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外源植物激素对东方山羊豆响应盐胁迫的调控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聪  张清斌  顾祥  韩青  朱忠艳  王承军  穆尼热 《草业科学》2012,29(12):1910-1914
为确定东方山羊豆(Galega orientalis)种子萌发及苗期耐盐性,明确在盐胁迫条件下,植物生长激素对东方山羊豆种子萌发及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比较了不同NaCl浓度(0、25、50、100、150、200 mmol·L-1)梯度及不同植物生长激素处理下的东方山羊豆种子萌发率、幼苗脯氨酸、丙二醛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东方山羊豆种子和幼苗对盐胁迫比较敏感,东方山羊豆能够适应50 mmol·L-1浓度以内NaCl胁迫,50 mmol·L-1浓度以内NaCl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小,随着NaCl浓度的增高,种子发芽率和幼苗丙二醛、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GA3可以提高150 mmol·L-1浓度以内NaCl胁迫条件下东方山羊豆的种子萌发率;NAA适合调控东方山羊豆幼苗在中、低盐浓度下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羊柴种子抗旱抗盐萌发生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等渗透胁迫的PEG和NaCl及混合溶液处理羊柴种子,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平均根长,幼苗叶片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和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MDA含量。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强度增加,种子萌发能力下降,幼苗生长指标下降;SOD、CAT活性持续增加,脯氨酸、MDA含量上升,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对3种胁迫条件下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分析表明:羊柴在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和一定的抗盐能力,萌发幼苗对盐、旱胁迫存在交互适应现象。  相似文献   

3.
NaCl胁迫对刚果臂形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aCl胁迫对刚果臂形草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低浓度盐处理有利于促进种子萌发,对幼苗的生长也未表现出不利影响,但叶片中脯氨酸含量成倍增加;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大,刚果臂形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的生长高度、鲜重、干重均降低,质膜透性增加,形态和生理上都表现出盐害效应;叶片中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是刚果臂形草自身为抵御外界不良盐滞环境所做出的适应性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4.
NaCl胁迫对刚果臂形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NaCl胁迫对刚果臂形草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低浓度盐处理有利于促进种子萌发,对幼苗的生长也未表现出不利影响,但叶片中脯氨酸含量成倍增加;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大,刚果臂形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的生长高度、鲜重、干重均降低,质膜透性增加,形态和生理上都表现出盐害效应;叶片中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是刚果臂形草自身为抵御外界不良盐滞环境所做出的适应性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5.
盐胁迫对桑种子发芽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桑树在盐碱地栽培 ,受盐害最为严重的时期是种子萌发及幼苗期。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胁迫桑种子 ,研究高盐逆境条件下对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生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NaCl浓度增大 ,桑种子的萌发率、发芽率逐渐下降 ,发芽滞后且发芽后的幼苗生长被抑制 ,当NaCl的浓度达到 5 0mmol/L时 ,子叶长出率、幼苗鲜质量明显下降 ,在 15 0mmol/L浓度下种子无法长出子叶 ;各处理区叶片的含水率、叶绿素的含量也随NaCl的浓度升高而下降 ;脯氨酸含量则随NaCl浓度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老化饲用燕麦种子为对象,探讨外源褪黑素对NaCl胁迫下老化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相关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胁迫时添加褪黑素可以提高老化燕麦种子的发芽率,并能增加幼苗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且增强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不同浓度的外源褪黑素(100μmol/L、300μmol/L、500μmol/L、800μmol/L、1000μmol/L)处理均能显著提高NaCl(浓度150mmol/L)胁迫下老化燕麦种子的发芽率、苗高、根长、苗鲜重、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幼苗根冠比和丙二醛含量(P<0.05)。加权隶属函数分析表明,提高老化燕麦种子NaCl胁迫下活力的最佳褪黑素浓度为500μmol/L,此时相对于NaCl胁迫,种子发芽率、苗鲜重、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245.61%、325.55%、52.28%、121.27%。  相似文献   

