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草鱼与青鱼、鳙鱼与团头鲂之间进行了核移植试验,获得了不同属鱼类间的草鱼细胞核和青鱼细胞质配合的核质杂种鱼-草青移核鱼幼鱼,以及不同亚科间的鳙鱼细胞核与团头鲂细胞质配合的核质杂种鱼-鳙团移核鱼,得率分别为0.9%和1.8%。核质杂种鱼的胚胎发育特征大多与受核体鱼相似,而形态特征大多与供核体鱼相似,表明胚胎发育明显受受核体细胞质的影响,而形态性状特征主要受供核体细胞核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用草鱼的头肾组织细胞核、草鱼的头肾细胞核与鲤鱼成熟去核卵之杂种胚胎细胞核、草鱼的囊胚细胞核,分别与鲤鱼的去核卵细胞质配合进行核移植操作.结果,体细胞核移植,在亚科间的组合——草鱼核 鲤质中获得原肠期胚胎,得率为1%;体细胞继代核移植,在草鱼核 鲤质中获得胚孔封闭期胚胎,得率为5%;胚胎细胞核移植,在草鱼核 鲤质中获得眼球色素出现期胚胎,得率为2%.草鱼→鲤核-质杂种胚胎的胎盘形状、大小与鲤鱼的相似,而大于草鱼;胚盘细胞数量也多于草鱼胚胎同期胚盘,而类似于鲤鱼同期胚盘.  相似文献   

3.
齐福印  苏秀兰 《中国兽医学报》1995,15(3):302-302,245
鳙团移核鱼个体生长的研究齐福印,许桂珍,张永春(内蒙古哲里木畜牧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2)苏秀兰,闫美荣,刘庆平(内蒙古医学院)我们采用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了核质杂种鱼——鳙团移核鱼[1],并比较测定了鳙团移核鱼与两亲本鱼(鳙鱼,团头鲂)的染色体、肌...  相似文献   

4.
核质杂种鱼染色体以及肌肉LDH和MDH同工酶、营养成分的测定齐福印,许桂珍,张永春(内蒙古哲里木畜牧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2)郑明霞,苏秀兰,闫美荣,刘庆平(内蒙古医学院)我们在硬骨鱼类的细胞核移植研究中,进行了草鱼与鲤鱼、草鱼与青鱼、鳙鱼与团头...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用细胞核移植的方法,获得了亲缘关系较远的不同目鱼类之间的核一质杂种鱼胚胎.即以鳜鱼的囊胚细胞核作供体,以鲤鱼的成熟未受精去核卵细胞质作为受体进行核移植试验,使囊胚细胞核发生分裂,从而启动卵细胞质也发生分裂,导致重新进行个体发育.在获得的112个正常发育的核移植卵中,发生卵裂的107个,占95.5%发育至囊胚期的61个,占54.5%,发育至原肠期的6个,占5.4%,发育至神经胚期和胚孔封闭期的各1个,分别占0.9%.鳜→鲤核质杂种胚胎类似鲤鱼同期胚胎,其早期发育速度与鲤鱼相似而比鳜鱼快.各杂种胚胎发育期的胚盘形状及大小均类似鲤鱼,大于鳜鱼同期胚盘,且胚盘细胞较多,但比鲤鱼胚盘细胞小,这是鳜→鲤核质杂种胚胎发育的一个显著特点.作者认为核-质杂种胚胎的性状发育,受核受体物种的母性影响控制.  相似文献   

6.
采用成年小鼠的卵丘细胞核、胎儿成纤维细胞作核供体细胞来进行核移植,研究小鼠卵母细胞的去核程序和影响重构胚附植前发育的激活条件;随后将重构胚与供体细胞系共培养后获得囊胚阶段的小鼠重构胚,并将其移植到受体鼠体内后获得了24%克隆胚胎。结果表明,小鼠卵母细胞质能够进行重编程来支持早期的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7.
5.1.2种间核移植 种间核移植是将来源于不同种的供体细胞重组在一起进行核质杂交技术。McGrath和Solter(1986)首先进行了不同种间小鼠受精卵原核互换试验。Wolf和Kracemer(1992)获得了不同属间(野牛×牛、羊×牛)的核质杂交囊胚,梅祺和邹贤刚(1993)以小鼠早期胚胎为供体细胞核,兔去核卵母细胞为受体胞质,获得不同目间核质杂交的囊胚,可见,如果种间核移植进一步完善,就可挽救像大熊猫这样的珍贵物种。 5.1.3胚胎干细胞核移植 胚胎干(ES)细胞,是早期胚胎或原始生殖细胞(…  相似文献   

