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小麦新冬22号品种7500kg/hm2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新冬22号品种近年来在南疆广泛种植,其品种的丰产性、早熟性能够很好的适应冬小麦+玉米两熟制两早配套栽培的需要。2005年阿克苏地区种植面积达4万11m^2,平均单产近6750kg/hm^2。其中1万hm^2麦田单产达到7500kg/hm^2。这些年,生产上涌现出许多单产水平达8250kg/hm^2甚至9000kg/hm^2的高产攻关典型。根据这几年来在组织、实施冬小麦高产攻关过程中所摸索、研究出的各项有效措施,结合各地高产栽培的经验,对新冬22号品种大面积实现7500kg/hm^2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总结,提出实现高产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供广大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2.
棉花实行高密度种植是新疆棉花生产上的又一次大革命。三年来,通过对品种中棉35号进行高密度种植,2004年使新疆阿克苏地区16.7万hm2棉田平均皮棉单产较2000年提高了近225kg/hm2,达到1800kg/hm2的生产水平。高密度栽培过程中,各地涌现出许多2700kg/hm2以上的超高产典型。根据三年来超高产栽培的实践,结合各地超高产栽培的经验,对中棉35号品种进行2700kg/hm2超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总结,提出了实现棉花超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供广大棉花同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麦单产水平,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连续3年进行了冬小麦高产攻关,冬小麦产量分别达到11 628.00、11 009.10、11 297.25 kg/hm2,树立了冬小麦连续超高产的典型。本文介绍了济南市济阳区冬小麦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包括地块选择与整理、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精细播种、查苗补苗、合理施肥、浇越冬水、化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冬小麦生产进一步提高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阿克苏地区把增加播种量及提高播种量到22 kg/亩作为冬小麦单产水平提高的重要措施,对冬小麦单产水平的提高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各地都积极开展半精量播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取得成效。根据两年来乌什县冬小麦半精量播种试验和生产栽培过程中所摸索、研究、总结出的各项有效措施,结合试验和多次专题调研的结果,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提出大面积冬小麦半精量播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通过选择品种、降低播种量到10~12 kg/亩、基本苗保持在15万~18万株/亩、有效成穗达47万穗/亩、单穗重1.2~1.3 g、优化各项栽培技术措施,实现大面积单产水平达到500 kg/亩的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5.
在高沙土地区进行了水稻超高产攻关及配套栽培技术集成试验。结果表明,武粳15是目前水稻超高产栽培较理想的品种,选用塑盘旱育摆栽,有利于争取早生、低位分蘖,有利于促进大穗的形成,行株距配置以等行距栽插法易于推广。12000kg/hm2超高产栽培施肥量折纯氮宜控制在405kg/hm2左右。基蘖肥与穗肥之比以5.5∶4.5为宜。超高产攻关试验田平均单产达到12019kg/hm2,创如皋市水稻单产新记录。  相似文献   

6.
揭示现实管理条件下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冬小麦高产(7 500~9 000 kg/hm2)、超高产(9 000 kg/hm2)小麦群个体发育及产量结构特征,可以为小麦持续高产稳产及超高产提供栽培技术调控理论数据支持。在2014~2017年冬小麦生长季,同时在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冬小麦种植区的南部(邢台、邯郸)、中部(石家庄)和北部(保定),选择当地单产超过7 500 kg/hm2、9 000 kg/hm2的高产超高产典型地块,进行冬小麦群个体发育动态、产量以及产量结构特征指标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要实现单产9 000 kg/hm2以上,成熟期的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应达到单位面积穗数780万~790万穗/hm2、穗粒数32~34粒、千粒重42~45 g;实现单产8 250~9 000 kg/hm2,成熟期的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应达到单位面积穗数715万~750万穗/hm2、穗粒数32~34粒、千粒重42~43 g;实现单产7 500~8 250 kg/hm2,成熟期的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应达到单位面积穗数685万~695万穗/hm2、穗粒数31~32粒、千粒重41~44 g。  相似文献   

7.
超级稻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舒城县开展了6.7hm2超级稻超高产攻关试验。结果表明,实现了超高产目标,平均单产达839.6kg/667m2,创造了省内最高产纪录。试验初步摸清了超级稻超高产栽培的群体生育定量指标和水肥调控的诊断指标,形成了超高产集成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小麦是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作物,在我国、贵州省、遵义市均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作物,提高遵义市小麦的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遵义市小麦常年种植面积16万hm2左右,单产水平低,1996~1998年平均单产仅1954.05kg/hm2.为了进一步挖掘遵义市小麦增产潜力,探索小麦实现高产、再高产的途径和技术措施,推动小麦生产的持续发展,1998~2001年,遵义市土肥站组织实施<万亩吨粮土综合配套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项目,在遵义市中海拔区的仁怀市、遵义县、红花岗区实施小麦规范化高产栽培2264.62hm2,由于普及推广"小麦综合配套集成增产技术",获得了平均产量3052.5kg/hm2的好收成.现根据3年大面积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实施结果,总结制定出小麦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供各地进行小麦高产栽培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2004-2006年连续三年在各县(市)以邯5316、新冬22号为栽培品种开展高产示范,同时试验研究了邯5316、新冬22号实现单产9000kg/hm2超高产的产量模式、合理的群体结构和生态特点以及抗冻性、抗病性、抗倒性、抗逆性及源、流、库的协调关系。以此为基础,阐述了冬小麦超高产栽培的理想产量结构、创造合理群体的途径、实现超高产栽培品种的生态型、以及冬小麦超高产栽培的技术路线和品种株型。  相似文献   