7.
不同盐浓度下9份老芒麦种质材料的萌发及生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清洋  李志勇  李鸿雁  李俊 《草业科学》2016,33(11):2266-2275
为研究不同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种质材料耐盐性表现,以筛选出耐盐品种,为耐盐老芒麦种质材料育种提供科学支撑,采用不同浓度梯度NaCl溶液(0.3%、0.6%、0.9%、1.2%、1.5%和1.8%)模拟盐胁迫,对9份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老芒麦种质材料进行耐盐处理,筛选出老芒麦萌发期适宜浓度,分别测定其萌发指标及幼苗叶片生理指标(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分析不同浓度胁迫下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9份老芒麦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老芒麦种子的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均产生抑制影响,抑制了胚根与胚芽的生长,其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及脯氨酸含量对盐胁迫浓度变化响应灵敏,0.9%NaCl盐浓度为合适的萌发期筛选浓度,根据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9份老芒麦材料耐盐性由强到弱依次为E03、E04、E08、E09、E07、E05、E06、E02和E01。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浓度NaCl盐对带有内生真菌(E~+)以及不带内生真菌(E~-)的德兰臭草(Melica transsilvanica)种子进行盐胁迫处理,测定德兰臭草种子的萌发特性和幼苗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了德兰臭草种子的萌发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增长,但是低浓度(≤50mmol/L)的盐溶液对德兰臭草根长以及叶绿素含量具有促进作用,E~+植株分别增加了8.65%、2.47%,E~-植株分别增加了7.94%、0.17%;同时盐胁迫也影响了幼苗的生理特性,在高浓度(≥200mmol/L)下E~+植株比E~-植株细胞膜透性含量减少了12.87%;丙二醛含量减少了49.29%;游离脯氨酸含量减少了12.26%,盐胁迫造成了细胞膜的损伤,盐浓度越强,伤害越大,但内生真菌对德兰臭草宿主具有增益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珍  云岚  石子英  王俊  张晨  郭宏宇  盛誉 《草业学报》2019,28(8):119-129
为研究新麦草种子萌发期及幼苗期的耐盐性,以前期在盐碱地种植的6个不同品种的新麦草为材料,采用0.6%~2.0%的8个浓度梯度NaCl溶液分别处理6种材料,蒸馏水为对照。统计盐胁迫处理下6个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根长、芽长等萌发指标。将经1.8%、2.0%高浓度NaCl处理下萌发的幼苗移栽到育苗钵中培育,材料生长到三叶期后,再次进行0.6%浓度NaCl中度盐胁迫,并测定叶片的生长高度,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SOD、P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和电导率。通过隶属函数和主成分分析对6种新麦草萌发期与苗期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新麦草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和相对生长速度均呈下降趋势;幼苗叶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的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在中度盐胁迫后增加;SOD、POD、CAT的变化在不同材料中表现不一致。主成分分析表明盐胁迫下发芽指标是评价新麦草耐盐性的主要成分,其次是抗氧化酶活性和膜质过氧化性。  相似文献   

10.
选取河西走廊荒漠绿洲过渡带典型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雾冰藜、刺沙蓬和白茎盐生草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浓度盐分(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HCO3,0、50、100、150、200 mmol·L-1)对3种植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钠盐胁迫下,3种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受到显著抑制。萌发期,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随盐浓度增加而下降,但盐胁迫解除后,3种植物种子均可恢复萌发;幼苗生长期,植株株高、主根长和鲜重都随盐浓度增加而下降。2)3种植物生理变化显著,叶绿素含量在钠盐胁迫下呈下降趋势,而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则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中,叶绿素含量变化是影响幼苗生长的重要因素。3)轻度(50 mmol·L-1)和中度(100、150 mmol·L-1)盐胁迫下,3种植物主要通过渗透调节来适应盐胁迫,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大幅提高,以通过细胞渗透调节提高植物持水能力,维持植物正常生长;而在重度(200mmol·L-1)盐胁...  相似文献   

11.
水杨酸对盐胁迫下百日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百日草品种“芳菲1号”为试材,在100 mmol/L NaCl胁迫处理下,研究了不同浓度(0, 0.5, 1.0, 1.5和2.0 mmol/L)水杨酸浸种对百日草种子萌发以及不同浓度水杨酸(SA)注根和叶面喷施对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SA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盐胁迫对百日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其中,0.5, 1.0, 1.5 mmol/L SA处理的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株高、茎粗、根冠比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变高,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表明0.5~1.5 mmol/L的SA处理通过促进百日草叶片叶绿素合成,保护其光合作用,维持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同时,通过调节百日草抗氧化及抗渗透胁迫能力,有效缓解了盐毒害,尤其以1.0 mmol/L效果最佳,2.0 mmol/L的SA处理未见有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12.
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与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浸种与叶面喷雾的处理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草甘膦与2,4-D丁酯对两种草坪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草甘膦总体抑制高羊茅和马蹄金的种子萌发,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同时显著降低两种草坪草幼苗的苗高与根长(P<0.05);喷施2,4-D丁酯对两种草坪草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基本一致,随除草剂处理浓度与处理时间的增加,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脯氨酸(proline,Pro)含量增加,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下降。研究表明,草甘膦对高羊茅和马蹄金的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有显著的不利影响(P<0.05),2,4-D丁酯影响马蹄金幼苗的生理特性,同时对禾本科草坪草高羊茅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用浓度为0,0.05,0.10,0.20,0.40 g/mL的空心莲子草肉质根和根状茎的浸提液及浓度为0,0.01,0.05,0.10,0.20 g/mL肉质根和根状茎的粉碎液分别处理黑麦草和高羊茅种子。结果显示,随着浸提液和粉碎液浓度增加,它们的发芽势、苗长和根长均小于对照;与对照相比,发芽率和鲜重发生明显变化;叶绿素含量和根系脱氢酶活性均低于对照;随着浸提液处理浓度增加,丙二醛含量先升高后下降,而粉碎液处理其含量均高于对照。表明空心莲子草地下部浸提液和粉碎液对黑麦草和高羊茅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就同一浓度而言,粉碎液处理对它们的抑制作用大于浸提液处理。  相似文献   

14.
苇状羊茅盐胁迫下生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应用砂培试验对苇状羊茅盐胁迫下的生理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苇状羊茅盐胁迫下的相对鲜重,相对干重,根冠比,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进行测定,表明,低浓度的盐处理下,苇状羊茅生长未表现出受不利因素影响,但此时羊茅已对外界高渗溶液做出生理反应,叶片中脯氨酸含量成倍增加;随着盐胭控浓度的增大,羊茅相对鲜重,相对干重,根系活力均降低2,生长和生理上都表现出盐害效应同时叶片中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增加,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