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工封沟养蛙若干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俗称哈士蟆、油哈蟆的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属于两栖纲蛙科蛙属的珍贵经济动物。我省东部山区半山区的20多个县(市、区)都有这种林蛙的繁衍和生栖,近几年来,又发现平原地区的公主岭市郊和梨树的哈福至孟家岭一带也有大量林蛙。  相似文献   

2.
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David.),又叫哈士蟆、红肚田鸡、田鸡等,是重要的经济蛙类.肉味美,营养丰富,蛙油为高级名贵保健品.近几年由于市场需求增加,林蛙养殖在东北三省主要分布地全面展开.林蛙养殖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不同的技术都会有不同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初步了解东北地区野生蛙类体内重金属离子的污染情况,采集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及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的肝脏、肾脏以及肌肉组织,使用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处理,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铬(Cr)、铜(Cu)、镉(Cd)和铅(Pb)4种元素含量,对照两栖类等水产品中铬、铜、镉和铅的限量指标对测定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雄性东北林蛙、雌性东北林蛙及雌性黑龙江林蛙肝脏中的铜含量处于轻微污染水平;雄性东北林蛙及雌性东北林蛙肝脏中的镉含量和肾脏中的镉含量均处于重度污染状态;雄性黑龙江林蛙及雌性黑龙江林蛙肾脏中的镉含量同样处于重度污染状态。所检测的东北林蛙体内的重金属污染水平要高于黑龙江林蛙。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人工圈养条件对林蛙输卵管脂肪酸成分的影响,利用成年野生林蛙(Rana dyowskii)和成年圈养林蛙按传统剥油法获取输卵管并进行脂肪酸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野生蛙油与圈养蛙油中C18:0和C18:1的质量分数不同(野生蛙油分别为8.14%和12.85%,圈养蛙油则为10.12%和10.84%),野生蛙油中4种不饱和脂肪酸总相对含量比圈养蛙油的高3.51%;3种亚油酸的总质量分数为野生蛙油24.01%,圈养蛙油23.07%.  相似文献   

5.
综合论述了中国养殖的6种主要两栖动物:虎纹蛙Rana tigrina rugulosa Wiegmann、棘胸蛙Rana spinosa David、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David、牛蛙Rana catesbeiana Shaw、猪蛙Rana grylio和中国大鲵Megalobatrachus davidianus Blanchara的生物学研究成果,包括养殖种类与地理分布,栖息习性,对盐度、温度、湿度、溶解氧、pH值的适应,摄食方式与食物组成,生长与繁殖生物学;展望了其生物学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6.
<正>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 Cuenther,1876)作为一个单独的物种,是近几年才得到公认的。东北林蛙俗称哈什蚂(满语译音)、雪蛤等,分布于中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是集食补、美容、药用为一体的名贵蛙种。然而,由于乱捕乱杀和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东北林蛙的数量越来越少。雌性东北林蛙的输卵管即林蛙油,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药材闻名海内外。林蛙油的药用价值很高,具有滋阴补  相似文献   

7.
2008~2010年,对河南省南召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两栖动物7种,隶属1目3科6属.区系组成以东洋界为主;蛙科(Ranidae)为优势科,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太行隆肛蛙(Feirana taihangnicus)、中华蟾蜍指名亚种(Bufo gargarizans gargarizans)为优势种,臭蛙(Odorrana schmackeri、Odorrana sp.)为稀有种.保护区的两栖动物群落和同样地处伏牛山区的栾川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群落相似性系数最高.提出了对该地区两栖动物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林蛙油是中国林蛙(Rana tempraria chensinensis Darid)雌蛙输卵管的干制品,富含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及多种激素等,食之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补脑益智等功效,是一种名贵的滋补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价格昂贵。但采油方法不当,则会影响蛙油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降低售价,影响林蛙养殖的经济效益。为此,林蛙油采收是林蛙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个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9.
对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 Guenther)和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 Boulenger) 2个野生种的林蛙油进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差异性分析,并与市售林蛙油进行对比。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3种林蛙油蛋白的赖氨酸乙酰化、赖氨酸巴豆酰化和酪氨酸磷酸化修饰水平,进一步分析其被修饰的蛋白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从3种林蛙油蛋白的Western印迹均可得到可分析的蛋白质条带,发现3种林蛙油蛋白被不同的修饰方法修饰后,三者的条带信号强弱均有差异,同种修饰方式在2个不同野生种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sis)俗称哈士蟆.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三省,辽宁省以新宾、清原、岫岩、开原和西丰等10多个县分布较多. 中国林蛙是东北的特产经济动物,雌蛙输卵管干燥后制得的哈士蟆油是贵重的药材和滋补强壮剂.哈士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国际市场供不应求,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中国林蛙不但经济价值高,而且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较快,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适于半人工养殖.养殖中国林蛙是充分利用山区资源,发展生产,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封沟养殖林蛙蝌蚪期饲养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沟养殖林蛙(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 David),蝌蚪期饲养技术不过关,易造成大量蝌蚪死亡,甚至全场性毁灭.其主要原因有饲喂不当、管理不细、水污染、水中缺氧、放养密度过大及天敌、疾病危害等.该期饲养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养蛙的成败.因此,封沟养殖林蛙,蝌蚪期饲养管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林蛙的繁殖生态及其资源恢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是栖息在温带森林中的主要两栖动物,其体内的“哈士蟆”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为了明确影响中国林蛙成活率的主要因素,采用野外生态观察、室内定量分析和人工养殖等方法,研究了其繁殖生态特性。结果表明,蝌蚪期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寒冻、水体干涸和食物贫乏;而成蛙种群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其的狂捕滥杀。采用人工养殖与自然增殖相结合的方式,可促进中国林蛙种群数量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3.
<正>一、养殖概况中国林蛙地方名有蛤士蟆、田鸡、油蛤蟆等,在动物学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动物。中国林蛙是一个亚种,分布在东北地区的蛤士蟆分类上为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随着人们食用、药用和滋补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林蛙及其产品逐年紧俏,价格不断提高。由于人们对林蛙的过度捕捉,使林蛙的自然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  相似文献   