8.
《北方牧业》2006,(20):5-5
10月12日,在哈尔滨市三元畜产实业有限公司种猪场,由东北农业大学刘忠华博士带领的《东北民猪体细胞核移植研究》课题组与哈尔滨市三元畜产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培育出的我国首例采用成体体细胞作为核供体的3头健康雌性克隆东北民猪以剖腹产的方式顺利出生.克隆猪各项形态特征与供核体细胞个体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
应用免疫金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在犬肾传代细胞内的形态发生及抗原定位,发现ICHV除了在宿主细胞核内发生外,还有细胞质内发生途径.在细胞质内,病毒核壳体的装配以均质致密包涵体和副晶格包涵体为“基地”,这与细胞核内形态发生方式相似.免疫金标记显示,细胞质包涵体中含有大量的ICHV抗原成分,是核壳体在细胞质内装配的病毒结构蛋白来源.同时,在感染的细胞质内也观察到与细胞核内相同的病毒核心样结构.  相似文献   

10.
投喂药饵防治鱼病是种常用的高效、节本、增效的好方法,不过投喂药饵防治鱼病有许多技巧,不少养殖户没有掌握好,技术措施不到位,致使效果大受影响或鱼中毒死亡,应予重视。(一)要选择鱼喜食的饵料所选饵料鱼必须喜食,又能制成与鱼生活习性相似的沉、浮性药饵。草鱼、团头鲂等喜吃浮性饵料,应用米糠或麦麸与药物搅拌均匀,用手捏制成软硬适度的药条或药饼,切成宽0.2~0.3厘米、长  相似文献   

11.
青海湖裸鲤乳酸脱氢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青海湖裸鲤的心脏,肾脏,肝脏,鳃, 肉和眼睛6种组织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同时与草鱼的相应组织做了比较。发现青海湖裸鲤有17条亚带,并用热变形实验初步确定这些亚带分属5种LDH同工酶,草鱼有11条亚带,并在其肾脏发现有X区带。  相似文献   

12.
苏丹草与高粱杂交后代特征及其主要经济性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以黑颖苏丹草作母本与父本同杂2号高粱杂交。通过 4代选育,结果表明,杂种后代表现抗倒伏、耐旱、抗病、植株粗壮、高大、叶片宽而长,适应性较广。其形态特征与父母本相比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牛磺酸对草鱼生长、品质、消化酶和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本文旨在研究牛磺酸对草鱼的营养效应。选用体长12.5~13.0 cm,体重38.1~38.9 g的草鱼432尾,随机分为8个处理组,每组54尾,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尾。在饲料中添加0、200、400、600、800、1 000、1 400、1 800 mg/kg的牛磺酸,以0 mg/kg添加组为对照组,试验期30 d,研究牛磺酸对草鱼生长、品质、消化酶和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牛磺酸促进草鱼生长(除1 800 mg/kg添加量外)。添加量为600 mg/kg时,特定生长率(SGR)、肌肉、肝胰脏RNA/DNA比值、饲料效率(FE)和蛋白质效率最高(P<0.05);(2)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后,草鱼体水分含量下降,体蛋白、体脂含量增加(P<0.05),灰分含量、内脏指数、肥满度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添加适宜牛磺酸(600~800 mg/kg),显著提高肝胰脏和肠道脂肪酶、淀粉酶的活性(P<0.05);(4)牛磺酸具有促进草鱼肝胰脏和肌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的作用。综合以上结果,草鱼饲料中牛磺酸的最适添加量为600 mg/kg。  相似文献   

