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从土地评价、耕地粮食生产能力概念、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估算与评价等方面,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土地评价和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其特点和不足,以期为深化应用土地评价成果,丰富粮食安全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粮食安全:耕地潜能有限制约粮食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的质量与数量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由耕地、资本、劳动力、科学技术等要素的投入能力所决定,由年度的粮食总产量所表现。粮食生产综合能力要转变为实际产量,国家政策和供求关系等因素形成的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将发挥主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粮食生产能力是稳定区域粮食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随着粮食生产条件的变化,全国3大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分化,对区域内粮食安全产生潜在威胁。研究基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3—2021年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从人均粮食产量等角度对我国不同区域粮食生产能力的变化及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实证分析粮食生产能力区域变化的成因。研究发现,3大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呈两极分化趋势,非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趋低,区域内粮食安全水平紧张。耕地面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机械化水平等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建议主产区应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推广节水等技术,稳定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完善非主产区粮食支持政策,加快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进程,提升非主产区粮食生产积极性。研究结果为提高区域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产量对比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通过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现实产量的对比,分析耕地的粮食增产潜力及其省际差异。【方法】以105个农业生态小区为研究单元,在确定能够充分发挥当地气候资源潜力的种植制度的基础上,根据粮食作物审定品种的区域试验产量,计算了各区域各个耕地亚类的粮食单产能力;再分别乘以各县2004年相应耕地亚类的面积,得到2004年各县的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进而汇总出各省以及全国的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结合近3年(2002~2004年)的粮食现实产量,分析耕地的粮食增产潜力、粮食生产能力开发程度及其省际差异。【结果】2004年全国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为9.20亿t,远高于全国近3年4.52亿t的粮食平均产量,目前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保障程度较高。从各省的计算结果来看,除新疆以外,单位耕地的生产能力和增产潜力均表现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其中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西藏5个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的省区最低;位于中国广大北部、西南部的省市,受土壤质量、灌溉条件的限制,粮食生产能力的开发程度低,粮食生产虽有一定增产空间,但实施难度较大或需大量投入。【结论】保障粮食安全首先要抓好中国农业生产基础较好的东部、中部地区的粮食生产;同时也要加大广大北部、西南部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积极开展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进一步开发这些地区的粮食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南丹县粮食生产能力的调查,发现南丹县耕地数量与质量逐年降低、耕地环境不断恶化、粮食自给能力受到影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相应地提出一些合理的保护当地耕地的对策,以提高南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6.
河池市农业资源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人口与耕地、粮食的矛盾是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最大障碍,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确保粮食安全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笔者通过综合分析评价河池市现实的农业资源和影响粮食生产能力的要素,进行了潜在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同时提出保护和提高河池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除国家在政策和财政上继续支持粮食生产外,应优化粮食生产的区域布局,保护好基本资源,优化耕地利用结构;要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大力改造中低产田;要实行科技兴农,推广应用粮食生产新技术,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7.
《农技服务》2020,(1):91-93
为提高浙江省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其粮食安全提供参考,基于粮油专家团队对临安区粮食生产进行的相关调研,分析了该区粮食生产现状和特点、粮食生产能力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提高粮食安全意识、合理利用耕地和基本农田、改善农田基础条件、加强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末,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人民生活大大改善。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优质粮食品种和经济作物面积扩大,畜牧、水产和林业稳步发展。但对于我们这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来说,依然要坚持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粮食问题的原则。在当前粮食总量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形势下,尤其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从未来一段时期来看,我国的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和环境等问题将影响粮食安全,因此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确保粮食安全。 1.沮高…  相似文献   

9.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稳定的大局,粮食生产能力是决定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和都市农业的发展,我市粮食生产要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粮食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认真分析和把握我市粮食生产能力的现状和趋势,研究提出保持一定粮食生产能力的目标,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对维护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粮食安全与土地开发整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文技 《世界农业》2006,(11):17-19
中国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需要两个部分相互配合。一方面要通过保护耕地,保护和提高土地的潜在粮食生产能力,实现“藏粮于地”。另一方面是建立适度粮食储备,以便突发情况下,能在有限时间内(通常是半年到1年内),将粮食生产潜在能力转化为现实粮食供给,提供过渡性的粮食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分析了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提高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农业部部长陈耀邦指出.“粮食是关系国汁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搞好粮食生产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前提.是农民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耕地是粮食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要素,切切实实保护好耕地,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洪凯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2):96-99,103
本文从粮食的生产、流通、储备,分析广东省的粮食安全问题,对广东近期粮食安全的目标、供求进行了预测和评价;提出了广东省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即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适度扩大储备规模,合理调整粮食储备品种结构,完善市场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福建省粮食生产能力制约因素和宏观约束因素,结合福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其影响因子的计量分析和粮食生产潜力预测,根据省情,从资源保护、耕地利用、技术支撑、市场机制、预警机制、粮食政策、防灾减灾等方面,提出保障福建粮食安全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耕地地力调查成果在耕地资源合理配置方面的探索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主要探索了利用耕地地力调查成果进行耕地资源合理配置的方法。其中对耕地资源配置需要掌握的技术参数,包括耕地地力等级与面积、中低产田类型与面积、现实粮食生产能力、未来生活粮食需求、耕地资源合理配置意见形成等做了重点讨论。并应用永济市耕地地力调查成果进行了耕地资源配置实际操作,为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几年来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粮食的生产供给、库存和需求与消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口、耕地、粮食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粮食的供求关系日趋紧张,粮食安全问题引起各级政府重视及广大人民的关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今年我省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7.
《江苏农业科学》2006,(2):20-20
坚持粮食基本自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左右。加强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建设,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间利益协调机制。抓好其他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8.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宜春市为例,调查分析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宜春市粮食生产和需求现状、制约粮食生产能力的因素,提出了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宜春市粮食安全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杭州虽然不是粮食主产区,但从粮食长期安全和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需要来看,必须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技推广》2021,(2):86-88
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耕地保护不断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有力支撑了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但受农业比较效益偏低、耕种条件差、农民外出务工等因素影响,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耕地撂荒现象,导致土地资源浪费、耕地质量下降,给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