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南亚热带4个珍优阔叶树种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萝卜、西南桦为受体植物,以西南桦、红椎、米老排和火力楠为供体植物,从供体植物的纯林内收集鲜叶、未分解和半分解枯落叶以及林下表土制备系列水浸液,通过种子萌发试验揭示其化感作用。结果表明:①西南桦鲜叶以及米老排、红椎和火力楠未分解枯落叶的1∶10水浸液对萝卜种子萌发存在显著的化感作用,其半分解枯落叶和林下表土的系列水浸液大多表现出对萝卜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显著;②米老排对西南桦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最为明显,西南桦亦表现出显著的自毒作用,火力楠和红椎对西南桦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相对较弱;③在选择西南桦的混交树种时,红椎是最为理想的伴生树种,其次是火力楠,而米老排则不适合与西南桦混交。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萝卜和西南桦为受体植物,研究了马尾松鲜叶、未分解枯落叶、半分解枯落叶和林下表土水浸液的化感作用,旨在为马尾松残次林改造中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马尾松林下表土水浸液4个浓度处理间萝卜胚根生长存在显著差异,≤1∶40浓度水浸液对萝卜芽苗生长起促进作用,1∶10浓度水浸液则显著抑制萝卜芽苗生长;鲜叶和未分解枯落叶水浸液对西南桦芽苗生长影响显著(P<0.05),而半分解枯落叶和林下表土对西南桦芽苗生长影响不显著。马尾松的化感作用并不强烈,在选择其林下套种乡土阔叶树种时,化感作用并不是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油松、辽东栎混交林中生化他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研究了油松(PinustabulaeformisCarr.)、辽东栎(QuercusliaotungensisKoidz.)混交林中的生化他感作用,结果表明:油松、辽东栎纯林及松栎混交林下的枯落叶、半分解枯落叶及表层土壤水浸液对油松及其它植物的种子发芽和幼苗胚根、幼茎生长有显著的影响,一般在高浓度下表现为强烈的抑制作用,低浓度下作用不显著或起促进作用。其中辽东栎枯落叶水浸液的抑制作用最为强烈,混交林中枯落叶的抑制作用有所下降。说明在某些条件(干旱、混交比例和混交方式不当)下,两树种混交可引起林地生化他感物质富积,从而导致油松生长不良,林地生产力下降。解释了实际林地的现象,为营造松栎混交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杉木种子发芽试验测定杉木枯枝落叶、半分解枯枝落叶、鲜叶、枝干、树皮、树根及根际土壤不同浓度水浸液对杉木种子发芽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杉木各器官及其根际土壤水浸液对杉木种子发芽有不同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其作用效应均表现为高浓度时抑制杉木种子的发芽,随着浓度的降低其抑制作用减弱、消失或转变为促进作用;其中,杉木根及枯枝落叶的水浸液对杉木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长白落叶松未分解和半分解枯落针叶的水浸液处理对红皮云杉种子和长白落叶松种子萌发的不同生物效应。对于长白落叶松种子萌发来说,长白落叶松半分解和未分解枯落针叶水浸液4.0 g/L浓度的处理效果均为最佳;而对于红皮云杉种子萌发来说,10.0 g/L浓度或0.5~1.0 g/L浓度的处理效果为最佳。长白落叶松枯落针叶水浸液处理对长白落叶松自身种子和对红皮云杉种子萌发的作用均有很大的差异,推测这是长白落叶松枯落针叶水浸液中所含的化感物质和营养物质与长白落叶松和红皮云杉萌发过程中种子产生的不同代谢物质之间不同相互作用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外来树种火炬树化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盐肤木和黄栌为参照树种,用火炬树树叶水浸提液、林下土壤水浸提液浸种24 h,研究了浸提液对侧柏、油松、香椿、臭椿、小麦、小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了火炬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火炬树完整鲜叶水浸提液处理小白菜种子,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88.0%、82.5%,与对照发芽率(94.0%)和发芽势(91.5%)无显著差异,而破碎鲜叶水浸液则极显著影响小白菜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降低为24.8%和5.0%;火炬树完整鲜叶和破碎鲜叶水浸液都能促进小白菜苗高生长,但都抑制小白菜胚根的伸长。与鲜叶相比,火炬树干叶水浸提液的化感作用明显降低。火炬树破碎鲜叶水浸提液极显著影响小麦发芽率,分别比对照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降低11.0%和83.5%,干叶水浸提液则不影响小麦的发芽率,为95.0%,但发芽势比对照降低23.0%。