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设施农业3G+VPN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国内部分设施农业园区地处偏远,急需远程监控,但有线网络接入成本高,多数设施所在地区有线网络接入困难的问题,基于3G(the 3rd Generation)无线上网卡+无线路由器的无线通信模块,采用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技术、PPTP(point to point tunneling protocol)技术等设计具有通用性、部署方便、成本低、通信线路长时间稳定的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解决了3G私有IP寻址困难的问题,为设施农业数字化技术应用提供了高带宽且价格低廉的双向无线网络解决方案。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从Internet远程监测基地环境参数,调控基地服务器设备及观看到流畅清晰的实时视频(视频服务器码率预设为512 kbit/s)。  相似文献   

2.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和触控屏操作系统的飞速发展,在远程数据采集设备中采用新技术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介绍了一款采用S3C6410处理器,融合3G、WIFI硬件模块,结合QtE、boa以及Sqlite数据库架构的一种新型数据采集传输仪的设计方案。该设计在原有采集、显示、远程传输功能基础上实现了远程升级、视频传输和远程逆向web访问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4G网络是当前使用最为普遍的远程通信技术,将4G网络应用到农田灌溉远程监控系统,能够较好地支撑系统数据传输。本文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4G网络的农田灌溉远程监控系统,分为现场数据采集端、服务器端、客户端,其中现场数据采集端由摄像头、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组成;服务器端由管理模块、储存模块、通讯模块组成;客户端由数据解码模块、信息分析模块、远程视频查看模块组成。系统开发分别采用了ARM微处理器平台以及JAVA、JAVAEE、ObjC、C等语言。根据测试结果,本系统的相关功能和性能良好,有较大的载荷能力。  相似文献   

4.
将远程视频监控技术集成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中,能够对数据采集过程进行有效监督,保证追溯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提高追溯系统的信息质量。分析了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能力的提升作用,从集成方式、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介绍了其在东莞市生猪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图话     
正野外伺服仪远程监测分析系统,该系统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牵头研发。系统采用物联网工作方式,即由采集数据端+数据传输+用户接收端3部分组成,目的传感器与伺服仪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伺服仪与远程用户端通过VPN联系。单板可同时传输24路数据,与外界使用RJ45、4G或卫星通讯接口,产品耐受性强,易于更换传感器,适于集约经营中使用,通过野外伺服仪可实现随时随地索取农林业各类数据。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视频监控技术在各种环境中实时、持续、真实地观测和记录对象信息,并且具有可远程、可扩展,易集成等一系列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数字化果园视频监控系统是远程专家和基地种植人员沟通的桥梁,也是远程诊断的关键.远程专家可通过客户端诊断系统观看到视频监控系统的画面,并可对网络高清红外智能球进行远程控制.该研究首先介绍了整个系统的基本硬件结构及视频信息和控制信息在系统中的传输过程,然后提出了远程监控系统中几个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最后概述了系统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7.
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是实现管理科学化、提高办事效率的重要手段.东莞市作为畜禽流通和消费大市,与外地交易频繁,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而东莞市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等的网络监探与信息化管理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动物疫病防疫等所有监控信息掌控能力非常薄弱,东莞市建设动物卫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设计一种基于TMS320DM365的3G实时视频传输系统。系统利用摄像头TB-2054BD采集视频信息,经过DM365内嵌硬件压缩器压缩成ITU-T的H.264视频格式,通过RTP以RTCP编码后经3G无线路由器发送,服务器接收端利用开源万能播放器VLC对视频实时显示。系统很好的完成了视频数据的压缩与传输,具有很好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工具和ASP.NET网络编程工具,采用以TCP/IP协议为基础的B/S构架,选择3层结构,开发了具有多种查询途径、便于互动和沟通、可扩展功能较强的8种农林作物(水稻、柑桔、茶叶、枇杷、荔枝、龙眼、毛竹和棉花等)害虫及其天敌资源数据库。一方面,专家可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录入、修改或删除8种农林作物害虫及其天敌的相关图文与视频信息;另一方面,用户可通过互联网,利用多种检索方式,获得8种农林作物的害虫及其天敌信息,还可通过远程诊断专家系统、远程会议服务系统及技术论坛等方式实现用户和专家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4G网络传输在黄河上游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针对黄河上游特殊的地理环境下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提出了解决方案,根据水文系统水情监控的特点和需要,提出组网方式和应用开发平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典型事例,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山东省星火科技"12396"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12396"信息服务热线、远程视频诊断、手机短信、智能专家系统的主要功能,对农业信息化的普及推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农业信息化服务方式由单一化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本文基于三网融合形势下,构建农民远程培训平台,通过科教视频、手机推送、远程培训、视频咨询诊断等方式,向农民提供灵活多样的农技服务。  相似文献   

13.
科技是农业进步的根本动力。近年来,河南省农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农业科技创新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与此同时农业领域也获得了一系列国家科技奖励。文章对2000—2020年河南省农业领域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明确了基本特征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河南省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3G通信的移动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DepAes是在新型的信息技术与通信环境下,以产生式规则为推理机原理,将推理树结构分枝结点的搜索过程与计算机数据结构中树的递归算法相结合,为用户提供一个自主构建专家系统的软件工具.该平台具有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开放共享等特点.用户可通过平台自助编写“知识库”与“规则库”,生成发布支...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的分析,得出河南省目前是一个农业大省,而非农业强省的结论,认为农业产业化是河南省解决农村问题和实现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指出了河南省农业产业化主要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和河南省实际,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农业灾害遥感动态监测体系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河南省农业灾害(旱灾、水灾、雪盖、秸秆焚烧)的遥感动态监测,利用3S技术集成,借助多源卫星数据,依托地-空三维农业灾害监测网络,创建了河南省农业灾害遥感监测系统平台,实现了农业灾害监测应用,为全省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技术依托。  相似文献   

17.
农业遥感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唐华俊 《农学学报》2018,8(1):175-179
农业遥感是遥感科学的重要分支。文章回顾了农业遥感研究的百年发展历程,认为目前遥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扩展,农业遥感从获取传统的总产、面积、单产等要素向更多监测要素不断深入,从传统的资源、环境向植保、农学等方向不断扩展,农业遥感正逐步成为农业科学的基础关键技术。论文从农情遥感、农业灾害遥感、农业资源环境遥感等领域全面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农业遥感研究取得的成就及重要成果。从农业定量遥感、无人机遥感、作物表型遥感等方面指出了农业遥感研究发展的国际前沿,分析认为,随着传感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十三五”及未来10年,国内农业遥感技术在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遥感大数据获取、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的信息智能提取和挖掘等方面发展前景巨大。  相似文献   

18.
以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定量化发展为切入点,系统的阐明了光信息与定量遥感技术在我国现代农业中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详细阐述了遥感科学与技术定量化发展的含义和应用意义,从农业资源调查及动态监测、农作物估产、灾害监测与评估,以及农业气象应用等几方面系统的回顾了遥感技术在我国农业中的应用历史和现状;最后分析了光信息及定量遥感技术与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促进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在精细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细农业技术的核心是将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决策支持系统、遥感技术等进行集成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充分了解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实施精细农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我国逐步实施精细农业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为载体的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之路的探索。经过3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信息化管理、专业化服务的现代烟叶生产格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探索我国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有益尝试。摘要为推进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河南省许昌市进行了以烟叶园区建设为载体的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之路的探索。经过3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信息化管理、专业化服务的现代烟叶生产格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探索我国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