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姜灵  洪波  王新谱  贾彦霞 《植物保护》2018,44(1):199-204
本试验测定6种常用杀虫剂对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并选取相容性高的杀虫剂在10倍稀释浓度下与球孢白僵菌复配对温室白粉虱进行防治。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与10%吡虫啉WP的相容性最高,而与2.5%联苯菊酯EC和20%高氯·噻嗪酮EC相容性较差,在10倍稀释浓度下10%吡虫啉WP对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12%和3.38%,产孢量为1.94×106个/mL。对白粉虱协同防效试验中,3个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复配药剂的防效最高能达到85.19%,在防治3d后一直维持在80%以上,高于单独使用球孢白僵菌制剂和10%吡虫啉WP的防效。因此,在温室白粉虱的防治过程中,可利用生防真菌制剂与低浓度的化学杀虫剂复配,从而达到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七种化学杀虫剂与球孢白僵菌TST05菌株的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测定了7种常用化学杀虫剂高效氯氰菊酯、高氯甲维盐、辛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阿维杀虫单、虫酰肼对球孢白僵菌TST05菌株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生长及产孢的影响,以研究化学药剂与球孢白僵菌TST05菌株的相容性,为化学杀虫剂和白僵菌制剂混合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田间常用浓度下,7种杀虫剂对该菌株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为27.93%~38.74%.虫酰肼组的孢子萌发率为33.19%,几乎不形成菌落,产孢量仅为0.05×106个/mL;而其余6种杀虫剂组的孢子萌发率为50.34%~70.62%,能形成较致密的菌落,产孢量为(2.51~3.58)×106个/mL.杀虫剂对该菌株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降低而减小,田间浓度再稀释5倍后,各处理组孢子萌发率升高到72.08%~84.92%;产孢量为(3.01~9.61)×106个/mL.在田间浓度下,虫酰肼与该菌株不相容;其余6种杀虫剂的相客性较好.并且相客性随着杀虫剂浓度的降低而提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真菌杀虫剂杀虫较慢、致死率较低的缺点,在IPM中常将其与亚致死量的化学农药混用,为此需不断测定其与各种新上市农药的相容性。本研究测定了当前农药市场上销售的7种杀虫剂和3种除草剂对10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孢子萌发率、生长速度和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杀虫剂和除草剂在常规使用浓度下对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都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农药浓度的降低而减弱;8%氯氰菊酯(绿色威雷微胶囊剂CM)、30%草除灵(草除灵悬浮剂BN)和6.9%精噁唑禾草灵(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FE)在稀释10倍后对孢子萌发无显著抑制作用。所有杀虫剂和除草剂在常规浓度下对菌丝生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威克达乳油EB)、40%毒死蜱(毒死蜱乳油CP)、4.5%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乳油BC)和8%氯氰菊酯稀释10倍后的抑制作用较小,8%氯氰菊酯甚至对RCEF0894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所有杀虫剂和除草剂对产孢量均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综合比较,在与供试农药混用时,菌株RCEF0013和RCEF0383的产孢较好,而菌株RCEF0895、RCEF0896和RCEF0897菌丝生长较快。8%氯氰菊酯、30%草除灵和6.9%精噁唑禾草灵与球孢白僵菌的相容性相对较好,是菌药混用可能选择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杀菌剂对昆虫病原真菌块耳霉孢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10种杀真菌剂在田间使用浓度的中间浓度及其10倍稀释液下,对昆虫病原真菌块耳霉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杀菌剂对块耳霉孢子萌发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浓度愈高,抑制作用愈大。多菌灵、普力克对孢子的抑制作用最小,与块耳霉表现出良好的相容性,是与块耳霉实施菌药合用的候选药剂。施保功、大生、达科宁3种杀菌剂对块耳霉孢子的杀伤力最大,在两种浓度下孢子萌发率均为0。施佳乐、速克灵和敌力脱在低浓度下,与块耳霉的相容性良好,处理后24~48 h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但在中间浓度水平下,处理后48 h孢子萌发率分别为12.45%,0,0。其余药剂随处理时间和浓度不同,对块耳霉孢子萌发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5.
