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提高雏鸡育雏成活率,是提高育雏成绩和养鸡效益的重要途径。生产管理中,要分析死淘率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1死淘率高的主要原因雏鸡死淘率高,关键是饲养管理存在疏漏。开始几周的死淘率特征可以清晰地反映出饲养管理的质量。前3d的死淘率与1日龄雏鸡的质量高度相关。3d以后的死淘率就取决于饲养管理水平。小鸡的泄殖腔周围羽毛肮脏,说明曾经遭受应激。这个问题在本饲养周期无法补救。对这  相似文献   

2.
正提高雏鸡育雏成活率,是提高育雏成绩和养鸡效益的重要途径。生产管理中,要分析死淘率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1死淘率高的主要原因雏鸡死淘率高,关键是饲养管理存在疏漏。开始几周的死淘率特征可以清晰地反映出饲养管理的质量。前3天的死淘率与1日龄雏鸡的质量高度相关。3天以后的死淘率就取决于饲养管理水平。小鸡的泄殖腔周围羽毛肮脏,说明曾经遭受应激。这个问题在  相似文献   

3.
<正>据笔者调查,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养鸡生产中极为细致而重要的工作,与其生产性能的发挥和养鸡效益有着密切关系。但有不少养鸡场(户)反映,育雏期死淘率较高,原因众多,严重影响着养鸡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引起重视。1雏鸡死淘率高的原因分析雏鸡死淘率高,关键是饲养管理存在问题。据笔者调查,一般进雏后的前3 d死淘率多与1日龄雏鸡质量有关。3 d后的死淘率则取决于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4.
1雏鸡死淘率高的可能因素
  雏鸡死淘率高,关键是饲养管理存在疏漏。分析每日死淘率,可提示以下管理不良信号:
  1.1育雏设备简陋,温度掌握不好育雏如育婴,保温是关键。鸡胚在孵化期间的环境温度高达38℃左右。刚出壳的雏鸡由于身体弱小,绒毛稀短,体温调节机能还不健全,如果环境温度骤降,雏鸡就会因受寒而感冒、拉稀,甚至挤堆压死。  相似文献   

5.
正1死淘率高的主要原因分析每日死淘率高,可提示以下管理不良因素:1.1育雏设备简陋,温度掌握不好"育雏如育婴",保温是关键。鸡胚在孵化期间的环境温度高达38℃左右,刚出壳的雏鸡由于身体弱小,绒毛稀短,体温调节机能还不健全,如果环境温度骤然猛降,雏鸡就会因缺乏御寒能力而感冒、拉稀,甚至挤堆压死。1.2饲料单一,营养不足育雏时如果不使用全价饲料,营养不足,不能满足雏鸡生长发育需要,雏鸡生长缓慢,体质弱,易患营养缺乏症及白痢、气管炎、球虫等各种病而导致死淘率过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1周龄肉仔鸡高死淘率的原因,对大连瓦房店市某肉鸡饲养小区1周龄病死雏鸡进行临床病理检查、细菌分离培养,对分离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发现死亡雏鸡大多表现为卵黄吸收不良、心包炎和肝周炎症状,从内脏及卵黄囊中分离到大肠杆菌和鸡伤寒/鸡白痢沙门菌,并且大肠杆菌表现为极强的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种鸡沙门菌的垂直传播和饲养过程中大肠杆菌感染是肉仔鸡死淘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肉鸡饲养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前期(进鸡~10日龄),中期(10~28日龄),后期(28日龄~出栏)。肉鸡饲养后期,是几种鸡病的多发期,往往会发生高死淘率,给饲养者造成重大损失。因为当肉鸡饲养至30日龄后,饲料、药费等投资都已过大半,成本相对较高,如果这阶段开始出现长势缓慢甚至死淘率高的现象,势必造成重大损失。因此,要防止肉鸡后期肉鸡死淘率高,必须采取综合有效的管理措施。1造成肉鸡后期鸡死淘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 蛋鸡一般分为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其中育雏期死亡率较其它两期高。然而善于经营的管理者一定会注意到,如果产蛋期鸡的死淘率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绝不亚于雏鸡。因此说,提高产蛋鸡存活率是很重要的。一般产蛋鸡抗应激和抗病力均大于雏鸡,因为上笼前通过育雏和育成阶段的免疫接种,已经获得了抵抗特定疾病的免疫抗体,那么怎样才能把产蛋鸡月死淘率降低在0.5%以下呢?本文通过对死淘原因的分析,结合我们几年来的经验,提出一些建议,供  相似文献   

9.
1肉雏鸡10日龄前死淘率高的原因1.1霉菌或霉菌毒素据分析,4日龄前雏鸡死淘率高,可能与霉菌或霉菌毒素有关系,大多因孵化箱污染霉菌或种鸡携带霉菌毒素传播给后代所致。种鸡感染霉菌毒素后一般不表现出典型的霉菌毒素中毒症状,只表现为采食量减少、喜卧,严重的表现为拉稀,通常被饲养者所忽视,误当成普通肠炎腹泻处理。高峰期青年鸡所产鸡雏比老龄鸡所产鸡雏的死淘率高。1.21号饲料的霉菌毒素超标据分析,5~10日龄鸡雏死淘率高,可能与1号  相似文献   

