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倒伏"是高肥水条件下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障碍之一。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生产上的推广应用,为防止倒伏、促进增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是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配套技术措施。喷施多效唑。在小麦起身期,每亩喷洒200ppm多效唑溶液30千克,可使植株矮化,抗倒伏能力增强,并能兼治小麦白粉病和提高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施用烯效唑。烯效唑(代号S-3307,商品为5%可湿性粉剂)是一种新型高效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2.
倒伏是高肥水条件下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障碍之一,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生产上的推广应用,为防止倒伏、促进增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是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配套技术措施。 1.喷施多效唑。在小麦起身期,每667平方米喷洒200ppm多效唑溶液30公斤,可使植株矮化,抗倒伏能力增强,并能兼治小麦白粉病和提高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 2.施用烯效唑。烯效唑(代号S—3307,商品为5%可湿性粉剂)是一种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生物活性比多效唑高6~10倍。在小麦上施用,可以防止高密度、高肥水条件下的植株倒伏,并有减少不孕小穗和提高千粒重  相似文献   

3.
<正> FL-8540,国内通用名为烯效唑,国外代号 S-3307,是继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PP333)之后新开发出的高活性新农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很高的生理活性,特别是矮化植株增强抗倒伏能力,远远高于多效唑;作为杀菌剂,具有高效、广谱、内吸等特  相似文献   

4.
三唑类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光学异构体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综合报道了三唑类杀菌剂(三唑醇、烯唑醇、已唑醇及环菌唑)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多效唑)光学异构体的制备、构效关系及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S3307D,英文名uniconazolei 分子式为C_(15)H~(18)N_3Cl,是继PP333(多效唑)后又一新型、高效三峻类植物生长延缓剂。该产品由日本sumitomo化学有限公司发现,因其对农作物具有强烈的矮化效应和杀菌效应,而受到重视。目前,国外已应用S3307D在农作物和观赏植物中进行株型控制、矮化、增产及抗逆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对S3307D的作用机理及其生物学效应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6.
以川农麦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烯效唑(S3307)(0、5、10、20、40mg/L)拌种对不同播期小麦前期生长及后期抗(避)冷效应的影响,并对S3307拌种前期控旺,后期抗(避)冷进而增粒增产的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S3307拌种对小麦前期生长具有控上促下、控前促后的效应;S3307促进了三叶到拔节体内N素含量的增加,降低了C/N值;S3307拌种使小麦生长物候期延迟,利于四分体与开花期避开低温危害,且提高了四分体与寒潮期幼穗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力,降低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抗冷性;S3307拌种延迟了幼穗分化各阶段的起始时间,使小麦拔节期明显推迟;S3307拌种提高了穗粒数,其产量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7.
为快速有效地减轻百日草(Zinnia elegans Jacq.)种苗生产中因徒长而导致的植株倒伏、弯曲以及商品性降低、抗性减弱的问题,本研究选用3种株型调控剂,即丁酰肼(B9)、烯效唑(S3307)和多效唑(PP333),与种衣剂混配后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调查百日草的植物性状.结果表明:3种不同浓度的株型调控剂处理后...  相似文献   

8.
多效唑是一种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形态指标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同时能促使其生理特性产生变化,且具有保障小麦安全生产、抵御逆境胁迫的优点。综述了多效唑在小麦抗御逆境中的抗倒伏、抗病、抗旱、抗冷热以及延缓衰老等作用,以期为小麦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小麦叶面喷施化控剂是降低小麦倒伏风险、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本试验以豫审小麦泛麦536为材料,探讨了叶面喷施烯效唑、多效唑、调节安、麦业丰等不同成分化控剂对小麦农艺形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泛麦536拔节初期叶面喷施烯效唑、多效唑、调节安、麦业丰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有效降低小麦株高、穗下节长度、第一节长度,最高分别降低了3.7%、4.6%和8.0%;叶面喷施麦业丰(20%多唑·甲哌鎓),泛麦536产量显著增加2.2%。叶面喷施麦业丰在有效降低泛麦536株高的同时,对提高泛麦536产量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烯效唑对小麦幼苗高温胁迫的缓解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烯效唑(S-3307)处理小麦种子。在小麦幼苗生长到21d后在恒温培养箱对小麦幼苗进行高温胁迫处理,2h后测定小麦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以探讨烯效唑(S-3307)对小麦幼苗的高温胁迫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烯效唑(S-3307)处理小麦种子后在高温胁迫下的伤害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效应,可使相对电导率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降低高温胁迫对小麦幼苗的伤害程度,增强小麦对不良环境的的抵抗能力,有利于小麦渡过不良环境。  相似文献   

