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改革开放给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创造了机遇,由于信息的广延性和通用性,使信息化发展给各行各业提供了发展新机遇,利用信息产业的发展去武装我国传统农业,就可以为我国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技术活力,使我国传统农业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看谷子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瑜辉 《中国种业》2019,(12):20-22
谷子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农作物,在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谷子产业发展滞后。随着我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产业化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特点,在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形势、新常态中如何完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谷子产业发展的根本所在,这种转变需要立足于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建立新的适应我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产业理念,指导谷子产业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种子世界》2010,(10):56-56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北京考察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时强调创新发展思路,突破制约瓶颈着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要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创新,重点是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4.
中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设施农业是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而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是最具活力的现代化新农业,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集约型农业转变的有效方式。近年来,中国设施农业虽然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介绍了设施农业内涵以及与传统农业的差别,概述了国内外设施农业的发展概况及趋势,指出中国设施农业与外国设施农业发展之间的主要差距,并根据实际条件,对中国设施农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农业作为人类生存的支柱产业,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物质生产产业。农业发展也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农业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生产基础资料,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在我国"中国梦"实现中占有十分重要的篇章。目前我国农业还处在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转变的一个过渡时期。面对未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应该采取何种方式发展,发展什么样的农业等,这些问题都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传统农业发展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土地资源紧张,生产成本增加,生态环境遭受极大破坏,而加快农业现代化创新发展是解决传统农业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在研究第一师农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探讨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的发展路径和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百香果是贵州的十二大特色产业之一,也是从江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高效衔接的主导产业,具有巨大市场前景与发展潜力。从江百香果在种植历史、规模、全产业链、效果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但在种植管理、品牌运行、现代化生产、组织模式等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本文对从江百香果种植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促进从江县百香果乃至整个贵州主产区百香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立体农业从公元前一世纪的西汉时期创始,发展至今,历经2000多年,故有传统与现代立体农业历史发展类型之分。我国现代立体农业是在继承和改进我国传统立体农业内容和特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传统立体农业根本区别,就在于科学技术进步和工业辅助能投入,从而促使我国立体农业由农业经验知识向农业经验科学知识向农业系统工程理论转化;由松散、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向密集、集约化转化;由自给、半自给小农自然经济向开放、半开放的适度规模的商品经济转化。现代立体农业作为一种多产业、多层次、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农业技术,其形成与发展与传统立体农业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9.
苏黎  陈凡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4):472-478
【研究目的】以往对传统农业技术的诸多研究,一般都侧重于对某一历史时期农业技术特点和技术方法的考察和分析,而疏于对其作为整个农业技术发展过程所凸显的阶段性特征及其起因的深入剖析。【方法】从技术哲学的视角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演变规律。分析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主体要素(知识、经验、技能等)和客体要素(农具等)相结合的过程,进一步探讨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演化的渐进累积、间断均衡和周期兴衰等特征;分析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自主演化规律,探寻传统农业技术自我发育的内在机制和根据;从社会建构论的角度,揭示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对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演化的制约和影响。【结论】研究表明: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演变过程是一个不断累积、渐进发展的过程,同时又是不断调整、不断突破、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既遵循技术的自主发展规律,又带有鲜明的社会建构多重性特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的兴起,新理念、新技术、新的发展模式和新经济形态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意农业就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创意产业发展以及农业创新两方面交叉作用下发展起来的。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需求结构呈现多元化和优质化的趋势,创意农产品备受青睐。创意农业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各地涌现出一大批新型农业,例如都市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等。这些新型农业都包含创意的元素,都是对传统农业不同层面上的改造。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现代特色农业生态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中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推动农业生态地质条件研究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突破口,探究农业生态地质条件对改造传统农业、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安徽省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特色农产品地质的分布状况,讨论安徽省现代特色农业与生态地质条件的关系,分别探究安徽名茶、皖南板栗、宁国山核桃、和县蔬菜、怀远石榴、亳州中药材、砀山酥梨等典型特色农产品的生态地质条件,并就推动安徽省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地质开展提出了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传统农业必然向现代农业转变,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必然向集约型生产经营方式转变。这就需要冲破传统农业观念的约束,打破行业界限和行政区域,走大联合、大集团、大农业的路子,才能适应时代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生产再...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社稷之本,种业是农业之基。尽管我国种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信息孤岛、信息不对称和中间商强势让传统种业发展遭遇瓶颈,"互联网+"带动传统种业上下游整合,打造种业全产业链,本文以悦农庄绿色农业产业链集成技术服务平台模型为例,阐述农事、农资、农技、农商农业大协作模型,引导消费倒逼生产,从而农业产业化升级倒逼品种升级换代,引领传统种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是增强吕梁市农业自我发展能力和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依托,也是提高该市农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只有准确把握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新机遇,才能实现吕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农业耕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必将被取代。就当前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尽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6.
何君  冯剑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9):439-444
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农业战略性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世界范围内,普遍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和变革”分为四个阶段,即对农业的投入期、农业资源的流出期、农业与宏观经济的整合期、对农业的反哺期。这一国际农业发展“四阶段论”反映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即农业在一个国家内部由传统的经营方式向现代经营方式过渡的过程。那么这种划分模式是否适用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是否我国的农业发展过程同样经历相同或类似的过程还是另有不同表现?本文尝试用“四阶段论”比较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进程,以期更好地理解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国家近年来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战略意图以及为未来“以农业促进发展”的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17.
和万忠 《种子科技》2019,(12):156-156
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农业实现了精细化、机械化管理,同时也促进了农业发展。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灌溉问题一直是农业发展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农业的生产。但是,在传统技术下农业灌溉技术水平较低,水资源浪费严重。基于此,在研究现代农业中,推广节水农业技术策略非常重要,有助于大力发展农业,节约水资源。  相似文献   

18.
如何引导农民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加入WTO后,给我国农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农业只有在市场竞争中趋利避害,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河南传统农业作物起源与耕作制度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传统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河南传统农业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其耕作制度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特征,以多熟种植和间、混、套作为主要方式。从野生植物驯化为粮食作物到农作物育种;从传统农具的发明创造到精耕细作这种北方旱地典型耕作制度的建立和演变,河南传统农业长盛不衰,许多方面都处于当时全国乃至世界领先地位。河南传统农业作物起源以及耕作制度的演变过程,为当今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和农业资源环境高效利用,为新时期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创造了农业奇迹。但传统农业结构和耕作系统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农业发展的新常态。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已下降到1.3亩。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均耕地面积将再减少25%。要满足未来农业发展的需求,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提升生产效益。草地农业就是提升我国传统耕地农业的一条有效途径。草地农业,是将以谷物籽粒生产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