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根据数年来制作树石盆景的实践认为,除常见的水旱盆景外,最能体现出树与石组合相配成景的构图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提供作为参考。 1.石旁树:指在石体的旁侧生长的树木。可使用单树,也可使用几棵树木组合成景。单树制作时,要求树桩主干有一定的粗度,且有适当的曲度变化,枝叶不能过于浓密。树应比石高,但不能悬殊过大。根盘要在石体的基部展露。石与树应保持好恰当的距离(照图1)。群树制作时,要求树木低于石体,让石体大部份露于群树之上,把群树制作成枝叶浓密的丛生灌木林状,分布在石体周围(墨图1)。不管使用单树或群树制作,树木与石体必须比例适中,相配和谐。  相似文献   

2.
盆景是我国园林艺术珍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按其种类与形式来说,一般概分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但随着盆景的选材和造型不断扩大与创新,今人采取“树”与“石”兼用配置的盆景,却越来越普遍。因而特名之为“树石盆景”,这种盆景除树木、山石外,有时也点缀一些人物、禽鸟或亭榭等小件所采用的花盆形式也有不同,以树木为主的树石盆景,多采用透孔花盆:以山石为主的树石盆景,多用浅盆。盆中的树木依靠盆土或山石的吸附作用获得水分和养分,故生长仍很繁茂。树石盆景形式多样,幽雅美观,用于室外、室  相似文献   

3.
刘传刚先生是我国杰出的中青年盆景艺术家,从事盆景艺术创作与研究20年:80年代初,师承我国著名盆景艺术大师贺淦荪教授,在盆景美学、盆景艺术理论和造型技艺诸方面打下扎实基础。先后制作了山水盆景、树木盆景、树石盆景以及博兰盆景、风动式盆景等多项系列作品,其中有20余件作品在全国盆景展览及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奖:  相似文献   

4.
刘传刚先生是我国杰出的中青年盆景艺术家,从事盆景艺术创作与研究20年。80年代初,师承我国著名盆景艺术大师贺淦荪教授,在盆景美学、盆景艺术理论和造型技艺诸方面打下扎实基础。先后制作了山水盆景、树木盆景、树石盆景以及博兰盆景、风动式盆景等多项系列作品,其中有20余件作品在全国盆景展览及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奖。  相似文献   

5.
近读《中国花卉盆景》(2005.6期)刊载“刘传刚盆景艺术展受宠椰城”的报导,一种不是意外的惊喜老是“扑闪扑闪”地在心口上跃动。刘传刚“下海”12年来举办了12次个人盆景展览,“全面展示了由他开创的海南博兰盆景为特色的树木盆景、树石盆景等系列作品”,为我国盆景事业的普及与发展确实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盆景生涯”一路坎坷、艰辛。他的获奖作品博兰盆  相似文献   

6.
这三幅“树石组合”盆景,所用的小叶榕树材,均为大树修剪下小枝培育成材的。先是扦插生根后,移植到事先选好的石料上,用金属丝固定入土盆,圈壅深栽,日常注意肥水管理,促进枝、叶、根的快速生长。三年多的呵护才定植在景盆中,又经过多次修剪整形,始成今日之风貌。制作之初,即已确定选用划一的佛山绿釉景盆,使其成为一组小型树石组合盆景的把玩小品。走小苗育桩之路,树石组合盆景是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在一些有关盆景的理论书刊中,将盆景中的树木、拳石、小草、苔藓等作为盆景的点缀物,而将盆景中的亭台、楼阁、人物、动物等称为盆景的摆件。事实上,点缀物与摆件的概念是同一的,所指的是同一类事物。如果说盆景中的树木、草苔、拳石是点缀物的话,其定义与盆景的本义相悖。盆景是以盆为纸,树石为绘,构成意境、意趣的艺术品。在一盆盆景中,树石同为造型的基本材料,很难把它们截然分开,即使是以山石为主或以树木为主的盆景中,树石、草苔完全是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呈现在人们眼前。完美的盆景作品当是树石、草苔的有机结合体,它们在  相似文献   

8.
笔者制作了一盆小叶冬青附石盆景,根石配合紧凑,生长良好(见照图1)。经反复细观,发现诸多不足,特别是组景中石体单调;盆面空档面积过大,整体形象体现不出山野气氛。于是重新构思,以附石主景形象不变为基础,使用多树种组合配植,对整体构图进行改造,初步获得成功。一、改造附石树,突出主景:此盆景主景为险峻的陡崖上,附有一主干倾斜、高于石顶的小叶冬青,树根顺石沟槽向下伸延,似一山间小溪,顺崖而下。但主干过粗(约2  相似文献   