11.
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冬小麦旗叶细胞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冬小麦叶片细胞的调控效应,2008—2009年度在河北省藁城市以烯效唑、多效唑、麦巨金、麦业丰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2种浓度的水溶液处理小麦,研究了对旗叶叶片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清水)相比,4种调节剂对旗叶不同环数叶肉细胞的比例影响不大,仅常规浓度的麦巨金和加倍浓度的烯效唑使多环叶肉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4种调节剂处理的小麦旗叶3环叶肉细胞的长度和宽度都有所减小,尤以宽度的减小更为明显。常规浓度下,麦巨金处理的细胞宽度显著小于对照及其它调节剂处理。加倍浓度下,多效唑处理的细胞长度和宽度都显著小于对照和其它调节剂处理。4种调节剂常规和加倍浓度处理都使旗叶叶片的厚度增加,且与对照叶片厚度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2种浓度的4种生长调剂处理后小麦的籽粒产量均有所提高,其中常规浓度的麦巨金、麦业丰和加倍后的多效唑、烯效唑对产量的提高效果最为显著,这是不同调节剂对3个产量构成因素的不同影响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本研究结果,在小麦高产、超高产条件下叶面积指数已经很大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本研究中应用的生长调节剂,使小麦叶片厚度增厚,叶肉细胞变小,从而达到改善叶片质量和群体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陇中半干旱区‘陇薯7号’种薯繁育合理的种植密度和对株型调控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为建立‘陇薯7号’北繁南种脱毒种薯繁育技术体系提供依据.【方法】以‘陇薯7号’原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S3307)、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和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及生理指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不同质量块茎分布、成熟期以及块茎休眠期的影响.【结果】烯效唑和多效唑能够显著降低株高,减少分枝数,降低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光合能力;能够增加单株结薯数、降低平均单薯质量,显著提高产量,缩短生育期.烯效唑可缩短块茎休眠期,多效唑和矮壮素不同程度延长了块茎休眠期.在4.5~10.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茎粗减小,分枝数减少,叶面积指数下降;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结薯数显著减少,平均单薯质量显著降低,群体产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烯效唑、多效唑处理和增加种植密度均对不同质量块茎分布有显著影响,且作用效果一致,<20 g和20~50 g块茎比率显著提高,>100 g块茎比率显著降低,50~100 g块茎比率变化不明显.【结论】陇中半干旱区繁育‘陇薯7号’脱毒一级种供南方冬作区冬播用种,种植密度以7.5万株/hm~2为宜,配合初花期叶面喷施100 mg/L (45 g/hm~2)烯效唑,可有效调控植株生长,提高产量,提早成熟.  相似文献   

