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绒山羊母羊日粮营养水平和羔羊早期补饲对羔羊生长发育及早期断奶的影响。将20只产单羔的哺乳母羊及其所产羔羊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母羊、10只羔羊,试验组母羊参照前苏联绒山羊母羊泌乳期饲养标准进行日粮配制,羔羊10日龄开始补饲;对照组母羊及羔羊按羊场原日粮配方饲喂,羔羊50日龄补饲,试验羔羊均随母羊自由哺乳。结果表明,试验组羔羊20、30、40、50、60日龄体重及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羔羊的颗粒料和苜蓿干草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各阶段母羊平均日采食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母羊断奶时体重比产羔后体重增加了8.21%;对照组母羊断奶时体重比产羔后体重减少了13.12%。综合分析认为,通过合理调整母羊营养水平、羔羊适时补饲,可促进羔羊生长发育,缩短断奶日龄,保障母羊良好的种用体况。  相似文献   

2.
补饲能够确保羔羊成为一只消化功能完全的反刍动物,即在相对较小的年龄阶段就能很好地采食混合饲料.通过早期补饲,不仅可以为羔羊补充一定的营养,促进羔羊前胃发育,增强羔羊生活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能减少对母羊过度的营养消耗.本文在研究羔羊早期断奶补饲技术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断奶羔羊补饲技术,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推广运用羔羊早期断奶技术,可促使母羊提前结束泌乳,尽快进入再繁殖生产过程。从而提升肉羊生产水平,提高养羊效益。羔羊的早期断奶技术的实施需要掌握孕羊饲养管理、羔羊的护理、早期补饲、断奶方法、防疫保健等相关技术来支撑。1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要点1.1提供体质健壮、发育良好的羔羊,必须从羔羊胎儿期就开始培育,保证母羊妊娠后期营养是羔羊正常发育、增强羔羊体质的关键。母羊怀孕后期的2个月胎儿生长变快,妊娠母羊和胎儿共增重7~8千克,为满足母羊的生理需要,每天给怀孕期母羊补饲混合日粮0.5kg。1.2除补饲混合饲粮外,还应补饲优质青…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提高牙山黑绒山羊生产性能的营养标准,本实验对繁殖期、哺乳期牙山黑绒山羊补饲了不同蛋白水平的精料。实验结果表明:给繁殖期牙山黑绒山羊母羊补饲10%粗蛋白水平的日粮,能提高母羊的发情率和受胎率,羔羊的初生重较对照组提高0.09kg差异显著(p0.05);哺乳期母羊补饲16%粗蛋白水平的日粮效果最好,30日龄羔羊断奶重较对照组提高0.61kg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代谢印记是机体对早期营养状况的一种记忆效应。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补饲代乳粉对断奶后羔羊生长性能及体尺指标的影响,以探索羔羊早期补饲的代谢印记作用。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选取初生重为2.5±0.2 kg的新生羔羊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随母哺乳(ER),试验组分别于羔羊10、20和30日龄断母乳饲喂代乳粉(EW10、EW20、EW30)至60日龄,之后所有羔羊停止饲喂液体饲料(代乳粉或母乳),饲喂相同的固体开食料至90日龄。结果表明:断奶前补饲代乳粉促进了羔羊开食料采食量和日增重,并且断奶前补饲代乳粉显著提高了断奶后羔羊90日龄体重、日增重和开食料的采食量,显著降低了断奶后羔羊胸围增长速度。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断奶体重、断奶前的日增重、采食量与断奶后的体重、日增重、采食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断奶前后的体长、体高增长速度呈负相关关系。由此可见,断奶前羔羊生长性能的改善对断奶后羔羊的生长产生了持续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羔羊在哺乳期是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进行早期的合理补饲,对保证羔羊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育成羊综合质量,发挥品种的优良性能作用极大。通过早期补饲,不仅可以为羔羊补充一定的营养,促进羔羊前胃发育,增强羔羊生活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能减少对母羊过度的营养消耗。本文就大河乡畜牧业发展现状,佐证大力开展羔羊早期断奶补饲技术的重要意义,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1.基本情况1.1.地理条件大河乡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中段北麓,东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绒山羊羯羊肌肉理化指标的影响。从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的4月龄断奶羔羊群中选择30只去势公羔(羯羊)进行放牧补饲,每只补饲300 g玉米;从淘汰群中选择30只与放牧补饲组日龄相近的羯羊进行舍饲育肥,并按照试验设计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结束时,每组选择6只接近平均体质量的羯羊屠宰。结果表明:舍饲育肥和放牧补饲羯羊的肌肉肉色、p H、失水率、嫩度、剪切力、熟肉率和大理石花纹间差异不显著(P0.10),说明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羯羊进行短期舍饲育肥与放牧补饲相比,对肌肉理化指标无显著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8.
选择隆林山羊羔羊40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羔羊随母羊分散饲养,30日龄时自然补饲,采取70日龄自然断奶.试验组羔羊10日龄开始采食调教和补饲,50日龄时将母羊隔离,羔羊在原栏断奶,饲养至70日龄.试验结果表明:在圈养条件下对隆林山羊羔羊实行提前人工补饲,提前断奶羔羊的增重差异不显著.而提前断奶组母羊发情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滩羊羔羊早期补饲效果,试验采用以葵花粕和豆粕为主要蛋白质原料的不同日粮组合对滩羊羔羊进行早期补饲,以不补饲作为对照,比较其增重效果、二毛品质和经济效益,同时探讨不同日粮组合的补饲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豆粕为主要蛋白质原料的日粮补饲滩羊羔羊效果优于以葵花粕为主要蛋白质原料的日粮,且滩羊羔羊二毛够毛日龄缩短为33 d,体重达到13.00 kg以上,较对照组羔羊够毛日龄提前3~4 d,活重、90日龄断奶体重均极显著提高(P0.01)。说明豆粕补饲效果明显,建议在生产中采用豆粕为主要蛋白质原料的日粮进行羔羊早期补饲。  相似文献   