前期选育得到了侵染蚜虫的球孢白僵菌高毒力菌株,但蚜虫发育繁殖快而白僵菌侵染致病慢的问题制约了该菌株的应用。为此,进行了白僵菌及吡虫啉、乐果、高效氯氰菊酯不同浓度单独处理,以及菌药混合处理对萝卜蚜的生物测定比较,结果表明,白僵菌浓度在0.08×106~50×10~6孢子/m L,可导致萝卜蚜47.0%~89.3%的死亡率。以2×10~6孢子/m L中等浓度白僵菌分别与1/10推荐浓度的吡虫啉、1/5推荐浓度的乐果和高效氯氰菊酯进行混用处理,可使萝卜蚜死亡率显著提高到97.3%~100%,LT50由76.8 h缩短到46.9~56.5 h。通过孢子萌发率检测表明球孢白僵菌与3种农药有较好的相容性。本试验证明白僵菌与3种农药具有良好协同增效作用,并确定了菌药混用的适宜浓度,为田间治蚜工作中制定减施化学农药、提高白僵菌防效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农药与生防真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BON01的相容性,测定了5种常见农药噻虫啉、四氯虫酰胺、双丙环虫酯、氯虫苯甲酰胺和咯菌腈对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亚致死浓度和次亚致死浓度的双丙环虫酯对孢子萌发无影响;致死浓度、亚致死浓度和次亚致死浓度的双丙环虫酯,次亚致死浓度的噻虫啉对菌丝生长无影响;致死浓度、亚致死浓度的双丙环虫酯,次亚致死浓度的噻虫啉和四氯虫酰胺对产孢量无影响;而上述药剂的其他试验浓度以及其他供试药剂的各试验浓度对球孢白僵菌的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产孢量均具显著抑制作用。综合比较得出,供试药剂中与球孢白僵菌相容性最佳的是双丙环虫酯,在其致死浓度、亚致死浓度、次亚致死浓度下,孢子萌发率分别为91.67%、95.00%、96.33%,菌落直径分别为5.97、5.90、6.03 cm,产孢量分别为13.82×107、13.74×107、13.93×107个孢子/m L。研究结果可为田间混用球孢白僵菌与农药防治病虫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室内评价了5种防治韭菜迟眼蕈蚊常用化学农药(辛硫磷、噻虫嗪、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与高毒力球孢白僵菌YB8的相容性,并测定了菌药联合使用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毒力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5种农药对菌株YB8生长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噻虫嗪和噻虫胺在供试浓度下对孢子萌发无显著影响,5 d时能促进菌株YB8菌落生长,且随着浓度降低促进作用加强(抑制率为-2.26%~-15.69%),10 d时对菌株YB8生长略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0.29%~8.33%);高效氯氟氰菊酯(16.7 mg/L)和高效氯氰菊酯高浓度(30 mg/L)均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孢子萌发率分别为86.87%、86.82%),而低浓度(1.67、3 mg/L)则促进孢子萌发(孢子萌发率分别为124.96%、104.10%);二者不同浓度对菌落生长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高效氯氰菊酯在低浓度3 mg/L时,5和10 d的菌落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2.64%和-13.11%;辛硫磷与菌株YB8相容性差,随着浓度增加,孢子萌发率明显降低,菌落生长明显受到抑制。5种农药与菌株YB8联合使用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联合作用时农药的LC50值降低,菌株YB8对韭蛆的LT50缩短。因此,生产上推荐菌株YB8与噻虫嗪和噻虫胺联合使用,而避免与高浓度辛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检测了18种常用低毒化学农药对生防真菌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分析它们与绿僵菌的相容性。总体看,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与绿僵菌的相容性好于杀菌剂。其中,氰戊菊酯与绿僵菌相容性最好,即使在10倍的推荐浓度下,对孢子萌发无影响,对菌丝生长速度和产孢量的抑制率只有25.13%和38.63%。高效氯氟氰菊酯和乐果与绿僵菌也有较好的相容性,在推荐的田间使用浓度下,孢子萌发抑制率为30%左右,对菌丝生长和产孢量基本没有抑制。溴氰菊酯、啶虫脒、吡虫啉、甲霜灵、氟乐灵、阿维菌素、敌百虫、毒死蜱和波尔多液与绿僵菌有一定的相容性。矮壮素、哒螨灵、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和三唑酮与绿僵菌相容性很差。  相似文献   

9.
