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对海门地区烟粉虱进行系统观测,较为详尽地阐述了烟粉虱对寄主的选择及为害特点,明确了烟粉虱寄主作物种类有22种,其中主要寄主作物为茄果类、瓜类及棉花。烟粉虱优先选择茄果类,其次是瓜类,最后是棉花,最嗜好的寄主为辣椒。测定了诱发煤污病的临界烟粉虱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2.
烟粉虱的发生为害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发现,烟粉虱[Bemisiatabaci(Gennadius)]在我国的发生,从发生面积、为害程度和寄主范围来看,比温室粉虱更加严重。从河北、新疆、山西、天津、北京等地送鉴或采集的标本来看,多是烟粉虱。而且,烟粉虱的发生多在大田作物上,如棉花、蔬菜、花卉、绿化树等。预计,随着冬季的来临,温室大棚相继封闭、大田作物相继收获,2000年温室内的烟粉虱将会十分严重。必须提前做好各方面准备。  粉虱的为害包括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直接为害即是从寄主植物叶内大量吸取汁液,造成寄主营养缺乏,影响寄主的正常生理活动;间接为害,一方面是…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海氏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hayati在室内对不同寄主密度下的B型和Q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寄生和取食情况,并比较了该蜂对两种生物型烟粉虱功能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海氏桨角蚜小蜂对两种生物型烟粉虱的寄生率和致死率可分别达到60%和70%以上,平均每日最大致死量可达40头烟粉虱若虫。该蜂对两种生物型烟粉虱的功能反应曲线符合HollingII型,随寄主密度的增加对烟粉虱若虫的寄生和致死数量均增加直至达到每日最大致死数量,而寄生率和致死率则随寄主密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该蜂对两种生物型烟粉虱的功能反应没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在对海门地区烟粉虱大发生状态下茄果类、瓜类及棉花等寄主作物上其他主要害虫发生情况进行系统监测的基础上,阐述了不同寄主作物上烟粉虱大发生对其他害虫产生的影响,比较了对其他各类不同为害习性害虫的影响大小,深入剖析了出现的干扰效应,明确了烟粉虱对寄主空间生态位的占有及对寄主刺吸为害造成寄主作物汁液口味变化等是引起其他害虫逐渐减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作物间信息化学物质对烟粉虱的寄主选择作用,进行了模拟田间条件的黄瓜植株喷施芹菜汁、芹菜植株喷施黄瓜汁,黄瓜与芹菜间作以及田间辣椒与黄瓜间作等系列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瓜上喷施芹菜汁液对烟粉虱有显著的驱避作用;在芹菜上喷施黄瓜汁对烟粉虱有显著的吸引作用;在黄瓜行内间作芹菜对烟粉虱有显著的驱避作用。黄瓜地里间作辣椒,在黄瓜生长期能有效地控制烟粉虱。该研究为烟粉虱寄主选择机理深入研究及非化学防治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调查研究了新疆吐鲁番地区瓜套棉种植模式烟粉虱的时空动态,结果表明:瓜套棉田与单作棉花两种种植模式下烟粉虱在甜瓜和棉花寄主上的发生规律表现一致。套作甜瓜上的烟粉虱成虫的数量显著高于套作棉花和单作棉花,而套作棉花与单作棉花烟粉虱成虫数量动态和空间分布均差异不显著。瓜套棉与单作棉花烟粉虱成虫空间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在早晨8:00平均温度较低时(22℃),套作甜瓜、套作棉花和单作棉花烟粉虱成虫数量均表现出上部中部下部的分布特征,但在多数调查时间点未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而中午14:00和黄昏19:00时平均温度较高(分别为32和28℃),两种种植模式下所有寄主的下部叶片烟粉虱成虫数量上升。两种种植模式下,无论是甜瓜寄主还是棉花寄主,烟粉虱若虫均以植株中部叶片数量最大。套作甜瓜若虫的空间分布规律为中部≥下部上部,而套作棉花和单作棉花若虫的空间分布规律均是中部上部≥下部。  相似文献   

7.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烟粉虱近几年来在我市被列为白粉虱类型进行防治,越防治越剧烈。成为我市农作物特别是蔬菜上一大害虫。烟粉虱寄主广泛,危害作物品种繁多。特别是2006年我市的蔬菜上烟粉虱特大发生,造成黄瓜、甘兰、茄、豇豆、四季豆、辣椒、小白菜、萝卜菜、香葱等多种蔬菜产量下降,品质低劣。部分产区基本无收。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对烟粉虱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烟粉虱Bemisia tabaci寄主范围广、适应性强,可通过直接取食、分泌蜜露和传播植物病毒危害蔬菜和园艺作物。目前,B型和Q型烟粉虱是国内发生的主要生物型,也是传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的主要媒介。TYLCV不仅影响B型和Q型烟粉虱取食行为、生殖和寿命,而且影响其对传毒寄主的选择(卫静等,2015)。烟粉虱对适宜寄主的准确选择有利于其种  相似文献   

