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美白对虾生长快,在合理密度和饲料充足的条件下,水温22-35℃,幼虾经60-70d左右饲养,可养成体长10-12cm、体重10~15g的商品虾,养殖成活率达80%,亩产达200kg以上。南美白对虾抗环境变化能力强,对温度及盐度适应范围甚广,能在水温6~40℃的水域中存活,  相似文献   

2.
闫雪崧 《中国饲料》2023,1(4):74-77
南美白对虾(即凡纳滨对虾)是我国产量最大的虾类养殖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为了研究水温对不同养殖密度下南美白对虾幼体存活率及其后续养殖过程中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设计检测不同密度的南美白对虾幼体(15、25和35万尾/m3)在27、30和33℃培育时的存活率,进一步检测消化酶及后续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育初期随着温度的降低,幼体存活率显著增加(P <0.05),密度培养对存活率影响较小。虾苗培育温度及密度对后期饲养过程中成虾平均体重的影响较为明显,高温高密度培育(33℃35万尾/m3)的虾苗后续平均体重最低(P <0.05)。升温导致仔虾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酶活提高,但33℃时密度过高会造成胰蛋白酶的酶活降低(P <0.05)。由此可见,高温高密度育苗不仅影响南美白对幼虾的存活率,而且影响了养成期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3.
南美白对虾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兴华  陈建  向枭 《中国饲料》2002,(20):22-23
南美白对虾 (Penaeusvannamei)原产于太平洋沿岸 ,生长快、对饲料要求低、产肉率高、离水存活时间长、抗病力强 ,是迄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虾种之一 ,它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广 ,经驯化可在淡水中养殖 ,是海虾淡养很有前途的一个新品种。本文综述其营养需求方面的研究进展 ,为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和饲料配制提供参考。1 蛋白质和氨基酸蛋白质是南美白对虾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用来进行生长和组织修复。Colvin和Brand( 1 977)报道了南美白对虾的蛋白质需要量为 30 % ;Smith等 ( 1 985 )研究表明 ,南美白对虾的蛋…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在南美白对虾幼虾(初均重5.4 mg)饲料中添加0、50、100、150、200 mg/kg的虾青素,研究其对幼虾生长、成活率、饲料转化率的影响以及虾青素在对虾体内的含量、虾青素在饲料中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虾青素的各试验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要显著高于没有添加虾青素的对照组(P0.05);虾青素试验组对虾的成活率也均高于对照组,其中200mg/kg的虾青素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虾的饲料转化率随着虾青素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试验结束后,对虾体内虾青素的含量随着饲料中虾青素的增加而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含虾青素的饲料室温放置3个月后,虾青素保留率分别为67.17%、74.38%、79.03%、78.29%。本试验认为在饲料中添加100~150 mg/kg的虾青素可以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幼虾的生长率、成活率和饲料转化率,增加对虾体内虾青素的含量,进而提高对虾的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5.
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党胜  岑慧 《广东饲料》2000,9(4):34-34
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原产于太平洋沿岸 ,此虾生长快、对饲料蛋白需求量低、产肉率高、离水存活时间长、抗病力强 ,是迄今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虾种之一 ,它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广 ,经驯化可在淡水池塘中养殖 ,是海虾淡水养殖很有前途的一个新品种。近年来 ,国外对南美白对虾的饲料研究较多 ,在蛋白质需求、氨基酸平衡、维生素需求等方面都有较深的研究 ,表1是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推荐用量。1对蛋白质的需求Andrew等(1992)报道了白对虾的蛋白量为28 %~32 % ,但因为饲料蛋白源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3碳水化合物南美白对虾消化碳水化合物的能力非常重要,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Cousin等,1993;Davisand Arnold,1993;Cruz等,1996)。幼虾和中成虾摄食40%左右的高水平淀粉,其表观消化率反映了消化性能的增加(见图5)。淀粉具有良好的消化性,无论是粗原料还是熟化淀粉,其消化特性与常规饲料中可利用植物源的数量有关。图5饲料中不同淀粉水平下的淀粉ADC(80%~90%)和蛋白质ADC南美白对虾的消化酶分为3类:蛋白酶(如体内胰岛素、胰蛋白酶;体外氨肽酶;低相对分子质量蛋白酶虾红素)、糖酶(α-淀粉酶和昆布多糖酶)和脂肪酶。南美白对虾中研究最…  相似文献   

7.
周兴华  向枭等 《饲料广角》2002,(4):14-15,13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原产于太平洋沿岸,该虾生长快、对饲料要求低、产肉率高、离水存活时间长、抗病力强,是迄今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虾种之一,它对于盐度的适应范围广,经驯化可在淡水中养殖,是海虾淡养很有前途的一个新品种。近年来,国外对南美白对虾的研  相似文献   