白僵菌与杀虫剂科学混用是提高白僵菌杀虫效果的有效措施。本文研究了布氏白僵菌菌株NEAU30503孢子与10种常用杀虫剂混合不同时间后对其孢子萌发和菌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虫剂种类、混合浓度和时间均能影响孢子萌发和菌落生长,但存在较大差异。几乎所有供试杀虫剂随混合浓度的增加,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有增强趋势;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对孢子萌发影响较小,辛硫磷和氧乐果对孢子萌发影响较大。大多数杀虫剂随混合时间延长,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而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毒死蜱与孢子混合1和5 d对孢子的萌发没有明显差异。啶虫脒对菌落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小,辛硫磷对菌落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在供试的10种杀虫剂中,啶虫脒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与NEAU30503相容性较好。研究结果为布氏白僵菌与杀虫剂的合理混用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室内测定了从云南分离的7株球孢白僵菌对马铃薯块茎蛾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在接菌孢子浓度为105个/mL和107个/mL下,接种后7d马铃薯块茎蛾幼虫累积死亡率分别为23.3%~70.0%和33.3%~86.7%,添加吐温80的清水对照死亡率仅为3.3%。筛选出毒力较高的Bb7001、Bb7004、Bb8001 3个菌株,其中菌株Bb8001对马铃薯块茎蛾幼虫的毒力最高,在孢子浓度1×105、1×107个/mL下,第7天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70.0%和86.7%,其毒力回归方程Y=0.366X+3.409(R=0.956),剂量效应LC50=2.24×104个/mL,孢子浓度107个/mL下的LT50为4.3d。测定了毒力较高的菌株与12种农药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在供试农药推荐用量及其101、00倍稀释液下,球孢白僵菌Bb7001、Bb7004、Bb8001的3个菌株孢子在含所选农药的营养液中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农药有:苏云金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Bt)、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菜喜悬浮剂及松毛虫病毒可湿粉剂,可配伍使用;而阿维菌素、农安、卡死克、抑太保对球孢白僵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应避免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1.
保护地常用农药对蜡蚧轮枝菌菌丝生长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6种杀虫剂和 6种杀菌剂对昆虫病原真菌蜡蚧轮枝菌菌丝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杀虫剂对蜡蚧轮枝菌菌丝生长有程度不同的抑制作用。在田间常规使用浓度下 ,5种杀虫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在 10 %以上 ,最高者为甲氰菊酯达 17.6%。田间常规使用浓度稀释 10倍下 ,杀虫剂万灵、快灭净和锐劲特对菌丝生长抑制率低于 5% ,锐劲特在3.3~33.3mg/L时 ,菌丝生长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表现出与蜡蚧轮枝菌有极好的相容性 ,是菌药混用较好的候选杀虫剂。杀菌剂对蜡蚧轮枝菌菌丝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浓度愈高 ,抑制程度愈强。因此 ,在利用蜡蚧轮枝菌防治保护地蔬菜害虫时 ,须与杀菌剂使用保持一定的间隔期  相似文献   

12.
在2种浓度(田间推荐使用浓度R和0.2R浓度)下研究了12种田间常用杀虫剂对努利虫疠霉和块耳霉孢子萌发的影响。研究表明:杀虫剂对虫霉菌孢子萌发的影响随浓度的降低而减弱,不同种类杀虫剂的影响程度各异;在R浓度下所有的杀虫剂均完全抑制努利虫疠霉孢子萌发,块耳霉孢子仅在6种杀虫剂处理平板上有不同程度的萌发;即使在0.2R浓度下,仍有5种杀虫剂能完全抑制努利虫疠霉和块耳霉孢子萌发。可见,杀虫剂对田间蚜霉菌的发生与流行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同时,结合对12种杀虫剂依据Hassan的标准划分的抑制等级,对田间实际抑菌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八种杀虫剂对黑粪蚊的防治效果及残留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8种杀虫剂,分别在实验室和菇房条件下研究其对黑粪蚊的防治效果和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并分析施药后不同时间平菇中的农药残留.结果表明,40%辛硫磷EC、40%氧乐果EC、48%毒死蜱EC对黑粪蚊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对平菇菌丝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其它药剂;10%吡虫啉WP、4.5%高效氯氰菊酯EC不仅对黑粪蚊成、幼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且使用后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较小;2.5%高效氯氟氰菊酯EW、4.5%高效氯氰菊酯EC、1.8%阿维菌素EC等使用5天后均未检测到农药残留,5%氟虫腈SC和10%吡虫啉WP药后15天仍能检测到残留.  相似文献   

14.
麦田草地贪夜蛾农药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贪夜蛾可为害苗期至灌浆期的小麦, 但国内目前尚未进行麦田农药防治的研究工作。我们利用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草地贪夜蛾防控药剂在云南完成了对拔节期麦田草地贪夜蛾的防治试验, 结果表明, 不同类型农药7 d后的防治效果有显著差别。25%乙基多杀菌素WG、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5%多杀霉素SC、5%甲维盐ME、10%虫螨腈SC、50 g/L虱螨脲EC、150 g/L茚虫威及10%高效氯氟氰菊酯EC防效为70.4%~97.2%,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10%高效氯氰菊酯EC和有机磷杀虫剂40%氧乐果EC的防效分别为49.8%和46.8%。生物农药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WP防效为65.1%, 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SC、3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WP和10亿PIB/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C的防效为35.3%~41.9%。因此, 麦田草地贪夜蛾种群高密度下建议使用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等化学农药防治, 低密度下可选择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等生物农药, 研究结果为麦类作物草地贪夜蛾的应急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