10.
采取正交旋转回归设计,以播种期、基本苗、氮肥施用量为试验因子,以10500 kg/hm~2的产量为目标函数,在鲁南区进行山农20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模式集成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超高产以播期和N肥施用量为主要限制因素,次要限制因素为基本苗。明确了冬小麦单产10500 kg/hm~2以上的最佳播量、播种期和合理的N肥施用量为主要指标的栽培技术模式。在目前生产条件下,冬小麦单产指标10500 kg/hm~2以上要求的农艺措施指标:在选用优质多抗高产小麦山农20等多穗型品种、实行宽幅精播的基础上,冬小麦播种期在10月8日~12日,基本苗180万/hm~2,氮肥施用量270~450 kg/hm~2,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新冬22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小麦新冬22号于1998年通过自治区审定,近年来在南疆广泛种植,其品种的丰产性、早熟性能够很好地适应冬小麦—玉米两熟制两早配套栽培的需要。阿克苏地区于2000年引进该品种种植,2005年种植面积达4万hm2,平均每公顷产量近6750kg;其中1万hm2麦田达到7500kg;且单产水平达到8250k  相似文献   

12.
根据河南小麦生产的实际和发展历程,小麦单产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低产变中产阶段.中产变高产阶段,高产更高产阶段.根据河南省当前的小麦生产水平,单产在3750kg/hm2以下为低产阶段,单产在3750~6000kg/hm2之间为中产阶段,单产在6000~9000kg/hm2之间为高产阶段,单产在9000kg/hm2以上为高产再高产阶段,亦称超高产阶段.  相似文献   

13.
提高玉米总产量对于中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2004年起,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开始开展超高产研究。先后创造了一系列我国夏玉米高产纪录:15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1 064.78 kg,万亩平均产量858.0 kg,并研究总结了一套"超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体系",提炼形成了"小面积攻关、核心区示范、大面积推广、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工作思路。笔者回顾总结了鹤壁市玉米高产创建的经验做法,为我国其他地区玉米的高产高效种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当前,滑县小麦产量由高产向超高产迈进,2000年全县10万hm2小麦平均产量达到6214kg/hm2,其中6.67万hm2产量在7500kg/hm2以上.1998~2000年我们对超高产小麦各生育期的镇压措施的应用进行示范研究,现就其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苏油4号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密度和施氮量进行单、复因子试验,研究了栽培因子水平及其组合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苏油4号高产优质栽培的适宜密度为12.0万~16.5万株/hm2,适宜施氮量为270~315 kg/hm2,在此范围内产量高、籽粒含油率较高、品质优.(2)栽培因子水平组合为种植密度12.0万株/hm2、施氮量270 kg/hm2,高产田块产量可达3 800 kg/hm2,大面积丰产栽培可达3 400 kg/hm2,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6.
腾冲县啤饲大麦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腾冲县种植啤饲大麦已有20余年的发展历史,是历年冬季农业开发的重点科技示范项目。2010-2012年在历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结合腾冲县气候特点,逐年完善,基本形成一套适用于大面积推广的啤饲大麦高产栽培集成技术,使全县啤饲大麦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生产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2010-2012年3年累计推广种植啤饲大麦3.87万hm2,加权平均单产2 895 kg/hm2,总产11 191万kg。累计示范推广啤饲大麦高产栽培集成技术0.68万hm2,加权平均单产6 225 kg/hm2,较大面积平均单产2 895 kg/hm2,增3 330 kg/hm2,新增总产量2 252万kg,新增总产值4 727.27万元,新增纯收益4 184.18万元,科技投资收益率1∶7.7,推广投资收益率1∶41.26,农户得益率为1∶11.66,示范推广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国审优质超高产夏大豆鲁宁1号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鲁宁1号(JN96-2343)、豆交739、7-1品种(系)种植,选育出了具有增产潜力的超高产种质JN96-2343,并对其生态、生理指标及高产潜力进行了测定。2000~2001年进行超高产和重演性种植,产量分别达4 684.8和4 506.0 kg/hm2,经过国内有关专家鉴定,该种质单产达到国家"九五"4 650.0 kg/hm2的攻关指标,成为国家攻关高产材料有重演性的第一个品系,是目前黄淮地区惟一具有超高产重演性的种质。  相似文献   

18.
沿江稻区单季杂交水稻高产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水稻超高产集成技术示范运用结果,对沿江稻区一季稻生产现有单产潜力和超高产可能实现的目标进行了系统技术研究与运作鉴比测评,以阶段发育延续的方式,论证了该区域达1.200 0万kg/hm2超高产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现1.275 0万kg/hm2以上高限产量的可能,提出了提炼秧苗、强化茎秆、均衡单穗、主攻粒重的系统技术措施,使其高产素质群体质量优势在生长全过程中得到有效延续和增强补充。  相似文献   

19.
新春14号(98-16)春小麦是新疆农科院核生所育成的集高产、优质、多抗于一体的超高产春小麦品种,2004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2005年在我州种植,2005年在温泉县种植0.8万hm2,平均单产7500kg/hm2,高的地块达到9300kg/hm2,个别地块达到10500kg/hm2,是新疆近几年春小麦产量水平较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优质晚粳"金丰"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丰"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晚粳新品种.2000年湖州市示范种植面积360hm2,平均单产8500~9000kg/hm2,其中长超镇示范面积21.3hm2,平均单产达9550kg/hm2.为明确"金丰"在本地区大面积生产条件下适宜密度和施肥水平,建立高产群体,我们进行了有关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