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番鸭羽色性状作为品种的特征备受育种者关注。了解番鸭羽色性状的遗传方式可以指导现场育种,而了解控制羽色性状的候选基因,可以为番鸭羽色性状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指导。番鸭羽色性状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结果又可以用于番鸭羽色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文章综述了可能与番鸭不同羽色性状相关的基因研究现状,可为番鸭羽色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日本鹌鹑羽色的遗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筑波大学农林学系近宗干城,金井幸雄对鹌鹑羽色型的遗传进行了系统实验研究,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现将实验结果综述如下: 一、实验中出现的鹌鹑羽色型 1.野生色型(以下用K表示)。初生羽(绒羽)像野鸡或者山鸡的雏,腹部呈黄白色,颈、脸、腹侧是黄褐色,从头后直到背部,在黄褐色的羽毛上有3—5条粗大的暗褐色斑与脊柱平行。  相似文献   

3.
通过黑化雉鸡 (Melanisticmuckedpheasant)和大型环颈雉鸡 (Jumboringneckedpheas ant)的正交和反交 ,以及F1 中进行自交 ,观察F1 和F2 中羽色性状的表现和分离比例。试验结果表明 ,黑化雉鸡羽色性状对于环颈雉鸡羽色的遗传方式是显性遗传 ,而且显性是完全的 ;黑化雉鸡羽色性状也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M来控制的 ,并不存在显性致死现象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SLC24A5基因与鹌鹑羽色性状的关系,试验采用RT-qPCR方法研究朝鲜鹌鹑和北京白羽鹌鹑在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SLC24A5基因在朝鲜鹌鹑胚胎发育时期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北京白羽鹌鹑(P<0.01);鲜鹌鹑和北京白羽鹌鹑的3种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位于外显子1的SNP1(c. A5T)和外显子6的SNP2(c. G703A)均为中性位点,但SNP2(c. G703A)位点造成的编码蛋白G235S位点突变并不保守,属于多变性位点。研究表明,SLC24A5基因与鹌鹑羽色性状有关联性,可以为鹌鹑羽色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安卡红(麻)为父本,以南宁麻为母本进行杂交,其子代性能测定分3组:即安卡红(♂)×南宁麻(♀)、安卡麻(♂)×南宁麻(♀),对照组南宁麻(♂)×南宁麻(♀),各试验组数量为300只,公母对半,75日龄通过测定:第1组杂交子代羽色为红麻色,屠宰率公鸡90.42%、母鸡90.37%;第2组杂交子代羽色为黄麻色,屠宰率公鸡89.85%、母鸡89.95%;对照组子代公母羽色为黑麻色,屠宰率公鸡89.49%、母鸡89.81%。体尺性能比较,杂交子代明显高于对照组子代。  相似文献   

6.
《中国家禽》1988年第六期报道了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从澳大利亚引进世界著名肉鸡品种狄高黄鸡TR83祖代、父母代的消息后,收到了许多来信,特此一并答复如下。 1.狄高黄鸡为黄麻色羽,四系配套生产的肉用鸡,父母代母本全身羽毛黄麻色,父本有色羽。成年母鸡体重3.36公斤,公鸡4.57公斤。父母代生产性能指标表1。 2.狄高黄鸡TR83肉用仔鸡羽毛生长快、  相似文献   

7.
在地方鸡种选育提高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品系选育和配合力测定,培育出羽色、胫色、冠型等体型外貌特征和肌肉品质接近土鸡,生产性能显著提高的鲁禽3号麻鸡配套系,实现了地方品种的创新利用.  相似文献   

8.
用3年时间,通过纯繁选育和杂交测定,研究了常羽(黑羽)乌骨鸡羽色,羽型和朊色性状结果表明:黑色羽能稳定真实遗传,并为显性,羽型分布慢羽占87.3%,快羽占12.7%。  相似文献   

9.
正磐安县新渥镇某养鸡户饲养蛋鸡5000羽,自26周龄开始,每隔1~2 d都会死鸡1~2羽,有时每天死鸡多达3~4羽,且产蛋率明显下降,蛋色变浅,蛋壳变薄,曾先后使用炎瘟清散、恩诺沙星等药物进  相似文献   

10.
正1品种选择1.1品种简介长顺绿壳蛋鸡体型紧凑,结构匀称,羽毛紧密,背部平直,皮肤为白色或黑色。喙平直,灰或黑色;虹彩橘黄色,耳叶红色或黑色;胫、爪黑色。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觅食能力强等特点。公鸡单冠直立,5~7齿,髯大,呈鲜红色;颈羽、鞍羽赤红,背羽、腹羽红黑相间,主翼羽、尾羽墨绿而有光泽。母鸡羽色以黄麻色居多,有少量黑麻羽和白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