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可溶性无机盐对土壤中镉形态分布及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碱性土壤中镉污染现象,通过实验分析碱性土壤中可溶性无机盐对镉形态分布和转化影响以及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探索受污土壤自然修复方法.结果表明,可溶态Cd进入土壤后,转化成以残渣态为主,随着土壤中Cd的含量的增加, Cd的有效态含量增高.对于Cd的有效态,氯化物KCl、CaCl2的存在,增加了Cd的有效态的含量,随着浓度的增加Cd有效态含量增加, 增加量为7%~122%.KH2PO4的存在,反而引起Cd的有效态含量减少,减少量为20%~46%.K2CO3的加入,使土壤中Cd的有效态含量减少,为5%~22%.对于Cd的碳酸盐态,KCl、CaCl2、KH2PO4的存在,均引起Cd的碳酸盐态的降低,降低量为2%~60%;K2CO3的存在,引起Cd的碳酸盐态的增加,增加量为12%~64%.对于Cd的铁锰氧化态,KCl、CaCl2、KH2PO,,4、K,,2CO3的存在,均引起Cd的铁锰氧化态的增高,增加量为20%~150%.对于Cd的有机结合态,CaCl2、KH2PO4、K2CO3的存在,均引起Cd的有机结合态的增高,增加量3%~73%.对于KCl,低浓度KCl引起Cd的有机结合态的减少,而高浓度KCl引起Cd的有机结合态的增加.可溶性无机盐对镉形态分布和转化影响在作物中能够显示出来:KCl的加入,使蔬菜对土壤中镉的吸收量增加了11%~22%;当加入KH2PO4时,蔬菜对镉的吸收量减少了17%~53%.植物中Cd的含量变化与无机盐进入土壤后Cd的形态变化规律特别是Cd的有效态的变化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2.
采用反应平衡法并结合盆栽试验研究了H2O2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活化作用及对后续植物修复中重金属根际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污染土壤施入H2O2后,水溶性总铜、总锌均较对照有显著的增加,说明H2O2对污染土壤重金属的活化有很强的效果.Fe2+加入使重金属活性降低,施加量越高,土壤溶液水溶性铜锌含量越低.经H2O2预处理的土壤栽种黑麦草后将进一步溶出铜锌,其中,对黑麦草根际水溶态铜含量的影响比锌显著.H2O2预处理并不改变污染土壤重金属的主要存在形态,但经H2O2预处理的土壤栽种黑麦草后,水溶态+交换态铜含量增幅较大说明经H2O2预处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结合强度可能减弱,易于受根际的影响而活化.H2O2预处理土壤栽种黑麦草后,弱专性吸附态铜锌均明显增加、残渣态铜锌减少.即提取试验和盆栽试验结果均表明H2O2预处理对提高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促进植株吸收重金属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FeCl_3对滴水观音抗氧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FeCl3对滴水观音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施用FeCl3能显著改变滴水观音的抗氧化系统;CAT,POD活性随FeCl3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SOD活性随FeCl3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表明,施用FeCl3能提高滴水观音清除O2-.的能力,增强抗逆性,促进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4.
