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肉鸽养殖产业是继鸡、鸭及鹅后第四大家禽养殖业,2018年全国种鸽存栏量4 145万对,上市乳鸽6.45亿只;广东省种鸽存栏量1 800万对,上市乳鸽3亿只;近年肉鸽市场行情较好,乳鸽销售、价格逐步攀升,促使种鸽饲养量在2013~2018年间以10%~20%增长率递增[1]。因肉猪市场受非洲猪瘟冲击,2018年以来肉鸽养殖补栏扩养明显。肉鸽产业发展总体趋势良好,以公司+基地、公司+基地+农户、农户  相似文献   

2.
怎样养肉鸽     
《贵州畜牧兽医》1989,(2):39-41
鸽肉的营养价值较高,蛋白质含量为24.49%,高于兔、牛、鸡、猪、羊肉等,而脂肪含量仅为0.73%,低于上述肉类,被视为上等佳肴。尤其是乳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著名的滋补品,并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肉鸽繁殖力强,适应性好,在全国各地均可养殖,经济效益高于养鸡,是饲养业中的致富新门路。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肉鸽的习性肉鸽的成熟期一般在出壳后5—6个月,  相似文献   

3.
肉鸽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蛋白质含量丰富、脂肪含量较低,可以防止高血压和血管硬化,是一种高级营养肉品。近年来很受孕妇、儿童、体弱者喜爱。所以肉鸽的发展潜力很大,已成为养殖致富又一新的途经。但目前,生产鸽的孵化多为自然孵化,由于种种原因,乳鸽产量很低。笔者一直从事特禽养殖与实践,尝试和探索了如何进一步提高肉鸽的繁殖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畜牧业的转型升级,笔者认识到肉鸽养殖依靠传统自然低产的生产方式,严重缺乏竞争力和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多年来不断累积养殖经验,深挖肉鸽繁殖潜力,在实践当中不断探索肉鸽人工孵化哺育技术,对提高乳鸽肉质,增加乳鸽产量,提高养鸽经济效益.现总结几点饲养管理技术,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发展肉鸽饲养业中,人们遇到的最重要的问题是每对产鸽每年所产的商品乳鸽数太少(一般每对产鸽年产6对乳鸽)影响了肉鸽养殖效益的提高。如能提高肉鸽的繁殖力,使每对产鸽年产8—10对,甚至10对以上乳鸽,则可大大提高肉鸽的养殖效益。如何提高肉鸽的繁殖力呢?...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提升肉鸽养殖生产技术水平、有力推动肉鸽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在上海市奉贤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欣荣大皇鸽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大力协作下,笔者组织开展了乳鸽人工哺育技术体系的创新研发;经对国内外乳鸽人工哺育技术资料的分析研究,结合对自然鸽乳营养与生物质成分检测分析,成功配制乳鸽各生长阶段高效仿真人工鸽乳和对乳鸽人工哺育内环境智能控制、人工智能填饲等技术的创新研发,总结形成了乳鸽人工哺育技术体系,并经技术验证和应用示范,制定了相应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7.
近来,粮价步步攀升,乳鸽价格却一路下滑,曾一度被养殖行业看好的肉鸽养殖出现了危机,养殖户开始亏损。由于去年粮价较低,玉米每公斤0.84~0.90元,小麦每公斤0.66~0.76元,而乳鸽价格却一路上扬,从每羽9元一直升到13.5元,顶峰时每羽曾达15元。加之一些率先养殖肉鸽的农户和一些鸽贩宣传肉鸽养殖发展前景较好,并宣称凡购种者生产的乳鸽每羽最低11元,有多少收多少。许多农户看到肉鸽养殖利润较高,纷纷从事肉鸽养殖,造成肉鸽存栏数空前增加。今年以来,去年新发展的养殖户留作种用的乳鸽基本上留足,随着…  相似文献   

8.
肉鸽饲养是我国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养殖门类。肉鸽生长迅速,饲养期短,周转快,投资少,经济价值高,在我国南北各地均可饲养,是养殖业中一个新的致富门路,现介绍肉鸽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管理。1.乳鸽护理乳鸽系出壳后至离巢出售或留种前的雏鸽。乳鸽出壳后,亲...  相似文献   

9.
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在南通市通州优质肉鸽养殖科技示范围区开展了肉鸽的良种繁育和食品加工研究。28 日龄乳鸽平均活重 556 克,胴体重 433.7 克,占活重 78% 。1998 年底研制真空生鲜冷冻乳鸽 10000 多只供应市场;研制 12 种乳鸽特选保健菜肴。为肉鸽养殖、食品加工、销售一体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0.
肉鸽养殖成本低,投资少,收益快,效益高,是农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一般肉鸽年产蛋10—12对,每对种鸽年育成乳鸽6~8对,影响了养殖效益的提高。如能提高繁殖率,使每对种鸽年育成乳鸽10对以上,则可大大提高养殖效益。现介绍提高肉鸽繁殖率综合技术措施。 一、选择优良品种。近几年来,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有美国五鸽,贺姆鸽,法国卡奴鸽,瑞士蒙丹鸽,我国优良品种有石岐鸽、佛山鸽。这些鸽种有白羽、银羽、灰羽和黑羽等颜色,具有遗传性稳定,繁殖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生产实际出发,结合乳鸽生理特点和生长规律,总结了乳鸽“0~17d”亲鸽哺育(“2+3”生产模式)和“18~28d”人工饲喂两个阶段饲喂技术要点。该模式的应用,完全打破了传统肉鸽养殖模式,提高了种鸽的生产性能,实现了乳鸽“全进全出”的无抗养殖管理要求,提升了乳鸽的产品品质,满足了客户终端需求,为肉鸽安全、高效和健康生产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肉鸽的繁殖、培育是肉鸽饲养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关系着肉鸽养殖的成败,笔者根据养鸽实践和鸽场技术服务中总结出肉鸽的繁殖及乳鸽培育要点如下:1配偶 肉鸽是夫妻鸟,雌雄鸽必须先完成配对,然后才会发生交配、产蛋、孵化、喂雏等繁殖行为。故要为雌雄鸽的结识、钟情、配对创造条件。配对可采取自然配对和  相似文献   