9.
盆景与实践     
盆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没有实践就谈不上制作盆景。盆景的培养和制作过程,是一个实践且很有趣味性的实践过程。盆景创作的实践过程,首先就是要走进大自然,实地观察和思考各种树木生长在自然环境中是什么样子;桩头生长在山林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盆景现行分为树桩盆景与山水盆景两大类,这意味着用树桩盆景去包括其他植物盆景。植物是母项,树桩是子项,怎能把母项归纳到于项里边去?是纲目颠倒,不科学不可取的。“树”是万木之总名;“桩”乃树木之残余。它表明树桩盆景应有树景与桩景之区分。更有甚者将“树桩盆景简称桩景”,这是不妥的。山水盆景,有人称山石盆景,又有人称水石盆景。其实它们之间各有着不完全相同的含义,“水石”与“山石”两词较实,比较而言,山水盆景这个名称为好,好在它能引导欣赏者联想到山水画和自然景色中的山山水水之美。以我浅见,中国盆景分类按造景材料应分为植物盆景、山水盆景和树石盆景三大类。植物盆景,即使配有拳石之类,仅属烘托、陪衬;山水盆景,也有植  相似文献   

11.
盆景是造型艺术。点、线、面、体……是造型艺术作品的主要结构要素。在盆景构图中,线条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就树木盆景而言,树木的根、干、枝即线条组织。成功作品的线条安排组织乃至构图,总给人以自然舒展、协调适中的美感。一、线条的形式、性质及处理原则线条可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形式和运动趋势。不同形式的线条具有不同的性质(即不同的性格表  相似文献   

12.
制作树石盆景都提到“巧妙组合”一词,确实没有树与石的巧妙组合,就不可能达到自然雅致的艺术效果。我在多年的实践与探讨中,感悟到“巧”在藏拙显优,“妙”在相融相和这八个字之中。  相似文献   

13.
人(动)物盆景是在树石盆景发展的过程中分化并自成一体的。但目前人们对它的看法,尚不尽一致。根本问题是对所谓“配件”在盆景中的地位和作用,各有各见,贬褒不一。其实,人(动)物工艺制品和树石在盆景中是相互依赖,互为作用的。人(动)物工艺制品可以为树石盆景中的树石“点缀”,增光添色;而树石也应该在人(动)物盆景中作为“陪衬物”,为人(动)物工艺制品生发活力和野趣。《中国花卉盆景》(以下引用时略)1988年第四期发表的《伍宜孙先生盆景艺术》专页中,有一种题为《野趣堤边树,春晴鸭逐波》的佳  相似文献   

14.
我的恩师贺淦荪先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倡动势盆景,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之路,并留下了精辟的论述:“树石盆景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一传自然之神,二传作者之神,两神于一体。融作品思想性、艺术性于一炉,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过去的盆景分类,忽视了树石结构的盆景类别简单地称为石上式、附石式,不是归类于树桩盆景,就是纳入山水盆景或水旱盆景。  相似文献   

15.
<正>二、树根雀梅盆景栽培与管理方法树根盆景造型的关键是选择根形符合制作意图的树根。生长在荒山野岭的各种树木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状各异,姿态不一,因而我们对根桩的根形、枝要全面鉴别,只有选择形态好的根和枝,才能创作出构图精巧、寓意深刻、古雅如画、趣味无穷的艺术盆景。盆景是自然和人工合作的成果,通过人工的创造来表现其无限的变化。选定后,修改树根桩头是栽培盆景最基本的一步。要截去哪节树干,剪掉  相似文献   

16.
在贵州山崖上生长着一种四季长青的木质藤本植物——崖豆,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据《中国花经》介绍:我国长江流域及其南部各省山野间亦有,日本也有。崖豆与紫藤都是豆科植物,但不同属,二者有些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崖豆的根径、茎径大者可达20—30厘米,一般也有2—5厘  相似文献   

17.
宋德钧同志提出统一盆景术语的意见,是非常及时的。在盆景艺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不及时统一盆景术语,将对盆景艺术制作和研究带来很多不便。笔者也想谈一点看法,供参考。Bonsai(盆栽)是日本的叫法,其本义是盆栽植物和盆景树木。它不符合我国的叫法,也不符合盆景的真正含义。就字面理解,盆栽只是将植物栽在盆中而已,没有人工艺术造型的含义;再者它只适应于“植物盆景”(或称“树木盆景”或“花木盆景”),而不适应于山水盆景。盆景既然起源于我国,就应该以中  相似文献   

18.
盆景界有人对一种“树冠丰满、不露树枝”的树木盆景形态,称之为“远树景象”,这是不对的。道理十分明显:一、“远树景象”之说,不符合树木盆景的概念。盆景是表现自然景观及其生命景象的有生命的艺术。大体分为三类:山水盆景表现树木景象“远景”;水旱盆景表现树木景象“中景”;树木盆景则是表现树木景象“近景”,甚至可以说是对大自然景观中的局部景象之一的树木景象的“特写式”表现。由此可知“远树景象”之说,不符合树木盆景概念的规定性,故而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9.
湖北盆景近年来在发展“动势盆景”的基础上,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之路。今年6月在湖北荆州展出的“第五届盆景评比展览”盆景作品中展现了这一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盆景大多数都是一主干上生长几个枝托,几乎成为制作盆景的通用公式。而笔者用小苗培育的这几盆盆景却挣脱了几大流派的束缚,以不同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自命不凡地认为自己创作出了树木盆景的新款式(如图)。此说能成立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