生物炭与螯合剂配施条件下土壤无机磷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土壤磷素使用的有效性,以辽宁碱性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研究。采用室内培养,测定了在不同地力下,生物炭与3种螯合剂(草酸、柠檬酸、EDTA)在低中高三种浓度下对土壤磷素的活化规律。从各形态无机磷自身活化情况来看,土壤中Ca_2-P、Ca_8-P的含量有所提高。其中Al-P的活化率最高,低中高地力在3种浓度下的平均活化率为34.5%,35.1%和35.3%,Ca-P的活化率最低,但是其贡献率最高,含量占到土壤总无机磷含量的74.4%、73.5%和72.9%。土壤无机磷总活化量以及各形态无机磷组分含量随着螯合剂浓度的升高而增多。相同浓度下,草酸的活化能力最强,其次为EDTA。低浓度时,柠檬酸对Fe-P的活化能力最强,草酸对Al-P的活化能力最强。在中、高浓度时,草酸对各形态无机磷的活化能力都最强。试验证明生物炭与螯合剂配施,可以有效增加土壤磷素无效态向有效态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 ,运用连续提取法研究了稻草、紫云英、猪粪对红壤、潮土中外源铜的形态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过1个月培养后 ,两种土壤中外源铜主要以有机结合态铜为主 ,交换态铜的消长主要取决于有机结合态铜。在潮土中添加稻草和紫云英能比在红壤中添加稻草和紫云英更有效地降低交换态铜的含量。添加3种有机物料可以提高两种土壤中活性铁、活性硅、有机碳和pH。结果也表明交换态铜与土壤活性铁、活性锰呈正相关 ,与有机碳和pH、活性硅呈负相关 ;紧有机质结合态铜与pH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镉砷污染土壤钝化剂配方优化及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筛选出适宜镉砷污染土壤的复合钝化剂,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方法,研究铁改性生物炭、酸改性海泡石和酸改性蛭石钝化土壤Cd和As的最优复配配方。结果表明:经FeCl3改性后的生物炭对As的吸附能力增加,对Cd的吸附能力降低;经酸改性后的海泡石和蛭石对Cd的吸附能力不变,对As的吸附能力增强。铁改性生物炭、酸改性海泡石和酸改性蛭石复配能有效降低土壤有效态Cd和As含量,活性态Cd主要向残渣态转化,活性态As主要向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转化,Cd和As生物有效性降低。采用Design Expert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及多目标优化分析,获得复配钝化剂的配比为铁改性生物炭26.97%、酸改性海泡石23.49%和酸改性蛭石49.54%,经验证实验,施用优化配方后的土壤有效态Cd和As含量分别为0.97 mg·kg-1和0.26 mg·kg-1,与预测值接近。研究表明,铁改性生物炭、酸改性海泡石和酸改性蛭石复配能有效降低土壤Cd和As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夏红霞  朱启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646-17647,17687
[目的]研究Fe^3+对马蹄莲(Zantedeschia aethiopica Spreng)除氮效果以及马蹄莲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营养液培养法。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马蹄莲、硫铁矿渣+马蹄莲、FeCl3+马蹄莲。[结果]硫铁矿渣、FeCl3对马蹄莲吸收总氮的影响不大,但对废水中硝态氮的去除有抑制作用,且FeCl3对马蹄莲吸收硝态氮的抑制作用强于硫铁矿渣。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马蹄莲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上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不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这说明硫铁矿渣的活性高于FeCl3。[结论]该研究可为更好地将马蹄莲应用于生态化污水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两种重金属元素在菜园土中的吸附与解吸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种重金属元素(Cu、Zn)在菜园土中的吸附与解吸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对铜的吸附能力大于锌,由Langmuir方程计算得到的Cu、Zn的最大吸附量(Xm)分别为1667 mg/kg、1112 mg/kg:土壤吸附态铜、锌的量与其解吸量之间呈现出显著的线性相关,土壤吸附态锌的解吸收率可达8.1%~17.8%,而土壤吸附态铜的最大解吸率小于5%,可见,土壤对铜的固定能力强于锌。  相似文献   

9.