13.
肉鸽生产提供的产品是乳鸽。饲养者都希望每对种鸽能生产繁育更多的乳鸽供应市场,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肉鸽的繁殖力成为乳鸽生产的限制因素,如何提高肉鸽的繁殖力亦随之成为畜牧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提高肉鸽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4.
香港回归,我国南方诸省抓住港人喜食乳鸽的饮食特点,养殖肉鸽的热潮悄然兴起。然而,北方一些省市的肉鸽生产几乎还是空白,既便有几家也是零打碎敲,不成气候。究其因,阻碍北方鸽业发展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前几年肉鸽生产在北方几起几落,个别人乘虚而入倒种炒种,价格越炒越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以来,我国肉鸽业发展大致可分二个阶段,期间经历二次养植高峰,1985~1988年经历了第一次养殖高峰,以专业户养殖为主,规模较小,属于肉鸽业摸索阶段。1989年开始进入第一次低谷,分析其原因关键县市场因素.人们对肉鸽认识不足,只有少数星级宾馆、饭店需求乳鸽,每羽乳鸽售价仅为8~9元;另外原因是对肉鸽饲养方式、环境要求、饲养技术等掌握不够、水深。1994~1997年经历了第二次养殖高峰.以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为主,属于肉鸽业发展阶段,应该说市场已成熟,但存在盲目发展,产生许多误区,进入规模集约化养鸽后对鸽盛等重大传…  相似文献   

16.
采用乳鸽全程人工孵育技术,改亲鸽孵化为人工孵化,改亲鸽哺乳为人工哺乳,改亲鸽育肥为人工育肥以达到乳鸽生产增加产量,增收效益,减少耗料,降低成本,彻底突破提高传统养鸽业的生产方式,突破每对肉鸽的乳鸽生产量的极限,大幅度提高乳鸽的生产量,提高肉鸽养殖的生产力。能使每对种鸽年产由12~14只乳鸽提高到年产50只乳鸽,经济效益为传统养鸽的4倍。  相似文献   

17.
从环境气候、生产条件和乳鸽消费习惯来说,广东省肉鸽养殖具有天时地利的优势,因此广东省的肉鸽养殖业一直领先全国。目前,广东省存栏种鸽已达1300万对,年生产上市乳鸽2.5亿只,占全国肉鸽总产量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8.
肉鸽养殖生产简单,自繁自育,一年四季均有产出和上市,投资少,收效快,效益高,家家户户均可饲养。1对种鸽一年产乳鸽12~16只,乳鸽25天活重500克以上。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1.种鸽选育标准肉鸽的商品是乳鸽。乳鸽是一种特殊商品,它的出售既有时间、重量、规格要求,又有胴体肤色的商品标准。具体的商品要求是:上市时间不超过28日龄,活重达到550克以上,半净膛重400克,胴体肤色为白色。所以选种时应首选白色种鸽,即白羽王鸽、白王鸽。优良品种,每对种鸽每年育成乳鸽12~18只,乳鸽可达到上述的商品要…  相似文献   

19.
1997年 ,我市的肉鸽养殖业发展迅猛 ,至 1 998年 4月份 ,全市的白王种鸽达到了 6.2万对 ;然而 ,客观的经济规律给了肉鸽养殖业严峻的考验 ,市场的疲软严重地冲击了刚刚起步的肉鸽养殖业 ,肉鸽养殖随之下滑 ,白羽王种鸽栏存仅为 3 .6万对。 1 999年 ,市场有所回升 ,但肉鸽养殖并未能再度热起来 ,究其原因主要有 :( 1 )不少农户、养殖大户丧失了饲养的积极性 ;( 2 )技术力量不足 ,有规模而产业化程度不足 ,适应市场、抵抗风险的能力差 ;( 3 )生产水平低 ,乳鸽成本高 ,卖高价种转为卖商品乳鸽使转盈为亏 ,短期内又不能扭转局面。究竟如何使肉鸽…  相似文献   

20.
养好肉用种鸽的几个技术问题孙耀华(辽宁省台安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114100)目前,肉鸽饲养业在我国各地正在兴起,饲养肉鸽主要是养殖肉用种鸽,生产乳鸽供应市场。实践证明,每对种鸽年产乳鸽6—10对,年获纯利约为80—160元,但经我们对养鸽户的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