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公鹿产茸这一经济性状是受遗传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其中40%是受遗传影响,60%是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日粮配合的好坏是决定公鹿产茸能力的重要因素。要想充分发挥公鹿产茸的生产性能,以最少量、最经济的饲料换取最大量的鹿茸,达到提高饲料转化率的目的,必须进行科学饲养。但因鹿的驯养较晚,为半驯养状态,饲养实验起步较晚,至今国内外还没有制定出一个科学的饲养标准。我们鹿场在认真学习外单位先进经验和结合本单位的生产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一套马鹿产茸的日粮配合经验,供同行参考。1马鹿产茸公鹿不同生产时期的日粮配合据鹿在一年内不同生…  相似文献   

2.
<正>1公鹿的饲养管理1.1生茸期的饲养管理梅花鹿的生茸期在每年的4—8月份,是获得鹿产品的重要时期。公鹿生茸期的生理特点是性欲消  相似文献   

3.
<正>1公鹿的饲养管理1.1生茸期的饲养管理梅花鹿的生茸期在每年的4—8月份,是获得鹿产品的重要时期。公鹿生茸期的生理特点是性欲消  相似文献   

4.
1公鹿的饲养技术 根据鹿在一年内不同生产时期的生理阶段特点,将出茸公鹿生产时期分成冬季恢复期、生茸前期、生茸期、生茸结束期和配种期。  相似文献   

5.
养好公鹿的目的是为了生产优质高产的鹿茸和繁殖良种。为了便于生产管理和提高鹿的生产力,根据鹿在1年内不同生长时期的生理阶段特点,可以把出茸公鹿分成冬季恢复期、生茸前期、生茸期、生茸结束期、配种期。南于我国南北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公鹿在这几个时期的具体划分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6.
产茸梅花公鹿饲养管理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龙口市梅花鹿饲养业发展迅速 ,全市存栏量已近千头 ,各鹿场饲养规模差别较大 ,少则几十头 ,多则几百头 ,饲养管理技术水平差别比较悬殊。众所周知 ,饲养梅花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鹿茸 ,因此 ,在生产中加强产茸公鹿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为充分发挥生产潜力 ,提高经济效益 ,根据本人几年来的生产实践 ,总结出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产茸梅花公鹿饲养管理配套技术”。1 产茸公鹿生产时期的划分产茸公鹿在 1年中可以划分为生茸前期、生茸期、配种期、恢复期 4个生产时期。1 1 生茸前期 每年 1月下旬至 3月下旬 ,是积累营养 ,准备脱花…  相似文献   

7.
茸鹿养殖是一项经济效益高的产业,其主要效益来自公鹿的生产性能,养鹿的目的在于收获优质的鹿茸.生茸期公鹿饲养水平的高低、管理措施是否得当、精粗饲料调配是否正确可直接影响鹿茸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8.
公鹿和母鹿从每年9 ̄11月配种结束后,便进入冬季的休养生息阶段。鹿在冬季虽然不生茸产仔,但它却与下一年的生茸和产仔关系密切。所以在冬季若不提供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也就不会有高产的夏季。因此,搞好鹿的冬季饲养管理是提高养鹿经济效益和安全顺利越冬的重要一环。1公鹿越冬期的饲养管理公鹿的越冬期包括配种恢复期和生茸前期,从11月上旬到第2年3月下旬,正处于寒冬季节,鹿既不配种也不生茸,处于非生产季节。鹿由于配种期体能的消耗及季节性体重下降,体质相对较弱,在越冬期采食量增加,体质也恢复很快。对老弱病残鹿为防止冬季消耗死亡,应…  相似文献   

9.
(一)公鹿生茸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饲养技术要点:公鹿的生茸期正值春夏季节,公鹿在此期内其新陈代谢旺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增多,鹿的采食量大.此阶段饲养的好坏,则会直接影响到鹿茸的生长.公鹿生茸期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为满足公鹿生茸的营养需要,不仅要供给大量精饲料和青饲料,而且还要设法提高日粮的品质和适口性,应当增加精饲料中豆饼和豆科籽实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
茸鹿的越冬期一般指从11月中旬到3月末之间,分为配种恢复期和生茸前期2个阶段。由于公鹿在配种期体能的大量消耗,体重要比配种前期下降15%以上,而且东北地区冬季漫长,昼短夜长,十分寒冷,鹿只的死亡和淘汰多集中在此阶段。此期间的饲养管理水平对于公鹿的安全越冬和第2年正常生茸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根据公鹿此期的自身生理特点及环境因素,在公鹿越冬期更好地进行科学饲养、科学管理,从而提高公鹿体况、降低死亡率,是养鹿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公鹿生茸时期,需要丰富的营养物质。配制合理日粮,满足鹿的营养需要乃是提高鹿茸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鱼粉是动物性蛋白质补充饲料,在草食动物的配合饲料中很少采用,为明确鱼粉对鹿茸生产的价值,于1980年做了公鹿生茸期饲喂鱼粉饲料的试验。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1生产时期的划分为了便于生产管理,提高鹿的生产力,根据公鹿的生产情况,人为的将其1年的生产期划分为4个时期。梅花鹿包括生茸前期(1月下旬~3月中旬)、生茸期(3月下旬~8月中旬)、配种期(8月中旬~11月15日)、配种恢复期(11月15日~翌年1月中  相似文献   

