023,23(12):38-46
以辣木籽多肽为原料,研制辣木籽多肽饮料。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试验优化饮料的最佳配方,采用动物实验研究其抗运动疲劳效果。最终确定的辣木籽多肽饮料最佳配方为:辣木籽多肽添加量50g/L,复合甜味剂(赤藓糖醇与甜菊糖苷质量比1∶1)添加量47g/L,柠檬酸添加量3.2g/L,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0.7g/L,所得饮料溶液透亮,酸甜适宜,具有辣木籽特有风味,且组织均一,无明显沉淀,感官评分可达(89.4±1.1)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0.2、0.4mL∙g^(-1))的辣木籽多肽饮料有助于加快供试小鼠运动时体内的乳酸代谢,减少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分解,并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且组间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辣木籽多肽饮料的抗运动疲劳效果较好。该研究为相关食品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以薏米和荞麦为原料,通过酶解的方式得到较为稳定的薏米汁和荞麦汁,再加入百香果汁、木糖醇和柠檬酸来丰富复合谷物饮料的口感,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薏米荞麦复合谷物饮料的最佳配方,并对复合谷物饮料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谷物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薏米汁添加量35%,荞麦汁添加量15%,百香果汁添加量10%,木糖醇添加量10%,柠檬酸添加量0.05%。按照此配方生产的薏米荞麦复合谷物饮料酸甜适口、香气浓郁、口感适宜、质地均匀,是营养价值高的休闲饮料。  相似文献   

15.
以蒲公英、夏枯草、野菊花为原料,研究蒲公英、夏枯草、野菊花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探究复合饮料的稳定效果。通过正交试验、感官评价等获得蒲公英、夏枯草、野菊花的最佳比例和复合饮料成品各配料比例、稳定性等的最佳配方。采用硝酸铝分光光度法(芦丁标准品)、苯酚硫酸法、折光计法、微生物检测国家标准等进行其质量测定。获得该饮品的最佳配方为:蒲公英汁2%、夏枯草汁55%、野菊花汁43%、白砂糖12%、柠檬酸0.16%。该复合饮料总黄酮含量为0.89 mg/mL,总多糖含量为95.45 mg/mL,可溶性固形物为8.6%,pH 3.30(25℃)。  相似文献   

16.
针对功能性姜黄饮料在生产加工中功能性成分对体系酸碱度、光照强度等因素敏感,产品易产生褪色,且营养价值降低、功效性减弱等问题,采用六偏磷酸钠、抗坏血酸钠、三聚磷酸钠和EDTA-Na_2在姜黄饮料生产及储存中进行护色单因素试验,以总色差值△E和姜黄素吸光度值为评判依据,结果显示六偏磷酸钠0.04 g/L,抗坏血酸钠0.1 g/L,三聚磷酸钠0.15 g/L,EDTA-Na_20.03 g/L时对产品护色效果明显;4种护色剂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显示,4种护色剂复合使用,具有协同效果,护色效果明显。复合护色剂的最优组合为六偏磷酸钠0.04 g/L,抗坏血酸钠0.2 g/L,EDTA-Na_20.04 g/L,三聚磷酸钠0.10 g/L,此时姜黄素吸光度值达到0.41。  相似文献   

17.
抹茶饮料复配稳定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彦 《保鲜与加工》2017,17(5):75-80
为解决抹茶饮料均匀悬浮的问题,本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抹茶饮料的复合稳定剂配方。结果表明,抹茶饮料的复配稳定剂最佳配方为:抹茶添加量0.8 g/100 mL,黄原胶添加量0.06 g/100 mL,CMC-Na添加量0.04 g/100 mL,卡拉胶添加量0.08 g/100 mL,海藻酸钠添加量0.02 g/100 mL,明胶添加量0.06 g/100 mL,琼脂添加量0.02 g/100 mL,糖粉添加量2 g/100 mL,阿斯巴甜添加量0.04 g/100 mL,甜蜜素添加量0.04 g/100 mL,β-环状糊精添加量0.04 g/100 mL。该配方下制备出的抹茶饮料茶汤呈浅绿色,均匀一致,悬浮体系稳定。  相似文献   

18.
Nisin复合防腐剂在低温灌肠肉制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以Nisin(A)为主防腐剂,以其它乳酸钠(B)、柠檬酸钠(C)和EDTA(D)为复合防腐剂,应用到低温灌肠肉制品中以延长其保质期.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L27(313)正交实验,以肉制品的保质期的时间作为评价指标,筛选出防腐效果最佳的实验组合A2B2C3D3.即Nisin 0.5 g、乳酸钠40 mL、柠檬酸钠3.0g、EDTA 0.5 g.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蛋糕的食用安全性,选用3种生物源保鲜剂(ε-聚赖氨酸、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来延长蛋糕的保质期。以戚风蛋糕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ε-聚赖氨酸、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单独使用时的保鲜效果,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3种防腐剂共同使用时的最佳使用量,并与蛋糕中常用的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做效果对比。结果表明:单独使用时,纳他霉素、ε-聚赖氨酸可显著降低蛋糕的霉菌总数,乳酸链球菌素、ε-聚赖氨酸可显著降低蛋糕的菌落总数;三者共同使用时的最佳用量为:加入0.106 g/kg ε-聚赖氨酸,外喷0.108 g/L乳酸链球菌素、0.114 g/L纳他霉素。三者配合使用,可显著延长蛋糕保质期,使蛋糕在37℃下的保质期由原来的2 d延长至5 d,效果优于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该研究为生物源保鲜剂在蛋糕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为蛋糕的防腐保鲜开拓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糖基化鸡蛋清大豆复合蛋白饮料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糖基化鸡蛋清大豆复合蛋白饮料的加工工艺,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复合乳化稳定剂和采用预乳化及二次高压均质工艺,均有助于提高复合蛋白饮料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