酸化方式对土壤中铜的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明不同土壤酸化方式对土壤中Cu的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采集了湖北黄棕壤和山东寿光潮土两种不同程度Cu污染土壤,采用直接酸化(硫酸、T1)、模拟施肥(硫酸铵酸化、T2)和模拟人工酸雨(T3)三种土壤酸化措施,研究不同酸化方式对土壤中Cu的形态变化及芥蓝对Cu吸收、转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土壤中,随着土壤酸化程度的加剧,芥蓝生物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茎叶中Cu含量显著增加;在潮土中芥蓝植株Cu浓度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43倍,黄棕壤中则为1.50倍。随土壤酸化程度增加,土壤中0.1 mol-Mg Cl2可交换态Cu的含量显著增加:潮土中,随着p H降低,交换态铜含量最大增加10.7%,比对照增加了451.5%;黄棕壤中,随着p H降低,土壤中可交换态Cu含量从2.33%增加到12.07%,比对照增加了418.0%。芥蓝茎叶中Cu含量与土壤交换态Cu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763以上;在两种土壤中,不同酸化措施的土壤中Cu有效态含量与土壤p H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lg(EXC)=-alg(p H)+b],线性方程的斜率在-0.314~-0.352之间,基于方程斜率可知,在降低相同p H值条件下,各酸化措施对土壤中Cu的活化顺序为T3T2T1,由此可以推断,降低相同p H值条件下,由酸雨导致的土壤中重金属的活化程度大于施肥和工业废水的酸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苏南典型区土壤有效态铜、锌含量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昆山市为典型区,研究农田土壤有效态铜、锌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昆山市土壤全Cu含量平均为28.48 mg/kg,变异系数为34.23%;全Zn含量为114.79mg/kg,变异系数为89.55%。土壤有效态Cu含量为3.17~23.51 mg/kg,平均8.37 mg/kg,变异系数为56.31%。土壤Cu的活化率为31.02%,变异系数为34.79%。土壤有效态Zn含量为0.99~16.53 mg/kg,平均3.73 mg/kg,变异系数为87.15%。土壤Zn的活化率为3.56%,变异系数为78.09%。(2)土壤全Cu含量是影响有效态Cu含量的最主要因素,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0.01 mm黏粒含量也是影响有效态Cu含量的重要因素;全Zn是影响有效态Zn含量的相对重要的因素。<0.01 mm黏粒含量是影响Cu活化率的最主要因素;pH是影响Zn活化率的相对重要因素。(3)土壤有效态Cu,Zn含量在不同功能区和地貌区差异均不显著。土壤Cu的活化率在不同功能区和地貌区差异均不显著,化工区和中部平原区含量较高。土壤Zn的活化率在不同功能区表现为菜地区显著高于化工区和印染造纸区,在不同地貌区以北部洼区较高,南部湖荡区较低,差异不显著。(4)土壤有效态Cu,Zn含量和土壤Cu,Zn活化率均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1.
无机盐对Bt制剂防治棉铃虫的增效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含有Bt毒素的人工饲料中分别加入Ca,Mg,Zn和Cu4类盐8种化合物,进行防治棉铃虫幼虫的试验。结果表明,8个处理与单用制剂相比,毒力效价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阎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188-9189
[目的]验证使用铁盐加工皮蛋的效果,为研究稳定可靠的含铁皮蛋加工工艺提供实践依据。[方法]分别用浓度0.2%、0.4%、0.6%的FeSO4.7H2O和FeCl3.6H2O配制成6组料液,浸泡鲜鸭蛋,在浸泡的第18和32天监测皮蛋的成熟情况;皮蛋成熟出缸后,直接用小塑料袋包裹存放在密闭容器中,90 d后检查品质情况。[结果]浓度0.6%氯化铁料液加工皮蛋的效果最好;浓度0.6%硫酸亚铁、0.2%氯化铁、0.4%氯化铁料液加工皮蛋的效果稍差;浓度0.2%、0.4%硫酸亚铁加工不出合格的皮蛋产品。[结论]铁盐也能够用来加工皮蛋,用三价铁盐加工的效果好于二价铁盐,并且料液添加铁盐的最佳量为0.6%。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环氧树脂(EP)的性能,以丙三醇(GL)改性EP,制得环氧缩丙三醇(EPL),再用三氯化铁改性,制得环氧缩丙三醇铁聚合物(EPL-Fe);并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投料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EPL-Fe的最优制备条件.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结果表明,EPL分子中醇羟基与Fe3+发生配位反应,分子链间进一步交联成EPL-Fe聚合物.另外,热作用下EPL-Fe易干燥成膜,该涂膜的力学性能、耐热性、抗化学介质性能尤其是耐酸、耐水性较EPL涂膜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14.