10.
旨在探讨早期强制补饲对甘肃省兰州地区不同品种肉羊羔羊增重效果及养殖效益的影响。选取健康湖羊、小尾寒羊、杜湖F_1及杜寒F_1羔羊各10只,将同一品种的羔羊设为1个试验组,7日龄时采用早期强制补饲方式饲喂开食料;于出生日及断奶日(60日龄)进行称重,计算并比较各组羔羊在试验期间的平均日增重;记录试验期间各组羔羊的发病情况,计算各组羔羊的发病率;测定并比较各品种羔羊断奶日龄的体尺指标;计算并比较各组羔羊在试验期间的养殖效益。结果表明,杜寒F_1羔羊、杜湖F_1羔羊在试验期间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湖羊以及小尾寒羊羔羊(P0.05);湖羊和杜寒F_1羔羊的发病率高于小尾寒羊和杜湖F_1羔羊;60日龄断奶杜寒F_1羔羊的胸宽显著大于湖羊和小尾寒羊羔羊(P0.05),且大于杜湖F_1羔羊(P0.05),其余体尺指标在4个品种肉羊羔羊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杜寒F_1、杜湖F_1、湖羊羔羊较小尾寒羊羔羊每只分别多增收90.92元、67.18元、3.31元。综上提示,早期强制补饲开食料能够有效提高肉羊羔羊生产性能及养殖效益,该项补饲技术在兰州地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学者提出通过实施羔羊早期隔栏补饲和断奶建立肉羊密集型繁育体系。对羔羊进行早期断奶补饲精料,一方面能够提高育肥羔羊的生长速度,缩短育肥周期,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解决了冬季饲草不足、春季饲草水分高、营养浓度低的  相似文献   