10.
<正>要深刻认识做好雏鸡和青年鸡管理在蛋鸡饲养中的重要性。要想获得健康高产的鸡群,必须要从雏鸡、青年鸡阶段抓起。笔者在各地的巡诊过程中,屡屡遇到鸡群出现体重不达标、开产延迟、产蛋率不高、蛋重偏小、无产蛋高峰、鸡群死淘率高等问题,无不与鸡群的早期管理有关。一、抓好雏鸡的管理1.温度。温度是养好雏鸡最重要的因素。因为温度与雏鸡的体温调节、运动、饮水以及饲料的消化吸收有很大的关系。这一点在养殖场户中以达到了统一的认识。但是不能只相信资料上的35℃这个死概念。更重要  相似文献   

11.
在饲养管理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饲养120d对比观察,鸡白痢阳性鸡产蛋率比阴性鸡低13.9个百分点,死淘率高12.5个百分点,投药后阳性鸡和阴性鸡产蛋率的差距由投药前的17.7个百分点降到7.2个百分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一、发病情况 1993年3月,我场编号为1-6批雏鸡从28日龄时开始发病,病程15天,共死淘1374只,死淘率为9.6%;2-6批鸡从27日龄开始发病,病程12天,共死淘920只,死淘率为5.5%。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养禽业集约化、规范化的发展,有很多中小型公司从以前的种鸡散养,逐渐转变为种鸡笼养.其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笼养能够获得较高稳定的受精率;②房舍利用率高;③种蛋卫生比平养鸡好控制;④责任落实到人,成绩直观化;⑤鸡群死淘率降低,饲养管理好控制.但也有其缺点:①种鸡容易患输卵管炎,从而影响种鸡本身健康及雏鸡质量;②容易使鸡群交叉感染;③应激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一例由环境应激引发的鸡群马立克氏病。由于饲养密度大,舍内空气混浊,鸡体发育受阻、体质较差、饲养的521只鸡死淘率高达31%。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一例由环境应激引发的鸡群马立克氏病,由于饲养密度大、舍内空气混浊,鸡体发育受阻,体质较差,饲养的521只鸡死淘率高达31%。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商品肉鸭养殖效益的影响,选择1日龄健康樱桃谷SM3系商品代肉鸭20 970只,随机分为网上(N组)和发酵床上(B组)2组进行饲养,监测一个完全生长周期内肉鸭死淘率及其生产性能指标。结果表明:N组和B组均在第5周龄出现死淘高峰,N组的最高双日死淘率为33.94‰;最高周死淘率为65.64‰,总死淘率为77.24‰。B组的最高双日死淘率为46.04‰,比N组高12.10‰;最高周死淘率为107.80‰,比N组高42.16‰;总死淘率为124.03‰,比N组高46.79‰。N组肉鸭单只全净膛重比B组高0.033 kg,单只耗料量比B组高1.422 kg,料肉比比B组高0.502,肉料比比B组低0.065。结果提示,N组商品肉鸭单位体增重的耗料量比B组高,N组养殖效益相对较低;在有效控制死淘率的情况下,我国北方寒冷气候下使用发酵床饲养可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商品肉鸭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选取某育雏场D鸡舍1~28日龄的200羽雏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羽);试验组从1日龄开始添加黄芪多糖,对照组不添加(按照正常保健程序进行饲养管理),研究黄芪多糖对雏鸡均匀度、死淘率、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经试验表明:添加黄芪多糖的雏鸡在体重达标率、均匀度等性能上都优于未添加的雏鸡。  相似文献   

18.
1几个生产指标的关系 在肉种鸡饲养管理中,入舍母鸡提供种蛋的数量及种蛋受精率高是肉种鸡饲养管理的最终目的。但达到这个最终目的的关键是入舍产蛋率,日均产蛋率的差距,产蛋期最终死淘率之间的关系。日均产蛋率是指每天产蛋总数除以当天人舍数。人舍产蛋率是指每天产蛋总数除以产蛋期最初人舍数。死淘率是指当天死淘数除以当天人舍数。累计死淘率是指累计死淘数除以期入舍初期鸡数。入舍母鸡产种蛋数是指期累计产种蛋数除以入舍母鸡数。  相似文献   

19.
正1流行病学调查1.1鸡群7日龄出现少量瘫痪病鸡,25~26日龄瘫痪病鸡有明显增加趋势,每天都能挑出瘫痪病鸡(图1),死淘20~60只/栋(4.1万)/d。1.2瘫痪病鸡以撇腿(图2)、瘫坐(图3)为主,发病严重鸡舍累计死淘率在5%左右。1.3扩群或免疫等管理性的应激加剧瘫痪病鸡的淘汰率增加。1.4大群采食、饮水、周增重均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前,许多蛋鸡饲养场(户)没有充分利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造成蛋鸡开产延迟,达不到产蛋高峰或产蛋高峰期缩短,死淘率高,蛋壳质量差等,未能充分发挥优秀品种所具有的高生产水平的遗传潜力。为此,介绍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供养殖者参考。1加强雏鸡的培育,保证育雏期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