与盐肤木和黄栌相比,火炬树破碎鲜叶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茎及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火炬树破碎鲜叶水浸提液对4个乡土树种的种子萌发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香椿及臭椿发芽率的抑制作用极显著。火炬树破碎鲜叶水浸提液对4个树种的苗高以及油松苗胚根的伸长没有显著影响,但却极显著地抑制了侧柏、香椿及臭椿胚根的伸长。火炬树林下表层土壤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能明极显著促进香椿的生长;处理55 d时,香椿苗平均高为8.63 cm,极其显著高于对照(5.14 cm)。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杉木林下种植华山姜潜在的化感作用,采用水浸提法,用华山姜不同器官、不同浓度浸提液进行杉木种子发芽试验,比较不同处理对杉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山姜果实浸提液对杉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均表现出低促高抑的规律;干叶片浸提液对杉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均表现出抑制作用;新鲜叶片浸提液对杉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均无显著影响;根浸提液对杉木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及幼苗叶片生长有促进作用,对幼苗茎生长有抑制作用,对幼苗根生长影响不显著。表明华山姜不同器官浸提液中具有化感活性物质,杉木林下种植华山姜时,需及时清理枯落叶、防止果实过度脱落并及时采摘。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单纯的人工造林容易导致病虫害发生,为了保障树木的正常生长,就需要对它们进行混种。通过研究西南桦和红椎两种树混交造林,以胸径、虫害、生长量等为指标,对西南桦和红椎混交造林和西南桦纯林进行了对比,以发现混交造林的好处和不足。研究表明:西南桦和红椎混交造林更有助于西南桦生长,减小病虫害发生,提升树木的产量等。  相似文献   

9.
4种经济树种叶片浸提液对作物种子萌发化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广西产的马尾松、巨尾桉、香樟、油茶4种主要经济树种的鲜叶及凋落叶浸提液作浸泡萝卜、油青菜心及上海青种子处理,进行了其对作物种子萌发影响的化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4个树种凋落叶的浸提液处理中,化感作用最强的为香樟,其次为油茶、巨尾桉,最弱的为马尾松;而在4个树种鲜叶的浸提液处理中,化感作用最强的为巨尾桉,其次为香樟、油茶,最弱的为马尾松。其中萝卜种子的萌发对香樟叶片的浸提液更为敏感,而上海青种子的萌发则对油茶叶片的浸提液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南亚热带6种人工林凋落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6年5月至2007年4月在广西凭祥市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伏波实验场,采用塑料网框收集法对米老排、西南桦、红椎、火力楠、马尾松、杉木6种人工林分凋落物的凋落量及凋落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林分凋落物的动态变化规律不同,凋落量也各异.在6种林分中,叶、杂物的凋落量以米老排最高,分别达4 748.23、1 881.07 kg·hm-2·a-1,西南桦最低,分别为2 641.32、153.88 kg·hm-2·a-1;枝凋落量以马尾松最高,达902.94 kg·hm-2·a-1,杉木最低,仅149.93 kg·hm-2·a-1.林分的年总凋落量也以米老排最高,达7 095.76kg·hm-2·a-1,西南桦最低,仅3 309.05 kg·hm-2·a-1,米老排林分的年总凋落量是西南桦的2.14倍,而红椎、杉木、马尾松、火力楠4种林分的年总凋落量比较相近,为5 555.61~5 864.87 kg·hm-2·a-1,相差不足6%.6种林分年总凋落量的差异极显著,多重比较显示,米老排与另外5个树种比较都达到了极显著差异,红椎和杉木与西南桦、火力楠、马尾松比较达极显著差异;火力楠、马尾松与西南桦比较达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香果树的落叶、树枝、果皮及竹叶等4种林下枯落物浸提液对香果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香果树落叶、树枝及竹叶浸提液对香果树种子萌发具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并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对香果树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香果树落叶和果皮浸提液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香果树树枝浸提液总体趋势具有“低促高抑”的双浓度效应;竹叶浸提液对香果树幼苗不同部位化感效应不同,具有“促茎抑叶”的化感效应。  相似文献   

12.
