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将家中大部分田地种上桑树。一年下来,光养蚕一项收就达3万元来元,是种植粮食作物收的9倍多;在他的影响下,其他村民也开始养蚕,经济收入有了较大提高。这个被山区农民称为致富带头人的人,就是云南省南华县一街乡田房村委会田房村农民、共产党员罗顺。  相似文献   

2.
朱学文 《云南农业》2008,(12):37-37
他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修通全村委会9个村民小组的18.4km村庄道路,打开了偏僻彝乡通往山外的大门,为彝族农民致富创造了条件;他鼓励彝民大力发展畜牧业养殖,开发松茸等野生菌资源,改良引进新型马铃薯、萝卜、大白芸豆品种.实现全村农业经济总收入达580万元,人均纯收入3160元。这个被彝族农民称为致富领路人的农村基层干部,就是南华县五街镇咪嘿们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普正金。  相似文献   

3.
他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修通全村委会9个村民小组的18.4km村庄道路,打开了偏僻彝乡通往山外的大门,为彝族农民致富创造了条件;他鼓励彝民大力发展畜牧业养殖,开发松茸等野生菌资源,改良引进新型土豆、萝卜、大白芸豆品种,实现全村农业经济总收入达580万元,人均纯收入3160元。这个被彝族农民称为致富领路人的农村基层干部,就是南华县五街镇咪嘿们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普正金。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肇东市太平乡万宝村在村书记宗传国的带领下,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产业经济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撑力,培育打造一批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太平乡万宝村引导农民依托畜牧产业资源优势开拓致富增收渠道,经济实力大增。到今年底,村民人均纯收入可达3000元比上年增长5%。为农民增收致富,宗书记针对村民都想致富奔小康的愿望,因势利导,动员部分村民走出去打工挣钱。[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正>"俺以前种玉米、小麦每年收入不到1万元,现在光土地流转费就5000元,老两口不出村子就能上班挣工资,年收入近3万元哩!"临邑县临南镇王楼村村民周贵山喜气洋洋地对笔者说。近年来,加快土地流转进程已成为一种趋势,如何在土地流转中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积极性,成为农村工作的一大难题。去年以来,临邑县临南镇王楼村积极寻找机遇,引进项目,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成立合作组织,帮助村民致富。  相似文献   

6.
大姚县铁锁村委会村民杨子义去年种植的2hm2花椒,收入达6万多元,挂果的100多棵核桃树喜获丰收,收入3万多元,两项共计收入近10万元。而像杨子义家那样,通过发展核桃、花椒、蚕桑种植,靠核桃、花椒、蚕桑致富的农民,在大姚县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农业要产业化,村主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当前农村主要干部的思想状况、致富能力、行为表现等方面展开分析,提出致富带头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领导才能以及村主干如何转变成致富带头人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建德市洋尾乡洋尾村地处建德东部山区,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都处于贫困线以下。为了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尽快走上致富之路,该村从1979年起陆续引进种植青梅126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经多年精心培育,2000年青梅总产量达6.3万千克,总产值35.28万元,获净利20万元。种植青梅现已成为洋尾村集体经济收人的主要来源。发展青梅种植,不仅使洋尾村集体富了,而且带动了全村村民利用荒山、荒坡种植青梅。现在,青梅已成为该村农民致富的主要产业。洋尾村村民在发展青梅种植中尝到了甜头,发展经济有了劲头,致富有了奔  相似文献   

9.
今年来,东峰镇坤口村大棚蔬菜在协会的引导下,再获大丰收,累计销售蔬菜7000吨。销售额达1000万元。通过协会的努力,种植蔬菜的农民朋友不断增收,亩产达到4500元,带动农民增收280万元。同时,还吸引了东游镇党城、上范等村和水源乡的菜农到该镇蔬菜协会进行交易,交易量达800吨.增加了周边乡镇菜农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0.
他带领群众在全镇较为落后的山区村委会中率先实现了乡村公路“村村通”工程,真正结束了村民人背马驮的历史;他带领村民百分之百严格落实科技措施,确保了烤烟提质增效,实现了烤烟均价全县之首的目标;他实施了干坝村民小组的新农村建设温饱示范工程,以点带面带动全村其他9个村民小组群众脱贫致富。这个新农村建设的致富带头人,就是云南省南华县红土坡镇山尾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朱朝荣。  相似文献   