14.
艾叶含粗蛋白质13.14%,粗脂肪5.69%,粗灰分10.56%,16种氨基酸和钙、磷等14种矿物质元素;其汞(0.028ppm)、砷(0.183ppm)、铅(1.640ppm)含量均未超过国家的粮食等卫生标准。用添加艾叶的颗粒饲料饲喂鱼,水族箱试验鲤鱼鱼种增长率比对照组提高11.65%。池塘试验组1龄鲤、鲢、鳙的增长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2.46%、12.61%和21.96%。网箱试验组2龄鲤的增长率比对照组提高12.55%。试验组鲜鱼肉的概略养分、氨基酸、肥满度及汞、砷、铅含量除池塘鱼肉粗蛋白质和粗灰分高于对照组外,其它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选取湖北省荆州地区池塘养殖草鱼,针对其生长、生物学特性及12项血清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这将对草鱼血清生化指标参考值的建立以及健康养殖和调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由于影响动物血清生化指标的因素较多,该试验中草鱼样本数相对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尚需加大样本量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感染鲤浮肿病毒(Carp edema virus,CEV)镜鲤的组织病理特征及CEV在各组织中的分布规律,以期为鲤浮肿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HE染色观察发病镜鲤心脏、肝脏、皮肤、脾脏、肾脏、脑、鳃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EV在镜鲤各组织的分布和蛋白表达情况;利用CEV P4a基因保守区域设计3条探针,于5'-端标记FAM进行原位杂交,检测CEV在镜鲤各组织的核酸分布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感染镜鲤各组织的病毒载量。【结果】 HE染色观察发现,患病镜鲤的鳃丝肿胀、充血,鳃丝间有脱落堆积的红细胞和炎性细胞,肝脏细胞深染萎缩,胆小管出血,脾脏组织出现明显间隙并伴有出血,肾脏组织充血明显,肾小管有明显闭合现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患病鱼的鳃和肝脏组织中大量表达CEV P4a蛋白,在其他组织中也有少量表达。原位杂交结果显示,CEV核酸大量存在于鳃组织中,在心脏、脾脏和肾脏中均有少量阳性信号。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鳃组织病毒载量极显著高于心脏、肝脏、皮肤、脾脏、肾脏、脑组织(P<0.01)。【结论】 感染CEV后,镜鲤内脏组织出现不同程度充血、出血,病毒主要分布在鳃,说明鳃是CEV增殖的最主要靶器官。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amine the ability of rabbit metaphase II oocyte cytoplasm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species nuclear transfer embryos reconstructed using donor nuclei from different species. Skin fibroblast cells from a camel and Tibetan antelope were used as donor nuclei. As a first step, we investigated the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activation protocols by comparing the parthenogenetic development of rabbit oocytes. The protocol that yielded the highest blastocyst rate was used to activate the reconstructed embryos in nuclear transfer experiments. 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donor cell serum starv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constructed embryo was also examined. More than half of the karyoplast-cytoplast couplets could be fused, and about one third of the reconstructed embryos were capable of completing first cleavage, regardless of the species of donor nuclei. Some of the cleaving reconstructed embryos were even capable of progressing further and developing to the blastocyst stage (1.4-8.7% for the Tibetan antelope and 0-7.5% for the camel, respectively).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mechanisms regulating early embryo development may be conserved among mammalian species and some factors existing in rabbit oocyte cytoplasm for somatic nucleus reprogramming and dedifferentiation may not be species-specific. Rabbit oocyte cytoplasm can reprogram donor nuclei regardless of the origin of the nucleus and support in vitro development to an advanced stage.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植年限皇竹草产量与生物学性状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为研究不同种植年限皇竹草(Pennisetum hydridum)产量与生物学性状之间的关系,对生长1~3年的皇竹草一年内不同时期的产量及生物指标进行跟踪观测。结果表明,皇竹草植株株高、分蘖数、有效茎数和产量等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明显提高,其相互间关系极显著正相关。 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发现,有效茎数、节数和分蘖数对皇竹草产量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最大。 同时,一元回归分析显示,以节数为变量的拟合程度最高,而五元线性回归模型Y=-23.742+0.031X1+0.261X2+0.187X3+0.025X4+0.825X5,R2=0.822(P<0.01)对不同种植年限的田间实际产量拟合最佳。综合分析认为,植株分蘖数、有效茎数和节数为皇竹草产量的最重要影响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