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农业》2022,(3):4-5
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作出了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决策部署,但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和督察执法情况看,一些地方违规占用耕地植树造绿、挖湖造景,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一些工商资本大规模流转耕地改变用途造成耕作层破坏,违法违规建设占用耕地等问题依...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32-34
国土空间规划是实现"多规合一",促进国土空间科学治理,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手段。自然资源部明确要求将第三次国土调查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底图,研究从国土三调成果分类及内涵出发,总结归纳国土三调成果应用与国土空间规划城乡建设用地分类转化的方法,为完善调查监测体系,促进国土三调成果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应用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国土调查是全面查清当前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健全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强化土地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要.综合分析了我国西部某县三调耕地现状及与其他耕地数据对比分析,探讨了三调耕地利用趋势及土地利用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第2次土地调查中耕地田坎系数的测算——以青海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海省第2次土地调查田坎系数的测算为例,详细介绍了田坎系数的测算方法和要求,并对青海省耕地的现状、分布以及第2次土地调查田坎系数测算的数据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认为通过采用新的技术规程和统一的测算标准,利用先进方法和手段,达到了田坎系数测算的精度要求,测算的田坎系数能够满足青海省第2次土地调查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自然资源资源部组建后组织开展的第一次全国性、基础性的调查工作,旨在准确摸清全国国土利用现状和自然资源变化情况,为今后自然资源各项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从而为土地资源的有效保护提供保障。就此,笔者就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的内容进行分析,探讨了实施国土调查的主要原则,最后探究了国土三调的重要技术。以供相关业界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6.
合理评价耕地质量是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夷陵区为例,依据第三次国土调查及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成果,从耕地自然质量、区位条件和生态条件3个方面对研究区进行耕地综合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将综合质量分≧80的划为高度适宜区,占比为18.13%,集中分布在东南平原地区;综合质量分在70-80之间的划为中度适宜区,占比21.82%,重要分布在东中部丘陵地区,优先将高度适宜区和中度适宜区的耕地纳入永久基本农田管理。本研究通过将评价结果与现有永久基本农田及生态保护红线成果叠加分析,按照保留、调出、调入三个部分进行调整优化,为"三条控制线"的划定及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耕地地力是构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核心,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条件。以辽宁省耕地(二调国土数据)为基数,以耕地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叠加形成的图斑为评价单元,从立地条件、耕层理化性状、土壤管理、障碍因素和土壤剖面性状等方面综合评价耕地地力,并在此基础上,对全省耕地地力等级进行了划分,提出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川西地区5个土地整理项目区新增耕地的研究,分析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途径和不同地区的主要潜力,以期对今后土地整理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方法]调查和统计分析法。[结果]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的主要途径为归并田块、分散的宅基地搬迁和零星荒草地开发。[结论]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潜力不同,其中平原地区以归并田坎和退宅还耕潜力较大,丘陵地区以整修田坎和开发未利用地潜力明显。  相似文献   

9.
随着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序推进,对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等现状数据准确性的要求愈发严格.《关于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和现状评估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确指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三大步骤的第1步就是"统一形成一张底图",这张底图是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整合规划编制所需的空间关联现状数据和信息,形成坐标一致、边界吻合、上下贯通的一张底图.按照中央和相关部委的要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成果数据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数据,由于二者分类存在差异,因此需按对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成果数据进行分类处理转换.以滨州市博兴县为例,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基数转换实践,在梳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与规划用途分类对应关系的基础上,依托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方法,提出了一套可复用、自动化程度高的基数转换方法.  相似文献   