11.
农村致富带头人是指从事规模生产经营或服务,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3倍以上,并带动农民5户以上的人。前段时间,笔者对河北省故城县10个村进行了调查,10个村共有各类致富带头人112人,平均每村11人,带动农户3000多户。调查发现,无论是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富裕之所,还是贫困落后、交通闭塞的穷乡僻壤,农村  相似文献   

12.
山西五寨县前所乡中所村村民任翠兰。是全县有名的致富女能手。她种植的两个冬暖式大棚年收入达到2万元。她指着由农业部颁发的《绿色证书》和县里颁发的《农民技术员》证书对笔者说:“手里没技术,地里就没收入,咱农民致富就靠的是这两个本本。”而不少农民都把像任翠兰这样有“本本”的农民称为“执照农民”。如今在五寨县,像这样的“执照农民”已达7000多人。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县75%的农民走上了科技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3.
山西五寨县前所乡中所村村民任翠兰,是全县有名的致富女能手。她种植的两个冬暖式大棚年收入达到2万元。她指着由农业部颁发的《绿色证书》与县里颁发的《农民技术员》证书对笔者说:“手里没技术,地里就没收入,咱致富就靠的是这两个本本。”而不少农民都把像任翠兰这样有“本本”的农民称为“执照农民”。如今在五寨县,像这样的“执照农民”已达7000多人。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县75%的农民走上了科技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4.
他带领群众在全镇较为落后的山区村委会中率先实现了乡村公路“村村通”工程,真正结束了村民人背马驮的历史;他带领村民100%严格落实科技措施,确保了烤烟提质增效,实现了烤烟均价全县之首的目标;以点带面带动全村其他9个村民小组群众脱贫致富。这个新农村建设的致富带头人,就是南华县红土坡镇山尾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朱朝荣。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肇东市太平乡万宝村在村书记宗传国的带领下,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产业经济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撑力,培育打造一批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太平乡万宝村引导农民依托畜牧产业资源优势开拓致富增收渠道,经济实力大增。到今年底,村民人均纯收入可达3000元比上年增长5%。为农民增收致富,宗书记针对村民都想致富奔小康的愿望,因势利导,动员部分村民走出去打工挣钱。据村干部介绍,目前,万宝村有100多人在外打工,每年人均劳务创收1500多元。  相似文献   

16.
他提出对全村的森林实行封山育林,制定了封育措施,走出了一条以发展松茸、牛肝菌等林下产业为主,帮助群众致富的道路,使全村98%的农户有能力购买摩托、手机,农户家中有了存款,瓦窑村也因此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小康生态村,这个带领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就是南华县龙川镇罗家屯村委会瓦窑村村民小组长普有亮。  相似文献   

17.
云南云龙县借林改做活山林文章,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目前,全县的核桃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7万亩(1亩=1/15ha),人均达2.8亩,其中挂果的15万亩左右,产量达1.7万吨,为全县山区农民带来了1.8亿元的收入,仅此一项该县农民人均收入达700多元。  相似文献   

18.
自己种植核桃近7公顷,实现全家核桃销售收入1.5万元。积极向群众传授种植经验。带出了一个种植70公顷核桃走上富裕路的核桃村。他就是云南省南华县马街镇檄板村委会大檄板村民小组组长,共产党员周树昌。  相似文献   

19.
核桃是陕西省丹凤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种植规模已达到36.7万亩,年产量650万kg,产值达1.3亿元。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核桃黑发生逐年加重,每年损失核桃大约在65万-120万kg,造成的经济损失在600万元以上,直接影响了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20.
春节刚过,春耕涌动,一些农民已在自家的菜地里忙碌起来。在湖南省隆回县高平镇新鲜村,村民阳建华站在自家的蔬菜地里正在平整种茄子的土地。当问到种茄子的收入时,他掰着手指与笔者高兴地算起了收入账。2007年,他种植优质茄子1.3公顷,净赚纯利5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