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给不同的水稻品种配套相适应的播栽方式,实行良种良法,对4个粳稻品种进行了不同播栽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30号"适宜手栽,"武运粳24号"适宜机插,"武育粳20号"适宜直播,"南粳44"进行机插、直播的倒伏风险均大;在秧苗超秧龄机插条件下,"武育粳20号"和"武运粳24号"也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合泰兴市推广种植的水稻新品种,2 0 1 5年进行了不同水稻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盐粳1 3号"、"南粳5 2"、"武运粳2 4号"、"扬育粳2号"、"武运粳3 0号"可作为泰兴市水稻生产上的适用品种,其它品种表现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3.
包飞云  陈文革 《现代农业科技》2007,(13):140-140,143
为了了解不同粳稻品种在九成监狱管理分局的特征特性,特于2006年开展了粳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粳2号、武粳15号、武运粳7号抗病、抗倒伏能力强,丰产性好,非常适合九成监狱管理分局气候土壤条件,建议予以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4.
迟熟中粳品种武育粳3号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其食味品质优良,已在生产上应用20多年。该品种由于不抗条纹叶枯病以及产量潜力不如新育成的品种,进一步推广应用受到限制。此前,扬州大学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成功改良了武育粳3号的条纹叶枯病抗性,育成抗条武育粳3号。在此基础上,2009年开始以优质籼稻品种黄华占为非轮回亲本与抗条武育粳3号杂交和回交,以期通过籼粳杂交改良武育粳3号的丰产性,选育新品种。2013年对以上籼粳杂交、回交后代在扬州和武进两地进行系统鉴定。  相似文献   

5.
"武运粳29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的常规粳稻品种,201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以2013年丰产方资料为依据,研究、探明了"武运粳29号"目标产量700kg/667m~2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苏种 《农家致富》2011,(5):24-26
一、连粳7号审定编号:苏审稻201008。来源与类型:原名"连05-45",由连云港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镇稻88×中粳8415)F3为母本,(中粳川-2×武育粳3号)F1为父本杂交,于2005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  相似文献   

7.
"武运粳30号"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江苏省宜兴市于2013年引进"武运粳30号"并进行试种、示范,结果该品种表现出优质、高产、多抗等特点,综合性状突出。为促进"武运粳30号"在宜兴市的进一步种植推广,介绍了"武运粳30号"在宜兴市种植的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并从培育适龄壮秧、大田移栽、科学肥水运筹、提高水浆管理水平、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总结了该品种在机插种植方式下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机械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早熟晚粳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江苏省苏南及沿江地区种植的早熟晚粳水稻新品种,进行了水稻新品种展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0个参试的早熟晚粳水稻新品种,生育期均较适中,在156~160d之间,产量都处于较高水平,其中"武运粳30号"、"武运粳31号"、"镇糯19号"3个品种的产量居前,可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区域。"武运粳23号"生产应用实践证明其高产稳产性好。以上4个早熟晚粳品种可在苏南及沿江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针对长江中下游晚粳稻区和太湖稻区急需熟期适中、可用于机栽、优质、高产、早熟、晚粳型新品种的现状,选择了8个新育成的品种(系)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适宜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太湖稻区种植的品种有"D510"、"28135"、"武运粳23号"、"镇稻661"、"武育粳20号",适宜作迟熟中粳的品种有"D516"、"武55...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武运粳24号"在江苏沿江稻区的全面推广,笔者介绍了"武运粳24号"的种植表现及生育特点,并总结了该品种的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结合锡山区生态条件、生产实践和"武运粳23号"的品种特征特性,制订了"武运粳23号"的工厂秧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以期为其实现高产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于2020年在扬州市公道镇河东村进行粳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筛选适应于该地丘陵地区的高产、优质品种,以促进水稻丰产增效。结果表明,13个优质粳稻品种中,宁香粳11的产量最高,达1.21万kg/hm2,其次为武粳7375、武香粳5245、南粳9036,均达到1.05万kg/hm2。从穗型来看,宁香粳11穗粒数最高,达158.4粒;金香玉1号次之,153.1粒;武香粳113与武粳7375穗型较大。从结实率来看,南粳5718结实率最高,达97.8%;其次是泗稻301与武粳7375,均为95.0%以上。从千粒重来看,泗稻301最高,为31.90 g;其次是南粳5718和扬辐粳11号,均在30.0 g以上。综合比较显示,宁香粳11、武粳7375、武香粳5245与南粳9036综合性状较好,产量较高,可以进一步示范种植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以近年来在江苏地区推广的部分水稻新品种为材料,比较研究其抗病性和产量特性。结果表明,"苏稻5号"和"武运粳23"两个品种抗病性表现较好,稻瘟病发病率很低;"宁94140"、"镇稻18"、"武运粳23"和"苏稻5号"四个品种单产表现较好,亩产700kg以上;综合该两因素,"苏稻5号"和"武运粳23"两个品种表现较好,适合在南京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对扬州市江都区种子管理站的水稻新品种进行了抗病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纹枯病的抗病力差异较显著。稻曲病发病重的品种是盐粳15号、武4326、扬粳103、宁粳7号,纹枯病发病重的品种是常农粳10号、宁粳7号、扬粳103。  相似文献   

15.
"武运粳31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于2010年育成的高产优质早熟晚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江阴市于2015年对"武运粳31号"进行了引种试验。为促进该品种在江阴市的推广种植,介绍了其引种表现,并总结介绍了该品种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常农粳3号"原名"96-32",由江苏常熟农科所用"武运粳7号/常农粳2号"杂交经连续两年海南加代,于1999年选育而成,是一个集优质、高产、多抗、熟期适宜于一体的优良中熟晚粳新品种.该品种2001年12月28日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合江苏省宜兴市种植的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特于2020年对6个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在宜兴市的种植表现进行了比较.结果 表明,目前宜兴市主推的优良食味水稻品种"武运粳31号""南粳3908",在宜兴市的种植表现仍较好;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银香38""武育粳39号",在宜兴市的种植表现也较好,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1.水稻品种(11个):金优402、金优207、Ⅱ优明86、丰两优1号、富优1号、博优998、武粳15号、辽粳9号、吉粳88号、龙粳14号、国稻1号。2.小麦品种(8个):扬麦13、郑麦9023、新麦18、济麦20、烟农19、邯6172、小偃22、石家庄8号。3.玉米品种(9个):郑单958、农大108、东单60、丹玉39  相似文献   

19.
"武运粳31号"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晚粳新品种,通过2013、2014年的多点种植试验,总结分析了该品种在苏州地区的机插种植表现,并依此总结了其在苏州地区适宜的机插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武运粳31号"在苏州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武运粳30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晚粳新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地区及苏南地区种植。溧阳市自2013年起引进试种该品种,表现为产量高、米质优、抗病和抗倒性强。为进一步加强"武运粳30号"的推广应用,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及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