12.
羔羊代乳料的研究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对犊牛和仔猪的早期断奶及代乳料和开食料的研究较多,相比之下,对羔羊的早期断奶及补饲效果报道甚少。在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曾先后开展了犊牛早期断奶时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羔羊的现代化、集约化的生产,要求全进全出,这样羔羊的早期断奶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羔羊的代乳料的研究也就更加重要,本文将对代乳料研制和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精料补饲水平对早期断奶羔羊复胃发育的影响.选用(35±3)日龄、平均体重为(8.58±1.83) kg的简阳大耳羊羔羊32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8只(公母各占1/2),单栏单饲.对照组羔羊跟随母羊哺乳,试验组羔羊在35日龄实施断奶后分别补饲50、150和250 g/d精料,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补饲精料可提高羔羊复胃重/体重(P<0.01),促进皱胃增重(P<0.05),增大瘤胃乳头宽度(P<0.01),降低瘤胃乳头密度(P<0.05),且补饲精料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程度随补饲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补饲精料对瘤胃壁厚度、乳头长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精料补饲可提高早期断奶羔羊复胃的发育,且以250 g/d的添加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早期强制补饲对兰州地区湖羊羔羊增重效果及存活率的影响。选用120只体重接近的湖羊羔羊(公母各半且均为双羔),随机分为强制补饲公羔组(A1)、强制补饲母羔组(A2)、常规补饲公羔组(B1)及常规补饲母羔组(B2)4组,在7日龄开始补饲开食料。每10天空腹称重至断奶日(60日龄),并统计整个哺乳期羔羊存活率。结果表明:强制补饲羔羊组(A1、A2)的断奶重、哺乳期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常规补饲羔羊组(B1、B2)(P0.05),成活率B1A1=B2A2。说明采用强制补饲开食料可提高羔羊增重效果,且对羔羊的成活率无明显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探讨湖羊妊娠后期补饲颗粒料对母羊繁殖性能、羔羊初生重、断奶重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分组设计,将30头妊娠后期湖羊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头,对照组补饲羊场自配粉料,试验组补饲研制的颗粒饲料,两组基础日粮饲喂一致。试验预饲期为10d,正式试验期120d,待羔羊出生后分别测定羔羊初生重和断奶重,统计母羊产羔率和羔羊成活率,并分析不同补饲方式下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羊繁殖率和羔羊存活率分别提高了13%和6%;较对照组相比,补饲颗粒料对羔羊初生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试验组羔羊平均断奶总重比对照组羔羊提高了2.17kg(P<0.05),试验组羔羊平均日增重(237g/d)比对照组(199g/d)提高了18.15%(P<0.05);补饲颗粒料的经济效益比补饲自配粉料提高了27.91%。试验表明,湖羊妊娠后期补饲颗粒料切实可行,能提升湖羊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6.
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饲养模式对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羔羊育肥增重及屠宰性能的影响。从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的4月龄断奶羔羊中选择日龄为(130±10)d的母羔和去势公羔(羯羔)各30只作为放牧补饲组,从淘汰群中选择与放牧补饲组日龄相近的母羔和去势公羔(羯羊)各30只作为舍饲组进行舍饲育肥,共120只,分为4组,每组30只。采用2×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第一因素为饲养模式,设放牧补饲和舍饲育肥两种,其中,放牧补饲的羔羊按照原厂方式,每天在天然草场上放牧并每只补饲玉米(风干基础)300 g,舍饲育肥的羔羊,按照试验设计饲喂全混合日粮;第二因素为性别,分为母羔与羯羔,育肥期3个月。育肥结束时,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别从舍饲育肥和放牧补饲的羯羔组中每组选择接近平均体重的6只羯羔屠宰,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羯羔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放牧补饲相比,舍饲模式的育肥体重和增重显著增加,育肥期内舍饲组的日增重较放牧补饲组提高69%,饲料转化效率是放牧补饲组的2倍。屠宰试验结果表明,舍饲模式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显著提高,分别较放牧补饲组增加64.60%、27.56%、37.39%。因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羔羊进行短期舍饲育肥与放牧补饲相比,对增重性能、饲料转化效率和屠宰性能的促进效果明显,可显著提高产肉量。  相似文献   

17.
经过不同饲料配方对杜湖F2代羔羊断奶补饲效果进行试验,经试验结果分析,羔羊从10日龄开始补饲增重效果较好,杜湖F2代羔羊在哺乳期内采用配方2补饲,其增重效果及经济效益均优于其他配方组。  相似文献   

18.
一是推广羔羊早期断奶技术。重点围绕羔羊代乳料饲养、羔羊早期补饲等环节开展技术推广,使羔羊实现早期断乳,确保羔羊在转入育肥期能迅速达到上市标准。同时通过缩短母羊的哺乳期,可使母羊提早发情,提前配种,实现反季节生产。  相似文献   

19.
羔羊早期断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凤莉 《饲料工业》2003,24(6):50-51
目前,国内外对犊牛和仔猪的早期断奶及代乳料(MilkReplacer)和开食料(CalfStarter)的研究较多,相比之下,对羔羊的早期断奶及补饲效果,报道甚少。在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曾先后开展了犊牛早期断奶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对于羔羊的现代化、集约化的生产,要求全进全出,即羔羊进入育肥圈时的体重大致相似,若差异较大不便管理,影响育肥效果。因此,除采取同期发情,诱导产羔外,早期断奶是高效养羊业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之一。1实施羔羊早期断奶的必要性当前,我国各省市养羊业多采用常规养羊法,即:母乳喂养,3~4月龄断奶。该体制主要…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冷季补饲对阿勒泰妊娠母羊和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2012年10月份—2013年8月份在阿勒泰市散德克库木种畜场选择年龄和胎次相同、体重接近的阿拉泰大尾母羊2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每只母羊每天补饲颗粒料600 g,对照组不补饲。试验羊分娩后测定母羊体重、羔羊初生重、初生体尺及每月体重、体尺指标。试验组母羊分娩的羔羊为试验组,断奶后补饲颗粒料;对照组母羊分娩的羔羊为对照组,不补饲颗粒饲料。结果表明:补饲颗粒料能显著增加母羊分娩体重,显著增加羔羊初生体高、体长和胸围(P0.05);羔羊断奶后补饲颗粒料可显著提高生产性能,120日龄时试验组羔羊体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羔羊(P0.01)。说明母羊和断奶羔羊补饲颗粒料可以提高羔羊体尺指标,促进前躯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