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由于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高,在栽培中能与根瘤菌共生,固定可被植物利用的氮元素,因此,豆科牧草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常见的豆科牧草有苜蓿、三叶草等60余种。豆科牧草在播前一般应进行种子处理。  相似文献   

2.
由于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高,在栽培中能与根瘤菌共生,固定可被植物利用的氮元素;因此,豆科牧草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常见的豆科牧草有苜蓿、三叶草、沙打旺等60余种.豆科牧草在播前一般应进行种子处理:  相似文献   

3.
新疆豆科牧草植物种质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是新疆重要的饲草。同时,由于它有良好的土壤改良作用,在作物轮作中用于牧草田、绿肥田等,新疆种植多种豆科牧草中,有些牧草如紫花苜蓿是最古老的牧草种植区,有些豆科牧草,新疆又是起源地之一。并由于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其中某些种类栽培历史久远,故类型十分丰富。根据我们的调查和采集,以及收集前人资料,将新疆重要的豆科牧草植物种质资源分述如下。一、苜蓿属(Medicago L) 豆科曹蓿属,全世界共有六十五种,多为野生,仅有少数种类进行栽培。新疆共有十种,栽培的仅一种,即紫花苜蓿(M.sativa L.),另一种黄花苜蓿(M、falcata L.)正  相似文献   

4.
贵州野生牧草的引种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生牧草具有竞争力和抗逆性强等特点,可用于改良天然草地和提高人工草地的稳定性。因此,对野生豆科牧草进行了野外考察和引种驯化。区域及生平试验。共采集标本360份,引种驯化豆科8个属28种野生牧草,5年内驯化出5个牧草品种。地八角,百脉根,天兰苜蓿嘛要用于天然草地的补播和人工草地的混播、云南葛藤主用于水土保持,裸露石山的绿化,窄叶野豌豆主要用于绿肥生产。  相似文献   

5.
贵州野生地八角栽培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军江  李辰琼  赵相勇 《农技服务》2011,28(10):1422-1422
地八角属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贵州一种优良野生牧草品种,具有耐酸、耐旱、耐寒、耐践踏、耐贫瘠、抗病虫害等特点。该文对其特征特性及栽培利用技术进行了简介,为生产利用提供简单易操作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牛鞭草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本文从牛鞭草属野生种的数量、分布范围;作为牧草引种、驯化和培育;对环境条件如水份、温度、光照和土壤的适应性和对病虫害的反应;适口性、粗蛋白质含量、消化率和施肥效应;以及细胞遗传学等方面综述了研究结果。并指出:现已育成的六个品种,均表现出生长旺盛和产量高的特点。但从家畜营养需要的角度来看,粗蛋白质含量较低。在生产中,通常采用与豆科牧草混播,提高牧草质量。由于牛鞭草竞争性很强,寻找能与牛鞭草协调生长的豆科牧草就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柱花草是原产拉丁美洲的热带豆科牧草 ,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我区从 70年代先后引进柱花草属的品种 ,如库克、西卡、格拉姆柱花草等。184柱花草 (StylosanthesCLAT 184 )由广西牧草站于 1988年引入繁育推广。通过生产验证 ,它是最适宜我区推广种植的柱  相似文献   

8.
东方山羊豆又名饲用山羊豆,是一种国外引进的豆科山羊豆属多年生直立型、根蘖型豆科牧草,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东方山羊豆的良种生产对该牧草的产业化应用推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东方山羊豆种子生产技术要点,内容主要涉及种子生产适宜区和田块选择、播种关键技术要求、田间管理措施及种子收获、清选加工与贮藏,对东方山羊豆种子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工种植牧草发展速度很快,其中豆科牧草种植面积持续扩大,极大的丰富了地区牧草供给。豆科牧草富含丰富的粗蛋白、粗灰分、脂肪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在提高地区畜牧养殖效益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地区豆科牧草种植面积不断加大,豆科牧草利用率一直不高,传统的生产方式加工粗糙,再加上夏秋季节阴雨天气,很容易导致牧草变质,基于此,该文主要就青贮豆科牧草的制作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提升豆科牧草利用效率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10.
正(续第1期第24页)饲草是草食动物的基础饲料。从湖南省的具体情况来看,牛、羊是最主要的饲草利用者。牛是反刍动物,可以大量利用青粗饲料进行饲养。牛喜食禾本科牧草及饲料作物,其次为豆科牧草。在湖南省养牛,可以按每头奶牛667平方米、每头肉牛1333平方米安排种草,牧草要以暖季草为主,兼顾冷季草生产。暖季草首选象草属、狗尾草属牧草或全株玉米,也可以种植甜高粱、类玉米。  相似文献   