混合盐胁迫对引种绒毛白蜡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模拟大庆碱斑土盐离子的种类、质量分数和pH值,将5种中性盐NaC、lNa2SO4、MgC l2、KC、lCaC l2和2种碱性盐NaHCO3、Na2CO3混合,配成相当于碱斑土质量分数1、2和3倍的混合盐溶液,对引种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Torr.)进行胁迫,比较其生长量、SPAD、SOD、POD、MDA和脯氨酸的变化。研究表明,在混合盐胁迫下光合作用降低是绒毛白蜡生长受抑制的主要原因。其能够在1倍质量分数的混合盐胁迫下继续生长,这与细胞内SOD、POD的调节和脯氨酸的积累有关。高质量分数的混合盐胁迫使膜透性增加,各项生理机能遭到更严重的破坏,导致植株生长停滞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5.
不同钾肥对水稻镉吸收和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研究了镉污染的水稻土上三种钾肥,即KCl,K2SO4和KNO3对水稻在不同生育期吸收累积Cd的影响。结果表明:Cl-对水稻吸收Cd有促进作用,而且K+和Cl-对水稻吸收Cd的促进作用,在不同生育期表现的程度不一样。SO42-显著降低水稻对Cd的吸收,降低糙米中Cd的含量。在稻田施加KCl,增加了土壤交换态Cd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朱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563-10565,10616
以滇池水体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了天然状况下水体水质的基本特性后,以FeCl3,AlCl3,FeSO4和聚合氯化铝为絮凝剂,分别探讨了4种絮凝剂对滇池水体COD和总磷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剂量絮凝剂的加入对滇池水体COD和总磷去除的影响规律。该研究成果对滇池等湖泊水体的污染物去除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前期合成纯一阶FeCl3-GIC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了混合法合成二阶FeCl3-GIC的实验方案,考察了反应温度、C和FeCl3摩尔比n(C)/n(FeCl3),保温时间对产物阶结构的影响。首次用混合法合成了纯二阶Fe-Cl3-GIC,确立了其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合淋洗剂对重金属的淋洗效果。[方法]以镉污染土壤为材料,采用振荡淋洗法研究了CA+CaCl_2、CA+FeCl_3及CA+CaCl_2+FeCl_3组合试剂对土壤中镉的去除效果。[结果]几种试剂在组合条件下对镉的去除率均要高于单一试剂淋洗的去除率,且CA+FeCl_3对土壤中镉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86.31%~89.61%。从淋洗前后的镉有效态含量来看,CA+FeCl_3(3∶1)中镉有效态含量最高,达1.794μg/L。形态分析结果表明,经淋洗剂淋洗后,土壤中的可交换态镉大部分被淋洗出来,其所占比例大大降低,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含量比例增加,土壤中活性态镉减少,生物毒性大大降低。[结论]CA+FeCl_3(3∶1)对土壤中镉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达89.61%。  相似文献   

19.
舒小兵  李佛琳  杨虹琦  张映  杨兴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31-15632,15668
[目的]为寻找丽江金沙江河谷地区烟田适宜施氯量。[方法]试验设置6个施氯量处理(KCl 0、30、45、90、135、180 kg/hm2),比较各处理的烤烟生长、产质量表现。[结果]随施氯量增加,烟株的团棵期、现蕾期分别提前了2~3、3~5 d,终采期及大田期均延长了1~7d,烟株株高增加3.55~7.78 cm。增施氯使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分别提高了0.59%~10.70%、3.75%~10.92%、4.05%~8.56%、6.25%~28.13%、2.35%~5.88%。当施氯量为KCl 180 kg/hm2时虽产量最大,但较对照均价已下降0.82元/kg。施氯较为一致地提高了各部位烟叶的含氮量、含氯量,均降低了烟叶烟碱含量。施氯量效应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施氯提高了上部烟叶的总糖含量,而降低了中部、下部烟叶的总糖含量。[结论]从烟叶的可用性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以KCl 135 kg/hm2为丽江砂质冲积型水稻土最佳施氯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