13.
梅花鹿的越冬期一般指从11月中旬到3月末之间。由于东北地区冬季严寒,气温比较低,鹿越冬时死亡率比较高。此时的饲养管理水平对于公鹿的安全越冬和第二年正常生茸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梅花鹿越冬期更好地进行科学饲养、科学管理,从而降低死亡,是养鹿业发展的关键所在。1越冬期梅花公鹿的营养需要特点一般公鹿的越冬期分为配种恢复期和生茸前期2个阶段。配种种公鹿经过2个月的配种,体力消耗很大,体重会显著下降。体质下降,迅速消瘦,食欲减退,胃容积相对缩小,腹部上提。非配种公鹿在发情季节时,体质也会下降很多,表现为闹圈、顶架、食欲下…  相似文献   

14.
生茸期公鹿不仅体质增强、体重增加,而且还呈现出茸用鹿所特有的形态变化——茸的迅速生长发育。但生茸期公鹿血液生化参数及血清游离氨基酸含置究竞有何变化,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探讨生茸期鹿的血清生化参数及血清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变化规律,对了解茸鹿在鹿茸生长各个阶段的机能代谢状况,实行科学饲养与管理有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为某些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养鹿的主要目的,获取优质高产的鹿茸。众所周知,鹿茸的高产和优质主要决定于公鹿的品种和体质。公鹿长茸期的体质优劣,依赖于对公鹿的饲养管理。在长茸期加喂全价蛋白质饲料和青绿多汁饲料,公鹿体质健壮,增加鹿茸产量。国外报道尿素、鱼粉喂牛,可提高产乳量和出肉率,并能代替部分蛋白质饲料。鹿也是反刍兽,但尿素、鱼粉喂鹿,对鹿茸产量与质量的影响方面的报道,国内外甚少。八○年和八一年,我们做了添加尿素和鱼粉喂长茸期公鹿的试验,效果显著,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1生茸前期的饲养管理鹿生茸前期一般在春季,马鹿为2月中旬至3月下旬,梅花鹿相对较晚,为每年的3月上旬至4月中旬,生茸前期应为生茸期做准备,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1增加营养公鹿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体能消耗较大,体重下降,身体较弱。在我国北方,生茸前期粗饲料资源相对缺乏、品质较低,一般鹿场多饲喂玉米秸、树叶、青贮等粗饲料,营养品质好的牧草短缺,故应补加精饲料,以促进鹿提前脱盘,延长鹿茸生长的时间。在粗饲料自由采食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7.
一、前景 鹿属于反刍性的哺乳动物,凡是茸角有医疗保健价值的鹿,统称茸用鹿或茸鹿。茸鹿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经济动物,耐粗饲、抗病力强,饲养成本低,易于管理。我国是世界上驯养茸鹿最早和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不但茸鹿种类繁多,而且分布面广,资源丰富。鹿的全身都是宝,鹿皮是珍贵皮革,鹿肉、鹿血都是较好的营养补品,鹿茸是名贵药材,其价值很高。鹿的平均寿命为25年,一只公鹿年产鹿茸5.35~7.26kg,价值万元;母鹿年繁一只仔鹿,三月龄即可卖到5000元以上;而国  相似文献   

18.
在养鹿生产中,幼鹿断乳后到第二年春季生茸前期的饲养管理,对茸用梅花鹿以后的鹿茸产量有着重大的影响,一旦此期饲养管理不当,会对今后终生产茸性能造成影响,减少产茸量。从而影响鹿群的总体产茸性能,严重地影响鹿场经济效益。因而,加强幼鹿断乳后到第二年春季生茸前期的饲养管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鹿茸是我国名贵的动物性药材,是养鹿生产的主产品,其生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营养条件是至关重要的。多数养鹿生产单位非常注重蛋白质和能量饲料的供给,但由于北方地区公鹿生茸前和生茸期缺乏青绿饲料,且粗、梢饲料品种单一,常由于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的不足而限制了鹿茸的增产。为了补充鹿饲料中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不足,提高公鹿体质,生产质好量高的鹿茸,我们根据鹿场土壤、饲料条件及鹿生茸的营养需要配制了供梅花鹿使用的完达1号增茸剂,分别于1990年和1991年在黑龙江省8510农场种鹿场进行了对比和推广试验,均收到较好的增茸效果。  相似文献   

20.
五、饲养管理及疾病 (一) 鹿的饲养管理 1、公鹿的饲养:其饲养管理分二个阶段。配种结束至生茸前期(11—3月),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白天放牧,晚上进圈补饲;县鹿场冬春加喂6万余斤莞根,鹿羔补饲青干草。生茸前期至生茸期(4—7月)以放牧为主,补喂较多的精料和食盐等。县鹿场生茸前期喂玉米2公斤,麸皮0.25公斤,食盐骨粉等各50克,生茸期多加精料0.25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