10.
2018年,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全面开始。三调的工作任务和总体目标,就是在二调的基础上,查清各类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使全国的土地利用基础数据更加精细、更加翔实、更加完善,以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等各项工作的需要。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对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精准化水平,支撑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玉屏县耕地整理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贵州省玉屏县为研究区域,对耕地整理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玉屏县耕地整理总潜力为636.80hm2,占耕地待整理区面积的8.94%,其主要来源是耕地中大量的零星地类和其中部分的田坎占地;采用典型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确定了合适玉屏县的现有田坎系数和可整理为耕地的百分比关系,并对耕地整理潜力进行分级并划分了3个潜力区。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6月11日,四川省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技术培训会在成都召开。受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肖小余委托,农田建设管理处陈阳同志在会上作发言,成都土壤肥料测试中心主任欧阳平主持会议。21个市(州)的农业(农牧)农村局分管局长、农田建设管理科(土肥站)负责人、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骨干等7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会邀请了四川农业大学专家对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技术方案进行解读,梳理了工作思路。并对我省"三调"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尤为珍贵,严格保护耕地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百姓安康的基础和前提,国家对此高度重视。近年来,中央对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严格保护耕地,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等多项与国土耕地保护工作紧密相关的内容。笔者现以辽宁省丹东市为例,对如何做好新时期耕地保护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出一种利用高分辨遥感影像和GIS软件技术进行耕地田坎系数测算的方法,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遥感影像的覆盖面大、现势性强、周期性短、信息丰富等特点,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GIS软件技术进行耕地田坎系数测算的方法可行,与实地测算结果相符。运用该方法必须满足影像的高分辨率和准确合理的田坎边界提取2个条件;对于地形地貌变化不大、影像分辨率较高地区有较好的实际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地块重复整理、河流淹没、建设占用、未扣除项目区内道路、田坎等线状地物造成的补充耕地数量不符合要求,违规将现状为林地、园地的新增地块重新整理并作为占补平衡新增耕地,系统录入与实际规模不一致等问题,造成的补充耕地数量基础数据不扎实,严重影响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有效落实。该研究在总结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GIS平台,对新增补充耕地储备项目(或已备案的土地整治项目)进行审核,主要包括项目图斑及面积审核、项目重叠情况审核、现状库审核、遥感影像疑似判读、野外调查等5个部分,为摸清"家底"(补充耕地储备指标的数量),顺利、有效地推进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工作提供了依据,也为新增补充耕地储备项目审核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浅议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次土地调查田坎系数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坎系数测算是土地系统进行精确统计的必然要求,是土地调查基础性工作内容,是坡耕地面积能否调查准确的"前锋"工作.开展系数测算必须有周密、严格、科学的技术方案做支撑,才能做实做好该项工作.笔者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前期坡耕地田坎系数测算内外业工作,为弘扬科学发展观的工作作风,也为使工作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及经验传承,有必要将田坎系数测算的方式、方法加以梳理.  相似文献   

17.
速览     
<正>推动国土综合整治转型升级日前发布的土地整治蓝皮书提出,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背景下,推动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转型升级,是促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建设生态中国、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和必要路径。蓝皮书公布的第三期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成果显示,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总体偏低,后备资源总面积8029.15万亩,总体上体现出区域分布不均、后备资源明显减少、零星破碎分布等特点。据介绍,"十三五"期间,全国将确保建成4亿亩、力争建成6亿亩高标准农田,其中通过土地整  相似文献   

18.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成果全面客观反映了土地利用状况,也反映出耕地面积普遍减少,土地利用效率不高、节约集约用地仍需加大力度,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恭城瑶族自治县为例,为摸清恭城县耕地后备资源潜力,按照建设占用耕地“以补定占”的原则,为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统筹国土空间开发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开展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通知》,部署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开展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全面查清全国耕地后备资源面积、类型、权属和分布情况,相关省份将补充开展二次调查中"不稳定耕地"和新增耕地的调查评价。本次调查评价主要任务: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以二次调查和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结果为基础,结合土壤普查、农业普查、全国国土规  相似文献   

20.
国土三调能提供准确的土地信息,准确地掌握国土资源数据,保证对土地资源进行修正,符合目前土地集约利用的要求。运用现代测绘新技术开展国土三调,可以实现土地管理现代化,保障土地资源,提高测绘质量。本文针对测绘新技术在国土三调以及国土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解析,总结测绘新技术的具体应用策略和措施,为国土资源普查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