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要求,指导畜禽规模养殖场科学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日前农业部制定了《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规范》适用于畜禽规模养殖  相似文献   

2.
规模养殖场直联直报系统是跟踪监测青海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总体情况,动态掌握各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基本情况,监测、分析和解决青海省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指导畜禽养殖场健康发展,消除养殖环保隐患的一项重要手段。要切实发挥直联直报系统的重要作用,推动青海省畜禽养殖场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助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相似文献   

3.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治理畜禽养殖污染的根本途径,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近两年来,在实施《天水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之时,针对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开展了摸底调查,为进一步全面掌握我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产生、处理方式和消纳情况,总结适合畜禽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的有效推广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推进西安市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促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生态养殖模式,文章从粪污治理实践入手,全面分析了西安市户县清凉山养猪场的粪污治理模式和特点、粪污治理设施设备的运行应用情况以及粪污治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情况,为西安市规模养猪场的养殖废弃物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指导各地优化调整畜牧业区域布局,促进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农业发展,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引导畜牧业绿色发展,制定本指南。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区域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和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消纳配套土地面积的测算。2测算依据(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一、畜牧业的概况1.四川省畜牧业的概况。根据全国养殖场直连直报系统,截至2018年年底,四川省猪、羊、牛、禽的规模养殖场分别为70631、3482、8573、8684家,全省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率为89.47%,设施设备率为80.6%。资源化利用固体粪污达34000万吨,液体粪污达38660万吨。全省畜牧业养殖水平稳定发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稳步前进,2018年10月四川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科技创新联盟在四川省泸县成立,标志着四川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将开始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生猪产业发展速度加快,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生猪养殖粪污已然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以遵义市播州区生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为例,总结几种适合南方山区喀斯特地貌条件下的生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模式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秦安县备案登记规模养殖场在常年生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称等距抽样方法对全县养殖场(户)进行抽样,对抽样的全县15个规模养殖场和30个养殖户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全年用水量和养殖量进行分析,测算养殖场(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为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一、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基本情况近年来,云南省姚安县通过县级涉农整合资金项目扶持、部门引导及农机购置补贴等方式,重点对畜禽规模养殖场、畜禽养殖专业户及饮用水源地周边的散养户进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和完善利用设施,引导畜禽养殖户与畜禽粪污收购经纪人签订粪污收购合同,与养殖场周边种植户签订肥水利用协议;对畜禽粪便进行简单脱水处理后出售给粪污收购经纪人,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连城县朋口镇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粪污利用的现状及工作中的实际方法,对朋口镇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粪污资源化利用进行分析,以切实做好朋口镇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养殖业规模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的拉动下蓬勃发展。养殖产业数量和质量都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养殖产生的畜禽粪污的处理利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随之而来的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应当引起养殖从业者的高度重视。就养殖业市场主体现状和产业常态来说主要是两个问题,一个是畜禽养殖粪污采用哪一种处理模式进行处理利用,一个是畜禽规模养殖场要配套建设何种规模种类的粪污处理设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云南省鹤庆县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2019年鹤庆县畜牧业产值33.5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1.3%,成为鹤庆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与此同时,畜禽养殖所产生的粪污不仅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首要污染源,更污染着养殖场周边的生态环境,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畜禽养殖所产生的粪污已然成为畜禽养殖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将有效缓解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对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和水质安全的保护,从而推进畜禽养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以规模养殖场、粪肥收运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集中处理中心为重点,进一步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能力和种养结合发展水平,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现与广大同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猪业》2012,(12):69-69
据江西日报2012年11月29日报道,江西省农业系统按照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科学规划畜禽养殖布局,积极探索畜禽粪污治理模式,加快畜禽养殖场标准化改造。通过三年多的努力,该省有3000多家规模养猪场完成了粪污治理改造,建设了205家标准化示范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率达73%、资源化利用率达67%,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骤升,规模养殖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徐霞  张霞  乐洪宝 《兽医导刊》2016,(12):26-27
近年来,淮安区由于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畜 禽粪便处理不力,特别是养殖污水直接排放的达76%以上,导致养殖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大中规模养殖场比小型养殖场污染更为严 重,因此如何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己成了我们应共同关注 的焦点,比较简便易行的方法就是农牧结合.  相似文献   

15.
基于河北省456 个奶牛养殖场的调研数据,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粪污资源化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养殖场粪污处理的根本因素是养殖场的融资状况及政府政策和补贴。针对根本影响因素,提出激励养殖主体参与资源化利用的政策建议,推动资源化利用更加规范合理地发展,为河北省奶牛养殖粪污及其他畜禽养殖粪污的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丁刚  谭凤喜 《畜牧兽医杂志》2022,(5):193-195+201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当前畜禽养殖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金塔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生猪、鸡是规模养殖粪污的主要来源,生猪、肉羊是规模以下养殖粪污的主要来源。虽然畜禽粪污还田作为肥料是金塔县最主要的利用方式,但粪肥还田方式比较粗放,单位土地面积对畜禽粪污的承载量推荐值偏差较大。据此,本文提出了三项具体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推动金塔县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通过对莒县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存在问题等因素进行分析,通过采取综合措施,探索出了适合当地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工艺技术模式,为畜禽粪肥资源化利用提供决策依据。畜禽粪污资源化的有效利用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养殖场产生的粪污解决面源污染,还可以为农作物提供有机粪肥,减少化学肥料使用量,促进农业生态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各地     
<正>新疆96个县(市、区)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工作2月20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兽医工作会议上获悉,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6个县(市、区)如期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工作,关闭搬迁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户)995个,完成了既定工作目标。据悉,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累计完成2800余个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资源化利用配套设施建设,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9.
正为加快推进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安徽省是畜禽养殖大省,养殖废弃物利用对减少面源污染,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至关重要。行动计划提出要以市场化、产业化为主线,以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为治理路径,着力构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  相似文献   

20.
韦艺媛  何道领  高敏 《养猪》2022,(5):69-72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我国畜牧业重点工作之一。文章以2018—2020年度重庆地区畜禽规模养殖场清粪工艺、固体粪污及液体粪污利用方式等数据为基础,探讨分析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及趋势。结果表明,重庆市规模养殖场节水工艺应用占比持续提高,固体粪污利用方式和液体粪污利用方式占比最大的分别为生产肥料(80%以上)和沼液还田(80%以上)。根据分析结果,文章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发展作出了思考,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