无瓣海桑对乡土红树植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外来种无瓣海桑为供体,通过室内栽培实验探讨了无瓣海桑各器官水浸液的不同浓度(即0 1、0 2、0 3、0 4、0 5g·mL-1)对我国4个乡土红树植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无瓣海桑对各乡土红树植物均存在化感作用,对胚轴萌发的影响大于对幼苗生长的影响;除最低浓度外,不同浓度的各器官水浸液均能明显抑制各乡土红树植物的萌发,且随着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所有水浸液均表现出高浓度下抑制幼苗生长,随着浓度的降低抑制作用减弱,甚至转为促进的规律;各器官的水浸液对各乡土红树植物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为:果>根>凋落叶;高浓度时,无瓣海桑的各器官水浸液对不同受体红树植物的幼苗生长抑制强度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格氏栲天然林凋落物对主要伴生种马尾松种子萌发与胚根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探究天然林凋落物不同分解层及浓度浸提液对马尾松种子萌发和胚根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1)影响马尾松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是凋落物分解层,未、全分解层凋落物对马尾松种子萌发无显著作用;半分解层抑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促进发芽势。(2)影响胚根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浸提液浓度和作用时间,并受分解层-浓度-时间综合作用,未分解层对马尾松种子整个胚根生长期除1∶5浓度呈抑制作用外,随浓度降低促进作用增强,1∶100浓度时促进作用最强;半分解层呈低浓度和高浓度促进,中间浓度抑制;全分解层总体呈促进作用,且随浓度降低促进作用减弱。(3)对应分析表明不同分解层-浓度对马尾松种子萌发无显著相关性,对胚根生长有显著相关性。[结论]不同分解层凋落物浸提液对马尾松种子萌发作用较弱,对胚根生长在低浓度下呈促进作用,高浓度未分解层浸提液有抑制作用,而半分解和全分解浸提液具有促进作用,凋落物化感作用更明显作用于胚根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楠杆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的储量和持水特性,以保护区9种不同植被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枯落物储量、持水量和持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下的枯落物层平均厚度在1.15-4.57cm之间,大小顺序为落叶阔叶林杉木林马尾松林麻栎林竹林灌木林针阔混交林杨树林华山松林;枯落物蓄积量为1.13-11.36t/hm~2,大小顺序为杉木林马尾松林竹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麻栎林灌木林华山松林杨树林。(2)9种不同植被类型下的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在3.817 9-21.405 3t/hm~2之间,其大小顺序为杉木林马尾松林竹林落叶阔叶林麻栎林针阔混交林华山松林灌木林杨树林;枯落物最大持水率为336.46%-460.45%,表现为落叶阔叶林马尾松林华山松林麻栎林灌木林竹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杨树林。(3)9种不同植被类型下的枯落物持水量随浸泡时间增加而增加,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持水量分别在12h和1.5h基本达到饱和,吸水速率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在前5min内速率最大,而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持水速率分别在12h和1.5h之后趋近于零。  相似文献   

15.