8.
基础饲料中添加0.5%、1%和2%的小球藻,饲喂南美白对虾幼虾[体质量(4.26±1.71)g],养殖周期4周,测定各处理组对虾体质量,统计各组存活率,计算对虾特定生长率;利用试剂盒测定了对虾血淋巴和肝胰腺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酚氧化酶(PO)、溶菌酶(LZM)、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副溶血弧菌对剩余对虾进行攻毒,统计对虾死亡率。结果表明:小球藻能够明显促进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显著提高对虾血淋巴和肝胰腺中的SOD、NOS、PO、LZM、ACP、ALP酶活和T-AOC能力,明显降低对虾的攻毒死亡率,从而明显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存活率。小球藻的适宜添加量为1%。  相似文献   

9.
南美白对虾是目前我国广泛养殖的重要经济水产动物,但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养殖过程中所出现的大量应激因素(如营养、拥挤、环境变化等1经常会导致虾体代谢紊乱、抗病力下降、疾病易流行和爆发。因此,抗应激饲料添加剂的研制和开发日益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虾安Ⅰ是以天然中草药姜黄、山楂、甘草和茶叶等为原料提取、浓缩而成的新型绿色虾类抗应激饲料添加剂,对动物有镇静、安神、抗应激、促生长的作用。本试验以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观察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虾安Ⅰ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和抗非离子氨应激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苗蟹培育一般在6月初结束,蟹苗池的实际利用时间仅有3个月左右。如果在蟹苗培育后的休闲期,利用蟹苗池养殖一茬南美白对虾,不仅可使幼蟹池的休闲期得到利用,而且还可获得较高的养殖效益。近几年来,江苏省滨海县坎北特种水产养殖场利用蟹苗池休闲期养殖南美白对虾,连年平均667m^2收获成虾150kg以上,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报刊集萃     
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中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仍呈方兴未艾之势。南美白对虾养殖发展速度加快,但日益暴露的问题,却不能忽视。最近专家建议要冷静思考,不能盲目、无序发展。(1)南美白对虾亲虾来源混乱,亲虾质量不能保证。(2)发展缺乏有序规划。(3)内陆地区  相似文献   

12.
小肽制品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南美白对虾因其壳薄 ,头胸甲小 ,含肉率高( 5 3 0 3 %~ 5 3 81 % ) ,生长快 ,抗病力强 ,适应性好 ,易养殖 ,产量高 ,已成为中国养殖面积最大的对虾品种。因此 ,为南美白对虾选择一种较理想的促生长剂已成为目前南美白对虾生产者关注的热点。本试验选用小肽制品作为营养性添加剂饲喂南美白对虾 ,旨在了解小肽制品对南美白对虾的促生长效果及其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为配制南美白对虾饲料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设计 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 0 1 %、0 5 %、1 0 %、1 5 %、2 0 %、2 5 %的小肽制品 (“…  相似文献   

13.
通过8周的生长实验,研究了两类饲料糖源在低、中、高三个饲养频率下(分别为S1、S2、S3、C1、C2、C3)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营养组织和免疫力的影响。测定了不同实验组对虾的生长、体组成成分、肝胰腺指数和免疫相关指标。实验结果显示:(1)投喂频率对南美白对虾的性腺发育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了对虾增重率、特殊体重增长率、特殊体长增长率和肥满度(P<0.05);(2)投喂频率对南美白对虾的全虾水分、全虾粗灰分、全虾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提高投喂频率粗脂肪含量呈上升趋势;(3)投喂频率对南美白对虾肝胰腺AKP、ACP、SOD活性影响显著(P<0.05),对血淋巴中ALT和AST及肝胰腺中T-AOC无显著影响(P>0.05)。高投喂频率投喂下S3、C2、C3组南美白对虾肝胰腺中的AKP、SOD活性显著高于低频率投喂S1组和C1组(P<0.05)。综上,提高投喂频率有利于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和提高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王广军 《中国饲料》2003,(14):20-21
罗氏沼虾原产于印度洋、太平洋区域的热带和亚热带国家 ,因其具有食性广、生长快、个体大、生长周期短、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迅速发展 ,1 998年仅广东养殖面积就达 1 1 0 0 0多hm2 ,产量达到 3495 9t。虽然 1 999年以后南美白对虾的成功养殖对罗氏沼虾冲击很大 ,但 2 0 0 2年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发生严重病害 ,市场价格一跌再跌使得罗氏沼虾的养殖又有所回升。1 蛋白质和氨基酸由于罗氏沼虾体内不能合成蛋白质 ,因此饲料中必须添加蛋白质。Balazs和Ross( 1 976)认为 ,以豆粕和鱼粉为主…  相似文献   