14.
林蛙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哈士蟆,我国主要有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和黑龙江林蛙(R@amurensis),在我国东北三省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15.
按传统剥油法获取成年野生林蛙和成年圈养林蛙输卵管并进行营养成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圈养林蛙蛙油中粗脂肪的质量分数是野生林蛙蛙油的2.7倍,必需氨基酸比例和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之比(E/N)分别为野生林蛙蛙油的113.18%和129.41%,蛙油中Zn的质量分数为95.577×10-6是野生林蛙蛙油中(24.586×10-6)的3.9倍,Cu的质量分数由0.409×10-6提高到0.637×10-6,Mn的质量分数由20.488×10-6降低到17.841×10-6;但野生林蛙蛙油的总磷脂和胆固醇质量分数分别为圈养林蛙蛙油对应指标的119.5%和125.8%;野生林蛙蛙油的多糖质量分数是圈养林蛙蛙油的108.78%。  相似文献   

16.
崔光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4):27-28,43
林蛙(Wood frog)是一类具有背侧褶、非繁殖期生活在山林中的棕色蛙类,是两栖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的暖温带地区和北美洲西部。从形态分类学、细胞分类学、分子系统学3个方面对我国林蛙属物种的分类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林蛙属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了解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的资源状况,促进保护区的有效管理,于2012年8月至2015年10月采用样线法、访谈法和诱捕法等方法多次对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进行系统调查,并运用相似系数对梵净山、雷公山和佛顶山3个保护区两栖动物的相似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梵净山保护区至今已记录到两栖动物42种(亚种),隶属2目9科21属;其中,川南短腿蟾(Brachytarsophrys chuannanensis)、宜章臭蛙(Odorrana yizhangensis)和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为贵州省两栖类新纪录,崇安湍蛙(Amolops chunganensis)为保护区两栖类新纪录。区内两栖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物种占绝对优势,共计35种,古北界东洋界广布种7种。在物种相似性上,梵净山与雷公山两栖动物物种相似性为0.68;梵净山与佛顶山两栖动物物种相似系数为0.61。  相似文献   

18.
新疆地处亚洲内陆干旱地区,两栖动物匮缺,据现有资料记载仅有七种(附表1),约占全国205种之3%。其中包括有尾类一种,即新疆北鲵(Banodon sibiricus Kessler,1866),至今国内尚未获得此种标本。无尾类六种中:牛蛙是外地引进散放种,花背蟾蜍的有无仍属疑问,余下的蛙属另三种,阿尔泰林蛙、中国林蛙和湖蛙的分布区狭窄,只分别见于阿勒太、伊力、博斯腾湖——开都河等地。唯绿蟾蜍广布全疆成为新疆地区两栖动物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林蛙俗称哈蟆,主产东北,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我国著名药用经济蛙种,雌蛙输卵管干制成的哈士蟆油是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润肺养阴、补肾益精、健脑益智等功效。中国林蛙的自然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枯竭,近年来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在其主产地东北已初具规模,并且正向着产  相似文献   

20.
如何在南方养殖中国林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林蛙俗称哈士蟆,主产东北,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我国著名药用经济蛙种,雌蛙输卵管干制成的哈士蟆油是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润肺养阴、补肾益精、健脑益智等功效.中国林蛙的自然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枯竭,近年来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在其主产地东北已初具规模,并且正向着产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