9.
在室内采用培养皿生测法测定了丽蚜小蜂对B型烟粉虱各虫态11种可能利它素信息源的寄主搜索和选择行为。结果显示:烟粉虱3龄若虫、4龄若虫和蜜露诱发丽蚜小蜂产生较强烈的搜索行为,并且在近距离条件下表现出显著的正趋向性和选择性;丽蚜小蜂对1龄若虫、2龄若虫、翅、蜕、若虫血淋巴、若虫表皮和卵的定向选择和搜索行为较弱或没有反应;丽蚜小蜂只对烟粉虱3龄、4龄若虫具较高刺探率,而对蜜露几乎无刺探行为。综合分析认为,烟粉虱3龄、4龄若虫和蜜露中均存在丽蚜小蜂寄主寻找的寄主利它素,并且这种利它素只在近距离内表现出引诱作用;蜜露中的利它素仅在丽蚜小蜂寄主搜索行为中具有导向作用,而无寄主定位作用;烟粉虱3龄和4龄若虫中的利它素则在丽蚜小蜂寄主搜索和寄主定位中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寄主植物对烟粉虱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探讨了不同寄主植物对烟粉虱种群暴发的影响,在28℃恒温下,组建了烟粉虱在甘蓝、番茄、茄子、烟草、黄瓜、辣椒、西葫芦、青菜等8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烟粉虱对寄主有较强的选择性.烟粉虱在黄瓜、番茄上的产卵量最大,平均每头雌虫分别达382头和246头。各寄主植物上烟粉虱种群内禀增长率在0.2433~0.3790之间,取食番茄的内禀增长率rm最大,达0.3790,不同寄主植物上烟粉虱内禀增长率大小依次为番茄>甘蓝>黄瓜>西葫芦>茄子>烟草>辣椒>青菜。保护地蔬菜面积扩大是烟粉虱种群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寄主植物对烟粉虱后代种群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较了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烟粉虱后代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寄主植物对烟粉虱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影响显著,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烟粉虱后代羧酸酯酶和AChE活力差异显著。在试验的甘蓝、花菜、小白菜和苘麻4种寄主中,取食小白菜、甘蓝的烟粉虱后代种群羧酸酯酶的酶活力显著高于取食花菜和苘麻的,取食小白菜的酶活力最高,是取食苘麻的3.90倍。取食甘蓝的后代种群AChE的酶活力最高,取食苘麻的后代种群酶活力最低;取食花菜与小白菜、小白菜与苘麻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但甘蓝与其他寄主上的烟粉虱后代种群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取食甘蓝、花菜、小白菜的后代AChE OD值分别为取食苘麻的2.85、2.39倍和1.07倍。  相似文献   

12.
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个体发育和种群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一原始种群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分别在甘蓝、一品红、棉花、番茄和黄瓜连续隔离饲养大约20代后形成5种对应的烟粉虱种群,研究其在甘蓝上各虫态大小、存活率、发育历期、成虫寿命和平均产卵量等生物学参数。在(25±1)℃条件下,一品红种群烟粉虱的1、2、3龄若虫体长和宽均显著低于其他4个种群烟粉虱;发育时间以甘蓝和一品红种群烟粉虱(20.44、19.69d)显著高于番茄种群烟粉虱(19.13d);雌虫寿命以甘蓝种群烟粉虱显著低于一品红、棉花、番茄和黄瓜种群烟粉虱;平均单雌产卵量以一品红种群烟粉虱(169.30粒)显著高于其他4个种群烟粉虱;5个种群烟粉虱在甘蓝上的总存活率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biotype B and the greenhouse whitefly,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 have become serious pests of cotton and vegetable crops in China since the early 1990s.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B. tabaci have broken out more frequently and widely than have T. vaporariorum. The B. tabaci biotype B has also developed higher resistance to several insecticides. Here, the effects of four different host plants on the insecticide susceptibility of B. tabaci biotype B and T. vaporariorum have been compared. The LC(50) values of imidacloprid, abamectin, deltamethrin and omethoate in T. vaporariorum reared on cucumb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B. tabaci (the LC(50) values in T. vaporariorum were respectively 3.13, 2.63, 2.78 and 6.67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in B. tabaci). On the other hand, the B. tabaci population reared on cotton was more tolerant to all four insecticides tested than the T. vaporariorum population from the same host, especially to abamectin (up to 8.4-fold). The effects of the four host plants on the activity of carboxylesterase (CarE) in B. tabaci biotype B and T. vaporariorum were also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though the CarE activity of B. tabaci and T. vaporariorum varied depending on the host plants, the B. tabaci population possessed significantly higher CarE activity than the T. vaporariorum population reared on the same host plant. This was especially so on cucumber and cotton, where the CarE activities of the B. tabaci population were over 1.6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of T. varporariorum. The frequency profiles for this activity in B. tabaci and T. vaporariorum populations reared on same host plant were apparently different.  相似文献   