11.
豆科植物在生态恢复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科植物适生范围广、抗逆性强,在此对其在生态恢复方面从矿区植被恢复、石质边坡生态复绿、保持水土和土地持久生产力恢复等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郑州市园林豆科植物多样性调查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豆科植物因为具有良好的观赏性和较强的固氮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园林和废弃地植被景观恢复中。通过样地调查法对郑州市选定的26个样地进行调查,统计记录其种类、数量、频率、生长状况及常见的病虫害等。分析其多样性特征和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提出合理的建议,使豆科植物在郑州市园林中的应用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13.
几种加拿大多年生牧草在甘肃景泰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蒙古冰草的越冬率为50 %,百脉根不能越冬,其余品种越冬率均在75 % 以上(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中以苇状羊茅鲜草产量最高,其次为吉农无芒雀麦、无芒雀麦、草地雀麦、草地羊茅和细茎冰草;多年生豆科牧草中,公农1号苜蓿和紫花苜蓿Algonguin、Rangelaneler、AC longview、Podus产量较高生长状况良好,在本地有很重要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苜蓿是世界上重要的豆科牧草,以其品质好、产量高而被誉为“牧草之王”。结合国内外苜蓿基因工程研究动态,从基因型、外植体、培养基、培养途径、培养条件对苜蓿再生体系的影响,乙酰丁香酮(AS)浓度、选择压、受体选择对苜蓿转基因体系的影响两个大方面,综述了苜蓿再生和转基因体系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豆科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科植物是人类食品中淀粉、蛋白质、油和蔬菜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农林牧业生产上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对豆科属植物组织培养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动态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金强河地区豆科牧草引种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3—1985年,在海拔高度约3千米的甘肃省天祝基金强河地区进行了豆科牧草引种试验。通过对48个豆科牧草供试材料的生育期、越冬率、产草量等性状的观测研究,初步筛选出抗寒性强、越冬性较好的呼盟黄花苜蓿、昭盟黄花苗蓿 x 杂种苜蓿、杂种苜蓿、草原Ⅰ号苜蓿、润布勒苜蓿五个材料,供生产上试种。通过试验,说明越冬前灌水和覆盖处理对提高豆科牧草越冬率有良好作用。此外,还观察到了一些具有放牧型品种特征的,以及长穗的,可作为有价值的育种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的保护尼勒克县荒漠草地植物资源,采用样方和植物踏查法对尼勒克县荒漠草地的植物种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尼勒克县荒漠草地有23科68属98种(亚种)植物,植物种类组成较丰富,有害植物少。藜科、菊科和禾本科为优势科,含有54种(亚种)植物;小型科和单科种类众多,单科植物有12种。按照经济类群划分,豆科植物占8.16%,禾本科植物占13.27%,藜科植物占27.55%,菊科植物占14.29%,莎草科植物占3.06%,杂类草占33.67%。按照饲用价值划分,优良占14.29%、良好占27.55%、一般占36.73%、差占16.33%、有毒占5.10%。  相似文献   

18.
以花芸豆、小红芸豆、红芸豆、黑芸豆、白芸豆、小利马豆、豇豆、绿豆、小扁豆、鹰嘴豆10种杂豆为试验材料,对其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以及矿质元素含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杂豆种类间的蛋白质含量、矿质元素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杂豆蛋白质含量为223.7~280.5 g/kg,杂豆富含赖氨酸和精氨酸(平均含量分别为76.3 g/kg和55.1 g/kg),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和胱氨酸;杂豆中含有丰富的钾、镁、钙、铁矿质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14 080.85、1 385.34、844.82、65.60 mg/kg。杂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平衡、合理,矿质元素丰富。  相似文献   

19.
杂豆富含植物化学素,这些天然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尤其在预防与营养相关的慢性疾病方面。现对多种杂豆的植物化学素进行综述,包括植物化学素的种类及其抗氧化、预防代谢综合症和预防癌症的效果等,旨在为杂豆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2003年至2005年对塔里木盆地36个县(市)进行了豆科植物资源的调查及根瘤菌的采集工作,共采集到豆科植物30属66种,根瘤样品1160份;属内种间豆科植物根瘤的形状、大小、颜色及其在根上的着生位置相似,而属间植物根瘤特性差异明显。在调查采集到根瘤的豆科植物中,喀什黄华、矮沙冬青两种豆科植物在本研究之前未见到有结瘤固氮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