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贵州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增加贵州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选取贵州1985-2007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贵州农民收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粮食的种植面积比重与农户收入呈负相关,农业的产值比重与农户收入呈正相关.由此,可通过加大农民的非农性收入、扩大特色优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贵州农牧业等,达到增加贵州农民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贵州农民收入增长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贵州农民收入增长与城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利用1978-2009年的有关数据,采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贵州省农民收入增长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贵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均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贵州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农村居民人均财产与转移性收入的增长同城镇化水平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贵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均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3.
贵州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贵州省实施新农村建设"百村试点"工程以来,贵州新农村建设示范作用初步显现,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从贵州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发展的情况看,当前贵州新农村建设中仍面临着较多的问题.文中主要论述了贵州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及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贵州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贵州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质量特点和差异性,提高贵州烟叶质量,采用不同产地典型烟叶样品质量对比分析法,分析贵州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的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及感观质量.结果表明,津巴布韦烟叶外观质量优于贵州烟叶;物理性状上烟叶厚度、燃烧性、单叶重、叶面密度方面津巴布韦烟叶明显高于贵州烟叶,特别是上部烟叶表现明显;津巴布韦烟叶...  相似文献   

5.
贵州农民财产性收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财产性收入对提高贵州农民收入的重要性,深入分析了贵州农民财产性收入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并试图探索提高贵州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2000-2015年气象站点数据,分析贵州不同烟区主要气象因子的时间、空间动态特征,结合烤烟种植适宜条件与省外邻近烟区进行比较,解析贵州烟区气象条件的生态适宜性,阐明贵州烟区大田不同生育期的主要气象资源匹配、限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农艺解决措施.结果表明:(1)贵州烟区对比邻近烟区日均气温总体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贵州高寒山区食用菌栽培效益的阐述,反映了在贵州高寒山区栽培食用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同时也指出了当前食用菌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的发展对策及措施为:要拓展资金来源,增强农民合作与参与意识,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现代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的示范作用,使之成为毕节市食用菌设施栽培的示范点和技术培训点,为推广和普及食用菌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贵州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影响机理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近年来“三农”问题的核心,它不仅直接影响农民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而且还通过制约内需扩大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贵州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幅度小,“三农”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而农民收入增长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劳动力就业不足、隐性失业严重,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社会发展滞后,农村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农村工业化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进程。因此,深入探讨贵州农村“两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提出促进农村“两化”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对促进贵州农民收入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茶叶3种采摘方式的效益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茶叶不同采摘方式的效益,在遵义市湄潭县东南茶场连片茶园进行了单人采茶机采、双人采茶机采、手工采3种采摘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贵州茶区春茶以手工采摘独芽效益最高,夏秋季采摘效率及单位面积茶园经济效益从高到低依次为双人采茶机采>单人采茶机采>手工采.表明,贵州茶区夏秋季茶适宜双人采茶机采摘.  相似文献   

10.
贵州烟叶质量分析及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近年来贵州烟叶的质量变化及等级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烟叶2005-2008年度烟叶调拨质量上等烟率逐年提高;贵州烟叶烟碱、蛋白质等含氮组分较高,糖碱比较低;烟叶的内在质量协调性与烟叶等级结构之间没有必然的同步关系.并根据各地区之间的烟叶质量差异,提出了工业企业的应变对策.  相似文献   

11.
将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小康村、温饱村、贫困村各自相邻(农村经济水平尽量相近)的对照村(非示范村)作为对比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多因素影响对增加农民收入的综合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照村农民人均年收入均低于示范村,说明政府资金投入对示范村的当地产业发展、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宏观指导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农民人均年收入、人力资本受教育程度、区位优势是农民收入增加3个主要制约因素;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的增加、贵州近年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的经济成本不断提高是农村劳动力减半的主要原因。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提出贵州新农村建设需要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幸绣程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7251-7256
退耕还林政策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对农户的影响不容小视。该研究以贵州省织金县为例,通过比较2000~2013年该县农民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析了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水平差距,并且通过建立经济学模型对织金县农民人均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转移性收入对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作用不显著的结论,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王晓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328-15330,15336
分析了黔南州农民增收的现状及制约因素,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河南不同类型区农民收入差异分析及增收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缩小农民收入地区差异,增加农民收入,历来是政府关注的重点。文章依据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对河南省108个县(市)进行分区,分析了各类型区农民收入差异并寻找差异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农业比较效益低和农民工资性收入不同等引起不同类型区农民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等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贵州政策性水稻保险发展,给农业保险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松桃县525户稻农为例,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Logit模型,对欠发达地区政策性水稻保险的农户需求意愿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文化程度、近3年受灾次数、对政策性水稻保险了解程度以及对政策性水稻保险保障水平的评价与农户对政策性水稻保险的需求意愿成显著正相关;农户中外出务工人数、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以及对农业保险公司的政策性水稻保险推广支持力度与农户对政策性水稻保险的需求意愿成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贵州黔西南等地区地处我国南亚热带地区,近年来热带果树香蕉已成为该低热河谷地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并形成了黔西南、桂西北山地香蕉特色产业带。概述了国内香蕉产业现状,分析了贵州香蕉生产情况、种植特点和经营模式等,并结合我国当前香蕉产业发展状况,对贵州香蕉生产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广西贫困县农民收入现状及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制约因素,探讨促进广西贫困县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路径。【方法】通过大量文献查阅和数据收集,系统分析广西贫困县农民收入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及其变动趋势,并选择典型县份进行深度分析,归纳广西贫困县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特点,分析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制约因素,提出实现广西贫困县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现实路径。【结果】虽然从整体上看广西贫困县农民纯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广西平均水平,但从对典型县份的分析来看,仍有一些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低于其所在区域的平均增长速度,从而导致贫困县与其所在区域农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不同类型贫困县农民纯收入水平及构成表现出较大差异。广西贫困县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为贫困县集中连片分布、少数民族比重大、广西财政实力弱等。【建议】应加快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稳步促进农民非农产业就业,为农民工资性收入可持续增长提供保障;建立健全产权制度,大幅提升农民财产性收入;强化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明确责任,完善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保障措施,以实现广西贫困县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8.
为指导贵州冬作马铃薯合理防寒、抗旱,以早熟品种"中薯3号"为材料,研究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冬作马铃薯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后覆膜的栽培方式影响出苗时间,但不影响出苗率;起垄后覆黑膜栽培方式增产效果最显著,商品薯率最高,产值为2 759.6元/667 m2,纯收入为992.1元/667 m2,比对照增收538元,增收118.5%。说明起垄后覆黑膜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防寒抗旱栽培方式在冬作马铃薯中进行适当面积验证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窦金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818-1821
为了揭示1978~2006年期间贵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贵州与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不断扩大和2006年之后差距开始趋向缩小的内在原因,笔者对贵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提高贵州城乡居民收入研究作参考。结果表明:贵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主要表现为工资性收入低和家庭经营收入的农业收入低,这与滞后的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生态环境脆弱的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