14.
徐州地区烟粉虱发生规律及治理措施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近2a观察表明,徐州地区烟粉虱在田间消长大致分4个阶段,成虫有4个主要迁移期;其喜干热、耐高湿的生活习性、冬季保护地栽培面积的扩大、外来虫源的传入及防治不力是烟粉虱种群数量累积并引起暴发的主要原因;主要寄主有9科20余种栽培作物;寄主植株上虫量垂直分布:棉花上部>中部>下部,温室蔬菜一般中、下部>上部。可采取严格检疫、清洁田园、轮作换茬、黄板诱杀、覆盖防虫网、保护和利用天敌、药剂防治等措施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5.
山西烟粉虱寄主植物及其被害程度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连续3年对山西省烟粉虱的寄主植物进行调查、鉴定,并根据寄主植物上烟粉虱的种群数量将其危害程度划分为4个等级。调查结果:山西省现有烟粉虱寄主植物27科103种(变种),其中葫芦科、十字花科、茄科和豆科等被害较为严重。全省以晋南地区受害最重,寄主种类较多。  相似文献   

16.
烟粉虱是一种世界性重大害虫,随着杀虫剂的抗药性问题以及在蔬菜上的残留问题日益严重,生物防治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本文研究了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对温室大棚番茄上自然发生的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对温室大棚番茄上的烟粉虱的种群具有明显的压制作用;温室大棚番茄上烟粉虱种群,在释放捕食螨和常规对照处理间的总体动态趋势相同,烟粉虱的数量在番茄植株上的分布均为上部中部下部叶片,但常规对照处理的烟粉虱数量是释放捕食螨处理的2~3倍;在烟粉虱种群密度低时,释放巴氏新小绥螨的防治效果较好,达到90%以上,随着烟粉虱密度的增大,巴氏新小绥螨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下降,但番茄拉秧时防效仍可达到55.70%。相比化学农药,释放巴氏新小绥螨的生物防治措施对治理烟粉虱更具有稳定性和长效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福州市发生由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引起的朱槿曲叶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曲叶病是世界棉花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毒病害,其主要病原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Multan virus,CLCuMV)已经入侵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多个地理区域,扩散危害范围日益加大.2011-2012年调查发现福建省厦门、福州和宁德等多个城市绿化植物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发生朱槿曲叶病的流行.应用双生病毒通用引物以及烟粉虱生物型鉴定的通用引物,通过PCR扩增、序列分析等方法,分别检测或鉴定了福州市朱槿曲叶病的病原、介体烟粉虱的生物型以及朱槿病株上烟粉虱的带毒率.结果显示:福州市朱槿曲叶病的病原是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与CLCuMV广东分离物和广西分离物的相似性高达99.6%以上;介体烟粉虱生物型为B型,病株上烟粉虱的带毒率为100%.试验结果说明CLCuMV已经扩散至福建省,应警惕和控制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的进一步扩散和危害.  相似文献   

18.
新型双向传导杀虫剂—螺虫乙酯对Q型烟粉虱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防治Q型烟粉虱的有效药剂,研究了22.4%螺虫乙酯悬浮剂不同浓度、不同施药时间对烟粉虱卵、若虫的防治效果。螺虫乙酯和对照药阿维菌素均对Q型烟粉虱卵无效,螺虫乙酯对若虫具有非常高的杀虫活性,无论在卵期施药、若虫低龄期施药还是高龄期施药,防效均达95%以上,和对照药阿维菌素的防效无显著性差异。施药后20d接虫,防效大幅降低到21.6%以下,施药30d后接虫对若虫无效。根据烟粉虱的发育历期推算,表明螺虫乙酯持效期可达30d。  相似文献   

19.
棉田间作蔬菜防治B型烟粉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室内用"Y"形嗅觉仪以棉花为对照测定了B型烟粉虱对6种蔬菜的选择性,不同蔬菜对B型烟粉虱诱集率的大小为:菜豆花生茴香芫荽芹菜韭菜。除了烟粉虱对菜豆的选择系数为正值外,烟粉虱对其他几种蔬菜的选择系数均为负值。6种蔬菜与棉花间作,结果表明:间作棉花上的烟粉虱成虫数量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除了间作菜豆棉花上的烟粉虱成虫数量比对照增加外,间作花生、茴香、芫荽、芹菜、韭菜的棉花上烟粉虱成虫数量比对照均减少。  相似文献   

20.
海氏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hayati(Zolnerowich and Rose)原产于巴基斯坦,是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的一种有效天敌.本文报道了不同温度条件(20、22、26、30、34℃,RH65%±5%,光周期14L:10D)和饲养在不同寄主植物--番茄、黄瓜、甘蓝上(26℃,RH65%±5%,光周期14L:10D)烟粉虱对海氏桨角蚜小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和30℃恒温条件下,该蜂寄生在番茄上饲养的烟粉虱的发育历期分别为31.7d和12.4d,完成发育的有效积温为247日·度,发育起点温度为11.9℃.在26℃恒温条件下,该蜂寄生番茄、黄瓜和甘蓝上的烟粉虱若虫时,卵至成蜂羽化的发育历期分别为15.7、16.1和15.2d,相应存活率分别为74.6%、72.1%和78.7%,雌蜂寿命分别为7.4、7.6和8.ld,平均繁殖量分别为67.2、62.3和74.7粒卵.本研究结果对海氏桨角蚜小蜂的大量饲养和田间释放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