15.
研究旨在探讨赤金蛋白T30替代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鱼粉对南美白对虾生长指标、营养成分、消化酶活力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赤金蛋白T30分别替代饲料中鱼粉用量的15%(B组)和30%(C组),对照(A组)为商品化南美白对虾饲料。饲养周期60 d。结果表明:喂养20 d,B组的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A、C组(P0.05);喂养40 d,B组的末体重和增重率显著高于A、C组(P0.05);喂养60 d,B组的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最高。虾体的粗蛋白含量C组B组A组(P0.05);粗脂肪含量A组B组C组(P0.05);各组灰分和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蛋白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C、B组淀粉酶活力显著高于A组(P0.05)。B组AKP活力显著高于A、C组(P0.05);B组SOD活力显著高于A组(P0.05);各组ACP和LZM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赤金蛋白T30替代饲料中一定用量的鱼粉可以显著促进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改善虾体营养成分,显著提高部分消化酶活力和血清免疫指标,且替代水平15%的生长效果优于替代水平30%。综合考虑其效果与经济性,建议用赤金蛋白T30替代南美白对虾饲料里鱼粉用量的15%。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色氨酸在2种饲料蛋白水平下对凡纳滨对虾幼虾摄食、生长、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鱼粉、豆粕和花生粕为主要蛋白源配制粗蛋白为43.6%和40.8%的2种基础饲料,分别添加2 500和1万mg/kg色氨酸制作4种添加饲料。选取960尾初始体质量为(1.95±0.01)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40尾虾,分别投喂6种试验饲料。饲养周期为56 d。结果显示,43.6%蛋白组的成活率显著低于40.8%蛋白水平组(P0.05),而43.6%蛋白水平组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却显著高于40.8%蛋白水平组(P0.05)。同一蛋白水平下添加色氨酸对成活率、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43.6%蛋白水平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40.8%蛋白水平组(P0.05)。40.8%蛋白水平组的摄食量和日摄食率显著高于43.6%蛋白水平组(P0.05),添加2 500和1万mg/kg色氨酸的摄食量显著高于不添加色氨酸的组(P0.05)。蛋白水平和色氨酸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的肝胰腺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蛋白水平和色氨酸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43.6%蛋白水平组血清中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高于40.8%蛋白水平组(P0.05),但不同色氨酸水平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葡萄糖、尿酸、球蛋白和胆固醇含量在不同蛋白水平和色氨酸水平下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2种蛋白水平饲料中添加色氨酸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凡纳滨对虾幼虾的摄食量。  相似文献   

17.
南美白对虾是南美洲最重要的对虾养殖品种。1998年,美洲地区(13.2万t)超过90%的养殖品种是南美白对虾,特别是在厄瓜多尔和墨西哥。南美白对虾生长性能良好,抗病能力强,如抗IHHN、WSSV等病毒(取决于养殖管理),对虾对饲料蛋白质的需要量低,能较好的利用植物蛋白和碳水化合物。南美白对虾营养研究的重点集中在降低成本、池塘利用和增加产量上。南美白对虾对蛋白质、铜、锌、钙、磷和维生素等营养素的研究主要来自于国外一些研究中心提供的试验数据。池塘养殖结果为网箱、池养以及一些大型的精养和半精养等养殖模式提供参考数据,“菌落”试验证明细菌发挥有益作用。温度27℃左右时,如果饲料营养均衡,在不使用添加剂(微生态制剂和免疫刺激剂)的精养条件下,对虾年产量也可能增加1倍。当前对南美白对虾研究焦点主要是对虾营养、生理以及营养与基因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过程中投喂经过复合微生物发酵的饲料,以期了解发酵饲料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摄食以及饲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养殖过程中持续投喂适宜比例的发酵饲料,能显著的促进幼虾的生长,提高虾苗成活率及饵料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处理组虾苗体色透明,摄食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9.
南美白对虾亦称白脚,虾具有生长快、对饲料蛋白需求量低、肉味鲜美、抗病力强的特点,为当今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该虾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广,经盐度驯化,可完全适应在淡水池塘中生活.  相似文献   

20.
利用定量投喂的方法研究不同饵料对大鲵幼体生长性能的影响差异性,试验选用同一亲本所产且孵出日龄相近、刚进入开口阶段并处于混合营养期的大鲵幼体12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尾,分别标记为B-0、B-1、B-2和B-3。B-0组为对照组,投喂天然饵料红线虫;B-1组投喂人工饲料与微生态制剂配合料;B-2组投喂质量比为11的红线虫与人工饲料混合料;B-3组投喂质量比为11的人工饲料与鲢鱼肉混合料。在室内循环流水的水族小箱中,进行80 d的生长试验,通过对不同组幼鲵特定生长率、增重率、肥满度及饵料转化率等参数的差异性分析,筛选幼鲵最佳养殖投喂饲料。结果表明:摄食50%鲢鱼肉与50%人工饲料混合组与摄食50%红线虫与50%人工饲料混合组的幼鲵生长较慢,且前者在试验的第40 d停止摄食,后者在试验的第55 d停止摄食;摄食天然饵料红线虫组和摄食人工饲料与微生态制剂混合组幼鲵的生长发育较好,二者相比之下,摄食人工饲料与微生态制剂混合组幼鲵的生长发育更好。试验过程中幼鲵停止摄食的现象,可能原因是随着大鲵的生长,试验饲料在营养要素、营养配比以及适口性等方面已不能满足其在水体环境中获取各营养要素而生长的要求。综合各项评价指标,人工饲料与微生态制剂混合料可替代大鲵幼体天然饵料红线虫而作为其主要饲料,这一结果为大鲵人工饲料绿色添加剂配方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依据,但是人工饲料与微生态制剂混合料组与红线虫组相比,并没有表现出很明显的优越性,还需加强试验调整大鲵人工饲料微生态制剂的配方以达到其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