2016年1月份云南省德宏州发生半个多月的低温天气,位于较高海拔已造林半年的西南桦(Betula alnoides)发生严重冻害。设置海拔梯度开展样地调查,研究海拔和幼苗生长状况对西南桦幼苗冻害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南桦幼苗冻害等级均值和冻害指数随着海拔升高均呈现明显递增趋势;海拔1 860、1 890 m西南桦幼苗仅受轻微冻害,90%以上的幼苗未受冻害,其冻害等级均值和冻害指数显著低于海拔1 920 m以上(P0.05);而最高海拔1 960 m处西南桦幼苗冻害最为严重,5级冻害率在50%以上,未受害率仅约15%,其次为海拔1 940 m,5级冻害率20%以上,未受害率近50%;苗高对幼苗冻害程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不同形态外源氮对马尾松与广玉兰落叶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尾松及广玉兰落叶为试验材料,以浓度均为75 mg/kg的NH_4Cl、KNO_3、NH4NO_3溶液为试验处理液,采用分解袋方法,通过对落叶施加不同形态外源氮的方式模拟氮沉降,研究不同形态外源氮对马尾松及广玉兰落叶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外源氮素可以促进落叶的分解,外源氮对不同树种落叶分解的促进效果不同;广玉兰落叶在外源氮处理后分解率增加更为明显,161天后其各处理分解率均在马尾松落叶分解率的1.2倍以上。氮源形态对马尾松、广玉兰落叶分解率的影响均达极显著(马尾松F=1 262.9 P0.01,广玉兰F=165.3 P0.01),其中硝态氮处理效果最好,161天后马尾松和广玉兰落叶的分解率分别为9.79%和13.02%。分解时间对马尾松与广玉兰落叶分解率的影响均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17.
夏虹 《绿色科技》2013,(2):48-50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分析了蓝桉成熟叶和枯落叶的水浸提液对紫茎泽兰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期为紫茎泽兰的生物防治提供新途径。实验结果表明:成熟叶和枯落叶各浓度的水提液对紫茎泽兰种子萌发参数全部表现为抑制作用,并且随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当浓度为6、30g/L,与对照相比,全部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通过对供体化感潜力的综合评价得知,两种蓝桉叶的水提液对紫茎泽兰的综合效应指数的绝对值都在40%左右,并且成熟叶要比枯落叶稍大一些。  相似文献   

18.
巨桉叶、凋落物、根的水浸液对莴笋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巨桉叶、凋落物、根(试材)水浸液对莴笋化感强弱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水浸液对莴笋的化感效应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且水浸液的浓度越大表现越明显;(2)各水浸液对莴笋种子萌发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其化感强度大小依次为:叶片水浸液〉凋落物水浸液〉根水浸液。(3)叶片与凋落物水浸液对莴笋幼苗生长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而根水浸液对幼苗生长主要表现为促进作用,其化感强度大小依次为:叶片水浸液〉根水浸液〉凋落物水浸液:(4)凋落物水浸液对莴笋根的生长起促进作用,而叶片和根水浸液均是随着浓度的增大和浸泡时间的增长由促进逐渐过渡到抑制。其化感强度大小依次为:凋落物水浸液〉根水浸液〉叶片水浸液。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旱冬瓜水提液对其生产时产生的影响,结合分析结果探究了水提液对云南松幼苗生长具有的抑制作用,研究了旱冬瓜鲜叶水浸液对云南松种子发芽后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活性减少时,其丙二醛含量增加,相反,则会阻碍云南幼苗的生长。据数据显示,在使用水提液的过程中,云南幼苗的生理指数指标具有明显的差异,其根系较为敏感,表明幼苗的化感效益比较强烈。  相似文献   

20.
造林实践表明落叶松混交对胡桃楸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而从枯死的残体释放出来是化感物质向环境释放的途径之一。本实验采用落叶松的根、皮、枝、叶水浸液,配成不同的浓度,处理胡桃楸幼苗,以研究供体对受体的化感作用,探讨落叶松水浸液是否对胡桃楸幼苗的生长起化感作用,为落叶松化感作用的全面研究提供有益的资料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