13.
以中杂9号番茄为试材,研究了2,4-D、矮壮素、烯效唑、水杨酸、萘乙酸、多效唑等8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组合对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2,4-D10 mg/kg+矮壮素300mg/kg组合;云大120 1600倍+多效唑20 mg/kg组合;烯效唑5 mg/kg+水杨酸100mg/kg+萘乙酸5 mg/kg组合可显著抑制幼苗的徒长,使幼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都明显提高,在形态和生理上表现出显著的壮苗效应.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机插乐、多效唑和烯效唑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杂交籼型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都能有效提高机插秧苗的素质和产量,其中机插乐可有效控制苗高、促进根系生长,增加根毛;烯效唑抑制苗高作用较大,返青快但栽插难度大;多效唑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5.
以2个芍药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植物生长延缓剂、不同处理方式、不同质量浓度进行处理,探讨植物生长延缓剂对盆栽芍药的矮化效应。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以不同质量浓度采用浸根和叶面喷施2种方式进行处理均可有效降低盆栽芍药的株高,增加茎粗,减小叶面积,加深叶色,且作用效果随着施用质量浓度的增大而显著。S_(3307)(烯效唑)、PP_(333)(多效唑)和CCC(矮壮素)叶面喷施比浸根效果显著,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的作用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S_(3307)、PP_(333)、CCC。综合考虑,40 mg·L~(-1)的S_(3307)叶面喷施处理的效果最佳,所得盆栽芍药的植株矮化效果理想,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叶色增绿,但对开花影响不大,大大提高了盆栽芍药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设置25%多效唑30 g/亩、25%多效唑60 g/亩、5%烯效唑50 g/亩、5%烯效唑100 g/亩、20%多唑·甲哌鎓30 g/亩、20%多唑·甲哌鎓60 g/亩、钜控(微生物菌剂)100 g/亩、钜控(微生物菌剂)150 g/亩、CK(清水)9个不同化控剂及其用量处理,研究喷施不同药剂、不同剂量的化控剂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在返青期喷施化控剂均能降低植株高度,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钜控(微生物菌剂)能明显促进穗部增长;化控剂处理穗粒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除与25%多效唑的2个不同剂量处理呈显著差异外,其他药剂处理较对照均无明显差异;对照亩产最高,其次为5%烯效唑50 g/亩和25%多效唑30 g/亩;25%多效唑、5%烯效唑和20%多唑·甲哌鎓在增加剂量后,株高、穗长、结实小穗均不同程度减少;4种化控剂增加剂量后,产量均降低,减幅最大的为25%多效唑,最小的为钜控(微生物菌剂)。本试验条件下建议施用的化控剂及用量为5%烯效唑50 g/亩、25%多效唑30 g/亩和钜控100 g/亩。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用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氟节胺、调环酸钙、烯效唑、多效唑)探究对台农芒果的控梢效果,以及对后期抽花率及花穗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芒果控梢中期进行用药,氟节胺、调环酸钙、烯效唑+调环酸钙、多效唑处理可显著降低新梢长度,多效唑、烯效唑+调环酸钙、调环酸钙有良好的脱叶和去除嫩芽的效果;此外,药剂处理控梢效果越好,花穗长度越短。  相似文献   

18.
小麦抗倒剂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a对 4种小麦抗倒剂的试验表明 ,DF 5、烯效唑、壮丰安、多效唑对小麦都具有抗倒增产作用。在小麦中后期降水偏多 ,发生倒伏的情况下 ,DF 5 3 0 0 0ml/hm2 、烯效唑 480g/hm2 和多效唑 10 5 0g/hm2 都能明显增强小麦基部节间强度 ,增强抗倒能力 ,分别增产 17.6 %、6 .5 %和 2 .3%。在小麦中后期干旱 ,小麦不发生倒伏的情况下 ,烯效唑 15 0 0g/hm2 、壮丰安 15 0 0ml/hm2 增产明显 ,分别增产 7.4%和 6 .7% ,DF 5和多效唑虽然也增产 ,但增产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9.
多效唑在种植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多效唑的作用特点和主要功能 多效唑又称PP333,是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兼杀菌剂,属三唑类农药.主要用于水稻、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烟草、果树、花卉等作物,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内吸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叶面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对6年生板栗树叶片解剖结构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叶片解剖结构的变化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为植物生长延缓剂在板栗生长调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板栗‘燕山早丰’为试验材料,研究分别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多效唑、矮壮素、烯效唑对板栗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作用及对叶片形态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1)多效唑、矮壮素和烯效唑能提高板栗叶片角质层厚度,上角质层最厚可达5.46 μm,为90 mg/L烯效唑处理,下角质层最厚可达1.76 μm,为60 mg/L烯效唑处理;(2)除60 mg/L烯效唑处理外,其余处理均能增加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增加效果最显著的为100 mg/L多效唑处理;(3)3种延缓剂均能增加叶片栅海比值,栅海比最高可达1.52,为90 mg/L烯效唑处理;(4)除60 mg/L烯效唑处理外,其余处理均能有效增加板栗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在处理后120 d增加的最为显著。结论在板栗花芽分化期对叶面分别喷施多效唑、矮壮素和烯效唑能影响板栗叶片解剖结构,从而提高板栗对光能的捕获,增强其光合作用,其中100 mg/L多效唑的效果最好。多效唑、矮壮素和烯效唑能有效促进板栗叶片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生成,本研究中60~90 mg/L烯效唑的效果最佳,延缓剂使得叶片解剖结构改变,从而增强了叶片光合作用,导致叶片同化物增多,进而提高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